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23章 第 23 章

春江花夜月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8:46:36 来源:文学城

到了宫门,她将司马泰扶上马车后,才到了自家府上马车。

江初照做了长揖,司马信惊道:“你怎么来了?”

她扶着人上了马车,坐到驾车的位置,拿了马鞭驭车。司马信从里面将门打开,探出脑袋:“你让他们驾车便是。”

江初照却道:“殿下,坐稳了。”

去尚书台拿了官印和文书,驱车去了大理寺。

司马信掀开侧窗的车帘。仿佛大理寺这边的云都较其他地方暗一些,边角爬满了藤蔓和蜘蛛丝的牌匾透着森森阴气。凉意从门卫中间的那道大门传出来,总让人不自觉地起了栗子。

江初照走到侧窗窗牖下来,“殿下,您玉体金贵,让臣去吧。”

她双手接过官印和文书,没走几步,就被敞开的黑洞洞的“大理寺狱”几个字吞没。

穿过灯火葳蕤的狭窄的小巷,豁然开朗后,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和呻吟声,还是争先恐后地钻进耳朵里。她环顾四周,此次迎她的不是主事周善,而是寺丞谢愔。

他的目光首先是落在了江初照手中的文书和官印上,才是江初照那张自带江南风情的脸。他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拱手道:“江文学。”

江初照不便作揖,只弯腰朝他一礼。“不劳烦寺丞了,在下自己去便好。”

她走过一间一间牢房,步伐越来越快,却在靠近那间时将步子慢下来。她整了整衣裳,才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到门前。

入目的首先是墙上密密麻麻的字,她驻足观望,隶书与她人一般,大气沉稳,外表并不显山露水。然后才是盘腿坐在榻上的,穿着藏青色交领袍子的人。小案上一盏灯,几本书,一方砚,一支笔。以为是送饭的牢狱,她头也未抬,声音也很是沉稳:“放门口吧。”

江初照的目光落在她眉间,“将军是要在下将荣华富贵放门口,还是建功立业放门口?”

听得是一个女声。她猛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秀如山水的脸。白云下是一双秀如青山峰的双眉,细腻的山脊两旁是一对碧湖,睫毛如湖边杨柳依依,轻轻合上又睁开的动作,似清风拂过碧水,将柔情和诗情画意染上远山黛。

看似轻轻一折便能折断的葇夷却很灵巧,早已生了铜锈的锁衬得她的十指更加白润。她迈着步子走过来,似白鹤轻点在水面上。

可她本人就是一片怀抱清风明月的山涧清泉,用谁的诗词形容她的泠泠,又用谁的歌赋来描绘她的和煦。水是变幻莫测的。或许是枝繁叶茂中钻进了灿烂晴光,致使泠泠清泉,也浮光跃金。

苏沐神情无分毫变化,只是下榻,朝来人做了一个长揖,声音如她周身气质那般,沉寂如山:“你救了我两次。”

她面上十分平静。

江初照也在恼。不过不是懊恼,她在恼如何来描绘这座山。她曾经用过明月、清风来形容人,那是她的老师;也曾用松花来形容一个人,那是并不淡薄明志的司马信;贺循和上官静是蕙兰,韦娴儿是张扬的国色天香——牡丹。但她很少想到用“山”来形容一个人,一座寂静的,没有鸟语花香的,青山。

青山里没有明月皎皎月光,没有徐徐清风,没有蕙兰,更没有生机勃勃的繁花似锦。它用枝繁叶茂将风景全部包裹住,只留下了静,静得让四周的人都不自觉缄默。

等两人都互相打量完对方。江初照才开口:“救你的不是我。是五殿下。”

她从袖中将官印和文书拿出来。将文书放在案上,将一枚小小的四方官印放在手心上,递过去。“此次上表释放和举荐你的是九殿下,但救了你性命,此次接你出狱的是五殿下。你若记了这份知遇之恩,便拿着文书去九殿下府上谢恩;你若记了救命之恩,便接了官印,上场杀敌。”

九殿下如今才八岁,哪里懂上书举荐的事情。左右不过都是五殿下的手笔,但名分不同,她得判断自己要承哪份情。

她的目光从垂下的印绶挪到江初照腰间,再是下颌,而后是鼻端,最后才对上她的目光。语气也并未带什么情绪:“所以阁下的意思是,要我在荣华富贵和建功立业之中选一个?”

她问道:“若我建功立业,还不能换取荣华富贵吗?”

江初照如实答:“在下不敢替五殿下许你。”

“那你便敢替九殿下许我?”

“你若有这个本事,封侯拜相不无可能。”

两人目光交汇,无声地进行了一场博弈。

苏沐接了官印,“即刻便动身去战场吗?”

江初照却有些意外:“出生入死,不为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苏沐的目光在她眉眼间游走,“士为知己者死。我信你”。

“那在下,就先告辞了。”她做长揖,转身便走,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竹帘挡住已经有些刺眼的阳光,长廊水榭处,江初照将沸水倒入茶碗中,看舒展的茶叶翻腾,又顺着沸水沉下去。

她盖上茶盖,将洗茶水倒出。随着碗底的茶水流尽,长廊那头的人的匆忙的脚步声,与闲庭雅致的茶水流声形成两道风景。

来人缟羽色交领襦,浅云色裙,青鸾色翘头履如登云而至;翠微腰襕,外系浅色的襕带,跟不上沉稳且快的步伐,飘飘然落在身侧。

“阿姐。”那人脚步顿在水榭外,面上匆匆色将严肃绷着,行了个万福礼。

江初照不语,也不转头看她。她自顾自地将已沸的小壶提起,随着手抬高的动作,宽大的衫袖顺着雪白的手臂滑下来。沸水从壶嘴勾勒出弧线,她跪坐着,这一幅画,比清谈会上的自挥麈尾起始的高谈阔论,更加赏心悦目。

江归忐忑着,不知江初照是何意;她看着她旁若无人地又泡了一杯茶,便自知什么也瞒不过她。

她行了顿首礼,未敢起身,仍然跪着,试探性地唤道:“阿姐?”

江初照将泡好的茶推到对面,才平静地开口:“见过五殿下了。”似问,又似替她答。

“是。”江归答。

江初照通常脸上都会带着淡笑,那几分笑意像是自出生便刻在脸上的。此刻她面色平静,平静地连那几分笑意也收起来了。“我待你如何?”她克制着情绪,尽量让语气中的严肃少一点,再少一点。

“长姐如母。阿姐与老师,对我关怀备至。”便知道此次犯了大错了。

“我几时让你这样跪着过?”她又问。

江归本不该答,那股愧疚漫上来,一阵心酸后,又扼住她的喉咙。“十二岁时烧了别人家祠堂那次。”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是江归那张看起来沉稳乖巧的脸下,骨子里的离经叛道。

她想以这个回答来反问江初照,此次犯的事,有烧别人家祠堂那么严重吗?

她们姐妹俩,师承方清梦。两人都将“算无遗策”的算计学得十分好;不过一人学了清风明月下的“阴谋诡计”,一人学了她与世无争下的离经叛道。

江初照不答她的反问。另起话头问道:“听说你带回来一个人?”

“秋筠。”江归答。江初照从不会通过问答来得到她想要的答案,她要的不是用答案来证实猜测;她从来都是带着事实问问题,要的只是坦白,她既开口,必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至少在江归心里,她的阿姐自小便是这样的。所以隐瞒和顾左右言他是最愚蠢的方式。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她转头看向江归,有名有姓。“不是当地有名望的世家,至少也是豪强士绅的女儿。你不会告诉我,她是你在战乱中,所救的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吧?”

江归语塞。垂首不语。

江初照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她若真能悉知一切,何至于在司马信府中做个小小的文学掾。只怪江归经不起诈。

“坐吧。”

江归跪坐在她对面,自知犯错,便十分乖巧。

春风将阿姐脸上的笑意渡过去,照在江归脸上却如外面明晃晃的骄阳那般刺眼,她不敢与江初照对视,垂眸看已舒展开来的茶叶。

江初照葱白的手指扶上茶托,似缠戏春水;轻呷了一口茶水,似浅尝花蜜;她品着似琴声婉转在扇贝和樱桃上的茶香,将茶碗放回案上,“不喜欢这茶?”

“五殿下可说了什么?”

江归抬眸悄悄,与她对上目光后又赶紧收回来:“殿下说,阿姐日日担心我,寝不安,食不下咽,让我过来看你后再回尚书府。”

“可有把握让此人为你所用?”江初照边问,边揣摩司马信的意思。

江归回想那人柔柔弱弱的样子,似枝头被雨敲湿透的花骨朵,垂着头,凄凄切切,双眸寒秋绕水,依依涟涟。“不知是否能堪大用。”

江初照语气终于严肃起来,“你要保她?”

她最怕的就是阿姐这几份严肃,脸上浅浅的笑意半分也无,审问的语气总是令人不敢隐瞒。但她克制住这几分怯懦,头一次在江初照带了责怪的语气时抬起头,对上她的目光,十分坚定:“阿姐,我不想让她卷进去,她能不能用尚未可知,不过我可以保证,不会成为敌人。”

两人的眼神在薄薄的茶烟中交锋,她顶着江初照质疑秋筠的目光,保证道:“我以性命担保。”

江初照轻缓地泄气,垂眸看她茶碗中,早已经舒展开,已被泡软的茶叶,“回尚书府吧。明日入宫觐见,如实答话,也要见机行事,少言少错。”

江归做了长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