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6章 第 6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这一日不仅是傅玉书与叶九玉的大喜之日,亦是清月出宫,做何文镜贵妾的日子。

据江正道所述,何文镜本已将何夫人说服,同意叫清月进门。然而,今日的北宸宫备了一顶四人大轿,那红轿进不了角门,便僵在门外,非要叫何府开了正门。

“那日是我休沐,不曾见难缠的局面,”江正道甩开一柄十六方檀香扇,一扑一摆中带出满车厢的香气,“今日一听,只怕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可怜老何此后都无宁日咯。”

时临安白他一眼,“你倒是幸灾乐祸。”

“非也,”江正道摇头,说道:“红袖添香,于我如何算作祸事?”

时临安一想,倒也是,若换了江正道,只怕他能将夫人、如夫人都处成手帕交,和和美美地过到一处。

“若是你,北宸宫只怕要换另外的法子。”时临安道。

江正道略一思忖,“中庶子说得不错。”他同意道。

几番来回,马车停至鸡飞狗跳中的何府门口。

这日早些时候,何夫人做主,叫门房开了一侧的大门,清月的红轿便正不正,偏不偏地进了何府。

然而,为这,今晚的何文镜既没胆子、没心思去清月的院中,他也回不到正院——何夫人且在气头上,叫他吃了闭门羹。

江正道在外书房找到了喝闷酒的何文镜,时临安则问询了方位,往正院行去。

“纳清月作贵妾”虽是为了救何文镜,但不论怎样说,此举叫何夫人吃了大亏,作为这一主意的提出者,时临安当向何夫人致歉。

不料,何夫人待她宽和,“中庶子,”她道,“臣妇虽愚钝,但晓得轻重。这法子只是叫人面上有损,但它救下了官人的性命,这便是个再好不过的法子。”

“臣妇心中只有感激。”

“至于今夜与官人闹一场,”何夫人一笑,圆融的面上露出几分少女的狡黠,“一来是我吃了亏,既如此,总要善加利用,叫更多的人知晓我吃了亏,知晓袁氏一族的猖狂。二来,中庶子尚未成婚,怕不了解这夫妻相处的门道。”

听到前头,时临安正感慨何文镜运道好,娶了一位知情、贤达的夫人,可惜,后头这半句,虽说囿于有限的人生经验,她无法感同身受,然而,时临安不动脑子都能想到,说的是何文镜叫何夫人算得死死的。

罢了,她转念一想,或许这也是夫妻之间的情/趣。

“如此便好。”她讪笑道。

既已至后院,时临安由何夫人作陪,顺道去看清月。

“中庶子,夫人,”清月着一件碧色襦裙,显得身如弱柳,迎风易折,“今日之事,虽不是清月的主意,但终因清月而起。夫人若有责罚,妾绝无二话。”

经历前头一遭,时临安自不会被清月楚腰袅袅的可怜样与机巧的言语迷惑,她也相信,从正门走轿子,此事绝非她本人谋划——毕竟,于她而言,此事有百害,却无一利。

一则狠下了何氏颜面。然而,往后的年岁,清月总归要在何氏讨生活,提前得罪他们,于她并无裨益。二则叫她得一个猖狂的名声。她虽只是一房贵妾,在官眷之中交际有限,即便如此,有谁不想要个好听的名声?

因而,但凭清月极端利己的性子——即便身处袁贵妃所设之局,亦敢放手一博富贵——时临安推测,今日之事绝非她所为。

然而,时临安来见她,自然不为可怜、宽慰她。

现代的时临安算半个商人,如今的她是一整个政客。不论是商人,或是政客,她都——无利不起早。

“清月姨娘,本官一非大理寺的判员,二非你肚内的蛔虫,查不了是非,断不得清白,”时临安捧一碗茶,她只吹开茶面的一圈浮沫,却不啜饮,“因而,你的心思,需由你自个儿辩白。”

清月抬起头,望着时临安,问道:“如何辩白?”

“姨娘是聪明人,我喜欢同聪明人说话。”时临安一笑,“你不甘陷于死局,因而,一见太子殿下与我撒下救命梯,便拼命攀着,爬了上来。”

她继续说道:“然而,左庶子的灾祸,终归因你而起,若说咱们对你毫无怨言,那是假话。”

她再一笑,“只不过东宫向来恩怨两明,”她道,“既已选择了这一头的生机,往后,你姓甚名谁,可都记好了?”

“中庶子的意思是…”清月犹豫道。

时临安摇了摇头,似不赞同她此时的态度,“姨娘,我不喜叫人试探。”

终于,“识时务为俊杰”的清月再一次做出对自个儿有利的选择,“中庶子放心,清月省得了。”

回到外书房,何文镜撑开一双醉眼,殷切问道:“中庶子,我夫人可有话?”

她摇了摇头,依照何夫人交代的,回道:“不曾。”

“夫人,你当真不管我了?”何文镜一时陷在醉意里,高声哭喊道,“我是叫人陷害的,你要信我,夫人!”

时临安一惊,莫非,这是何夫人说的“夫妻间相处的门道”?她大为不解。

次日,时临安回东宫应值,向傅玉璋通禀。

待诸事说毕,时临安犹豫道:“殿下,还有一事...”

傅玉璋提一把“高文旦”,注半盏清茶,“你说。”他道。

“豫王妃唤了臣,问贺仪之事。”时临安一面回话,一面偷眼看傅玉璋的神态。

却见他施一手“凤点头”,将琥珀色的茶水涓滴不洒地注入竹节样的茶盏,“怎么?”他问道,“嫌贺仪少了?”

时临安摸不准,傅玉璋是当真不在意,又或是,不愿叫她一个局外人瞧出端倪。但不论怎样,她已将话头带到,后续二人情缘如何,与她都不算相干。

是故,时临安摇了摇头,未再接话,只将话题引回新政。

“有关新政,臣有一道谏言。”时临安举一道奏章,说道。

傅玉璋瞧她一眼,挽过月白色的宽袖,随后,接了她的奏章。

时临安拱手一拜,“殿下,昔有商君施新政,于城中徙木立信,为的,是取信于民;后有孝文帝改易汉俗,政令既下,概莫不从,凭的,是取信于臣;本朝有景侯改制,初时艰难,其将毕却巨,倚杖的,是君主之信。”

“殿下,与此前的新政相较,锦江府试栽茶树绝非艰难,然,其理相通,若想施行得当,当有君、臣、民之信。”

傅玉璋一面听,一面翻完时临安的奏章,“《新政答问》...霁春,这是什么法子?”他问道。

“殿下,是这样的...”时临安迅速找回昔日做方案Pre的感觉。

这时,侍从局的市光小监进门换茶。

时临安灵机一动,叫他做了陪演。

“市光,若有个从未见过的物事,贸然便叫你吃了,你吃不吃?”时临安问道。

市光一愣,他只是来换茶,中庶子为何问他不相干的话?

“中庶子...”作为一名颇具防坑经验的宫中打工人,问清前因之前,市光不敢答话。

傅玉璋瞧出他的紧张,“不必紧张,照常作答即可。”他宽慰道。

虽说如此,市光依旧声儿发颤,“若…若是殿下叫我吃了,我定立马咽下,”他又瞧一眼时临安,“便是中庶子,奴…奴婢也绝无二话。”

时临安与傅玉璋相视一眼,俱有一些无奈。

“只是一个陌生人,你从不认识他,他叫你吃了,”时临安问道,“你答应吗?”

“那…那自然是不应的。”市光小声嘀咕道,“谁知道有没有毒呢?”

时临安眸中一亮,紧接着问:“好,若是陌生人又告知你,这物事无毒,滋味像是蜜桃,好吃得紧。你可愿一试?”

“虽是无毒,滋味也不错,可是,”市光疑惑问道,“我为何不去吃蜜桃,偏要吃这从未见过的物事?”

时临安再一笑,心道,市光这陪演太上道,瞧这一句接一句,丝滑得真如排演过一般,“若你吃了,给你五锭金子,或者,包你长生不老。”

“那自然没说的!”市光高声应道,兴奋得似眼前当真摆了一样能叫他得五锭金子,或叫他长生不老的物事。

一番答问中,傅玉璋反应过来。

“孤知晓了,”他道,“《新政答问》便是霁春方才所说的‘无毒’‘蜜桃味’‘奖励五锭金子’,以及‘长生不老’。是提前打消大伙儿的疑虑,叫人知晓新政的好处,进而使人信服。”

“殿下英明,”时临安适时拍了一把“龙屁”,“下官还以为,陛下,臣工,百姓当有不同的忧心,因而,臣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答问。”她凑到傅玉璋跟前,帮他翻过几页,将另外两版的答问展示于他。

傅玉璋一一看过,最后,他又翻到前头,指着“晋帝版”的答问,说道:“此处,孤为你添上一笔。”

时临安取过案上的硬毫,蘸了一笔墨。

傅玉璋接过,在奏章中写道:此举亦可与吐蕃以市止战。

“殿下的意思是…”时临安试探问道。

傅玉璋将笔递了回来,他瞧了一眼时临安,扇形眼尾挑起好看的弧度,“正如中庶子所想。”他道。

“殿下,咱们什么时候去?”

“晏一些,春末之时启程。”

待二人告退,沉默许久的市光忍不住问道:“中庶子,殿下与您,打的什么哑谜?”

时临安有些不解,“哑谜?”

“春末之时,殿下与您,要去往何处?”市光问道,难不成,是他走了神,未听清言语中的细节?

“自然去锦江府。”时临答道。

“啊?”市光的声儿发颤,显见的有一些崩溃,“殿下不曾提到去锦江府呀?”

“提了呀,”时临安疑惑道,“与吐蕃和谈,自然只能殿下前去,殿下能去的,自然也只有与吐蕃相邻的锦江府。”

市光自诩太子殿下的头一件知心小袄,以往,只有他嘲笑别人的份儿——殿下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竟瞧不出来?

不想,世道好轮回,有一日,他与旁人倒过个儿来。

这叫他很受伤。

“中庶子,”他匆匆一拜,“此后,您做殿下的小袄吧。”他道。

话落,他头也不回地离去,独留既茫然,又无措的时临安,在渐暖春风中凌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