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手好闲,一个整天摇头晃脑,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光指着吃白饭......大胖今年开了春可就满十岁了,老三这个年纪都读了四年的书了......”
挨着灶房的房子此时窗户关得严实,冬日里天光暗,门口充当挡风布的草帘子放下来,便一丝光亮都透不进来了,只有寒风透过那扇破旧木板门发出呜呜声。
赵丰年身上裹得严严实实,只是几床破被子到底太轻薄了,他病还未好全,这会儿迷迷糊糊半睡半醒咳嗽了几声,只闻外面的女声似乎是听到这声音,停顿了片刻,复又念叨开来。
“...药是吃了一筐又一筐,个病秧子还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赵丰年前两天才恢复前世的记忆,前世加上这辈子也有二十六了,故而虽然知道大伯娘王氏在说自己,却并不怎么在意。
赵丰年前世便是个病秧子,这辈子是个早产儿,好不容易长到六岁,因着前两天一场高热,竟让他想起了上辈子的事,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是重活了一世。
这辈子的娘怀着他那会儿赶上了家里最难的时候,没吃什么好的补身子不说,还有大把的家务活要做,农家事多,没说怀了孩子就要休息的道理,以至于八个月的时候,她娘上山捡柴火的路上就生下了他。
这会子的人都讲究个七活八不活,加上他出生就没哭过,又是大雪天降生,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怕是不行了,是他爹大冬天连夜跑了十里路敲开了县城里大夫的门,跪着求了人家郎中跑了一趟,这才堪堪保住了他的小命。
可惜这先天不足也让他从此大病小病接连不断,还没学会吃饭便先学会了吃药,若不是他爹娘拼了命地想办法赚钱,只怕是他活不到六岁,也想不起前世的事情。
今年又是雪多的一年,赵丰年不出意外受了凉发起热来,这年岁药都金贵,长年不断药,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个普通农家能供得起的,别说他们家还供着一个读书人。于是他爹早在前两天就冒着大雪上了山,只为了能给幼儿再续几日的药钱。
这几天,赵丰年躺在床上,盯着头顶密不透风的草棚,前程往事在脑海中如走马灯一般匆匆而过,这具身体的记忆夹揉着草药味历历在目。
他很清晰地知道,现代的自己已经死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能重活一世。
而这药香萦绕的屋子,以及新的记忆告诉他,他确实重新来过了。
前世,他从未体会过亲情,而如今,他也有了正常的家人,会为了他冒死上山打猎的父亲,和会为他冬天去城里帮人浆洗衣物赚钱的母亲。
会全心全意疼爱他的父母。
吱呀——
不知过了多久,木门被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条仅供人进入的缝隙,一道瘦弱的身影在雪光的映衬下凸显了出来。
“宝儿,你咋醒了?是不是饿了?怎么哭了?是不是哪里疼了?还是嗓子不舒服了?”
“我...没事...”
嗓子仿佛干枯了一般,完全不像是孩童的声音。
柳巧娘还是没放下心,刚想要摸摸儿子额头,却又缩回了手。
看着那只肿胀不堪的手,包裹了一件打满补丁的袄子也显得瘦弱的身子,赵丰年很清楚地知道,那袄子里塞的不是棉花,而是秋天打下来的稻草,想到这里,他感觉又有什么从自己眼睛里掉出来了。
柳巧娘手足无措,“宝儿不哭宝儿不哭,娘亲在呢,娘赚到钱了,给宝儿买了糖葫芦,等一会儿药好了,宝儿吃糖葫芦,就不苦啦,宝儿不是最喜欢糖葫芦了吗?”
他何其有幸,重活一世,还遇到这样的父母啊。
城里大夫开的方子很有用,第二天一早,赵丰年就不再发烧了,也让柳巧娘暂时放下了心,只是想到还没下山的丈夫,心里又是暗中焦急。
“哟,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一大早上就刨食呢。”
赵家四个媳妇儿是轮流做饭的。
柳巧娘昨日去镇上给人家浆洗衣服,昨天傍晚才从镇上回来。
赵家没有留饭的习惯,她因为时常出去做工导致家里的事便有时候没法顾及,虽赵老头跟张老太太体谅幺儿给孙子买药不容易,都允她少干点家务活好让她有空去做事,但是其他几个媳妇心里到底是不舒坦的。
每回见了人,总归是要刺几句的。
替人家浆洗衣服这活儿也就冬日里好做,这年头家家都不富裕,便是镇上有那手上宽松一点的,也就这种天寒地冻的时候愿意花几个铜子请人,天暖了可舍不得,镇上吃喝更花钱,不见得就阔气多少的。
柳巧娘念着妯娌帮忙好,也知道大嫂王氏就是这么个性子,于是听见这话也不生气。
“宝儿大好了,也没起低热了,昨天一天没吃,今早好不容易有了点胃口,我给他煮点米汤,大嫂今天就歇一歇吧,昨天劳烦你们帮着照看宝儿了。”
人家好脾气,王三娘也不好再发作,再说,老四家的孩子虽然病着,倒也不折腾人,只躺在床上,不时咳嗽几声,吃药方便自有婆母张氏,是不用她们管着的,不过多分点眼神的事。
“不是我说,你们也该合计合计再要个孩子了,就铁子那身子骨儿,昨日又咳了好一阵子,未来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呢。”
巧娘往灶膛里送了根潮湿的树枝,没回这话,只默默道,“他伯娘,宝儿有名儿的。”
王三娘翻了个白眼,嘟囔着什么,出了灶屋。
“也不是城里人,叫什么宝啊珠的,也不怕犯了忌讳折了寿!”
“哟,这眼瞅着还下着大雪呢,大嫂就上火啦?”只见一尖下巴吊梢眼,削肩窄腰的女子从二房屋子里走了出来。
王三娘见了人啐了一声,“王小红,我没找你,你倒是先惹我了,你说说,昨儿个你家柱子找我们大胖要吃的算个怎么回事?要脸嘛,这都八岁了,还整日里四处讨食吃,不知道的,还以为哪来的小乞儿呢!”
王小红也不甘示弱,“孩子吃了一口饼而已,亏你还是大伯娘呢,这斤斤计较的,他能吃你几口?”
“还吃几口?吃一口也不行,前头刚分了家,说好了今后就各过各的日子了,撺嗦你儿子吃我家的粮是个什么理?”
“好了,都住口!我跟你们娘都还在呢!老二家的,你是该好好管教柱子,老大家的,你也别跟个孩子过不去!”
赵老头的声音打断了这场争端。
赵老头名叫赵大强,在家里向来说一不二,他一出声,顿时谁都不敢造次了。一阵安静过后,小院里这才又响起了各种窸窸窣窣的声音。
赵家拢共四房人,虽然分家了,但是毕竟冬日里不好起房子,又都是自己的儿子,总不至于大冬天的就赶出去单过了。
事实上,生养了四个儿子,还给四个儿子都娶了媳妇,这是赵老头最大的骄傲,毕竟,村子里多的是那一辈子都娶不到媳妇的汉子。只是,前头还好,这媳妇儿娶回家了,矛盾也多了,有了孙子孙女后,矛盾就更多了,家里屋子也住不下了,若不是几房的矛盾越来越深,就凭着“父母在,不分家”这句话,赵大强是不想分家的,就算分家,也不会在年前分家。
只是既然事情已经定了,也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大概是每个媳妇都想要分家过当家作主的日子,巧娘也不例外,只是她知道这次分家,除了大房、二房争着送谁家孩子去读书的原因,也离不开她们家的缘故,她家宝儿吃药是个无底洞,即便是她男人能上山打猎补贴也填不上,妯娌们早就有了不满。
因此趁着还在一块儿的时候,她就想多干点活,也不去计较那些了,毕竟,这么多年了,若不是大家的体谅,又有婆母帮着照顾宝儿,她跟赵来贺也不能放开手去找活干。
只是巧娘这样想,可不代表其他人都这么想。
回到屋里,王三娘用力甩上门,那门板颤巍巍,似乎马上就要寿终正寝。屋里有点挤,没几件家具,只一张放衣物的斗柜,上方堆了一只木箱,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用木板加宽的床,小儿子二胖已经醒了,正睁着眼睛看他爹穿袄子,大儿子小呼噜一阵跟着一阵,倒是还睡的沉。
“大早上的,这是怎么了?谁又惹你了?”赵来金一边穿衣服一边疑惑。
“还能有谁,真是大早上的寻晦气!”
赵来金瞬间就明白了,“都分家了,年后大家就不在一处了,你跟她过不去干什么,再说,都是自家人。”
“我呸,谁要跟她王小红一家人,以前当闺女的时候就爱勾搭人占便宜,这么多年了,还是老德行,我可跟你讲,以后柱子再来找你要吃的,你可不许给,再给我就跟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