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81章 第 81 章

春江花夜月 第81章 第 81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8 00:49:50 来源:文学城

江初照回到府内小院,去石头城安顿两千佃户的黄粱已经在厅内等候多时了。

“中郎,下官回来了。”黄粱朝她拱手行礼。

江初照看了一眼她鞋上的泥水,“先下去歇息吧。”

她倚靠在小院主厅的竹榻上,看门外的湿意将湿哒哒的绿意带到石阶上。江左的冬季没有大雪纷飞,偶尔太冷的时候,灰蒙蒙的天稀稀疏疏的细雪飘到人脸上便化了。夜间的时候在靠窗的榻上的小案上点一盏灯,灯光顺着半开的窗牖漏出去,昏黄的长廊下,能看见细碎的像蝴蝶落下的晶晶点点在昏黄的灯光中飞舞。

长廊有一滩小小的水渍,映着后半夜的月光。

她伸手拿过榻前案上的灯剔,手指顺着上面的花纹游动。

江左这边,河湖纵横,但水利年久失修,雨季涝,旱季则贵如油。

她起身,用灯剔搅油盏里的油。

冬季雨水少,两茬农忙也已经过了,是修水利的最好时间。待到来年春汛,蓄住了水,春耕不仅有灌溉,夏汛来了也不至于造成洪涝。

她又拿出那张地图。哪些地方的需要修建,哪些地方只需要休整,都一一标注,直到明月上了光秃秃的梧桐树梢。

寒风袭来,江初照披上外袍,起身关上厅门。轻微的咳嗽和月光一起落在厅前石阶的水渍上。

次日,她将昨夜标注好的地图和简册一起呈给司马信。

司马信看过后,用公事公办的语气问:“你要亲自去这些地方看?”

江初照拱手回:“若不去实地考察,仅凭各郡太守报上来的情况纸上谈兵,或许会弄巧成拙。”

司马信皱了皱眉,“扬州这么大,一匹马,一个人,多久才能走完?”

江初照:“只看几个典型的地方便好,最多一月就回来了。”

司马信语气和脸上依旧没什么情绪,“即日便起身吗?”

自被贬青州后,她面上一直没什么情绪,至少在江初照面前是这样的。她像越窑烧出来的面釉上好的青瓷,没什么起伏,也起伏不了,甚至比连绵的群山和会被风吹起涟漪的江水还要淡漠。

“只是初拟的,还需完善。”江初照仍带着三分和煦,“臣还要去顾将军府上拜访一趟。”

“或许,”她顿了一下,“还要见一个人才能走。”

江初照第二次去顾圳府上拜访的时候,门童没有去通报,直接将她带去了正厅。像是早就有人吩咐好了的。

对于她的再次造访,顾圳并不意外,同样坐在她对面的面带笑意的顾熙;他们似乎等她许久了。

她今日穿了一件磁青色的宽领广袖长袍,领缘裹着羊脂玉一般的肌肤,一张如白瓷釉面的脸,带着三分和煦的淡笑。她轻轻挽了挽袖子,修长的手指如水出芙蓉,白墙青石两岸拥着的碧波眷念在其上;她掀开茶盖,薄薄的茶烟缕缕,轻飘飘地扑到她的袍子上。

像看了一幅景,是江上清风与明月话茶;像听了一曲词,是长亭古琴与凤凰合鸣。

她手指扶上茶托,端起茶杯轻呷;不紧不慢得像盛夏中庭明月光潭,乘了一潭竹影的石墙旁,幽幽长廊那头吹过来的穿堂风那样徐徐;似拂墙的花影轻动,那样赏心悦目。

她是广陵王殿下府中的谋士;却和话本中羽扇纶巾,谈笑间灰飞烟灭的谋士一点也不同。她似一只闲云野鹤,没有运筹帷幄的算计,衣角沾染的都是深山的空灵和洒脱。

而后她放下茶杯,轻轻勾了勾嘴角,眸中的星光落到自己案前,仿佛将那一身磁青的袍子上的茶香也一起投了过来。

汪汪如万顷之陂,扰之不浊,澄之不清。这便是年少成名的洛阳纸贵的江初照。顾熙想,原来女子也有另外一种美。无需对镜贴花黄,无需拟红妆。

“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江初照双手交叉放在腹前,如一尊瓷,声音清泠,带着独属于女子的那几分诗情画意,“多谢顾将军的茶。”

“如此说来的话,中郎应该谢儿。”顾煕的眸光落在江初照如蝶翅的睫毛上,“这茶是清明前小女亲自去茶庄采的。”

江初照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拱手道:“在下多谢女郎的茶。”

顾煕:“曾听闻中郎师从前朝首辅方清梦,点茶为之一绝。今日中郎喝了我泡的茶,不知小女能否有幸,喝一杯中郎泡的茶呢?”

江初照:“女郎身份尊贵,在下的茶只怕入不了女郎的口。广陵王殿下府上的雨前龙井,不知女郎有意否?”

顾煕眸光微动,面色如常:“广陵王殿下天潢贵胄,民女如何有幸能喝殿下府上的雨前龙井呢?”

“若无将军护江左百年安稳,洛阳城中怎会有这上贡的雨前龙井呢?”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家父本分,不敢邀功。这杯龙井,熙是没有这种荣幸了。”

江初照:“女郎天资通悟,受之于天,贤于材人远矣。疏院植梧桐,若有凤凰落中庭,是我家殿下之幸事。”

顾熙没立即接话,她顿了顿,看她轻轻弯起的眼角。而后试探道:“民女一事不知,这杯茶究竟是中郎的茶,还是殿下的茶;究竟是中郎请我喝一杯茶,还是想借我之手把茶分与他人喝呢?”

够聪明能看穿她的意图,可惜未经世事,藏不住。“今日江载前来拜谒,喝的是将军还是女郎的茶呢?”

顾熙微微皱了皱眉,“中郎案上的茶,是民女亲手所泡。”

江初照:“既然今日我喝了女郎的茶,若女郎不嫌弃,日后载也亲自为女郎点一杯茶。”

“只为女郎点一杯。”她补道。

皎皎月光自她发间的簪子和磁青色的袍子铺泄开来。顾熙不知自己眸中的星光明了一些还是黯了一些,因为她听见江初照说:“今日江载为女郎而来。”

她觉得江初照的话不够诚恳,但她的模样实在不能让人用“虚伪”二字形容。于是她问:“入了顾府的正厅,中郎仅仅是为民女而来的吗?”不是为了借顾家之名,拉拢江左人心吗?

“上次冒昧叨扰,今日诚心拜谒,女郎的茶难道不是为在下准备的吗?”

“家父偶感风寒,鄙府有不周之处。今日的茶,久候君至。”等的便是你。

“若能有幸请女郎喝一杯茶,在下请女郎喝一杯,凤落中庭。”你若能入幕府,保你前程似锦。

“中郎好大的口气。我闻点一杯凤落中庭,要用北苑的龙团胜雪,建窑的黑釉盏,高山白竹和紫竹茶筅,中郎怎么为我调呢?”凭借司马信如今的地位,你凭什么许给我前程似锦呢?

“器物虽然重要,但茶师没有高超的技艺,不过是暴殄天物。在下师从江南方清梦,难道女郎就不想一试吗?”定青州,安冀州,平益州;我有通天术,助你扶摇起。

“中郎的这杯茶,我如何饮?”仅凭你一言,我如何相信你呢?没有利益纠葛,没有血亲关系。

“悉听尊便。”江初照回。

回小院的途中,恰好在长廊处遇见崔玉棠。她拿着司马信批复过的公文。

江初照甚少穿这么明亮的袍子,何况她今日簪了一支玉簪。

见她眉梢有喜色,便问:“初照见到人了?”

“意料之外。”江初照回。她原以为,还要等下次去顾府拜谒后,才能见到顾绍或者顾熙,未曾想,今日便见到了顾熙。听她话中的意思,或许顾家出仕的会是她了。

“如何?”

江初照捋了捋,“或有成效。”但她不确定顾熙要用什么方式把她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她问:“你和殿下的婚期定了吗?”

皇家子女的婚事不由自己做主,侧室却可以;况且崔玉棠已经和崔氏断绝了关系。江初照自然不敢僭越替司马信做主,也不会擅作主张崔玉棠的婚事。

但自古以来,姻亲都是快速捆绑两大家族利益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还有那么多世家士族,她担心,会有人给司马信府中塞人,会找崔玉棠联姻。

“回洛阳之后再说吧。”崔玉棠说。

“那你、便不担心?”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失了清河崔氏嫡女的身份,便失去了依仗。她一介平民女子,和司马信有了一条巨大的鸿沟。无法逾越的鸿沟总让人将信将疑。

“她虽然还介怀着,但我相信殿下不是为了权势抛弃发妻的人。”

两人走得很慢,如纱般的水雾穿过长廊,将红栏飞檐笼在朦朦胧胧中。越过石桥,能听见清泠的鱼戏声,不过在秋风瑟瑟中,并不显得生机勃勃。透过水雾能看见模模糊糊的一抹浅绿,约莫是还在垂死挣扎的绿萍。

“若有一天形势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你会阻拦她吗?”语气稀疏平常得不需要有人在意。薄纱略过两人,她的话散在有触感的水粒上,显得寥寥。

那夜怕没有时机再娓娓道来的话,在灰蒙蒙的天气中重现。江初照的心随步子坠了坠,情绪没什么变化,她说:“江中郎不能,但江初照会。”同样显得寥寥。

崔玉棠突然轻轻笑了一声,轻得让人抓不住里面的情绪,便很快在秋风里消散。在此情此景中,借着那一点余韵,品着像庆幸,像惋惜;又像伤感。

她问:“那你什么时候能替自己谋一谋呢?”

江初照的眉头终于微微地皱了起来,像看不见锯齿的虾须被海藻勾住,轻轻扯动的幅度。

她有点不太开心,仅仅是一点;如同只能摸到的如同沙砾的触感,但永远不能通过视觉察觉出来的锯齿。

她蓦地想起那日宫门前,崔玉棠压着起伏的情绪,说“你从来没替自己谋过”,像愤怒,又像责怨。

气愤她什么时候都先将自己抛弃;从妻子的角度责怪司马信以性命相搏,她仍要慷慨赴死;从挚友的角度怨恨她从来都不在乎自己。

黑夜中被遗留的感觉,像风带着一切的一切只为她蜂拥而至,席卷着袍袖和衣摆张扬,但顷刻就将她留在原地,甚至没有消散的时间。空荡荡的失落感在空旷的场地里挤压着自己,她仿佛拥有着所有,却一无所有。

“大业就是我在为自己谋。”大业克成,名垂青史。日后所有的史官都将记载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大业之外呢?”崔长史希望每个人都殚精竭虑,但崔玉棠希望她们都有退路。

“若我有,你会安心吗?”江初照不知怎么回,因此不答反问。她拿着印章便可代司马信行事,面对手握权柄的她;若她有了靠山,崔玉棠会安心吗?面对司马信的猜忌,她有了靠山能全身而退,崔玉棠会安心吗?

“我不信你居功自傲,行伊尹、霍光旧事;但权力会让人如履薄冰。他日你手下的人蠢蠢欲动,你保全了她,谁来保全你呢?”

江初照顿住脚步,伸手接她手中的文书,“她是你的夫人,你这么希望能保全我吗?”

崔玉棠停住脚步,转身看她,“初照,承愿是我的妻,也是我的知己;你们是我志同道合的挚友,你拼了命地保全她,保全我们的理想;青州驿馆的墙薄得能听见你的咳嗽声。那时我在想,谁来保全你呢?”

她听着江初照的沉默,没有递出手中的文书。两人在长廊里立了良久,崔玉棠说:“我再送你一段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