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靠卖冰块富甲一方 > 第1章 序幕

穿越古代,靠卖冰块富甲一方 第1章 序幕

作者:福寿康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21:42:24 来源:文学城

辽东盖州卫,自官道下行二十里路,遥见山林中三尺宽的溪流,水面清澈透亮,如同琉璃浮于石床之上,蜿蜒曲折,绕山半周后,径直流进山林低洼处,汇成一面湖,名为“洛泽”。

这山、这湖都是康显郡王府的私有,方圆几百里唯一的朱姓人家。

因地位尊崇,加之康显郡王第二任正妻,为辽东进贡野山参的富商之女江氏,府中人平日总是肥马轻裘、锦衣玉食。

郡王岁支禄米数额两千石,良田一百万亩,住宅、商铺更是多不可数;府中上下一百来人,吃穿用度、月俸、往来礼金等,纷繁复杂,全靠康显郡王妃江氏的一支笔杆子,一笔一画、有条不紊记录于帐簿之上。

江氏深居简出,与王爷相敬如宾,并不恩爱。外界多有传言,认为江氏貌丑但贤德,持家有方,颂称江氏为江嫫母。

但她本人并不乐意得此“美名”,相貌美丑倒是次之,历史上的嫫母是次妃,拿江氏比次妃,难道要把那个无名无分的侍妾比作正妃?

若是听见下人如此议论,江氏必然要严厉喝止,甚至罚那人一个月的月俸。

江氏管理家中事务时,身边总伴着一位年轻女子,眸子如清澈的溪水,行为举止却老成持重。

这女子名为江清月,自七岁时父母双亡,来了这康显郡王府投靠家姐,如今已经十一七,熟读诗书经纶,善算数,江氏有意将其带在身边,“阿妹,多瞧瞧,将来你若是嫁了人,便也会像我这般,操持一大家子事情,那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阿姊,你这不是揶揄我么?我将来若是嫁个伐木的、泅水的,天天砍柴、渡船,可就没这些烦心事。”

江氏掂了掂笔,说:“只要人好,管他是伐木的还是泅水的,说不定比嫁进郡王府好。”

江清月连忙捂住江氏的嘴,左右看了看四周的丫鬟。

“阿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江氏抬了抬眼皮,俨然摆出一副认真模样,“两姊妹间的玩笑话罢了,难道被谁偷听了去,还能厚脸皮,去参我一本不成?”

房间里的几名丫鬟低着头交换眼神,似乎谁都不想承担这个罪名,默默退到了门外。

未见其人,却听见一阵银铃响,穿着红绸缎、头系红花的新妇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壶茶,脸上还挂着明媚的笑,“娘,请吃茶。”

江氏先是愣了一下,眼光上下流连几番才记起,忙接过茶盅,摆手让新妇坐下。

“瞧我这记性,昨日吃了酒,今早一起来,全然忘记了这事。”

李钦语弯眉含笑,身体前倾,一双白皙丰腴的手很娇羞地交叠搭在腿上,手腕上的银铃串叮叮作响,叫人挪不开视线。

“这是我们家乡那边的规矩,娘或许不知道。”

“听闻你的家乡,在湖淮一带?”

“在广州府出生,应天府长大,后随迁都一路北上,来了辽东便是辽东人。”

“都说‘湖淮熟天下富’,瞧你身上的布料,想必是江南产的绸缎吧?”

李钦语闻言,立即站起身来给江氏瞧,“娘若喜欢,我给娘定几匹上好的龟背纹丝绸,据说京都那边可流行这种花色了。”

江氏摆了摆手,“我年纪大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还用得着这些?你若真有心,给家里弟弟妹妹——还有你月姨母准备几套,她们穿得漂亮才是正经事。”

“是的,是的,要给姨母准备着。”

**月脸一红。

虽然和这新妇差不多年纪,但由于江氏的辈分,李钦语只得跟着大郎一起称江清月为姨母,她着实有些羞赧,连忙说道:“我、我也不要这些东西。”

江氏看了看江清月,又看了看李钦雨,心里似乎有个疙瘩,叹了口气,借着要继续打点家中大小事务的名义,请回了这位新妇。

待人走后,两姊妹又议论起来。

“原本以为是娇生惯养的深闺小姐,没想到还挺会处事。”

“阿姊,可我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

“李钦语再怎么说也是李家的人,如果用我前世那边的俗话来讲,就是‘儿子娶了老子小情人的亲戚’,怪怪的。”

江清月是穿越来的,或说重生,她自己也拿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更不知道自己前世是昏迷了,还是已经去世了。

那时正值江家吊唁,江清月带着现代的记忆来到这具身体,睁眼,只见一大帮远房亲戚急赤白脸,盘算着争夺江家的遗产。

若只是七岁孩童,自然无力应对眼前局面,但好在江清月前世是律师,原本就能说会道,直率刚断,亦无古时这般羞赧和弯弯绕绕,当着一众亲戚就敢大拍桌子,呵斥阻难,最后硬生生撑到江氏回来主持公道,才没让这群人得逞。

也在那时,江清月同江氏很诚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由来。

江氏从遥远的记忆中回过神,忽然正经起来,“这事儿只能你知、我知,断不能给旁的什么人听见。”

“放心,我谨慎的很,是瞧这房间里没人才说的。”

“不过你这话说得可真逗,‘儿子娶了老子小情人的亲戚’,想想确是这样。”

“原本郡王爷事事顺着那侍妾,也一并看重三姑娘淇姐儿,现在连大郎的新妇也是李家人,康显郡王府可是要水深火热了。”

江氏嘴上说得极其严重,实则不以为意,依旧摆弄着她的账簿。

“阿姊,你真不觉得李善俪这步棋,走得太刻意了些么?”

“她刚进府时就一心打量郡王妃的位置,可这多年过去,她不还是没得逞么?况且,你长大了,潼姐儿也及笈,将来你们都会离开郡王府,只我一人在这,给口饭吃就能活,其他也没有什么好操心的。”

“那我不嫁人了,也留在这郡王府,你吃什么我便吃什么。”

“女子总归是要嫁人的。”江氏伸出食指,刮了一下江清月的鼻梁,“难道你想留在这里当老姑娘?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谁说不嫁人就丢人了,况且我才一十七,还年轻着呢。”

“大郎的媳妇——李钦语今年也才一十七,算上月份,比你年纪还稍小些呢。”

江清月把手中纸笔一放,假装怄气要离开,走到门口时,见路的尽头,四姑娘正朝这边走来。

门外青草长了一茬又一茬,蝉鸣声依稀,只能听个朦胧的响。

这里的夏季不算热,仿佛严寒只是躲在石缝里,从未真的离去,没有日光的地方总残留着湿冷气息。

朱潼揉着膝盖,撑着木棍一瘸一拐,慢悠悠走过浅浅的草皮,在众人搀扶下进了房间,还没站稳就找椅子坐下。

大郎朱溯、二郎朱泓都是前一任郡王妃所出,三姑娘朱淇则是康显郡王爷在兖州同李善俪生下的女儿。

虽这几个孩子如今都在江氏名下,但大郎二郎心系他们死去的母亲,淇姐儿自然同自己的生母李善俪更亲近。

真正被江氏一手带大的,只有四姑娘朱潼。偏偏潼姐儿身体又最不利索,自小体弱,五岁那年因下人不慎,落进冰湖中患了腿疾,每逢湿冷季节,腿便僵直不可弯曲,酸痛乏力,甚至疼痛不已,府中遍访各位名医,均无功无过。

江氏忽然想起晨来拜访小媳妇,心生一个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时,已然默默念了出来:“若是去到温暖的地方,潼姐儿的腿疾可有缓解?”

江清月立刻反应了过来,“你是说,让四姑娘到南边儿去?”

“听说南边风和日丽,碧空如洗,青年人傍河对唱,好不热闹!若真同大郎媳妇所说,南下对潼姐儿未必不是件好事。”

朱潼俯身揉了揉膝盖,眼里亦透出一丝亮光,可嘴上仍说:“我连这王府都走不出,哪儿有可能南下呀。”

江清月看着踌躇的两人,接话道:“潼姐儿有木车,走水路下广州,应该没大问题。”

江氏唤来丫鬟,忙打听康显郡王爷的去处,恨不得下午就出发,带潼姐儿去暖和的地方休养。

“郡王爷一早乘马车去槐花酒楼看戏去了,不知多久能回。”

江氏脸色沉了一下,虽然夫妻二人向来是各过各的,互不过问,但大郎昨日成亲,家中剩一大堆烂摊子要收拾,他竟带着侍妾潇洒快活去了。

朱潼有些嗔怒,弯弯的眉毛扭作一团,拍腿说道:“又是李善俪这个花狐狸,骗的爹爹团团转。”

江氏皱眉,江清月见她脸色不对,急忙转移话题,说道:

“阿姊,既然康显郡王爷不过问家事,那又何须他做主?就算不靠郡王府,只雇一辆船南下,又何来难处呢?”

江氏虽处理家事得心应手,但在大事的决择上总显得优柔寡断,她想了又想,说:“这一趟山高路远,没个一年半载都回不来,还是得郡王爷做主才行。”

几人正愁眉苦脸间,江氏的贴身丫鬟黛钗急匆匆进来报信。

“夫人,郡王爷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