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再一次没有隔着玻璃直接照在小麦脸上的时候,晃得她有点看不清。
冬天的天空太蓝了,显得太阳亮得发白,照在人身上却不怎么暖。小麦稍微活动了一下还有些隐痛的脚踝,感觉灵活度大不如前。
崴了脚恢复的这几天容易再崴一次,小麦本来是有点发怵的。
直到她发现门口的地面上已经没有雪了。
花坛、树下的积雪还在,唯独步道上的积雪残冰消失了。一层灰色的粗盐撒在地面上,靴子踩上去的时候沙沙响,小麦站在平坦的路面上,感受到一种从入冬以来再没体验到的放松,脚趾放平脚底贴在鞋垫上。
小麦在原地蹦了蹦。
出了门左拐,沿着平常出门去超市的路线往外走。
垃圾箱旁边的积雪也被清理过了,走近垃圾箱扔垃圾变得毫不费力。
以前垃圾箱周围的雪经常堆积起来,混着溢出来的垃圾,压成一个小坡。
而靠近垃圾箱的路越难走,垃圾箱周围就越容易被乱扔垃圾,直到越堆越多。
今天的垃圾箱蛮干净的,外头还新摆了两个绿色的垃圾桶。
物业那些大爷没这么勤快啊,小麦正好奇,突然瞟到其他单元门门口,愣住了。
不是物业的大爷在数九寒天突然来了力气。小麦回头看着自己走过的路,又看向那些积雪未清的单元门。小麦绕了个远,转了半个小区,终于确认了:
只有小麦家单元门前特地清理过。
小麦从小在本地长大,上学时代的每个冬天都要被老师组织铲雪,所以知道步道上的积雪有多难搞。
零下的积雪由于反复被踩踏压缩变成冰,跟地砖缝隙镶嵌粘连在一起,那不是拿扫帚或者撒盐就能轻易清理干净的东西,要拿铲子边对准,夯大力凿碎了,才能铲走。小学的时候,小麦和一些小个子的小孩,负责拿着小头的凿子,从操场中间冰层比较薄的地方开始敲,敲碎的冰层由个子高力气大的同学或者老师,拿着方形带弧的大铲子铲起来,端到树下或者花池里堆起来。
零下十几度天气里,哪怕穿得再厚,干20分钟也会冻僵,铁质的校服拉锁翻起来,粘掉小麦下巴上的一块皮。物业那几个大爷平常就只知道躺在门卫室,或者忙着打牌,连门禁开关都懒得按。杆子不抬起来,四五辆车堵在小区门口狂按喇叭。但是喇叭按得再响,也没有司机探出头来骂人,要是把门口保安骂了,外来的车辆彻底进不了门,没识别上的小区车辆也不好求他们下次再帮忙开个门。
就比如说现在,外头喇叭按得震天响,连带周围停着的电瓶车也乱叫起来,巨大的噪音像是在地面迅速膨大起来的白色气球,把所有的人和物都裹在里面,压在下头,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只剩下混合在一起的啸叫声刮着小麦脑袋里的弦。
小麦感觉喘不过气。
她捂着耳朵把脸贴在门卫室的小窗户上往里望,小窗户正对着张破床铺,床铺上没人,靠窗的小木桌上放着两个带按钮的小钥匙扣,这个就是门禁钥匙。
屋里烟雾缭绕的,余光只能扫到几个穿着军绿色大衣的背影,猜都不用猜,又在打麻将。
小麦咬紧牙关,掉头走向门卫室大门。大门平常不锁,留着一条小缝,能看到里头挂着的塑料门帘。塑料门帘后头又是一层绿的棉被门帘,门框不大,但捂的严严实实。
小麦走近的时候,闻到一股浓到令人反胃的烟味,里面哗啦啦的麻将声盖不住人声,有人骂骂咧咧有人高声大笑。说话的人嘴里叼着烟,内容听不真切。
门外的喇叭声随着堵车的数量增加变得异常猛烈,新到的司机毫不示弱地加入这场大型声讨,音量已经要突破小麦耳朵能承受住的极限,小麦忍无可忍,一把拉开门卫室的破铁门,噪音引起的无端怒火让小麦爆发出不常见的大力,破铁门薄薄的一层铁皮,被她砰地摔在门后的墙上,尽管如此,摔门的声响还是淹没在街道上的鸣笛声里。
然而小麦把手伸向门内的刹那,有人从里面把门帘掀开了。
门帘不知道挂在门口多久了,沾满了积年的尘土。混杂着陈旧的土和烟的味道,小麦本不想去碰的。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门里突然伸出来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指甲修成完美的圆弧,甲床的颜色和手指一样苍白。
那是和冬日的白、噪声的白、积雪的白不一样的白色。白得发青,比蜡柔润,比纸潮湿。看着却不冷,透明的,仿佛是为了让你看到骨骼,掌纹更是浅了,交错的纹路从手心蔓延出来,这是一双欲言又止的手。
小麦好像闻到了记忆里的茉莉花香,她第一次觉着自己凑单买的那瓶洗手液还不错。
积存了经年的灰尘和雪意的门帘往往意外地重,小麦向来是掰开一道缝让自己钻进去。而面前的人仿佛感受不到这重量,哗地一下,厚厚的门帘被一把挑起来推到一边,烟气也被这动作推了出来,乌烟瘴气的门内低着头走出一个人。
小麦慌忙停下脚步,心里下意识地说了一句: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