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她们一家人忙着收拾餐具,余澄从兜里扯了张纸巾毛毛躁躁地起身过去帮着收骨头渣,被外婆拿抹布赶开了,指了指蹲在石阶上掏蚂蚁洞的甜穗儿,“你陪她玩一会儿。”
余澄看了眼那小孩儿,刚才吃饭吃得身上脏兮兮的,嘴上还有油没擦干净,实在不知道跟她玩什么,这孩子看着有点像自闭症,好像还是残疾,看样子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给她治病,总之挺惨的。
甜穗儿掏完蚂蚁洞,再把爬到洞口的蚂蚁用手指一只一只捻死,捻疼了就再换一根手指继续“残杀”这些可怜的生物。
余澄怕她一不留神再把蚂蚁给吃了,重新拿出那节纸巾上前想帮她擦擦手和嘴上的油。
“送你回去吗?”
还没碰到小孩儿后面又有人问了句。
余澄回头,看到刚刷完碗的方知艾擦了把手,把毛巾往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一搭,机械地点了点头。
“那走吧,”方知艾说,然后敲了下甜穂儿的头,“别玩儿了,回屋睡觉。”
甜穗儿没动,换了根手指继续捻死从蚂蚁洞里爬出的“猎物”,看到方知艾进屋拿手电筒她突然对蚂蚁失去了兴趣,也冲进屋里,先方知艾一步跑出来,怀里抱了一团粉色的布。
不由分说地把那团布举到余澄面前,跺了下脚。
见余澄没动作,又跺了两下脚,比刚才的力度要大很多。
“给我?”余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想到甜穗儿听不见,只能接过来。
她记得这衣服是扔掉的……
余澄打开一看还真是自己扔掉的那件,“你洗的还是你妈妈洗的?”
甜穗儿咧了咧嘴,露出几颗发黑的牙齿,又跑掉了。
方知艾的手电筒没找到,提了两包村里医生开的感冒药递给余澄,嘱咐她按时吃,村里路灯坏的七七八八,几盏还坚持发光的也只是能给蚊子照亮儿,好在月亮很亮,根本用不到手电筒。
余澄就没见过这么亮的月光,也很静,没有到处修路盖楼的工地噪音。
余澄突然问道,“你别又是半路把我扛回家的?”
那种一觉醒来又躺在那张木床上的感觉,余澄吓得心脏都要蹦出来了,而且她记得跟方知艾出门时天还没完全黑,一睁眼都将近十点了,越想越诡异,这样是换个五大三粗的人站她对面她真的要防火烧山了。
“你不是生病吗,我带你去诊所买药,”方知艾说,“走半路上你突然栽过去了……你那里离我家近,我只能先把你送我家,然后再给大夫打电话。”
带着余澄出门时方知艾就觉得她病的不轻,走路都是飘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夸张,她也是头一回目睹同一个人晕倒两次,下次得找个理由让余澄在租房合同里留个紧急联系人电话。
她说完这话余澄只是简单“哦”了一下。
“主要是你那里什么都没有,如果要打吊瓶的话还得再扯个杆子吊你床边,”方知艾又说,“要不然我就直接把你送你那里了。”
根据村里赤脚医生的说法,余澄是冻感冒的,山里本来就没那么热,余澄偏偏洗完澡又吹空调,吹着二十度的空调睡了一觉。
加上上次生病没好利索,直接就打回原形了。
余澄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现在温度降下来了,嗓子也不疼了。”
“你们昨天还跟着我去宾馆了?”
方知艾在前头走着突然停下脚步,没想到余澄话题转变的那么快,余澄手臂挡着视线没看见,脚尖踩到方知艾的脚后跟往她肩上一撞,“?”
“不好意思。”方知艾回头扶了她一下。
“怎么说也是我家出去的,”方知艾说,“甜穗儿怕你不安全,非要跟着。”
余澄站着没动。
“真的,”方知艾见人没跟上来,也停下脚步回头,“她很倔,你也看见了。”
余澄还是没有要跟上来的意思。
“衣服你要嫌脏就再丢一次。”
“嗯。”余澄应了一声。
“……”
她们走的路很宽,但因为两边种的树没怎么修剪过,显得异常拥挤,这种过度绿化造成的后果就是蚊虫异常活跃,余澄低头点了几下手机的功夫周围就飞满了蚊子。
余澄关了手机,索性老老实实走路。
村里医生给开的药都是纸包包好的,花花绿绿一堆堆在一起也分不清哪个是治什么的,余澄不敢乱吃药,方知艾给她之后她就顺手扔在民宿的客厅茶几上没理会。
“那你不吃药能好利索吗?不行我给你买好寄过去?”郭雨涵那边刚下班,还在等电梯的时候把耳机塞耳朵里跟余澄开视频,“我给你说你这种小感冒治不好往后稀稀拉拉就天天生病,等你老了有后悔的时候。”
郭雨涵比她还小几个月,但教育她一套一套的,余澄到不怎么在乎吃不吃药,吃错药比不吃药严重多了,“你最近是不是闲了,几个月不进组有空当老妈子了?”
“我闲那也比你强,我闲了还有基本工资拿,你闲了就得喝西北风,”郭雨涵出了电梯,说话声音也大了,“还有,我怎么就老妈子了,我这是关心你,除了我还有谁对你好?”
“你不忙是吧?”余澄懒得跟她扯皮,平时俩人聊天就属于她不主动结束话题郭雨涵就能从路上堵车聊到原子爆炸,最后还能扯一句家长里短。
“也不能说不忙,”郭雨涵说,“主要是一个拍摄主角没找好,所以大家看起来就比较闲。”
“帮我个忙呗。”余澄说。
郭雨涵眯了下眼睛,“有屁快放。”
余澄笑了,要不是郭雨涵说她没钱只能喝西北风她也不着急,她在市区有套面积不小的房子,挂二手房平台上有段时间了但一直没什么动静,本来就是赌气买了自己有个地儿待着,但后来被老妈找上门,位置暴露了之后就没再住过,现在也用不着了。
挂平台上卖还被压价,中介又烦人,还不如交给郭雨涵盯着,她人脉广,说不定就能找到个小明星愿意卖她面子。
怎么说也是自己第一套房子,要不是被逼到绝路她也舍不得卖掉。
郭雨涵特别好说话,满口应下并承诺明天下班就去中介拿钥匙。
“在小区里贴个广告呗,我看我们小区公告栏很多卖房子租房子的广告,说不定有用呢。”郭雨涵给她出主意。
“你看着办,我给你5%的中介费。”余澄不缺这点钱,反正她的房子指定亏钱,怎么亏都是亏,亏到郭雨涵手里也不算亏。
“行了,这时候就别充大款了。”
跟郭雨涵打完视频电话已经凌晨了,余澄连一个哈欠都没打,还有精力在大姨家的家庭群里报平安,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如果被老妈知道估计又得唠叨一个礼拜。
当然,老妈会唠叨的事情也许不只这一件,好像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只要不符合老妈的心意,都会被说,后来老妈跟姓蒋的再婚,可能觉得她多余,办了转学之后顺带着也办了住校,一周回一次家,一次待一天半。
所以上周六晚上惹老妈不开心了下周六会被翻出来反复说,下周六惹老妈不开心的事也会被记到下下周六,周而复始,延迟叠加的审判每个周末都会有,甚至在周天下午返校的路上,老妈嘴巴也会片刻不停地数落她一路。
再后来余澄就学会不回家了,在学校待不习惯就跟大姨打电话,大姨就会把她接回家浇点水施点肥再给送学校去。周末就拜托大姨去接,她在大姨家有自己的卧室,自己的衣橱,表哥玩剩下的玩具看剩下的漫画全是她的。
大晚上不睡觉回忆童年是很消耗精力的,本来晚上就没怎么吃饱,现在又饿的睡不着觉,余澄在行李箱翻了半天找到半包糖果和一盒泡面,拆了颗椰子糖放嘴里,打着手电下楼给自己泡了盒不知道什么时间过期的泡面。
一个人过就是爽,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过几个月可能还会有大笔进账,想去哪浪去哪浪,想到这里,泡面都变香了。
方知艾叫的师傅来的很早,开着拉货的三轮车叮叮当当就进了院子,按照余澄的意思要先换纱窗,把窗户换成双层隔音的。
外婆过来盯着师傅换窗,方知艾想带余澄去家居广场选衣橱和桌子之类的家具,正好过段时间镇上有庙会,现在不少商埠都开着门,能让余澄顺便逛逛。
“我能不去吗?”余澄听着她的安排皱眉,昨天也没说换家具这种事还得她亲自来。
昨天晚上熬了个大夜,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白天睡多了,但晚上不睡觉白天就是没精神,余澄突如其来地打了个巨长的哈欠。
方知艾今天的衣服换了个颜色,但一眼就能看出跟昨天是同款,“不是你说的要换吗?”
“你去了给我拍照片。”余澄说。
方知艾解释说,“照片失真。”
其实是怕余澄觉得不好再重新换,这样还得麻烦家具店的老板再往返一趟,人家不做生意了?一天就伺候这个大小姐?
“等我戴个帽子,”余澄又打了个哈欠,等下来的时候套了件波西米亚风的外套防晒,帽子眼镜裹得严严实实,手里还在拆口罩包装,边拆边看着一脸懵的方知艾,“你怎么了?”
“没事。”方知艾说。只是她实在没见过这副打扮去集市的人。
之前见过几个穿着棉裤棉袜套高跟鞋的妇女都没余澄扎眼,方知艾低头看了一眼,还好余大小姐没穿高跟鞋。
于是余澄穿着她的度假套装坐在小电驴后座跟方知艾一起去选家具。
农村人的乐趣不多,庙会赶上暑假正是热闹的好时候,她们要去的家具城挺大的,在集市中心位置,电动车估计骑不进去,只能停在一个小广场上。
“我以为你们这边是旅游城市。”余澄推了下墨镜,看着一排排三轮车和电动车皱眉。
“县城才是景点,”方知艾停好车按了两下锁车键,“你来之前没做好攻略吗?”
“我不喜欢跟别人一起住。”余澄说。
方知艾想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一片所有的民俗应该只有她同意整租一个院子,“其实也近,你想去爬山的话这里有公交车,直达山下。”
好歹是个五A级景区,还有个森林公园,对这种大城市里看惯高楼大厦的大小姐来说挺有吸引力,只是方知艾没去过。
“有时间再说呗。”余澄对景点没执念,她只是想找个山旮旯把自己从那个家里摘出来。
看她兴致不高,方知艾也没再提爬山这事儿,遮着太阳领余澄往集市中心走。
余澄一直不紧很慢地跟在她后面走,时不时被几个买菜讲价的大妈拦住还得小跑几步躲开。
方知艾叹了口气,往回走了几步靠在余澄身边,余澄戴着墨镜口罩,脸上情绪看不清,但那几缕已经晒出油的粉毛显得无精打采的,方知艾在旁边小超市买了瓶晒热的,一块钱的矿泉水递给她,“你是不是累了?”
“还是又发烧了?”想到这一点方知艾突然变得有些焦急,平时在家照顾甜穗儿习惯了,见人蔫儿了吧唧的就想伸手去摸额头。
余澄拍开她手,“我不发烧。”
“哦。”方知艾应了一声,“那,走慢点?”
“嗯。”余澄点了点头。
进了家具店方知艾根据余澄的初步要求跟老板一起去里边衣橱区挑只有挂杆没有隔断的衣柜。
因为余澄懒得叠衣服。
“现在都是统一样式,实惠,洋气放的衣服也多,顶上还能放换季的被子,多实用,你们说的那种这儿没有。”老板说。
余澄:“那我们网上买吧。”
“仓库可能有,在三楼,”老板立马又说,“不过不好找。”
方知艾看了眼余澄,她觉得虽然只认识两天,但能但从余澄的呼吸中听出这个人的情绪,把刚才没送出手的水塞到余澄手里嘱咐,“你在楼下等等,我先去看,找到再喊你。”
余澄嗯了一声。
管事儿的大老板走了之后,余澄先是坐人家椅子上愣了会儿,又转到床上靠着墙贴了下,最后瘫在沙发里伸了个懒腰,拧开那瓶矿泉水喝了一口放旁边小桌上,舒舒服服地闭上眼睛。
这个家具店和她一个德行的只有一对儿刚上小学跟家长来挑书桌的双胞胎。
没歇几分钟,显示陌生号码的电话打过来,余澄以为又是中介或者老妈打过来的,下意识要挂掉,但归属地不是老家,磨磨蹭蹭地接起来没说话。
“上来看看这个吧,我感觉还行。”
是方知艾的声音。
“马上。”余澄答应着,扶着腰起来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