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 第47章 中秋节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第47章 中秋节

作者:谢紫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9 23:45:37 来源:文学城

卫琅成亲那会娘家给陪嫁了一大一小两个庄子,这次去的就是他那个大的庄子。

这个庄子是卫母婚后头几年置办的,开始不到三百亩,这些年陆陆续续增加到四百多亩。

刘自止之前和卫琅来过不少回,当然也不陌生。

庄子上除了良田还有一片山林,山林不大,由于经常人来人往的缘故,并没有凶猛的野兽。

他们这次趁着给刘自止过生的机会,出来放放空和捡一些山货。

“还是这边院子大,在咱家那可真是‘坐井观天’!”刘自止来到晟京城最大的感触就是房子小。

毕竟大齐对于官员的住宅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晟京城内的房子都是严格按照大小一期、二期的规划建设。

晴雨两宜,四时皆景,老祖宗对建筑赋予独特的美好寓意,时下院落讲究四水归堂,有堂皆井。

刘父如今六品官除了建筑制式的要求外,住宅占地面积不得超过3分地,也就是说房子和院子一共最多200平方米。

刘自止如今住的宅子有东西耳房,正房自然更小上一些。

而这边是三间青砖瓦正房和两间厢房,平日里不住人,宅子由庄子上的管事照看。

卫琅前几日便派陈六过来传话,因此连同室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两人说是出来游玩,也就是赶着新鲜劲到山上转了一圈,带下来两半筐新鲜板栗。

两人中午亲自动手炒了个板栗烧鸡,吃了一顿‘粗茶淡饭’,平平淡淡过了一把农家生活。

公鸡是管事拿过来的,看着个头不小,说是不要钱,但刘自止他们还是按照市场价给了40文钱。

“回来啦!”见刘自止他们进了家院,坐在小板凳上的刘母连忙招呼他们。

“阿娘,万福!”

“臭小子,有没有淘气啊?”刘自止见胖包子见人便扑,尤其对他阿姆极为热情,忍不住拦了下来,捏了捏他的小脸蛋。

“一边去,别欺负我孙子!”

刘母见状瞪了他一眼:“整天说小孩不好带,偏你胡说,咱看蹲蹲带着省事多了。”

一旁的田嬷嬷也搭话道:“小少爷可乖了,老爷你们走后也没闹着要人!”

“出去了一趟,怎么带了这么些东西回来?”刘母见陈六他们接连搬进来几个筐子,不由起身上前心疼地说道,“这得花多少个钱呐?”

“都是卫琅庄子上新鲜的栗子、花生和蔬菜,咱们自家分分也没多少!”

刘自止接着说道,“回来的时候见河畔上有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河蟹,看着挺肥,便买了一些。”

“如今正是吃河蟹的好时候,几个钱一只?”

“母蟹贵些,15文一只。”刘自止回道。

“是贵了几文,咱瞧着个头不小,得有三四两!”刘母朝筐中看了几眼说道。

“嗯,赶巧碰上便多买了些,正好顺路给岳母送了几只。”

“是该给亲家尝尝鲜,河蟹可不好过夜,今儿晚上正好蒸着吃。”刘母点了点,老二两口子自己乐意掏钱,她也不当恶人。

“怎么没见其他人?”

“你爹是整日不着家!谁家像他这样两手一摊,啥事不管!咱也懒得管他!”刘母说起刘父便是一通抱怨。

之后接着说道,“你大哥带着成和和瑛哥儿给夫子送节礼,两家离得近,估摸一会就回来了。你大嫂……”

“二叔,万福!”

“叔郎,万福!”

刘母正说着,刘大嫂便带着成瑞和敏琪从西厢房里出来。

“大嫂!”刘自止和卫琅忙叫人。

“这两个也该启蒙了,也就这会儿空闲教他们识几个字。”刘大嫂笑着说道,“一听动静,便知是二弟和弟郎二人回来啦!”

“怪不得几日没见,成瑞和琪姐儿越发知礼了!”刘自止随即夸了一句。

接着对双胞胎说道,“成瑞,琪姐儿,告诉二叔想不想吃面人?”

“想!”双胞胎异口同声地大声答道。

卫琅将手里的一个油纸袋打开,掏出里面色彩鲜艳的面人:“拿好,一人一个。”

“哇,小兔子!”双胞胎两眼放光,就连蹲蹲也着急地伸手去抓。

“小孩子合该甜甜嘴。”刘母说道。

“阿娘和大嫂,更该甜甜嘴!”说着刘自止一人递过去一个大老虎,“大人大的,小孩小的。”

“老二,胆子肥了,这是说你娘是母老虎呐!”刘母嘴上这样说着,脸色却没有变。

刘大嫂也接了过去,打趣地说道:“阿娘这回可会错了意,这老虎看着真真威风,分明是巾帼英雄!”

刘母顿时笑了起来:“贯会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是,儿子出钱不讨喜!”刘自止也跟着笑了起来。

“还是我家琅弟会讨阿娘喜欢,说儿子生辰是阿娘的受难日。这不看上了一把牛角梳,巴巴给您送过来!”

这把牛角梳温润如玉,刘母把玩了几下便收了起来。

她如何不知琅哥儿定然说不出儿子口中的那些话,不过惦记她却是真的。

她内心也是欢喜,脸上的笑容自然洋溢起来:“费那个钱干嘛,琅哥儿前几日才给娘和你爹送来一身缎面衣服!”

“应该的,阿娘喜欢,再给您做一身!”卫琅说道。

“不用了!”刘母摆了摆手,“一到过节你和你大嫂一人便是一身绸缎衣服,咱平日干活,可舍不得穿!走个哪里,也穿不过来!”

十四这天,刘母说好带着几人一起做月饼。刘自止和卫琅用过早食,就去了老宅。

刘小妹也暂时放下花韵铺子的事,见刘母端上来一大盆,不由咋舌道:“阿娘,栗子馅准备的也太多了!咱家哪里吃得完,也不怕伤着胃。”

“不多,你二哥昨儿带回的新鲜栗子不少,做些板栗酥,一家送几个也就没了!”

刘母会做酥皮烤月饼,家里的五仁月饼已经够多,便准备了莲蓉蛋黄和枣泥两种馅料。

卫琅和刘大嫂将醒好的面团,包上馅料,虎口慢慢收口,揉圆,表面滚一圈手粉,制成月饼团子。

刘自止和刘大哥两人跟着打下手,将月饼团子放入模子中,倒扣按压出花形。

家里的月饼模子是由枣木制成的,底部刻有吉祥花纹,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带有“中秋”字样,一个带有“花好月圆”字样。

刘小妹则带着瑛哥儿负责摆盘和刷蛋液。

众人一边干活,一边说着闲话,气氛好不热闹。

说起刘小妹的水粉铺子,纷纷夸赞她经营有道。

聊到中秋送礼的问题,刘自止和刘大哥说起文人的讲究,时下最流行的便是好友之间互送诗画、对联。

刘自止也有一二好友,大家每年送来送去,也难有新意,他今年送的是定制的竹书签,收到的也是去年那几样。

“你们就是穷讲究,这吃食也是银子买得,怎么偏它就俗气呢!若是饿上几天肚子,再试试,保准说法又不一样。”

刘大嫂对于这些也是见惯了,每年换着说词地折腾。

“还是吃得太饱闹的,咱自家亲戚可不讲究这些,送得可不就是人情味!”刘母刚从厨房出来,便听见刘大嫂的话,也是极为赞同。

“老二,这批快好了,等会我每样装几个,你给琅哥儿家送去,正好赶上吃热乎的。”

“好。”刘自止答道。

“要不是昨儿河蟹不能放,一起送过去也看着好看些!”刘母说着,竟有些可惜。

“阿娘,刚刚还说自家亲戚不讲究这些呢!”刘小妹立马抓住了刘母话中的漏洞。

“去,哪儿都少不了你!”刘母作势朝刘小妹虚打了一下。

“家里真不讲究,咱们亲手做的,我阿娘必定喜欢。”卫琅连忙解释道。

“亲家也是实在人,到咱这个岁数也就是盼着一家人热热闹闹,老二以后可得带着琅哥儿常去走走。”刘母一时感觉时间不饶人,不由嘱咐道。

“知道了,阿娘!”就是刘母不说,刘自止也会这样做。

其实上次休沐的时候刘自止他们和卫琅大姐家一起约好送了节礼。

人都是相互的,有时候不管是否过节,家里买了好东西也是送来送去。

刘自止经常往岳家送东西,岳母也会给他们送。

“咱记得于小子和林小子是要成亲,这月哪天来着?”刘母突然想起了刘自止的同窗,顺嘴问道。

“对,涛泽这月二十六,方宜下月初十。”刘自止说道。

“老大那一群孩子都大了,你们几人就属林小子最小,眼瞅着他也要成亲了。”刘母感慨道,“咱家大事,就剩舒姐儿一个!”

“阿娘,这是要赶你亲闺女呢,人家还想多侍奉您几年!”刘小妹没想到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赶紧灭火。

“可别,常言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娘我可不敢多留!”刘母也在发愁,小闺女这事她也不敢逼着相看,可是岁数赶年马上双十。

“亲娘~”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圣上果然派人给新科进士们赏赐月饼,刘自止得了四块。

晚上明月当空,大人们祭祀月神,小儿则祭祀兔儿爷。

祭祀兔儿爷是近些年的事情,百姓们认为,兔儿爷是天宫中捣药的玉兔,为治病救人的兔神,小儿祭拜可保祛病平安。

刘父和刘母在月下摆了两张八仙桌。一张八仙桌家人围坐吃团圆饭,一张用来祭神。

祭神的那张八仙桌上放着一个泥塑的兔儿爷。

兔儿爷人形兔耳,身着红色官袍,端庄中带着萌趣,十分受小孩子欢迎。

兔儿爷像前放着鲜果、月饼,糕点等贡品。

月饼是由大小不同的圆饼一个个由大到小往上摞起来,最上面放着的那个则是圣上赏赐的瓜仁油月饼。

既表明刘家一家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也表明对于神明和幸福生活的重视。

贡品前则放着香炉和蜡烛。

将蜡烛点燃,刘母带着刘大嫂和卫琅二人拈香先拜,刘父他们父子三人紧随其后祭拜,最后小孩子按照长幼顺序也跟着祭拜。

拜完之后,众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赏月,刘父当即开了一坛桂花酒。

“来,今儿过节高兴,咱父子三人痛快饮酒!”

“只许哥哥们喝那可不行,”刘小妹闻言撅起来嘴,“既是团圆就该全家一起喝!”

“闺女,说得好!”刘父也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心情舒畅地说道,“咱家就该团团圆圆,齐齐整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