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生尽兴 > 第7章 第7章 匈奴犯

此生尽兴 第7章 第7章 匈奴犯

作者:夜半客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4 17:58:27 来源:文学城

这帮刺客显然未曾预料到几人如此深藏不露,渐渐落了下乘,暗恨此行二十人还是轻敌,可再多密林中亦无处藏身,恐怕早已暴露。

正吃力之际,想到与太子同行的还有两位闺阁小姐,忽然心生一计:袭击这二人也许可以打乱他们的阵脚,让他们难顾太子,再围攻之,或有转机。

两人立刻抽身向后袭去。

所幸顾缘君二人站得远,陈九曜和楚定音先后发现两人的意图,迅速策马去拦,追风蹑影、风驰电掣,陈九曜堪堪与行在前面的刺客并驱时,他们已经出手了,前面的刺客挥刀向近处的李思婉,后面的刺客直奔顾缘君而去。

陈九曜上眼睑提起,瞳孔微缩,急如星火之间只能迅速做出反应,先就近拦住前面的刺客,救下李思婉,再跃马扑向顾缘君,以背去挡,刀锋入肉,幸好楚定音赶到解决了刺客,力道收住,但亦是血流如注。

“殿下!”坐在马背上的顾缘君回身抱住他,手上立时粘上了黏腻的鲜血,声音微颤。

“无事,别担心。”陈九曜低头看着她,轻声安慰,然后从怀中取出信号弹发出。

楚定音见状眼中含忧,明白当务之急是解开困局,和顾缘君对视一眼,示意这边交给她了,又转身应敌。

只是要护住三人,楚定音等人明显有些吃力了,即便全力抵御,也恐撑不了多久。

顾缘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让他靠在自己身上,然后趁鲜血未干,迅速脱下他的上衣,一是考虑到穿衣不好包扎,二是避免血干之后脱下又撕裂伤口。

她逼自己克服恐惧,凝神去查看鲜血淋漓的伤口。

然后略松了口气——还好未过度伤及筋骨。

而余光所见却让她心头一颤,酸疼从中蔓延至胸腔、至眼角、至全身。

——他前胸后背竟遍布着纵横狰狞的陈旧疤痕。

没有人会信,一国太子的锦衣华服下掩盖着这样的饱经苦难的躯体,也无人会知,他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她一把抹掉酸涩眼角不受控的泪水,强迫自己回神,迅速从马鞍上解下水囊,简单冲洗他的伤口,又取了打猎随身带的伤药撒上,撕下内衬紧紧缠绕包扎。

此时太子左卫率赵征带着伏龙卫已经赶到,与萧云山几人一起,速战速决,解决了刺客,只留下一个活口待审。

而这刺客显然是抱着不成功便必死的决心来的,眸光一沉便意图咬破口中暗藏的毒药,却没想到萧云山经验丰富、眼疾手快,直接上手卸了他的下巴。

顾缘君此刻也平静下来了,注意到李思婉凝视这边的目光,才意识到两人不该靠得太近,翻身下马,与陈九曜拉开距离。

回想起方才的情境,她感激殿下的救命之恩,但还是有些许无法自控的黯然。

未婚妻当然理应被放在第一位,她只怪自己无能,为什么在危急时刻只能等着别人来救,还带累殿下受伤。

陈九曜看向低头沉默不语的顾缘君,欲解释:“缘君,方才……”

顾缘君知道他想说什么,开口:“不必,方才的事我很感激殿下,只羞愧于牵连了殿下受伤。我并非获陇望蜀、得寸进尺之人,还算明事理,思婉是殿下的未婚妻,殿下理应先救她。”

陈九曜不知自己为何有些着急,“并非……”只是因为她离得更近。

顾缘君打断、补充:“更何况殿下离思婉更近。”然后看了眼向这边拥簇而来左卫率赵征及一干护卫,忧心忡忡:“殿下的伤赶快去让医士看看罢,莫要染上了金疮,救命之恩缘君没齿难忘,今日不多赘言,他日必当回报。”

一旁的李思婉久久不能从惊恐中回神,这是她第一次见……这般血肉横飞的屠杀。

她第一次知这世间竟是这般模样。不,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打破她认知的是随他们南下走访农田时见到的汗水、泥土,和天为被、地为席的荒野露宿。

这些她需要花点时间消化一下。

她恍恍惚惚地回到了行宫居处,一人静坐到暮色四合,突然开口询问:“浮萍,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浮萍认真想了想,“就像小姐你对太子殿下那样啊,总是会想起他,忍不住关心他,和他在一处就明显会很开心。若是再从些话本传奇中看,喜欢一个人还会为了他不顾一切、不惜性命呢!”

“原来……是这样。”

经过这次遇刺,一件事在她心中明朗起来,她发现殿下对缘君……有别样的情感,但殿下自己似乎并没有发觉,许是旁观者清吧,其实此时回想起来,她早该注意到,此前南下走访,太子殿下和缘君在一起时默契非常,旁人是无法融入进去的,他的注意力也总是在缘君身上。

但缘君与楚公子两情相悦,恐怕殿下注定要伤心了。

想到这她都忍不住笑自己,还有心情操心这些。罢了,她也不求更多,能择一人品端方的君子后半生相对,已是这世上女子难得的好运。

但倘若殿下有一天能得偿所愿,她亦愿意成全,毕竟他不欠她什么,还对她有救命之恩。到那时只希望父亲和母亲不要怪罪她的离经叛道。

……

北凉行宫,太子暂居的无极殿。

医士们给太子处理过伤口后鱼贯而出。

“殿下,今日召了伏龙卫过来,使其现于人前,恐怕陛下会更加忌惮你。”萧云山皱眉,太子一直以来收敛锋芒,半点不曾行差踏错,就已被打压至此,今后……

虽然这支伏龙卫是先皇在世时为太子组建,并亲取的名字,这已是个半公开的秘密,想必宣威帝对此心知肚明,但此番现于人前,恐怕更招宣威帝忌惮。

陈九曜低头一笑,回想起宣威帝听到他只受点皮外伤后难看的脸色,昂首抬眼,眼中是困兽决心反击的畅意,“无妨,既然已经到了欲亲自派人杀了我的地步,我也该亮亮爪牙了,他真的忌惮我,才能少给我找些像今天这样的麻烦,我也腻烦了被这些小打小闹的把戏缠身。”

……

行宫西北角,成国公及其家眷居所。

“哥哥,从今天开始,教我习武吧。”顾缘君回来后便立刻来找顾乘风。

“习武免不了磕磕碰碰,娪娪不必吃这些苦,有哥哥在,哥哥会保护你的。”顾乘风宠溺地摸摸她的头。

“我知道哥哥还有自己要做的事,我尚未忘,哥哥想必更没有忘,又怎能天天围着我转呢?到时我又要再指望谁来救我呢?我不怕苦,求哥哥教我!”顾缘君郑重其事。

顾乘风一愣,随即回神,拍拍她的肩膀,“妹妹说得对,从今日起,我练武时你来和我一起罢。”

……

自从太子被刺杀负伤,宣威帝也变得兴致寥寥,倒真有几分父子情深的样子,其中内情只有少数明眼人才能洞悉。

天下之主兴致不高,谁敢兴致高?一时整个行宫都弥漫着沉郁的气息。

谁知,这尚不是宣威六年这场夏苗最差的收尾方式。

三日后,天色蒙蒙、欲亮未亮之际,皇帝所居乾坤殿率先燃起通明烛火,接着便传出士兵行走、兵甲相碰的哒哒之声。

紧接着,以乾坤殿为中心,烛火辐射开来,一时整个北凉行宫光亮如昼。

顾缘君匆匆披好衣服,来到父母居所时发现哥哥也到了。

“爹、娘,这是怎么了?”

“西北边关战报,匈奴来犯,已失一城,全城百姓尽数……被屠。”成国公顾策盯着堂中用来应景的高悬匾额,上面的“天下太平”四个字从未如此刺目。

纵使顾缘君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见识颇广,但生在太平盛世的她从未见过真正的战争,也不知敌人竟会如此残暴,她不懂,攻城就攻城,为钱、为权也好,为地也罢,自古如此,但为什么要把一城的百姓全都杀了呢?听到这个消息她一时失语。

“是为了掠夺物资,更是为了威慑我军,以屠城凶名不战而屈人之兵。除此之外,也为了降低战后统治的风险,便于控制,以及……士兵战后发泄压力,释放怨气……”顾策声音低沉,缓缓解释那个残酷的、他们未曾触及的世界。

“爹,娘,我要去西北投军。”一向玩世不恭的顾乘风突然出声,异常坚定。

“不行!”从来宽和、对子女有求必应的顾策,拒绝得斩钉截铁。

顾乘风愤懑,高声问:“爹!为什么?从前我要去军中历练,你就各种借口阻挠!我习武十几载,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报效国家。别忘了我的字还是你取的!‘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我们父子志同道合,都有收复河山、保卫家国的壮志,为何又不让我去战场?”

“我习武三十载!如今也不能上战场!”顾策怒吼,带着颤音,平复了片刻,道:“你祖父临终唯有一句遗言,便是顾家人此生再不上战场、不入朝堂,只做富贵闲人。”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今上比先皇更加敏感多疑、阴鸷吝善,九个开国功臣,如今也只剩一个顾字,全靠顾家“识时务”。

顾策挥挥手,示意大家都散了,独自坐在那块高悬匾额之下的椅子上,沉思良久……

须知少时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而今,却仅能做个只顾自保的废人……

也许有一天他会去战场,但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

他可以死在那,他的孩子不可以;他可以被鸟尽弓藏、恩将仇报,他的孩子不可以。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今日,他方明白父亲当日之所想。

……

天甫亮,皇帝和太子及近臣就匆匆启程回云都了,其他大臣及官眷紧随其后,众人再无来时的闲适之情、游乐之心,整条队伍安安静静,昼行夜宿,就这样一路回到了云都。

愁绪仿佛笼罩着整个云都,至少明面上如此。

但游街走马的膏粱子弟还是游街走马,不知愁为何物。只不过由高调变成了低调。

顾缘君推掉一切宴请,不是在家中安安静静习武,就是看书。不知怎的,她不自觉地又拿起了父亲书房中那些早已看过一遍的兵书,不同于第一遍看时打发时间的随意,这次她真的看进去了,还拿来父亲的沙盘把玩演练。

方知原来世人的喜好也不是不会变的。

……

这日,顾缘君一如既往,身着利落收袖绯衣,在演武场练剑,汗水从脸颊滑落入土,一个收势准备停下喝口水,便听见一阵“啪啪”的掌声,惊讶转头。

哥哥顾乘风带着陈九曜、楚定音、萧云山站在那里围观,众人笑容满面,还鼓起了掌。

她顿时脸颊绯红,走上前去,向着哥哥羞恼一瞥。

“不怪我啊,是他们非要过来看看。”顾乘风说着翻了个白眼,“有的时候我都要忍不住怀疑,你们一个个的,和我交友莫不是为了我妹妹。”

顾缘君听此浑话也顾不上脸红了,轻斥:“哥哥莫要胡说!”

萧云山调侃顾乘风,“你看看缘君多上进,再看看你,一天天没正事。”

顾乘风翻了个白眼,“太子府上菜的典膳郎都从六品了,你这个芝麻官还嘲笑我?”

与萧云山同为从五品的楚定音捂住胸口:“今日倒霉,出门竟中了流矢。”

“噗嗤——”众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陈九曜目及顾缘君的手腕,“你手腕都肿了,为何如此拼命?我……们会保护你的。”

顾缘君轻笑,脸上是习武后新添的洒脱神采,“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缘君妹妹所言极是,是我才短思涩了。”陈九曜既为她有如此见地而感到骄傲,又不知为何胸腔中隐有刺痛之感。

终究是他的能力没有强到令她足够安心。

“殿下莫要这么说,你们的照顾我极是感激,我只是想少给大家添麻烦。”顾缘君问起自己最关心的事:“前线战事如何了?你们来此想必是有事商量。”

本章引用:

(1)“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出自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出自《史记引语》。

(3)“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出自苏轼的《洗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7章 匈奴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