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59章 第 59 章

春江花夜月 第59章 第 59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4 00:23:37 来源:文学城

昨夜秋雨洗净,山色澄明;依依青柳挂秋霜。三两好友,灞桥来相送。白草洛阳道,萧萧车马一行人,遥看山色入平川。

渚月在前驾车,江初照骑马行在车旁,身后骑马跟着三人。

季秋时节,下过雨已经凉了。细细的泥点被马蹄溅起来,秋风萧索,枯叶扑簌簌落下,在地上刮出哀鸣声。沉默低落的情绪被秋风渲染,莫名也多了几分苍凉的意味。

她腰间还挂着送别时周疏送的玉石。洛阳亲友来相送,唯独不见崔玉棠。

左迁青州刺史。就是灭蝗之际,平民反叛,死一刺史,长史,太守的,被搅得天翻地覆,树敌无数的青州。

前途未卜,生死难料。江初照没有半分惆怅,倒有几分自在山水之中的惬意。

她知道,九死一生的夺嫡之争,现在才开始。她如履薄冰的耿耿不眠的长夜,自今日才开始。

……

“儿臣参见父皇。”司马泰顿首道。

殿上那人垂首,手中笔急速游走,最后一笔落定,将竹简前推晾干墨水,才抬起头来看他。

如山宽额多了几条沟壑,双眉斧钺依旧威严十足。眼窝深陷,看起来几夜未眠。他鬓边又多了几缕白发,声音也不如从前那般中气十足:“如何复命?”

或许司马信给他的打击很大;亦或许是那日猎场上暴起的虎一扑,让众人发现,殿上那个一怒伏尸百万的帝王,也是个人,是个普通人。

他的一言一行,便不再令人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回陛下,”司马泰跪着拱手,“儿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从前不让救江初照,有人舍了封号食邑拼命救;现在要救江初照,她一心求死无人无能救得了。

“她为何不愿做你的老师?”他问司马泰。

从前让上官瑜做司马信的老师也是这般。他宁死不屈。司马信三顾茅庐,才将那人请出山。

第一次碰壁时,他也问司马信:“他为何不愿做承愿的老师?”

“无非因为我是女子。”才到他腰间的司马信撇了撇嘴,忿忿不平道。“母后说女子就是女子,不必事事效仿男子,这天下既然有男女之分,那也有一半的天地是属于女子的。他以为我是公主,便深居闺阁,胸无点墨,心无大志,鼠目寸光;我偏要让他看看,这同龄的男子,大多都不如我。”

“儿臣不知。”司马泰答。

“退下吧,叫你老师来。”他看着司马泰的背影,八岁已有如今心计,司马泰年岁真的太小了吗?

他是皇子,先皇后所遗嫡长子。也是千恩万宠于一身,为何不愿辅佐他呢?

他脑海中浮现一身破烂的白袍,鲜红的鞭痕,发丝杂乱,手脚带着镣铐。他在牢狱之中问风烛残年的松柏:“如何?”上官瑜面色十分平静,阖上双眼,答曰:“主少国疑。”

“先生贤良方正,对九郎之言止此?”

“陛下心中早有定夺,为何还要问老臣?”

“先生当年之评,九郎天资聪颖,也有驭人之术;同龄之中,一骑绝尘。”

上官瑜:“陛下之问,臣已如实对答。”他拎了下摆顿首,“臣以上官一族为陛下除肘腋之疾,万望陛下日后除心腹大患之时,能看在上官一族的面上,三思而行。”

……

紧赶慢赶,终于在日落之前入了兖州泰山郡的驿站。

出洛阳半月,司马信瘦了一大圈,她眼神耷拉着,如萤火般的光亮已不见;锦制的衣裳包裹着一团暖玉,已不似昔日神采奕奕的五殿下。

喂她用完了晚饭,开始给她双手的伤换药。

江初照瞥开眼,不去看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

见渚月端着漆盘出来,她偏过头,拎了衣袍下摆,往长廊那边去。

“先生,”渚月叫住她。

这一路来,江初照无论何时都如一湾江水不紧不慢地;她脸上的淡笑自带三分和煦,喜怒哀乐从不外露在面上,平静得令人心安。

“既然担心,何不进去看看?”她并肩走在江初照身旁。自四年前入了司马信幕府,府中贴身的随从习惯唤她“先生”。

她脸上带着几分淡笑,声音也是和煦的,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她不愿见我。”

江初照的平静让一行人稍许安心;即便是前路未卜,也不至于令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公主她……”渚月往房门那边看了一眼。听她声音弱下来,江初照接下话茬,“她是不是命府中之人不许再叫‘殿下’?”

渚月的沉默算是答案。

“我知道殿下怨我,”江初照有意放慢了步伐等渚月的踌躇,“她该怨我的。”

知道渚月有一瞬的吃惊,她继续道:“太子殿下,皇太女殿下,公主殿下,广陵王殿下都尊称‘殿下’。在我心中,殿下永远都是那个殿下。”是那个与她相识相知的司马承愿。

她从容地扶了衣摆下阶,“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不正应对风光无限的司马信一朝落魄,贬谪青州吗?

渚月吃惊地看向她,未曾想江初照竟然在日落之时,说出这等伤人肺腑的嘲讽之言。

只是她运筹帷幄,才高名盛,非是池中之物;一朝高楼塌,如今是她们离不了她。

江初照却顿住脚步,转身看她,“姑娘,在下才疏学浅,又是戴罪之身,何德何能得殿下青睐,一朝登龙庭,瞻仰天子圣颜。我悟性愚笨,即便师从前朝首辅,天下之事只懂皮毛,却也懂知恩图报。殿下不以我身份低微,见识鄙陋,猥自枉屈,四顾牢狱,舍了爵位食邑作保;君臣之谊,如今我该当得起殿下这一声‘知己’。”

她转头看了守在房门前的随从,“这一路来,几位谨小慎微,倒让在下倍感惭愧。”

江初照给几人吃了一粒定心丸。

从前府内鼎盛之时,司马信奉她为座上宾,称她为“知己”;过分荣宠,她未曾恃才傲物,恃宠而骄。如今落魄,她亦不离不弃。

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贺循识人,眼光亦毒辣也。

渚月朝她行了一礼,“先生义重,是我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江初照微微躬身见礼,“姑娘言重,与往常别无二致即可。”

“此行危机四伏。殿下受创,几位武艺高强,须得寸步不离守着殿下。”她强调道,“已至兖州泰山郡。半月之中风平浪静,我担心这两日必不太平。”

渚月见她慎重,也不敢掉以轻心,“我等谨遵先生之言。”

“需得寸步不离。”她道。

渚月:“三人轮流守夜,必不会让奸人伤公主分毫。只是先生你,”

“我尚能自保。不必忧我,一切以殿下为重。”

渚月看着她的背影。她这人,说好听点是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说难听点就是心机深沉,满心都是权谋诡计。

她一抬手便能邀明月,一伸手便能揽清风;眨眼遗落的是江南春水,衣摆散落的诗书气;有礼有节,却总是令人捉摸不透。

静水流深。恨她者视她为伪君子;爱她者该视她为什么呢?

……

薄暮时分,秋雨不请自来,淅淅沥沥自房檐连成一条条线;突然造访的凉风将又细又长的白线吹散,滴滴答答落在长廊的美人靠上。

夜,草木无声地将冷露落下,满庭秋霜。寒月被锁在四方院里,西风动窗牖,摇下了一户清辉。

清辉纷纷然落下,落至小案前;小案灯火葳蕤,笔势游龙,夜深人未眠。

枯叶踏碎的脆声自院外传来,案上的小灯被吹熄;目落漆黑之间,能闻到灯熄时飘起的那一缕烟。

不速之客轻踏上满阶霜叶。黑暗将人的五感放大,江初照微阖双眼,静听窗牖被大开,积攒的清辉被成团地拨下来。

霎时屋内模糊起来,目之所及虽不能一清二楚,却尚能视物。

眼见一人端坐,刺客吃惊刹那便矮下身,身后弩箭破风而来。那人纹丝不动,静听破风声。只瞧泛着银光的箭尖擦鬓而过,死死地钉在了身后的衣珩上。

惊险的弩箭将隐藏在再也普通不过的秋夜中的杀机四伏翻腾出来。长剑接连出鞘似玉兔捣月碎声,声方落,一道道寒光便刺了过来。

座上那人蓦地睁开眼,拿起坐垫旁边的长剑。利刃出鞘,拨开直冲面门的那一柄长剑,拿着剑鞘的手在案面上一拍借力起身,脚尖如蜻蜓点水般点在案上;转眼功夫,便稳稳落在几人包围之中。

西风摇窗,凉风拂面;江初照翩翩落下的衣摆被轻轻拂动。她动作干净利落,却轻巧地似蜻蜓戏水;刺客剑法凌厉刁钻,招招致命,她宛如游蝶戏花,从容不迫地应对。

暗杀不成。几人都担心惊扰了另一头的好梦。一黑衣用剑尖拨开门闩,江初照眼疾手快率先踏步而出。

正青色袍子掠过如白鹤过江,长靴轻点在落叶上,甚至听不见碎叶声。

几人踏步追上去,犹听万户捣衣声。

她一步踏雪至院墙下,二步登云借树直上院墙;轻姿如燕迈上驿站旁边的高楼屋脊,手负长剑侧身等身后几人陆续追来。

月下花影如戏;此去,铁甲刀剑冷。血洒枯叶如蝶;归来,青衣寒霜重。

廊外脚步匆匆,见内里灯火通明,不知是否安好。抬手便叩,“笃笃”三声也带焦急。

“门未锁。”头也未抬。

来人自门外推门而入,“先生安好?”衣裙沾了血渍,身上热意未褪,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无恙。”她问,“殿下安好?”

“未曾惊扰。”她抱拳回道。

“有劳。”她搁下笔,“明日还要赶路,姑娘快歇息吧。”

渚月抱拳退下,合上双门。自长廊归去,却从窗牖瞥见,身后衣珩弩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