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31章 第 31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31章 第 31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回府后,管家越叔迎上前来。多年前,他见过傅玉璋,认出人后便拱起手行礼,“太子殿下。”

时临安与他说一声,越叔自去吩咐了厨头。

她便领着人,回了前院的小书房。前院本只有一间书房,然而,时熹去后,原先的时临安并未搬入其中办公,反叫人另辟出一间,对外只道“不欲动用那处书房,想多留几分阿爹的气息”。

不过,以她留下的,关于时熹的淡漠记忆,时临安以为,那只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借口。

不多时,越叔亲自领人,送来三碗片儿川,另加几碟子小菜。

“太子殿下爱吃盐焗的腰果,小姐喜欢断生的菜心,”越叔将不同的小菜置于各自的面前,显见的对他们熟悉,“还有江郎中,这碟子卤牛肉是厨头新做的,你且拿拿味。”

东宫夤夜亲临,自不宜宣扬。越叔退下院中值守的小子与婢女,亲自守在了西厢。

三人吃了一阵,又聊起差事。

“那位薛举子,你竟留下了她?”江正道拾了一筷子牛肉,说道,“救了一个月琅达不够,还要再救一个小娘子?你可理清了岁供的烂泥滩子?”

却不料,说曹操,曹操便到。

“阿姊,”一道清亮的女声传来,“你叫我偷瞧的队伍,已走到了城外的驿所,他们歇一夜,明日入城,我赶忙回来,与你说一声。”

是风尘仆仆的月琅达。

见几人俱在吃夜宵,月琅达又冲候在西厢的越叔道:“越叔,我也饿了,也想吃片儿川。”

远远地,只见越叔又走出门去,为月琅达要来一碗汤面。

“哦?你去瞧了甚?”傅玉璋问道。

月琅达端过海碗,又在江正道的筷下抢来一半的牛肉,她一面拌着汤面,一面道:“阿姊说,天下有不少如我一般,叫岁供害了的小娘子。岁末,各处的岁供入金陵,定有人行贿赂、收买之事。因而,她叫我瞧着哩。”

颠七倒八的,月琅达将此行的目的说得稀碎,时临安只好歇下筷子,补上几句。

以恩绣为例,岁供中列明的恩绣数量并不多,只二百丈,然而,传回恩城,却叫人层层累加,成了二千丈。

那么,多余的恩绣去了何处?自然叫各地的官长扣下,或做己用,用孝敬上峰。金陵城中人多口杂,岁供之物又个头不小,各地的官长便不易悄无声息地将之送与京中高官。

因而,有个大明白便想出招来。岁供的队伍会在金陵城外的驿所歇一夜。这时,亦有自金陵来的小吏投宿于此。两者的车架停于一处,夜深了,便有懂事的下人将这一处备好的岁供,搬至另一幅车架。天明后,车架一者入城,一者继续出城,后者到了**、江宁等地回转,将一车满满的孝敬悄无声息地运至高门。

时临安在仪制清吏司的卷宗中泡了恁久,又找到做惯中人的一名小吏,只叫他以为,自个是新官上任,手头不算宽裕。终于一哄二骗地问出了这一番隐晦的安排。

此后,她算着岁供入京的时节,又将使一手好鞭子的月琅达支去驿所盯梢,这才有了今日的收获。

“接应之人,你可做好了标记?”时临安问道,“待他们回了金陵,可还认得出来?”

月琅达饿极了,几息内吃下了半碗片儿川,“认得出,认得出,”她一擦嘴,“我下蛊了。”

“下蛊了”三个字激起时临安绝不美妙的记忆,她一把拧起月琅达的耳朵,“你又下蛊了?”她声音一高,“你可应了,再不用蛊害人了?”

“哎哟,哎哟,”月琅达捂上时临安的手,不叫她用力,“阿姊,我用的是平蛊,只叫我能找到那人,他自个不会怎样的。”

“用在你身上的绝命蛊,我只有那一条,再没有了!”她保证道。

“真的?”时临安缓下手劲。她虽要查岁供的真相,但她希望用律法,而非邪门歪道,去惩治那些尺位素餐之人。

“真!比真金还真!”月琅达一扭头,终于救下自个的耳朵,她又忿忿地小声道:“绝命蛊还是我的阿娘传给我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养。整个恩城都没几只绝命蛊了!”

这时,江正道的一双筷子掉落,“绝命蛊?”他惊道,“霁春中了蛊毒?”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他竟听到了蛊毒?

他又转过头,向傅玉璋求证道:“殿下,霁春真的中了蛊毒?”

却是另一当事人回答他,“是呀,”月琅达眨了眨幼圆的眼,“阿姊中了蛊毒,落下了河,是殿下跳下水,救了她。”

江正道心道,等一等,我好像错过了很精彩的故事,为何没有人与我过说这一段?

“早已解了。”为防月琅达再说出甚惊人的话,时临安赶紧截下话头。她将碟中所剩的菜心倒入月琅达的海碗,“你一直在吃牛肉,不许不吃青菜。”

幸而傅玉璋与她配合默契,“待岁供入了城,你有何谋划?”他问道。

时临安舒下一口气。只见她遥遥一指金陵城外的方向,“与殿下的重登黄册有关,”她道,“袁氏想叫咱们陷入岁供的泥潭,咱们便来一招釜底抽薪。”

也只有江正道,一时瞧瞧这个,一时又瞧瞧那个。然而,除了起初的一眼对视,这二人又掩下其余的心思,一心说起差事。

两日后,《金陵十二时辰》出了一版特刊。“每日消息榜”中的头条写明——东宫主持重登黄册,详情请见副刊。

随赠的副刊中,满版皆是重登黄册的内容。

各处的说书人得了吩咐,条分缕析地与听客说明此次重登黄册的不同:流程更简便,田地核查更公正,更重要的是,太子殿下特在京兆府辟出公堂,京畿百姓若在重登黄册时遇到不公,都可向他呈递状纸。

如此一来,一应摸鱼的,躲懒的,牟利的,俱歇下了心思。起先还在张望、疑虑的百姓切实地经历这一轮次的黄册登记后,纷纷化身“安利君”,与旁人拍胸脯保证,这回的黄册登记,当真不折腾人!

几番安排下,傅玉璋主导的京畿之地重登黄册,以前所未有的顺利态势进行下去。

这日是天禄阁的小朝会,傅玉璋禀完重登黄册的进展,得到傅承临的一番肯定。朝会后,他将傅玉璋留下,却未看到傅玉书出门时,一闪而过的怨恨眼神。

傅玉书快走几步,撵上袁文翀。

“舅舅,便叫傅玉璋做成了黄册?”他声音虽低,语气却透着怒意,“眼见的他一步一步起来了,咱们真不管?”

袁文翀的两道眉与眼角俱垂着,单看面相,他是一位性子温和的老儒生。傅玉书“小孟尝”的一层皮,倒是一半承了他的指教。

“殿下,臣与你说过,凡事要顺势而为,”他平静道,“不论是锦江府的新政,或是京畿的重登黄册,太子殿下抓住了民心,民心便是势,你我都不可逆。”

“那…”傅玉书仍不服气,“如今,东宫的势力渐渐起来了,他自个把着门下省,便是咱们的户部、礼部,都叫他插进人来,我怕…”

袁文翀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自天禄阁前廊道走过,“豫王殿下,莫急,”他道,湿冷的风吹起他的鹤氅,露出里头的绯色圆领衫,他身形似松,未被寒意侵扰一瞬,“如今,东宫顺了民意,可他能顺应一世?”

袁文翀一笑,“哪有这样好的事情?”他道,二人走过风口,飘扬的鹤氅垂下来,静下来,“岁供便是臣为东宫准备的岁末贺礼,豫王殿下且瞧着吧。”

天禄阁中,傅承临望着玉冠高束的傅玉璋,心中感慨万分。

他想起太康四年,久居龙虎山的元觉皇叔回宫,他一见襁褓之中的傅玉璋,便甩了拂尘,要过他的生辰八字。

元觉皇叔在司天监闭关三日,三日后,方算出那一句谶语——晋中兴,皆系于此子。

几年前,和敬皇后薨。再一年,太傅时熹过身。傅玉璋沉入怨恨里,不理世事。

傅承临骂过,打过,却如一滴水没入深湖,激不起一点涟漪。

和敬皇后与袁贵妃,他选择了袁贵妃。傅玉璋与傅玉书,他却不论怎样,都站在傅玉璋这头。情*爱与江山,从来是不同的。

他希望傅玉璋能明白。

“九琢,”傅承临唤道,“黄册之事,你做得不错,可要甚奖赏?朕想起来,此前的新政,与吐蕃的议和,俱不曾奖赏于你,你可一并提来。”

这时,他想起在吐蕃的那一位舅兄,又联想到方才唤的傅玉璋的表字,“因着与吐蕃议和,你的冠礼都耽搁了,哪有东宫的太子在外头行冠礼?”他挑剔道,“还有这表字,朕已为你取好,却叫你舅舅抢了先,幸而他这回不荒唐,取了个尚过得去的表字。”

在傅承临眼中,他的这位舅兄一身的武夫习气,既不讲理,亦无修养。初听傅玉璋道,吐蕃王已为他取了表字,他可担忧极了,只怕那位粗鲁不堪的舅兄取了叫晋朝蒙羞的表字。

幸而,“九琢”二字还过得去。他欲修复与傅玉璋的父子之情,便不再出言反对。

“陛下,臣乃东宫,为社稷谋福,乃分内之事,臣不敢居功。”傅玉璋说道。

随后,他一撩袍角,在傅承临面前跪下。

“九琢,这是作甚?”傅承临直起身子,惊道。

“然,臣有不情之请,”傅玉璋俯下身,行稽首礼,他的额头贴上烧着地龙的温暖地面,可是,他只觉浑身冰凉,“臣荒唐已久,多年来不敢叨扰母后。眼下,臣做了些差事,欲至母后灵前,告慰于她。”

“儿臣斗胆,请父皇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