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 > 第9章 进城的方法

大秦 第9章 进城的方法

作者:肥皂有点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5 18:37:39 来源:文学城

邯郸,城门前。

看热闹的人已经围了过来,范雎算是感受到了赵人对秦人的憎恨和仇视。

那憎恶带着诅咒的目光,很难想象赵政这么小的孩子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的。

“来使出示文书。”赵国官吏冰冷的声音响起。

范雎心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范雎依旧回了一个三晋官礼,然后道:“文书在路上丢失。”

“我们一行人进入赵国后,赵人野蛮且无理,这一路上多次对我等进行阻拦攻击。”

“在一次冲突中,负责出使的官员和随从被冲散,全部生死不知。”

“所携带的物资和文书也一并在冲突中遗失。”

算是一种控诉。

众人都不由得一愣。

赵人会如何对待入境的秦人,也合理。

原来,前来出使的秦人并非眼前一人,而是路途上走失了,而走失的秦人更危险,多半是凶多吉少。

这人能来到邯郸城门前,估计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看看路途上都被白霜感染了,这人小时候肯定穷得没有衣服穿,被白霜感染后就开始奇装异服。

负责接待的赵国官员名叫褚长曲,十分干炼的中年人,属于赵国朝廷新晋官员,不然这苦差事也轮不到他。

怎么说呢,邯郸上下没有一人待见秦国人,都期盼着给来人难堪。

但这难堪十分讲究,若掀起了秦赵两国的大战,他褚长曲恐怕也会被人攻坚,自身难保。

但没想到,秦人居然自己将把柄递了上来。

褚长曲冰冷着脸:“无文书者,不得入城。”

一国出使的官员,被拒之门外,颜面尽失,国体抱恙,邯郸上下定然十分满意。

但又合情合理,谁让他们出使的官员丢了文书,总不能随便来一人自称是秦国使臣他就是了?

这等折辱,即便是传到秦国,秦国人也挑不出刺来。

倒是这使臣,回到秦国,恐怕重罪难逃。

范雎不慌不忙,而是另择话题,非是他大胆,而是这一路上已经练习了无数遍:“我等这次觐见赵王,一是为我秦国公子,我秦国公子尚幼,独自一人在赵,恐多有不便。”

本来赵政不是独自一人留在赵国,但愤怒的赵人将那些官员随从全部腰斩了。

“二是有要事和赵王商议。”

褚长曲拂动了一下长袖:“无论有何要事,且等你寻到出使文书再议,若无文书,有何证据证明你就是秦国使臣而非他国细作冒充,又有何资格面见我王。”

说完就要让人关闭城门,拒之门外,大快人心。

这事情,他干得漂亮,关键是秦人自己将刀子递了上来。

范雎大声道:“且慢。”

“褚大人若是此时拒了我,褚氏满门以及今日值守城门的这些士卒,皆难逃死罪,甚至株连亲族的大罪。”

褚长曲老练的脸都愣了一下,可笑!

什么样的大罪能株连他满门亲族,甚至连值守的这些士卒都难逃一死?

这秦国人满口诓言。

但不知道为何,却让他停下了步伐,一脸不满的回头。

范雎大声道:“我闻赵人自学习胡人骑射之后兵强马壮。”

褚长曲心道,这事天下皆知,他赵国铁骑的彪悍如今谁人不知,有谁不害怕他赵国铁骑奇袭跨境,就算长平之战他赵国大败,但那秦国可敢继续追击他们一步?

范雎继续道:“但你赵国所养马匹的强壮,真赶得上胡人所养马匹?”

褚长曲:“……”

这的确是赵国一块心病,他赵国学胡人骑射,最重要的自然是马匹,但无论他们的马场如何饲养,所养马匹无论是耐力体格都差胡人马匹一大截。

他们重金请了很多养马人,无一例外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即便是使用胡人的种马,胡人的小马驹,但只要是在他赵国的土地上饲养,最终都会差上一筹。

找不到任何问题的根源所在。

范雎继续道:“赵人亦学习胡人吃羊肉喝马奶,但你赵人可真的赶得上胡人的强壮?”

褚长曲:“……”

胡人野蛮彪悍,是草原上的雄鹰,人尽皆知,他赵人孱弱,所以学习胡服骑射的同时也一并学习了胡人的一些习惯,比如饮食习惯,以期待让赵人变得更加的强壮。

但饮食习惯的改变哪有那么容易,听说有些赵人兵家子弟,一闻到马奶味就呕吐不止。

褚长曲疑惑地看向范雎,无论是强壮的马匹还是赵人的体魄,都直指赵国强大的根本,这秦国使臣此时提及这些是何用意?

范雎说道:“而我正好有将马匹饲养得和胡人马匹一般强壮的方法,以及让赵人更快地适应新的饮食习惯的方法。”

范雎来到邯郸城门前,自然想好了必定进城的对策。

只要他让赵人看到他的价值,足够大的价值,大到即便是所有赵人憎恨他,但也不得不打开城门让他进去的程度。

到时他身份的真假,对赵人来说其实也就不那面重要了。

范雎的声音轻言细语了一些:“褚大人,你若此时阻我,赵王会作何想?”

他褚长曲此时阻的并非一个秦国使臣的入城,而是阻的赵国强大的道路。

无论真假,若赵王知道了此事,哪怕只是让赵国强大的一个可能,被他褚长曲阻了,赵王会有什么反应?

说不好,褚长曲的亲族真会被牵连,而今日守城的士卒一个也难逃。

而若放他范雎入城,范雎若所言皆为谎言,后果自然由他自己承担。

鸦雀无声。

明明是几句话,却让赵国的官员变得进退两难。

褚长曲身边的那些官员,也想到事情的后果,事关重大,无论这个秦国使臣所言真假,这事情只要传到赵王耳中,若赵王当真了呢?岂不就是他们今日阻了赵国解决两大国本问题的道路。

是诓言还是这秦人为了进城,为了抵消文书丢失的罪责以免回秦后受罚想出来的办法,都得由赵王亲自定夺。

褚长曲久久地看了一眼范雎:“原来是商鞅,李悝,管仲,申不害之流。”

秦国商鞅,魏国李悝,齐国管仲,韩国申不害……

巧舌如簧,却能左右天下大事。

秦国这次派来的使臣,恐怕并非随意挑选出来的,对方此次前来,必有所图谋。

范雎嘴角也抽动了一下,提及的这几人,没一个下场是好的。

比如秦国商鞅,因变法而强秦,但最终的结果,死后都被车裂五马分尸,而李悝管仲申不害下场比商鞅还惨。

褚长曲深呼吸了一口气,这人已经将话挑明,他是阻不了对方进城了。

若在这两大国策前,他都敢阻,即便对方是假话,他也必受拖累。

褚长曲说了一句:“希望你言符其实。”

范雎知道他的意思,若他之言为诓骗,骗取赵国上下,诓骗赵王,他的下场恐怕比那些被腰斩于市的秦国官吏还要凄惨百倍。

邯郸城大门缓缓打开。

这是迎接国宾之礼节。

范雎也松了一口气,别看他刚才淡定,其实内心也挺紧张,生死不过一瞬间。

一人闯一城,墨家墨子曾经也干过这事,以一人之力闯城守城,然后……死了,墨家从此四分五裂。

而且一想到,以后去了秦国,还得解释一番他为何就现在这身份了,也愁。

留下一群看热闹的人,沸腾的将消息传开。

一个秦人,真的会替他们赵国解决这么重大的两个问题?会拿出如何养马如何解决饮食不适问题的办法?

这不可能,除非秦国人疯了,要是赵国强大了,第一个遭罪的肯定是秦国。

秦国不会傻到这种不分轻重的程度,但这秦人既然说出口,除非死,不然总得有个交代。

议论纷纷。

牵着范雎袖子的赵政,一会仰头偷看一下范雎,一会笑眯眯的。

邯郸的大街上,一大一小,走在这充满非议和目光的道路上。

范雎也在感叹,千年古城,居然能身临其境。

在现代,那些所谓的古城,其实不知道修葺过已经多少次了,特别是现代,为满足旅游需求,所谓古城古镇千篇一律,那些修葺者,忘记了初心,忘记了遵循客观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和现实的偏差为何会特别大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人看到的,其实是已经修正修改后的真实。

而现在不一样,这是那个真实的邯郸。

黄泥铺成的街道,周围的百姓居所,布置得未必合理,但不一样的动人心弦,如诗如画如岁月的线条勾勒出的千古老城。

古朴的人,真实的三晋民俗,平民百姓行于街头,达官贵人骑马走,马车,驴车,羊车,熙熙攘攘,烟火气息。

虽然热闹,但并无吆喝,因为买卖东西必须到固定的地方,以方便官吏收取税例,称为“市”,因为形状像“井”,又被称为“市井”。

黄泥碾平的道路十分干净,因为律法规定,乱丢垃圾者,跺手指。

赵国与民生有关的律法大致分为六法,《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相对来说已经十分完善。

当政者喜欢指责前面所有政策的制度,来凸显自己的优越,但那些古人智慧凝聚的法治法策,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不堪。

所谓的人类法制的进步,其实……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跨步。

范雎和赵政被送到了那质子小院。

褚长曲说道:“既然贵国来使已至,以后质子的生活起居便交由你们自己了。”

怎么对待秦国质子,这是一件麻烦事,秦国看来并非那么不在意这个小质子,若因此引发事端,实为不智,还不如交由他们自行处理。

范雎心道,什么?

这是不准备负责他们伙食了?

他这一穷二白的,也吃不上饱饭。

范雎正要说道,他的钱财也在路途上与赵人的冲突中丢失了,褚长曲就道:“非要事,不得离开居所,静待我王召见。”

然后匆匆忙忙离开回去述职。

不远处,一个有些像褚长曲的家人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没什么表情,如同草木的孩子,在那里等待着,一同上了马车。

范雎看了一眼,若有所思,或许粮食有着落了。

然后牵着赵政的手,踏进眼前到处都是破窟窿的院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进城的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