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17章 第 17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自青年时起,石磊养成早起的习惯。不论前一日几时歇的,也不论前一日是行军、饮酒、念书,天光乍露,他便起身,练一套拳,再将刀枪剑戟耍遍。

这日一如往常。

他揉开宿醉的双眼,再饮一瓢凉水,便打马去了松州府大营。

松州府大营背倚西山沟,呈半月状。

营中呼喝之声震天,是二万甲兵晨起操练。

“大人,左参政一早便来了,等在帐中。”亲卫牵住马,禀道。

石磊扔过马鞭,点了点头。

他一面走入军帐,一面快速思索,谭子建所为何来。

几月前,石磊收到京中来信,命他于新政一事,作壁上观。因而,东宫一行入锦江府,新政引发四方风议,他都不曾出面。

出于好奇,他曾在私下里过问。不料,这一番过问,叫他对东宫生出赞赏。

兴茶马互市,以充盈国库,这是新政最要紧的目的。然而,施政之余,东宫未叫眼前利益昏了头脑,反是看得远,布下一道道具体而微的施政,不以茶夺粮。

对此,他欲拍案叫绝——他是武将,自然知晓粮草之于战争的紧要。若边境告急,西南粮仓却无粮可调,届时,西南、西北一境如何守?仅是设想,他便吓出一身凉汗——此等毁国之罪,谁担得起?

此后,东宫召开“新政发布会”,叫一干心黑的没了言语。石磊觉得庆幸,庆幸东宫撕开了袁氏一党的掣肘,叫新政顺利施行下去。

然而,就在次日,他再度收到密信。信中,叶澍之命他护送东宫前往松州府,届时,相机行事。

至于“相”的甚“机”,叶澍之并未言明。

叶澍之明白,他们招徕石磊,凭的是见不得光的手段。骨子里,石磊耿介、正直,与他们并非一道的人。

因而,他既用石磊,也防石磊。他要用法子,叫石磊彻底成为他们的人。

法子的关键,在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谭子建。

“今日,东宫与吐蕃王和谈,商讨互市细节。”谭子建抱拳一拜,禀道,“和谈之事,当不会另生枝节。明日的围猎,是否尽早吩咐下去?”

依惯例,会盟之后当刑牲祭祀,围猎祝祷。

石磊看了一眼谭子建呈上的安排,祭祀之地设于西山沟的一处高台,白马、石碑俱已备下。入山一里,有密林、清溪,是围猎的上佳之所。

看着圈定的围猎的范围,石磊眼皮一跳,莫名觉得不安。

然而,这日却平静,未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石磊巡过大营,又随东宫与吐蕃王和谈边境兵事。如谭子建所说,这日的和谈绝无枝节,不论是东宫,或是吐蕃王,都生怕对方吃亏,只差各退出三十里,让作对方的功绩。

石磊叫吐蕃兵扰了数年,闻言有一些无语——感情…真的只是“冲冠一怒为妹妹,为外甥”?他这一方主将,做得窝囊。

一片和气之中,叶澍之递来第三封密信。

信中写道:戌时正,通远桥畔,陈氏篾匠铺,见面一叙。

至于见谁,“一叙”何事,俱未说明,是一贯的叶澍之的风格。

石磊只觉一张瞧不见、避不开的大网,正缠住他的肢体,叫他动弹不得,呼喊不得。

他快喘不上气。

然而,戌时初,石磊着一身夜行服,出了驿所,直奔通远桥畔的陈氏篾匠铺。

微凉的山风扑来,叫他清醒,也叫他沉沦。

他如同一只折翼的猎隼,再挣扎,都越不过疾风。

陈氏篾匠铺设于岷江之畔,是一处藏式小楼。只见它用白色浆涂墙,在月辉中,莹莹地似能自个儿发出亮光。

石磊敲了门环。

片刻后,门后传来问询,“二郎?”那人问道。

“嗯。”石磊确认身后无人相随,这才应道。

木门开了一道缝,叫石磊闪身而入。

然而,脚尖着地的瞬间,石磊只觉一股又薄又细的风袭过——

不好,是埋伏!

他欲退出,身后的木门已被关上。石磊只好疾走数步,叫后背贴上石墙,这才腾出心思分辨眼前的局面。

六名黑衣人布纺锤阵,将他围住。他们或持刀,或执剑,倒是未用江湖旁门的奇怪兵器。

“你们是何人?”石磊一面问话,以图拖延时间,一面飞速思索,究竟是谁看破他与叶澍之的一番交易?

“咱们是何人不紧要,”为首的黑衣人答道,“紧要的,是石大人…哦,不!是叶二郎。”

“我不知你们说的甚!”石磊不愿承认,也不能承认,他抽出腰间横刀,攻向离他最近的一人。

一息之间,几人走过数招。石磊陷于围攻之中,未分出精力去发觉,二楼的阑干前,站了看热闹的两人。

“他一见密信便来了此处,已能说明他与叶澍之的关系,”时临安压低声音,问道,“这般负隅顽抗,为的甚?”

傅玉璋着一身木兰色的宽袖,站在一片白月光中,如临世的神祇。他垂下眼,“他不愿与人承认,他姓叶。”傅玉璋答道。

半柱香后,东宫暗卫擒下石磊。一人揭下面纱,禀道:“殿下。”是点杠。

闻言,石磊猛地抬头,瞧见二楼的傅玉璋与时临安。

“能这般穷尽智计,确实只有太子殿下,”石磊自嘲一笑,道,“我早该料到。”

“早已料到也罢,此时方知也罢…”傅玉璋问道,“你愿孤如何称呼你?”

“殿下既已知晓,何必多此一问?”石磊阖上眼,似认命一般。

“唔…”傅玉璋沉吟一声。

他转过身,自步梯缓缓而下。他自一片月辉中走来,停至石磊面前。

傅玉璋捏住石磊的下颌,抬起他的脸,再问一遍,“你愿孤如何称呼你?”

石磊被迫睁开眼,迎上傅玉璋的目光。

起先,他的眼满是困惑,并不明白傅玉璋几次三番地问他,是为何。待他思虑一番,咂摸一番,他明白过来。

他颤了声儿,“殿下,我姓石,不姓叶。”他道。

时临安跟在后头,将石磊眼中的泪,声中的恨,看得分明,听得清楚。

前日,江正道递来密信。

信中称,三十余年前,叶澍之之父曾赴四川办差,有过一段情缘。然而,他既不愿叫嫡妻生疑,惹出事端,又不想养了外室,成为政敌攻讦的把柄。于是,他留下银两,在一日清晨不告而别。

却不料,露水的情缘结出了果子,那位姑娘生下一子,正是石磊。

石磊的母亲未婚而育,成了满城的笑柄。族人吞下银两,却将娘儿俩赶出城去,以证家风不堕。

孤儿寡母一面流浪,一面咬牙活着,不知吃了多少苦。终于,石磊长成半大小子,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他由人作保,入川军大营当兵。

许是他命硬,一□□穿左肺,自疾行的战马摔下,都不曾叫他丧命。他咬牙挺着,从大头兵升至小旗、总旗。

后来,大晋与滇国开展。山高谷深,滇国又有象军奇袭。看到昨日还在饮酒吹牛的同袍,今日就叫巨象踩成烂泥,石磊第一次感到恐惧——他觉得,自己逃不出这一战了。

再后来,时熹乘一辆马车,“嘚嘚”驶入川军大营。

自此,川军一反颓势,成了一尾泥鳅,滑手极了,也难缠极了。

一日,前锋营的几十总旗被召起,时熹叫他们诈降,从内打开乌蒙城的城门。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若时熹是“一将”,石磊一行便是垒砌的“万骨”。他们入了乌蒙城,却叫细作卖去行踪。

身边的兄弟愈少,石磊却在血雨中冷静下来。最后,他驾一辆满载火药的马车,不要命地炸开了城门。

攻下乌蒙城后,时熹曾探望于他。时熹带来几卷《武经总要》,想叫石磊念书。不料,石磊是个文盲。

于是,时熹麾下的文书每日一来,教他识字、句读。

渐渐地,石磊从不要命的莽夫,成了有谋略、知进退的莽夫。在时熹的赏识下,他升为百户、千户,直至从四品的裨将。

军功传回乡里,再无人欺负他的母亲。甚至是将他们逐出城的宗族,亦托人递来消息,欲把母子二人重录入族谱。

石磊以为,日子会延续这般势头,一日更比一日好。

然而,他总不受命运眷顾。

战胜滇国后,他应召入金陵受赏。一日,他自时府出来,叫一位华服老仆拦住去路。

那人将他带至一处小院,等候他的,是与他眉眼仿佛的叶澍之。叶澍之称他“二弟”,道来一段不堪的往事。

那之后,叶澍之将母亲“请”至金陵,叫他背弃时熹,做下一桩又一桩恶事。

有时候,石磊宁愿糊涂,而非清醒地看着自个儿,溺于一片腥臭的沼泽。

“石大哥,”时临安往前一步,唤道,“往事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昨日,我与你说起阿爹的不可‘因私废公’,你绝不是毫无感念。”

“昔日,阿爹看重你,培养你,定不想叫你囿于私情,失陷大义,”时临安劝道,“你可知,为打断你的逆骨,今次等着你的,是甚?”

石磊沉默良久,才问道:“是甚?”

傅玉璋静立着,木兰色的宽袖低垂。

他的语气平静,未有一丝波澜,“是叫你的手中,沾上孤的血。”他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