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249章 把散沙捏成团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249章 把散沙捏成团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3 16:44:20 来源:转码展示1

在遥远的商周时期,那个儒家官僚们还未出生、中原王朝依靠分封制统御天下的年代,中华大地上实行着一套几乎不可能诞生任何士绅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依靠着道路和沟渠的纵横交错,周天子的官员们把土地分隔成一个个极大的方块,因为被分割完的田地看上去很像一个大大的“井”字而得名。

井田制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承认任何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实行井田制的周朝,天底下的所有土地都属于周天子。

周天子赐下的土地不允许转让、不允许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

领主们会拿着周天子的任命将领地内最大、最肥沃、最平整的田地据为己有,那个时代的农民们不用缴纳田赋、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任何田地。

但作为田赋的代替,庶民们需要每天在领主的井田内无偿劳作,井田的所有收获也只属于领主。

作为农民们为自己辛勤劳作的报酬,领主们慷慨地将井田边角处那些狭窄、贫瘠的土地赐给农民,允许他们在为自己耕作之余开垦一块不用向任何人缴税的田地。

对于某些读书把脑袋给读坏了的儒生来说,上古时期就是最好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井田制也理所当然地是最好的土地制度。

建文帝就曾经被儒生们撺掇着恢复井田制,幸亏他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一样垃圾,

于燕京起兵的永乐皇帝迅速推翻了他,这才没有让本就畸形的大明土地制度更离谱一些。

见朱翊钧突然无缘无故地提起井田制,赵风子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忧虑。

赵风子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迂腐文人,否则他也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造反事业。

他对“三代之治”和“井田制”这种历史垃圾毫无兴趣,赵凤子生怕朱翊钧在这个节骨眼上整什么花活,不由担忧地询问道。

“知道是知道......主公您有什么奇思妙想吗?”

“我只是觉得那种做法......很有创意,老古董稍加改变后或许能发挥出全新的活力也说不定。”

朱翊钧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还没等赵凤子继续询问下去,大丰县城的北门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哭喊声。

众人的视线顺着嘈杂声看去,邓元飞带着上百名捕倭队骑兵赶了回来,随着他们一同回来的还有数百名惊慌失措的俘虏、几十车载满了金银珠宝的马车。

邓元飞下马后快步朝朱翊钧走来,毫不犹豫地半跪在朱翊钧面前恭敬地汇报结果。

“将军,按你的吩咐,附近村子里的地痞流氓、游手好闲的懒汉都抓过来了,我们还顺便逮了批溃兵和盗匪,总计应该有五百人。”

大丰县城刚一被攻破,朱翊钧就立刻把捕倭队骑兵们撒了出去,让他们沿着通往盐城、东台和运河的官道搜捕逃跑的士绅。

启元六年以来,南直隶的局势一直十分动荡,倭寇、盗匪、叛军和京营轮着番地祸害地方。

南直隶的士绅们都学精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拖家带口地往大县城里跑,数千名义军行军的动静就把不少士绅从乡村里惊了出来。

但士绅们逃难的车队行动缓慢、而且留下的痕迹十分明显,邓元飞的马队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们,半天时间就截杀了七八股逃难的士绅。

在搜捕逃难士绅之余,邓元飞还顺手把百来名骑兵派到了大丰县城附近的几处乡村之中。

义军虽然造反了,但朱翊钧一直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因此士兵们还穿着明军标志性的鸳鸯战袄,旁人问起来也仍旧自称明军。

士兵们身上朱红的鸳鸯战袄让不少人放下了顾虑,在村民的指认下,义军一股脑地把村子里的地痞流氓、盗匪闲汉绑成一串,当作战利品带回了大丰县城。

抓这批人既是为了维护地方的治安、清理一些垃圾,也是为了朱翊钧接下来的计划募集一些优质的廉价劳动力。

朱翊钧仔细打量了一番邓元飞身后抓来的那些俘虏,与一旁被绑成一串的盗匪们形成鲜明对比,老者们气定神闲地坐在马车上打量着义军士兵。

虽然所谓的“马车”也不过是临时用运粮车改的,但这足以看出义军对老者们的重视。

这是朱翊钧之前特意吩咐过的,千万不能对乡老们失礼,这些老人会是义军重建乡村秩序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怎么都是群老人?我让你把粮长、里长和乡老呢一起带过来啊?”

“额,粮长和里长都是大士绅,我让人就地把他们吊死了,不过乡老我给您带来了。”

(明朝的粮长和里长均由缴纳税赋最多的人担任,而乡老则是年纪够大、被认为有德行的长者)

朱翊钧苦笑着拍了拍邓元飞的肩膀,这倒是他疏忽了,不过不影响接下来的大局。

自从朱翊钧带倭寇们辛辛苦苦地清理掉南直隶近三分之一的士绅,但空出来的土地不仅没有被分给平民,反而迅速被外来乡贤们占据之后,

朱翊钧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单个农民在官吏、富商、恶霸、士绅面前太弱小了。

就算朱翊钧真的完成了土改,把土地切实分到了贫农和自耕农手里。

以大明官吏的平均素质和办事效率,外来乡贤们在三十年之内就能重新把土地兼并水平提上来,到时候难道再让朱翊钧开小号出来杀一波人吗?

在朱翊钧的构想中,大明接下来的百年内毫无疑问地应该走工业化、对外殖民路线,朝廷的精力不能再被千年来一直纠缠不休的土地兼并问题分散。

是时候让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让他们形成一个更加团结的整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