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生尽兴 > 第8章 第8章 拒和亲

此生尽兴 第8章 第8章 拒和亲

作者:夜半客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4 17:58:27 来源:文学城

陈九曜见提起战事,面上又染上了轻愁,“不容乐观。”

自那日行宫传来城破噩耗起,基本没有传来任何好消息,匈奴如有神助,连破三城。

宣威帝派了亲信武将李阚带五万大军支援漠城,想的便是守城易攻城难,诚然出五万军意味着根本没打算收复失地,但加上西北原本的兵力,稳定边线总该够了吧?谁知竟也不过坚持月余,那李阚竟带残兵弃城后撤,满城百姓落入匈奴手中。

匈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漠城宛如人间炼狱,一时大霂国民人人自危,连云都都被压抑的气息笼罩,百姓终日惶惶惑惑、议论纷纷。

“陛下在筹备议和了,欲选一公主和亲。”

他是极力反对议和的。要让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安守在国界之外,绝非一位公主远嫁就能换得,而是要用国土、国民和尊严去换。

行于路中,为人所痛打,为了不再被打,奉上家宅、钱财求饶,这有失人的尊严,放在国家上,则有失国家的尊严。

且这么做,又怎对得起西北四城百姓的亡灵?唯有血债血偿,才能聊以告慰这些冤魂。

而宣威帝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一切回到正轨上来,他怕再这么打下去,有损天威,甚至危及皇权。

“我再想想对策。”陈九曜沉思。

众人皆知很难,除非……天赐良将,否则再这么一直输下去,迟早是要议和的。

顾乘风拍拍他的肩膀,“殿下日日思量这些事情,就姑且偷闲一会儿罢。说件喜事,你的婚期已定下了吧?”

然而这个话题似乎并没有让陈九曜放松下来,反而新添一种他自己也搞不懂的愁绪,“是,八月廿三。”

没有喜悦,只有茫然,和将将惊觉的抵触。

但他现在却没有空闲去深思和探究这些。

……

八月初三,皇陵,长夜冥冥。

雨水淅淅沥沥了一整日,缠绵不休,好似离人悄无声息却又难以休止的泪水。

一人一骑破开雨幕,向此处而来。

马上的人身着斗笠和蓑衣,远眺而去难以分辨究竟是何人。

那人行至近处,翻身下马,微微上抬帽檐,看向门口的守卫,守卫便立刻行礼并放行。

他轻轻颔首,径直向内走去。

此人正是刚忙完政务的陈九曜。

新来的守卫很是惊讶,小声问老守卫:“太子怎会来此处?”

老守卫撇眼,道:“少见多怪,今日是先皇忌辰,殿下每年不管忙到多晚都会来,况且平时殿下也常来。”

“要是我死后也有人这样惦念就好了。”他甚是艳羡。

“小子无知!活着就想死之后的事!快‘呸呸呸’!”恼怒。

“呸呸呸。”无奈。

……

紧闭的门隔绝了雨声,牌位前的烛火昏黄,却是这个暗沉的一天中唯一的暖色。

陈九曜内心顿时沉静下来,他脱下蓑衣,靠着供案席地而坐。

“阿翁,你一切安好吗?”

“阿翁,我的婚期是八月廿三,但我……好像并不想成婚。”

……

“阿翁,九曜不孝,要让你担心了,我决定赴边关杀敌。”顿了顿,解释:“不要忧心,不将敌人拦于国门之外,我不会轻易让自己出事的……就算有什么不测,也正好可与阿翁作伴。你看,怎么都不亏的。”

“……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阿娘。”

……

窗外的天亮了,也晴了。

东曦既驾,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陈九曜沐着晨光,如来时一般,静悄悄地离去了。

“秘召中书令李牧之、户部尚书张子昂、兵部尚书徐元。”

……

八月初七荧夜,崇仁坊。

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这条长街繁华灼眼,喧嚣贯耳,惟街尾一座静立的明月楼格格不入。

三层的阁楼之上,从开阔的窗口向外望去,圆月似乎真的格外明亮。

与这静默的月遥遥相对的,是阁楼上耍酒疯的人。

“终于把你拽出来了,其多艰矣!”顾乘风醉眼朦胧,抓着陈九曜的手腕不放开,“我爹怎会如此迂腐!为了祖父遗言拦着我,放任边关百姓被那些杂碎欺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要不殿下下旨吧,殿下下旨!让我去西北前线!如此我爹就没办法了!”

却说完就趴在桌子上不动了。

这人偏要喝酒,自己灌自己,一顿晚饭吃到月上中天。

陈九曜叫人送来清水和巾帕,帮他擦拭通红的脸使其降温,低声道:“阿弟,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

楚定音接过巾帕,用修长的指将它按在水中浣洗,“五日后便是殿下生辰,二十成人初加冠,不是小事,缘君嘱咐我们早点和你打招呼,定要把那日空出来,我们一同替你庆祝。”

陈九曜闻言眼中闪烁着明灭的光,教人难以看懂。

“谢诸位,但我应是无法应约了。”

……

次日一早,晨鼓方响,雄鸡未鸣,黎明前的云都仍是一片漆黑时,云都所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们,就在昏暗的街灯下骑着马,走街穿巷前往大明宫了。

待行至望仙门,天已有欲明之意。官员们下马向内走,每进一座宫门,都会经守卫仔细核对身份。

一路沿着宽阔的大路向前,过御桥,到达含元殿东、西朝堂,行立班序,再向内过宣政门,在日华门和月华门内廊下序班等待,待太监唱喏之后,列队进入宣政殿。

早朝由此正式开始了。

“西北屡战屡败,都是一帮酒囊饭袋!朕养你们有何用!”

许是因为昨晚收到的那封最新的战报,今日宣威帝不耐走那些常规流程,上来直奔主题,发泄憋了一宿的怒意。

“陛下息怒。”底下跪倒一片,唯有陈九曜立在原地不动。

宣威帝向下一扫,面色缓和,待看到陈九曜时,眼中再次闪过一丝不快,顿了顿,给群臣递台阶,“起来!”

“朕欲派玉黛公主和亲,平息战事。”

朝中早就盛传宣威帝有与匈奴议和的意向,今日算是摆到台面上讲了,但依然裹着“和亲”的遮羞布。说是和亲,其实这不过是个挽尊的仪式,核心还是要割地赔款。

下面顿时一片议论之声。

“陛下!不可!”中书令李牧之开口,“如此行事,会折损我大霂国威。”

宣威帝闻言沉着脸盯着他,“我朝武将不堪重用,屡战屡败,故以和亲之法平息战事,李卿既反对,不如派你去战场,扬我国威如何?”

下面一片寂静。

已是知命之年的李牧之脸憋得一片通红,羞愤难当。

他是前朝遗老,文臣之首,桃李满朝,他的学生听到这句讽刺之言,也是内心愤懑,但不敢流露,只能低头掩饰神色。

陈九曜见状欲开口,却被殿外的嘈杂之声打断。

声音由远及近,愈来愈大,凄厉异常,殿内众人终于听清在喊什么。

“父皇!女儿已有心上人!求父皇收回成命!”

声音尖锐、绝望。

正是宣威帝准备派去和亲的玉黛公主。

自觉颜面有失的宣威帝大怒,“成何体统!带她下去!”

看到宣威帝眼中的绝情,玉黛公主跪倒在地上,哀求:“求求各位大人!放过我!求求你们!”

殿内静悄悄。

“滚出去!”宣威帝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朝门口掷去。

跪在地上被向后拖的玉黛公主绝望了,凄厉大喊:“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在场官员无不低头羞愧。

陈九曜向殿外走去,“放开她。”

拖着人的两名太监忙将手松开。

玉黛公主看着他,眼中燃起希望,“求太子哥哥帮帮我!求哥哥!”

陈九曜转头示意左卫率赵征。

赵征扶起玉黛公主,劝道:“公主请先随臣回去罢。”他小声补充:“殿下自有安排。”

玉黛公主眼中含泪,虽迟疑却别无他法,只得跟着赵征走。她心中稍安,太子哥哥是整个宫中最可靠的人了,比她的父皇和生母都更可靠。如果他都不可信,还有谁可信呢?

处理好门口的事,陈九曜归位,开口:“臣亦反对议和。我大霂尚未尽全力,怎可轻言放弃?与其把人力、物力、财力拱手让给敌人,不如用这些去打败敌人,以慰边关子民冤魂。”

御史张洪瑞看了眼皇帝的脸色,出声:“刚才公主与您说的话在场百官都听到了,殿下反对和亲莫不是为了妹妹徇私吧?”

陈九曜未给他一个眼神,只淡淡道:“怎会?我与玉黛公主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这样的弟妹孤有十几个,而陛下是她的亲生父亲,亲生父亲尚且‘刚正不阿’,我这个异母哥哥,又怎会有如此深的感情为其徇私?”

看似平心静气,实则暗含讽刺。

“你……”

“怎么?张卿还有话要说?”陈九曜转头,睥睨。

“臣不敢。”张洪瑞避开视线,抱手行礼。

宣威帝此时不知想到了什么,重归气定神闲:“那太子的意思就是要接着打了?”说罢不等答复,接着道:“也好,就派我们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太子殿下去罢,定能捷报频传。”

同样的话,但刚刚明显是挤兑,而现在,明显是真作此想。

群臣闻言震惊,纷纷出言阻止。

“陛下!不可让储君以身涉险!”

“求陛下收回成命!”

宣威帝仿若未闻,只盯着陈九曜。

一旁的成国公顾策这一早上几次欲出列,都因先父不上战场的遗言生生忍住,见此却一刻也站不住了,扬声:“陛下不可!臣愿——”

陈九曜的声音盖上来:“臣遵旨。”

让你的家人不要蹚这趟浑水,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但愿你阖家平安,你得以无忧无怖、安然如初。

……

退朝后,大太监赵功端来今年新进的贡茶,疑问:“陛下为何轻易就如了太子的意?”

宣威帝端起茶碗,轻轻撇着浮沫,高深莫测一笑,道:“有他在这拦着,和谈又怎会顺利?他既主战,那就让他去打,待他败北,再去和谈,岂不一石二鸟?”

赵功脸上流露出钦佩之色,“陛下高明!”

他犹豫片刻,提醒道:“给了兵权,您就不担心太子拥兵自重吗?”

宣威帝闻言嗤笑:“且不说我给他的兵够不够去送死的,就论我对他的了解,放心,他是做不出来这种事的,你记着,像他这种真心把仁义道德奉为圭臬的人是最好对付的,也是最好用的。”

“奴才受教!”

宣威帝低头抿了一口茶,“摆驾嘉宜宫。”

“是。”

“皇上驾到——”

听到太监唱喏的淑妃和五皇子陈廷玉马上起身相迎,淑妃直接扑过去:“陛下,你最近好忙,臣妾真是太想你了。”

陈廷玉站定行礼:“父皇。”

宣威帝拍拍怀中淑妃的后背,走上前扶起陈廷玉,“少行这些虚礼。走,一道食午膳。”

陈廷玉面露欣喜,“是,父皇。”

主页发了预收新文《公子来自江南》,下一本开,欢迎大家收藏哦~

文案:

【女主视角】

表面平静得如一潭死水的京城最近来了个风云人物,一时引得万众瞩目。

这人是个自江南来的贵公子,但这个“贵”字却只沾钱不沾权势,有人说:“害!不就是个富商吗?无权无势,有甚特别?”

——特别有钱,传闻富可敌国。

——特别好看,好看到带着几分邪气,让人担心是狐妖变的。

——人缘特别好,不仅高门贵女喜欢他,锦绣公子们也都乐于同他结交。

最受皇帝爱重的若华公主冷眼看着热闹:这人进京不是赴考的吗?不读书却整日与人结交宴饮,怕是没多久就要灰溜溜地回去了。

令她意外的是这人不仅一举拿下探花郎的名头,还觊觎起驸马的位置。

她觉得有趣,勾引她的多了去了,第一次见冷着脸勾引人的,还把“我就是在勾引你”毫不掩饰地写在了脸上。

主打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吧?

只是越相处越困惑:这男狐狸精赶考路上究竟吃了几个书生?

【男主视角】

党派纷争,皇权式微,他本想借驸马之位在这权贵圈中站稳脚跟、笼络皇帝为他所用,后来却发现皇帝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驸马之位也没什么用处了。

只是他好像入戏太深,一心等着成婚。

就算后来她跌落了神坛,为人所轻贱,他也要将她高高捧起,全然不管那些流言蜚语。

——他既在她立在金殿玉阶上时攀她,便会在她坠落泥潭沼泽时拉她。

他觉得这是出于他自己一贯的处世原则。

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心不在焉地拒绝了:“多谢,但不必了,现在我们所愿皆已达成,合作便就此结束罢。”

然后转头便与别人订下了婚约。

他笑她轻许了姻缘。

更笑自己即便“轻许”也排不上名号。

注:

(1)【帅而自知·莫得感情·俊美邪气野心勃勃贵公子×沉默寡言·顽强坚定·绝色耀艳清醒大美人公主】

(2)男女主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太大的道德瑕疵~

(3)1v1,双强双洁,HE

一句话简介:男狐狸精让公主帮他夺皇位。

(女主自愿且有原因,原因并不是狗血的父女有仇哈。)

————

本章引用:

(1)崇仁坊描写参考自《唐两京城坊考》。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引用自岳飞将军的《满江红·写怀》。

(3)“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引用自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代崇徽公主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8章 拒和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