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37章 第 37 章

春江花夜月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0 08:24:38 来源:文学城

司马信青筋暴起,她快步走到祠堂中,抬首瞪着蝗虫的雕像。

一人一虫对视,竟是身量矮小的司马信占了下风。那红色的锦缎似披风,蝗虫似一个凯旋的大将军,双目炯炯地凝视堂内的众人。

还有人在磕头。祠堂外是气息奄奄的百姓,堂外长廊门口处群立的是饱读诗书的气色红润的朝廷命官。她忍无可忍,上前一把抓住斗重的香炉,奋力将香炉扔了下来。

里面的香灰散了一地,地面也被砸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出来。那些麻木不仁的百姓终于有了动静,又惊又惧地看着司马信,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一瞬间坍塌,他们起身的动作像是回光返照,只过须臾,便听见了低声的抽泣和嚎啕。

门外的一众官吏也是一震。哪里想到,司马信竟然将香炉扔了下来。况且还有斗重。

她怒火中烧,“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不用来赈济百姓,竟给这种害虫修建祠堂,多少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王侯公卿,都未曾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

“令人发指!是可忍,孰不可忍!”

她怒目圆睁,瞪着一众人等,“拆了。”

郑朋总是那个先冷静下来的人。他面上的震惊只有一瞬,很快便以平静的神色说:“殿下,这个祠堂不是朝廷的赈灾款修建的,是下官等人和城内的士绅自费雇人修建的。”

“有钱有粮修祠,无钱无粮救百姓?”

郑朋拱手:“朝廷和钦使的公文,只言灭蝗虫救灾,也并未言,要救济灾民。再说,蝗灾遍及整整四个州,这四州百万百姓都是灾民,难道每一个都要发放粮食吗?”

司马信因他这番无耻的言论气极反笑,她指着外面只有一口气吊着的百姓,“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郑朋诡辩道:“流民和饿死的百姓每年都有,仅仅是因为蝗灾吗?这些人不好好耕种,家里没有余粮,才致此,如果还给这种惰民发放粮食,那岂不是人人不用耕种,等待朝廷救济就行了。”

司马信:“按郑使君的意思,诸位尽心竭力侍奉朝廷,家中余粮当有许多了?”

郑朋忙作惊慌,下跪道:“殿下何出此言?”

她朝门外走,“使君的意思是,百姓只要尽心竭力耕种,有多尽心,余粮便有多少;那诸多官吏,不是越忠于职守,府内余粮也越多吗?使君府内没有余粮,难道是没有尽心侍奉朝廷?”

郑朋诸人不言。

司马信踢了一脚拦在门槛的香炉,香灰扑腾起,沾在本就扑了许多黄沙的衣裳上,语气也已经平静下来:“把这祠堂拆了。”

郑朋作揖,语气坚定:“回殿下,此祠是城内众多士绅筹款修建的,不是朝廷的赈灾款。”

司马信轻笑一声,“这难道不是朝廷的幽州,我脚下踩的,不是朝廷的土地?持节的钦使,没有权力拆这样一座祠堂?”

郑朋起身,“从我等见到殿下那一刻起,殿下从未给我等看过信物,或是圣旨,或是印信文书、堪合。”这些东西都在高阳的那些人手中吧。想借此来个声东击西,先发制人,久居深宫备受宠爱保护起来的司马信还嫩了一点。

“那使君可认得此物?”江初照的声音从祠门口处响起,双手捧着用锦缎包裹着的一物。她神情严肃,像是在指责郑朋的不敬。

“殿下,”江初照十分恭敬,单膝跪地,双手将使节举过头顶。

她打开锦缎,使节和圣旨俱在其中。

众人齐齐跪下,顿首不言。

“现在这座祠堂可以拆了吧?”

郑朋:“遵旨。”

江初照起身,轻轻咳了一声,两人对视,司马信又言:“也不能浪费工事。将这座雕像,抬到官衙门口,祠堂改造出来,让这些没有归处的灾民避身。也算是你们和士绅的功德一件了。”

众人齐声:“谨遵钦使之命。”

樊同指挥着人回衙门叫人过来抬雕像,改建祠堂。郑朋一行人跟在司马信和江初照一行人身后,“殿下,您舟车劳顿,下官略备薄酒,为殿下接风洗尘。劳烦殿下尊驾,移步……”

司马信脚步一顿,“我吃得起这一顿饭,这些百姓等得吗?”她侧目怒视,“开棚,施粥。况且,粥要插筷不倒,巾裹不漏,不然的话,我就抄了你的家,让百姓住进你邸中,吃你的粮。”

不等郑朋言语,她迈步向前拉开距离,转身面向众人,“朝廷官员,办差吃住行自有驿站。我随行员中,若有人接了百姓一粒粮,我便剁手;接了一贯钱,便砍头;若是受贿徇私包庇,我便抄了她的家。”

江初照等人拱手,“属下遵命。”

好一个下马威。担得起他人尊一声“五殿下”。郑朋眯了眯眼审视她,倒是个有手腕的。

到了城内驿站。置啬夫早早地准备好饭菜和热水候着了,听闻司马信一进城便拆了那座祠堂,丝毫不给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颜面。

他不敢谄媚。公事公办道:“殿下,里面请。”

几人快速换下动辄便落灰的衣裳,洗漱用饭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官衙。

司马信和江初照换上官服。上衣下褶裙,中接宽袖长袍,外披大袖衫,腰围敝膝,头戴进贤冠,脚踏翘头履。谁说女子不如男,弯弓征战有何难;偏要女压男一头,救民报国也方遒。

郑朋、樊同一众人一惊在冀州刺史官衙门口候着了。

众人作揖,江初照等人亦拱手。

司马信站在主位,问:“已经下令开棚施粥,为何我过来时,迟迟没有看见有动作?”

樊同上前拱手道:“回殿下,开棚调粮仍需人手和时间,请殿下稍安勿躁。”

“明日,”她下了最后时限,“若明日我还没有见到施粥棚,若明日再饿死一个百姓,我唯你是问。”

众人背对着官衙大门,面前是几丈高的,压迫感十足的蝗虫雕像。

“烧了。”司马信神色平静。

闻言,众人又是一惊,围观在官衙的百姓面面相觑,也是惊怕。如何敢亵渎神灵,对神灵不敬。降下灾祸,已是惩罚,怎敢烧了。

见身后的人没有动作,她侧身看向郑朋。郑朋被她瞪得有些无可奈何,站到她侧前方拱手道:“殿下,这……”

司马信皱了皱眉,“若神灵因此发怒,所有天罚,司马信愿一人承担。但若尔等怠慢,蝗灾不除,别说我,便是陛下和朝廷,万方百姓也要追究的。”

郑朋无奈,朝樊同挥了挥手,樊同会意,招呼人搬干柴堆在雕像旁边。

司马信又问:“公文中,明文捕杀蝗虫,为何还没有派人出去捕杀?”

樊同扑通一下双膝跪地,“启禀殿下,且不说这蝗灾是天罚,捕杀是不敬不说,这蝗虫遮天蔽日,数量众多,如此捕杀得了。”

“那便任由其啃食五谷,戕害生灵?”司马信负手,目光如隼,“尔可是要抗旨?”

樊同不言。

“来人,拖下去斩了。”她语气自带杀伐无情的平静,让身后众人一怔,又面面相觑。

见无人有动作。她转头看向郑朋。

郑朋表面恭敬,拱手道:“殿下,依我大魏律法,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得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殿下持节总领灭蝗事宜,樊府君是齐王殿下亲任两千石的太守。无犯律法,怎能说杀就杀了。”

樊同惊了一身冷汗,好歹因郑朋这句话缓过神来,听她无权,又大胆起来。

他称她为“殿下”,而不是“钦使”,是提醒仅仅看在她公主的身份;不然同为一州刺史,她年岁轻轻,奉旨持节,便以为可以在此处耀武扬威。

原是觉得她仅仅持节,无权杀他们;又搬出她的皇兄,即便有罪,司马信自持忠孝仁义,也不能轻易杀了司马仁的人。

真是笑话。她在洛阳办过多少案子。便真的以为她是千恩万宠,不谙世事的柔弱公主。

“放肆!”江初照出列呵道,她神色严肃,目光如剑,“这是当今陛下的嫡长公主,冀州刺史,光禄大夫,持节,总领灭蝗事宜。”先点明身份,又道出她手中实权。“莫说今日殿下持节,便是未持节,尔等置朝廷公文中‘捕杀蝗虫’之令不顾,便可斩尔。”

“圣旨明言,‘便宜行事’,莫说一个小小的太守,便是刺史,也可先斩后奏。郑刺史,你今日三番五次冒犯钦使,究竟是不敬重殿下?还是心里没有朝廷?没有圣旨?又或者,你是想懒政怠政,不想灭了这蝗灾?”那个自带三分和煦笑意的,山涧徐徐清风,天边朗朗明月,此时化作一股凛冽刺骨的劲风,将众人吹得面带冰霜。

“臣等不敢,殿下恕罪。”郑朋惊慌跪下。司马信和江初照的意思,便是动真格的了。即便是她没有权力斩他们这些人,就算真杀了,陛下还能怪罪自己的女儿不成。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樊同磕着头,声泪俱下地恳求道。

见没有人动作,江初照朝司马信身后随从看一眼;随从上前一把摘掉樊同的进贤冠;她又朝郑朋看一眼,从衙署出来二人,扒掉樊同的大袖衫,将人架了起来。

干柴已经堆好,一名衙役拿着火把,等待司马信的指令。

正欲点火之际,天色突然暗下来,遮天蔽日的蝗虫成群而来,形成一张大网,将官衙团团围住。

蝗虫振翅的声音钻进耳膜的同时,也将恐惧一起植入。恐惧的种子一进入心里,便快速地生根发芽,由内而外地缠绕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