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大姑,您说由一些细节猜测吕刘二家在刘邦与吕后二人定亲之前就认识,其中之一是‘砀山’,现在‘砀山’已经说到差不多了,现在该说下一个细节了吧?”
大姑:“嗯!”
小悠:“是什么呢?”
大姑:“吕府乔迁宴!刘邦后来能被推举为沛县县令,说明他在当地威望及人缘不会太差,这与他在吕府乔迁宴上那种无赖式的表现不太相符。”
小悠:“对哦!那刘邦在吕府乔迁宴上的表现,是史料记载有误吗?哦!我想到了一种可能,这场乔迁宴,实际是一场相亲宴!
当年吕公在自家搬家酒席上,直接跟刘邦定亲,却不担心会被刘邦他爸妈拒绝,有可能是吕公和刘邦他爸当年已经达成了默契,约好了儿女的婚事,只是老刘怕刘邦这个浪荡子不肯听话,于是才有了乔迁宴上这么一出。
毕竟刘邦的年纪,放在现在,那也算是晚婚了,就算是现在,那也是被催婚的年纪,何况那是二千年前的古代,所以老刘头肯定没少为这个儿子的婚事头痛!
但是刘邦自我感觉良好,一般人都看不上,介绍相亲更是不去,于是才有了吕家乔迁宴上这一出。我估计刘邦在去之前,应该就知道这酒其实是相亲酒,他老大不愿意,但碍于这事虽然大家都知道,但又没有明说,他如果说:‘我不想去相亲。’估计会被狐朋狗友笑话:‘自作多情。’同僚都去,他这个聚餐一贯积极的人不去显得不合群,只好去了。但一到那,发现果真是相亲局,于是就开始作妖,又是乱写礼金,又是调笑同僚。
如果这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乔迁宴,刘邦又真是这么一个没上没下的样,县令为自己的朋友接风洗尘是私宴,完全可以不邀请刘邦来给自己添堵——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这是刘邦故意为之,其目的就像电视剧中演的某些相亲场面中,女的不中意男的,故意扮丑,好让男的看不上自己是一样的!
但是,后来刘邦为什么又答应了呢?估计跟算命没有关系,毕竟史料记载是说‘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吕公才跟刘邦提了亲事。
如果真的是相面,那吕公应该是刘邦一进门就说呀!毕竟刘邦可是‘贺钱一万’的‘上宾’,吕公那时就见着他了,那时没说,应该是看出刘邦的抗拒,但后来为什么又说了,而且刘邦又答应了呢?
估计吕后一定在‘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的过程中,有过精彩表现,至于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八成吕后不是一般的漂亮,毕竟刘邦是出了名的好色!
这样看来,刘吕两家的家长早有往来,就能解释得通了,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当时是刘家强于吕家呀!可是史书的表述,怎么感觉是刘邦一个臭流氓骗了吕公,用一个‘贺钱一万’的牛皮就骗走了吕公的女儿呢?”
大姑:“吹个牛就能骗婚,你以为我们古代跟现在这样,忽悠涉世不深的小妹妹拿上户口本扯个结婚证就是夫妻啦?”
小悠:“对哦!古代结婚有一整套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一套走下来,刘邦的家庭情况,吕公估计门清。但为什么史书会那么写呢?”
大姑:“那个时候的史书,是私修的。”
小悠:“哦!多少带点主观色彩。”
大姑:“而且是纪传体!”
小悠:“哦!通过讲故事来记叙历史的书,其实某些逻辑跟写小说是一样的,要让读者有代入感,就得给主角加光环,这样的故事才会受欢迎。而吕公这种上赶着嫁女儿的表现,无疑可以大大满足男性读者的虚荣心,而当时潜在的读者群体,大多为男性。”
大姑:“而且,写书的,也是男性!”
小悠:“嗯!所以吕刘二人定亲的经过写成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姑:“如果是你来写当时的场景,你会怎么写呢?”
小悠:“如果是我来写,我的主角首选自然是同为女性的吕后——因为‘写小说’跟‘看小说’的逻辑其实差不多,也需要代入感,与代入刘邦相比,我肯定更容易共情吕后了。
这样的话,我肯定也会如实写刘邦的虚报礼金等一系列行为,但我会点明吕后一眼就看破了刘邦这一行为的目的——抗拒这门婚事。
然后我会写吕后也看不上刘邦这个老男人,虽然看不上,却不得不顺从老父亲的意愿,来主动应和这桩婚事。吕后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家人。
吕父为什么举家迁到人生地不熟的沛县呢?答案是为了避仇!咱们中国人安土重迁,是不愿轻易迁移的,但是吕父却选择了搬家,说明仇人势力强大。而咱们古代中国,是熟人社会,搬到一个新地方,要融入一地,其实是很难的,就算是在现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外来户要融入当地,仍然会面临诸多问题,而在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只怕难度会更大。
怎样才能最快地融入当地呢?答案是:联姻!而且是与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人家联姻!这样才能获取他们的庇护。而刘邦所在的刘家,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家——这应该是吕父的朋友,当时的沛县县令为吕家多方考虑后定下的人选!
接下来,就是吕后为了让刘邦上钩,不对,喜欢上自己,而定下的美人计了——这部分我不擅长,编不下去了!”
大姑:“可以呀!”
小悠:“真的吗?你真的觉得这样写可以吗?”
大姑:“真的!可以的!”
小悠:“太好了!但是,有一点说不通!其实不一定要选刘邦呀!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那就是县令之子呀!因为史料记载,‘事后,吕公的妻子吕媪很生气,说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你还不肯嫁女儿,居然要把她嫁给刘邦!’——说明沛县县令也曾有意与吕公结亲,县令可比刘邦这个亭长官大多了,这个靠山不是比刘邦更可靠吗?”
大姑:“可能正因为是‘县令’,吕公才没选!”
小悠:“为什么?嫌弃人家官大?”
大姑:“嗯!准确地说,嫌弃人家是‘官’!”
小悠:“啥?刘邦本人也是官呀!虽然只是个亭长,官不大,可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呀!别把亭长不当干部!既然刘邦这个小官都可以接受,怎么可能是嫌弃人家县令是官呢?”
大姑:“当时在郡县以下,往往由县令任命在当地素有声望者来分管地方,‘亭长’这个位置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准确来说,‘亭长’不是官!”
小悠:“听起来,有点像现在的‘临时工’,没有编制!”
大姑:“虽然没有编制,但在朝廷有备案,也有官印,定期也有朝廷俸禄领。”
小悠:“哦!虽然是临时工,但也是进行规范化管理,所以是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合同工!”
大姑:“有点像,但不能完全等同,毕竟古今政治环境差异还是蛮大的。”
小悠:“明白!现在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例子!”
大姑:“如果非要找对照,比较像现在的‘村委会主任’!”
小悠:“村委会主任?我刚刚才注意到,原来村委会主任不是公务员,村民委员会属于自治性组织。
‘村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委员中推举出来的主持村委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这一点跟‘亭长’的‘当地素有声望者’就很像了!但现在是选举产生,不像‘亭长’是由县令任命的。
而且‘根据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这一点就跟‘亭长’就更不像了!”
大姑:“其实在古代,虽说‘亭长’是由县令任命,但在实际过程中,县令的话语权很小,任命的人选大多都是地方推举的。”
小悠:“啊?怎么会这样?”
大姑:“因为那时有一个说法:‘皇权不下县’,听过吗?”
小悠:“我好像听过,说是‘县下皆自治,自治靠乡绅’!”
大姑:“在汉代,就不是‘乡绅’,而是‘豪强’!”
小悠:“但即便县令在任免亭长时的话语权不大,但县令还是亭长的上司吧?为什么吕公不选个权力大的呢?不选个官呢?”
大姑:“县令是官,为朝廷任命的,大概率不是沛县本地人,不会在沛县呆一辈子。而吕公是被迫搬家的,就算是搬了,极可能不想离老家单县太远了。”
小悠:“哦!县令可能会升迁,或是告老还乡,无论哪种情况,吕公都不可能跟着女婿一家子走,难怪不选县令。而刘邦既然能当上‘亭长’,不论刘邦本人人品如何,他们刘家肯定是‘当地素有声望者’!”
大姑:“但吕府的乔迁宴,当天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不愿意的人是吕后’,而刘邦是非常相攀上这门亲事的,所以故意做一些事,以便引起吕家人的注意。”
小悠:“哦!就跟有的小男孩喜欢小女孩,就故意去扯人家的小辫子,把小女孩弄哭——好幼稚!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吕府乔迁宴,本就是有为女儿择婿之意,而吕家虽然被迫搬到沛县,但是吕家实力雄厚,沛县当地的‘豪强’都想拉拢,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刘邦当日做出那些博眼球的举动也就能理解了!
但是老吕在酒宴上就与刘邦定下亲事,说明老吕早就属意刘家,但是老婆女儿都不同意,于是摆了这么一出,估计当时酒宴上的人,除了刘邦,其他人都是托,在一群歪瓜裂枣的衬托下,吕后为了吕家能在沛县立住脚跟,只好在矮个子中选高个,于是点头同意了他老爹提供的人选——唉!”
大姑:“都是推测!别太伤感了!而且还有其他可能,比如吕刘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小悠:“大姑,你可比我能编!”
大姑:“不论是哪种可能,当年的真实情况我们无从得知,那些人,那些事,都已经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了。”
小悠:“嗯!唯一能确定的是,吕后和刘邦成了夫妻,属于他们的时代大幕,缓缓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