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60章 第 60 章

春江花夜月 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4 00:23:37 来源:文学城

“下官见过使君。”汲明顿首。

座上那人双手笼在袖中,大咧咧道:“何事啊?”

汲明抬首看他:“使君,新任刺史便要到了,不准备迎驾吗?”

昨夜宿醉,今早至衙门时头痛欲裂,阖眼欲眠,却被烦扰。已是不耐,“迎什么驾?”

明摆在眼前的事,何须多问。“迎接新任刺史五殿下。”

“殿下?”刘扬轻嗤一声,“她现在算哪门子的殿下。一个失势的公主,被贬到青州来。你不知陛下心思?我去迎驾?”

汲明不解,“君心难测,还请使君指点。”

刘扬不耐烦地“啧”了一声,“我的舅舅,你的叔叔和堂兄。”他提点道,“从前她恃宠而骄,可曾想过也有今日。豢虎弑君,陛下不想背上杀女的名声,有些事,自然由我们来做。”

汲明垂下眸子,暗自思索起来。刘扬见他这副样子,一阵心烦,“去去去,知道了就赶紧下去。没事别来烦我。还有,既然新任的刺史到了,我这个代行刺史事的别驾,就别叫使君了。”

他说完,把进贤冠摘下放在案上,打了个哈欠,倒下就闭上了眼。

汲明见他这副样子,也不便多留。

看见汲明离开的背影,刘扬这才翻了个身安心睡起来。最烦汲明这样面相看起来是个书呆子,读了几本书就每天掉书袋子,满嘴仁义道德,实则满心算计,心狠手辣的伪君子。跟他们这些人没什么两样。

表面是在问要不要接驾,其实是在试探他的态度。他也有仇要寻,说不定还想借刀杀人。只是他这样做作样子,起了杀心的倒还是自己了。

“使君,”还未登门,那人便在阶上高喊,“使君。”

迈进衙署正堂门,只见一顶进贤冠摆在案上。转身欲抬步便走,又三两步上前,只见一人身穿官袍,于堂上高卧。

他大叹一声,拎了袍摆上堂,跪坐在侧,轻拍他的肩道:“使君?使君?”

浅眠一炷香不到,刘扬不悦地睁开困眼,映入眼帘的正是昨夜同饮的冯炬。

“做甚?”他睁眼看了他一眼,又翻身过去睡。

“使君,新任的刺史到了。”冯炬心焦,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衙署公堂之上睡觉。

“我知道,”刘扬摆了摆手,“还有,别叫使君了。”

“哎呀,”堂门外留着短须的人重重叹一口气,“使君,你怎么还高卧于堂上?”

门外的人鱼贯而入,正是昨夜宴上那一群人。

刘扬被灌酒,今晨酒才勉强醒了。

“都什么时候了,使君你还睡得着?”

刘扬被七手八脚推搡起来,“名远,你给弟兄们拿个主意。”

他摆了摆手,满眼惺忪。“还能有什么主意,我与子介有家仇。”众人看向跟在身后恭立的汲明,又转过头,听他言,“诸位有仇的寻仇,既无新仇也无旧怨的;刺史前来推行新政,诸位可莫忘了齐王知遇之恩。”

“那……”冯炬用手比了个刀的动作,双眼透着股狠劲。

刘扬摇了摇头,搭上他的手,用宽大的袖子遮住他比的手刀,“虽知陛下深意,但不可授人以柄。毕竟陛下爱女心切,若要秋后算账,谁人愿意得罪陛下为你我作保?”

“既然有病在身,便随之而去。诸位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说完,推开身旁的冯炬,便倒了下去。

见他又沉沉睡去,众人面面相觑,一哄而散了。

汲明拱手作礼,也跟在众人身后离去了。

刚下过雨,空气又湿又重的。薄薄的一层雨雾飘在空中,衣裳也说干不干,说潮不潮的。久居内陆,仿佛用力呼吸,也将不熟悉的湿泥,和海边的腥味一起吸进了肚子里,令人十分不畅快。

鞋履上全是马蹄溅起的稀泥点子。土筑的高高城墙里里外外飘着矛的红缨,江初照抬首一看,隶书写的三个大字便映入眼帘——临淄郡。

青州治所临淄。大半月的跋涉,总算是到了任地。

与上次城门跪了一地的仪仗相比,越过城门看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凉风打在潮了的摸一把凉津津的衣裳上,略显苍凉。

江初照打马,将文碟递给城门的士兵查验后,又打马回来。

她下了马,拱手对车里的人道:“殿下,我们到任地临淄了。”

司马信依旧没有回应。江初照已经习以为常,她与渚月对视一眼,转身牵着马进城。

没有人前来接驾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未曾想给她们住的驿馆会如此破旧不堪。好在有四间厢房,几人是够分的。

江初照站在门前,门匾上蜘蛛罗网,方才下的雨淋在厚厚的一层灰上,滴下来的水滴都是浑浊的。

想必里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她迈进门槛,半盏茶的火候便将整个驿馆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实在是满目疮痍,甚至漏风漏雨。

见她面色如常地出来,渚月心里没底。她下了马车,迈过门槛,无需再进,便已知内里败坏。竟给殿下住这样的驿馆,她不禁怒从心起,转身拎着裙摆怒气冲冲下了阶,却看江初照挂着三分和煦的笑,语气也不紧不慢的,“姑娘,不宜惊动殿下。”

是了。事已至此。她们在青州还未立稳脚跟,此时去闹,除了示弱,还有何益呢?

她声音也如淡笑一般温雅,“先安顿下来吧。”

她平日里话不算多,或许是为了安慰她们,连脸上的笑意都多了几分。

渚月心中的怒火消下去。她自诩不是只会依赖她人的无能之人;可这一路的冷眼旁观和落井下石。总之有她在,便足够令人心安。

几人调头找了一家客栈。

那驿馆看样子是一时半会修缮不好了,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司马信。让两人贴身守着她,才放心回驿馆。

途中雇了几名工匠。

工匠带了器具,已经挽了短打衣袖上阵;她讲好价钱回头,见江初照也挽了袍袖。“先生这是?”

她解释道:“在下幼时,夫子曾授墨家之术,虽不精通,也略懂一二。”

江初照的略懂一二,怕是不止。她阻拦道:“如何让先生亲自做这些事情?”她知道司马信还在怨江初照,将她留在客栈反倒不好。可是带她回驿馆,也无让她动手的意思。

“我亦是个粗人。罪臣之身,都这个时候了,无需讲究这些。”

“殿下尚且对先生以礼相待,我等怎可让先生做这等粗活。昔日先生是座上宾,今日我等亦尊敬先生。”

见她要跪,江初照一把将人扶起。“姑娘是殿下的贴身心腹,如此,可是折煞我了。”

“诸位劳作,我心不安。闲人在此晃荡也惹人心烦,我在此做点小事,好歹出了点力。”

渚月:“如此也好。”

足足五日,才将驿馆修缮成能住的样子。虽还是简陋到一览无余,却不至于漏风漏雨。

江初照前去找结算工钱的渚月一起接司马信回驿馆。却见几人起了争执。渚月自幼在宫内和司马信一起长大,司马信出宫分府后,她在府内任管事。宰相门前三品官,更何况是自小在身边的管事,在洛阳城中办事,都甚少有人给她脸色。如今和几个工匠争得面红耳赤。

渚月过来的时候,江初照正在驿馆门口等她。风吹得她的湿漉漉的眼眶红红的。“姑娘来了。”

她微蹲作礼,略有歉意,“让先生久等了。”

江初照拱手:“姑娘多礼。”

深夜的造访才让落魄无处遁形。秋风刮着头顶的瓦砾,细碎的石子顺着似鱼鳞般交错的瓦片一层层落下来。长廊的风也如约而至,摇动着窗牖,发出似小兽叫嚣般的“吱呀”声。顺着缝隙钻进来的湿漉漉的凉风,在一览无余的房间里无处落脚,疯狂地涌到塌边,顺着草席和棉被钻进去,在耳边“呼呼”地吹气。还未到冬日,就已经让人后背生凉。

辗转反侧间,紧闭的双眼连锁扣都锁不住。蓦然睁眼,模模糊糊间,入眼的皆是灰扑扑的土墙,坑坑洼洼的地面,光秃秃的案面;挤进来的风一扇,整个房间都烟尘弥漫,仿佛吸进来的空气都带着沙砾。像睡在了沙尘滚滚的官道上,可逼仄矮小的房间又少了那几分空旷。

后半夜小雨才淅淅沥沥起来,凉风终于不再作乱,似乎暖和了许多。长夜寂静,只有自屋檐滴滴答答流下的水线,令人心安;经过几日的折腾和前半夜的寒风,足以令人浅眠。

剖开天际的鱼腹,下过雨的季秋的不温不火的晨光不如仲夏刺眼,令人不至于亢奋,也不像季冬那般困倦。

江初照打了井水洗漱,凉风在冰冷的水浇过的脸上一吹,令人不自觉一个激灵。她自这头往长廊那头去。

昨夜的雨溅上长廊,年久的被泡涨的木板浸着水,一踩便发出轻微的响声。湿气自木板底处漫上来,蹲在这上休憩总归是不好的。

江初照轻轻叫醒蹲在后堂室门的随从。那人猛地惊醒起身,似是怕吵醒室内的人,故意压着动静。见是江初照,朝她行了一个万福礼。

她昂头看了房梁护卫的人,压着声音:“回去睡吧。”

那随从不动。江初照又道:“这里我来守着。”

哪里敢让江初照在这里伺候。那随从面露难色,垂首不言。

“同舟共济。”她轻声道,“又不是铁打的人,日日夜夜这样熬着,身体吃不消的。”

劝了好一会子。待人走了,她搬过小马扎坐下,随手拿出书,就在檐下看了起来。

听室内有了动静,江初照端着水入内。渚月吃惊是她,江初照示意她噤声。

塌上的人盖着两床厚厚的棉被,还是昨日去铺子新买的。长发披散开来,眉毛耷拉着,双眼重重盖上,看起来整个人病怏怏的。

“殿下染风寒了。”渚月低声说。她脸色暗沉,双眼干涩,看起来忙了一夜,现在也是强撑着精神。

“我来照顾殿下,你去医馆请医师吧。”她将木盆放在凳子上,转头去看渚月还楞在原地,“虽略懂一点医理,不敢轻易替殿下把脉。在下不敢托大。”

司马信本就有伤在身,长途跋涉,精神不振,辗转多地。约莫是昨夜着了凉,这才一病不起。

厚厚的棉被压着她单薄的身躯,磨得她下颌细嫩的皮肤泛红。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司马信被裹在这样一览无余的土墙下的木塌上,那一团暖玉失了光泽,就像暴殄天物。

她挽起衣袖,拧干水,将巾对三折,放到司马信额上。

换了三回巾,渚月终于带着坐堂的医师回馆。那医师或许是第一次骑马,被渚月拉着往后堂赶,打颤的双腿步履蹒跚得有些好笑。

江初照这才将灯点上。

两人一前一后进来,发丝上还带着晶莹的小水珠;或许是没来得及打伞,润湿的衣裳带着潮气。热气被呼出来,那医师坐在凳子上净了手才喘匀气。

能养得起马的,想必是大户人家,只是如何住这样破烂矮小的院子。

那医师抬手,将袍袖挽了挽,正要把脉,却总觉身旁两道目光不善。

他略微踌躇,“姑娘,不是请我来为这位,”转头看了司马信一眼,斟酌道,“这位小姐,诊脉么?”

司马信是千恩万宠养大的公主,自幼便有太医院专养的太医照料。依照礼数,太医诊脉时都是跪地垂首,哪敢这般高坐,直瞻玉颜。

眼见两人眼神角力,较劲上了。江初照圆场道:“医师,我家主子出身金贵。只是我等随家主宦游,途经此地,主子感染风寒,不得已才耽搁了脚程。”

这青州临淄郡里身份最金贵的莫不过刘使君。洛阳城来的钦使都是座上宾,还能有什么官更大的皇亲国戚的住这种偏僻破烂的院子不成。看她们衣着不俗,骑马代步,竟然出手如此小气。

能有多金贵的出身?

不过是些世家子弟,落魄还要摆一摆官架子。

他们这种坐堂医师,去城中的富贵人家,那也是亲自接送,有礼相待的。

见他双手放在膝上,不卑不亢。江初照微微躬身,笑道:“医师,家主府上规矩大,您莫见怪。医者仁心,总见不得患者受病磋磨,劳烦医师,先帮我家主子看看有无大恙。”她拱手一拜。

那医师这才对着渚月冷哼了一声。

江初照拿出手帕搭在司马信手腕上。那医师转头看她也无好脸色了。只是司马信正在病中,看着着实可怜。他没好气:“现在女人都能做官抛头露面了。还净讲究。”

两人对视。渚月咬着牙,不让情绪挂脸。那医师转头不与她对视,闭上眼,号起脉来。

虽脾气古怪,但医术高超。他搁下笔,笃定道:“此方子,不出三日,高热退去,风寒必好。只是这位小姐心中郁结之疾,无药石可医。”

渚月送人回医馆。在廊外听得几句争吵,那医师让另一随从送回去了。

品茗,莳花,听雨,本是趣事;至少在老师身边时是这样的。可如今雨落在屋顶的瓦片上,却像滴滴点点全打在江初照头皮上,令人心焦。

她拇指抠着袍袖上的花纹;庭院锁住深秋,也将愁绪一起锁在江初照眉头。是否她的算无遗策只是虚名,云淡风轻也只是伪装;真的如崔玉棠说的那般,她为何总是棋差一招?

雨下得大了,却比方才令人心安。江初照将眉头的愁绪锁在心头,转身出门,见渚月拿着医师方才开的药方在廊下犯了难。

从她和几名工匠争持时,她大致已经猜到了。这一路来,盘缠也捉襟见肘了。

她步子轻,脚步落在人身旁时才察觉。渚月背过身去擦汗泪,“先生。”

江初照似没注意到她的窘境,伸手道:“我去拿药吧。”

她在府内只拿一点微薄的俸禄,殿下的赏赐分文不取,身上能有什么钱呢?渚月捏着方子,抿着嘴唇,不知如何开口。

“有些惭愧。”她笑道,“在下在姑娘心中竟如此无能,连抓药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好。”

“先生。”渚月垂头道,“我没有这样的意思。”

“给我吧。”

她将药方对折放进袖中,撑开油纸伞,那一抹正青色,便入雨雾中去了。

渚月看着她的背影。雨水顺着伞脊连成一条条线,滴落至院中她落脚的青石板上,溅起的小水珠扑到她浅色的翘头履上;她抬步时轻轻晃动的衣摆,像孟夏南风轻轻摇动的轩窗,其上若隐若现的花纹,是投到石拱门上斑驳的花影。她外罩广袖对襟长衫,宽大的袖子兜着诗书礼乐;不疾不徐的步伐抖落着从容不迫,她好像一直都云淡风轻,却又不敢让人生出冒犯的想法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