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穿越之我成了当家主母 > 第5章 地盘才踩稳,作者就叫我滚了?

很多时候姜濯都是温和的,对许多受过她恩惠的人来说,说她是九天神女在世也有人信。

对胡儿和华子两人来说,马车上的那番对话非但没有降低她们对姜濯的信仰,还有日益加深的趋势。

祠堂审判过后不久,姜濯以祖一先生会在云游前入凤城家学讲经释义的名义,将涟水老家的“学龄儿童”都接了过来。

至于什么时候回去,姜濯信中未提,也就不必问了。

一些人认为这是姜濯的一次下马威,这是要扣着他们的心窝子啊,代表如二房,就是一边暗骂她阴险,一边还是扭扭捏捏的收拾起行装。

不知底细的旁系族人则是欢天喜地,有人来祖宅探口风,二房的人一肚子脏话那是说不出口,只能僵着脸一一应付。

“寿姐儿真是个心善的,那祖一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物,要不是看着她的面子,怎么会坐堂教书呢。”一个妇人敲着果仁,真心的夸赞着姜濯多么美好多么善良。

二房的大夫人僵笑着,那小娘皮还心善!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了!自从家主从凤城回来,就躲在屋里谁都不见,那些个儿娇花一样的姨娘被骂了出来不说,平日里来往的妯娌婶婆也不登门了,也就是她厚着脸皮东家送礼西家走亲,仗着长辈的名分人家才提点了她几句。

她竟然敢!竟然敢这么做!

那日姜濯的信到了,她本想撕了一了百了,可是主家居然破天荒从书房出来,连平日里最爱护的美髯都顾不上打理,就让她把家中子侄的行李收拾妥当。

好歹夫妻二人也是生活了几十年,家主这个态度她还不懂吗,逮着机会就逢人死命的夸姜濯,就是副作用很大,每日夸了回来还得灌下两壶黄连水才睡得下,这几日天天气的她烧心。

可是再难受第二天还得继续去夸,人家看着他们这个态度才又开始来往起来,那些个旁系的族人不知深浅,还以为他们和五房最最要好呢。

自接了信之后,一有事儿就往老宅跑,所以这两天她不只喝黄连水,每日还要再喝上两幅头疼药才行。

这妇人小嘴叭叭个不停的夸姜濯,哪怕再想把她给轰出去,此时大夫人也不敢打断,还得时不时的捧哏。

“可不是嘛…”

“呵呵…”

“大家都这么说呢…”

华子轻扣房门,等到里面传出应声她才侧身进去,“姐儿,这是这七日的例表。”因事情繁多,华子就充当了姜濯的“秘书”,帮她把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的安排在行程中。

“先生在庄里住的可好?”姜濯笔下运力,一幅秀美又不失凌厉的字跃然纸上。

“陈叔一早来了,说祖一先生住在庄里一切都好,这两日还和他们一起下田劳作。”华子看姜濯没有停笔,又说,“先生身边的安排的小子唤作牛童那个,也是这样说的。”

姜濯这才洗了手,笑道,“先生喜欢就好了,午后去庄里看望先生,把新得的那方离石砚找出来,我与先生作礼。”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好日子,庄里正忙碌着,姜濯也不想引人注目,一个红布小马车就这样进了庄子。

“来年给先生门前移几株桃花才好。”华子闻言记下。

新起的房子门前光秃秃的,若是移上几株花草,门前引一汪山泉水。青砖红瓦配着粉嫩娇艳的桃花和清澈的溪流,再弄一张胡床…

“姐儿妆安。”牛童从内屋出来诚惶诚恐道,又说祖一先生不在屋内,因今日学堂讲释义,他老人家一早就去了。

牛童说话就要去牵马车,姜濯谢过他的好意,带着华子走了。

这时的秋意已经渐浓,走在乡间小路上,姜濯仰起脸看着水洗一般的蓝天,金黄的麦浪一阵阵涌来,激起涟漪,深深吸上一口气,满鼻都是青草混着泥土的清新。

华子看着姐儿难得露出的一些舒心姿态也跟着开心。

庄里的学堂并不算特别大,且不说凤城内外的大小学堂,跟姜家的家学都没法儿比,但是只要是看见它,感受它的人都能明白,这个学堂所蕴含的意义绝非以大小来定义。

门内已经花白了头发的祖一先生正在讲经释义,姜濯站着堂外静静听着。思绪回到她刚拜在先生门下的时候,祖一先生说她“生有反骨,却又自持而立。”。自收了她之后,先生再也没有收过徒弟,这次也是在她的邀请下才回凤城来,不然如此清风朗朗之人,是断断不肯再回这个他亲口说的“朱门腐臭”之地。

王硕正专心的听着客,他一个农户小子再不知天地,也听过祖一先生的大名,他何德何能可以坐在下面听先生的经义。他突然闷哼一声,运着气微微侧头,李园那个混小子还在死命的肘击他。

“那是不是?是不是?”李园压低声音怕上面的人听见,但是还是惹的王硕频皱眉,琢磨着放学了怎么收拾这个臭小子一顿。

他顺着李园的目光望去,淡黄色的衣裙随着风被吹起露出一个小角,一时连王硕也沉默了。

乡下人家的女儿们哪里有这么鲜亮的衣裙,因现在染色不易,农户人家都是朝着深重的颜色染,免得做活计时污了衣裙。贵女更不用说了,他们这些个穷乡僻壤,既没有景也没有人。

那是谁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好了,不必如此,以后还有机会。”下一堂课的先生已经端坐,见下面的学生们魂还似没回来,轻咳一声。

刚才连李园这个坐不住的泼猴也难得的听话,对着姐儿的问题竟然也能镇定自若,先生笑笑,这堂课就不必逼他们读书本,就论论姐儿刚才留下的题。

“汝何为学。”

下面叽叽喳喳的,有人答是为了识文断字以后能去城里当伙计,有人答是为了给老母老翁念远方姊妹寄来的书信,这些童言稚语惹的大家笑两声。

大一些的孩子想的更多,为了换回一家人的身契,为了以后给主家卖力做活。其中不少孩子还是认为,主家教他们读书,说不定是想让他们成为掌柜那样的人,因为他们庄户肯定比起自荐来的账房先生更加忠心可靠,必不会贪了姐儿的钱财。

听说去年姐儿发落了不少人。

同样的问题在女孩儿那边的回答也让先生耳目一新,有人说以后能嫁个好人家,一进门必然能当家做主让婆家高看一眼,最最远大的志愿也是猜测或许姐儿能让她们去织房或者蚕坊做活。

主家新开的织坊不知多少大小媳妇挤破头,等她们学了五六年出来,就是不知道织房还要不要人,所以她们也只是怀着小心和期待猜测着。

虽然和姜濯的初衷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这些孩子并没有因被视作“工具”而沮丧,反而他们觉得很开心,“上面人”的恩惠就像是干旱时的一捧水,虽然少得可怜但是总比没有好是不是。

他们既不需要立誓效忠,也不需要给姐儿帮上什么大忙,只需要跟着先生读书顺利结业,就能拿到自己和一家人的身契。哪怕最小的孩子也知道,姐儿和那些世家的贵族们是不一样的。

包括他们的家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还教导他们以后给主家做活更是要尽心竭力,至于姐儿说的退回身契,对一些人来说早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反正他们打算这一辈子都给姐儿做活,在她的恩泽下受她的庇护。

先生微微捻须,他这下知道姐儿的担忧何来了,但是这个事儿是急不来的,他听过每人的说法后,笑道,“不急,三日后再来回我。”

次日在与姜濯的一次面谈后,先生如约的又问了孩子们同样的问题。这次不同的是,他请了受姜濯屡次夸赞的两位掌柜,以及织坊和蚕坊的两位女工。

和这些人交谈过后,这下孩子们更迷茫了,他们短短的时间内就知道姐儿手下这些“普通”的管事无论去哪里都能成为令人尊敬重用的人,他们觉得他们哪怕再学上十年也没法儿替姐儿掌事。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为何读书?

这一下先生没有立刻叫他们回答,反而说下旬他再问他们。

孩子们的纠结暂且不提,日子总是在缓缓向前的,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濯的嫁期来了,这不只是姜府和黎府的喜事,也成了凤城内外共同的大事。

姜濯穿着嫁衣站在铜镜前,她的面目看不太清楚,门里门外都是贺喜的声音。姜濯勾起笑容,从容的走出去,端庄娇美的新娘一露面,倒叫不少起哄的人哑火。

姜濯望着向她缓缓走来的人,心想,这下她的人生又翻过了一页。

大婚的流程不必细说,总归是盛大的。

黎执有些紧张,轻轻推开了房门,只见那个无数次出现在他梦中的少女静静的坐在喜床上冲着他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