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250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250章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3 16:44:20 来源:转码展示1

众所周知,我大明一直以士绅优待和皇权不下县而闻名。

在皇权触及不到的县以下地区,地方上有粮长、里长、乡老等错综复杂的公职。

这些公职不领取朝廷的俸禄、也不被认为是朝廷的官员,他们甚至连小吏都算不上,但却在民间自治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立国之处就对官僚们的水平和素质没有任何期待,对于这些难以管理的偏远地区,大明的总设计师朱元璋给出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答卷:民间自治、分而治之。

简单描述一下大明的乡村治理体系:授予缴税大户们公职,把本来应该由官员负担的组织百姓服役、缴税工作转嫁给这些地方豪强。

作为回报,这些豪强们可以获得一系列优待,包括但不限于:参加乡村诉讼案件的会审和裁判;用钱赎买包括死罪在内的绝大多数罪行;可以因功勋被授予官职......

士绅们直接垄断了基层行政权、极大地影响着对平民的司法权、几乎垄断民间话语权,而且这一切都有着朝廷的背书。

若有人想站起来反对这种体系,那他就要同时挑战伦理道德、地方豪族、大明朝廷,同时也意味着被生活了几十年的社会所抛弃,受所有未起义者的唾弃。

不难看出,这是套官府直接和豪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治理体系。

作为士绅们为朱家皇帝大唱赞歌、朝廷精简了大批基层官员的代价,大明的贫民们面对士绅老爷们毫无胜算。

他们只能选择一忍再忍,直到所有人都没有选择,掀起一场焚尽旧世界的业火。

但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这是套一直以来运行平稳的优良制度,封建王朝的巅峰之作。

出身民间的朱元璋手段太高明了,他和士绅们联手、用保甲和户籍牢牢将贫民们锁在田地里,让他们除了用自己蝼蚁般的有限生命拼命耕作外没有任何选择。

掌握了民间财力、物力和话语权的士绅和官府是一伙的,朱家皇帝要是倒了,谁还能给士绅老爷们更好的待遇?

多么稳定、多么和谐、多么完美!皇帝陛下成功把地方士绅、官僚和掌握军队的勋贵牢牢团结在了自己身边。

除了那些皇帝再也看不到的贫民,所有人都对这套体系相当满意,看起来朱家王朝万年不倒的铁桶江山终于被洪武皇帝打造出来了!

但皇帝陛下忽略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个社会不是静态的,洪武皇帝的巅峰之作完美地压制了中原王朝的内部,而对剧烈的外力冲击缺乏起码的心理准备。

明正统十四年,一场改变了大明百年国运的战争在土木堡打响,大明的权力体系自上而下地开始崩坏,出身士绅的儒家官僚们抓住机会夺过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

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了,他们要的越来越多,一切的一切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最坏的结局。

在大明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朱翊钧坚持清算士绅、吊死小吏,那持续了两百年的民间秩序就会瞬间崩溃,这也意味着他几乎不可能有效地从民间获得任何资源。

想要避免这种混乱和无序,朱翊钧就需要在基层扶植一些新的盟友。

想到这里,朱翊钧轻咳一声,换上那副千锤百炼的温润面孔向着马车上的乡老们缓缓走去。

“几位便是大丰县城附近村庄的乡老吧?晚辈有礼了。”

“小老儿见过将军,不知是哪位将军照面?”

见朱翊钧朝自己躬身行礼,乡老们立刻笑着微微欠身、点头示意,同时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少年将军。

俗话说居养体、移养气,一个人的气质会随着他的身份和地位改变。

自从穿越到大明,朱翊钧先是当皇子、后是当太子、直到后来当了皇帝,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身边的所有人跪着伺候。

朱翊钧早就完美代入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平日里一言一行都带着皇家特有的威严与贵气。

再加上他后来又同化了祝广昌的灵魂,六年来的征战和奔波让他变得更加沉稳,眉眼间多了些将军特有的英武与坚毅,任谁看了都不禁赞叹一声:好一个少年郎!

“看上去便是张贵人的脸,不是少年得志的大将军、就是哪位勋贵家的公子。”

乡老们暗暗在心里认定了这点,他们一辈子识人无数,但还从没在第二个人身上见过朱翊钧这等贵不可言的气质。

义军们在村子里良好的军纪同样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身名门、治军有方、英武随和,乡老们对朱翊钧的第一印象相当良好。

见乡老们问到这个,朱翊钧嘴角一挑,眉眼间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骄傲与自豪。

“吾乃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奉天子之命来南直隶聚敛义军、诛灭不义。”

本来一脸欣赏的乡老们听得眼角猛抽,不是啊军爷,你这将军衔听起来可不太良善啊?

先不说这个大元帅是什么官职,话说“奉天倡义”是什么鬼?皇帝真的会给你这个封号吗?

邓元飞的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在就地吊死那些士绅之前,他客客气气地把这些乡老请上车送了出去。

虽然乡老们没有看到邓元飞炸开士绅们的宅邸,把他们的脑袋砍了随手用木桩插在路边的画面,但朱翊钧的将军衔还是本能地让他们感到了不安。

“原来是奉天......额,大元帅阁下照面,不知您的姓名?”

见乡老们问到这个,站在朱翊钧身旁的赵风子不动声色地用手指捅了捅他的后腰,示意他随意编一个名号敷衍过去。

随着捕倭队加入义军的消息传开,朝廷肯定会疯了一样地去找祝广昌来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朝廷发现“祝广昌”还在南直隶统领义军造反,那明军不分三七二十一、直接把广西望海卫给端了也不是不可能,那会严重影响义军接下来的计划。

朱翊钧嘴角浮现出一抹按捺不住的笑容,他好早以前就想这么说一次了,当即带着几分恶作剧的心态缓缓开口。

“晚辈,李自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