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 第46章 过生辰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第46章 过生辰

作者:谢紫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20:34:21 来源:文学城

对于韩宅中为何没人发现韩县丞毒发并送他就医,众人这样解释。

韩夫人:“雯哥儿那日腹泻不止,我心里万般着急,和梅芳去了安仁堂,之后也是心力憔悴顾不得其他。”

秋娘:“送完醒酒汤,贱妾大哥正好有急事来找,贱妾便趁机躲了出去。”

众仆人:“小广场上请了名角登台唱戏,我们以为宅中留有人,便出去听戏。回来后没听见动静,以为老爷正在睡觉。”

邻居:“民妇听到了动静,以为韩县丞又在醉酒打人,也不敢管。”

总之是不在场和不敢管,让韩县丞错过了救命期。

证人退场之后,各位大人之间又展开激烈地讨论,案子中的巧合实在太多。

李大石投毒已经是板上钉钉。醉酒汤是否有毒,犯人又是谁,明显证据不足。

刘自止二人只是小喽喽,本着谨小慎微的态度,只在一旁边听边记,存在感不强。

八月十二散衙之后,算是正式放中秋假。

这天下午节礼是由户部清吏司的官员带着杂役统一送到各官署衙门的。

每个官员都能领取一份福利,不过这次和往年一样分了三个等级。

中秋节这天,圣上会举办宫宴宴请大臣们,一些倍受宠信的大臣还会额外获得圣上的赏赐。

刘自止得了一桶花生油和一个提篮。

目前大齐朝普通百姓所食用的素油,南方以菜籽油为主,北方则以花生油为主。

从海外带过来的花生品种有红皮和白皮两种。相比之下白皮花生颗粒大,产量高,出油率高,通常被用来榨油。

榨油剩下的花生渣,会被压成花生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个不错的吃食。

压饼的时候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放上白糖,用刀切下来,偶尔啃上一小块,能吃很长时间。

一木油桶花生油有十斤左右,毕竟经过官府严选,质量上乘,正好适合用来炸果子。

提篮里除了石榴和苹果两种福果外,还有四封月饼。

“是什么味的?”卫琅凑过来,搭上他的肩膀,好奇地问道。

“桂花和五仁。”刘自止看到上面的字样和广寒宫前玉免捣药图案,只做平常,“每年都是这几样,也就这几天才能吃到。”

“还是过节好。五仁最为正宗,每年要是没吃到,总感觉少了一块!”卫琅兴致不减地说道。

“嗯。”

刘自止前世吃过的零食和糕点多种多样,五仁月饼早就被排除在味蕾之外。

但今生或许是节日的气氛浓厚,人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也或许是真材实料,感觉怎么都吃不腻。

“内造的瓜仁油月饼最是一绝,吃起来香松柔腻,不觉甚甜,可惜当时只分得一小块!”

卫琅猛然感到一阵馋意,不好意思地擦了一下嘴角,接着偷偷瞄了刘自止一眼,见他没察觉,这才放心地松了一口气。

“圣上往年都会赏赐给新科进士,今年应该也不例外。”

卫琅如今不过前世上大学的年纪,刘自止自然也乐意纵容,“到时候把我的那份也给琅儿!”

“才不要!”卫琅抿着嘴唇,一个眼刀子刮过来。他可不是那贪嘴之人。

“好!”刘自止眼神带着一丝笑意,宠溺地望着他。

“我可不吃独食!”

“好,和我家琅儿一起吃!”

可恶!卫琅自认对这人的柔情已经有了抵抗能力,还是心虚地摸了摸有些偷偷发烫的耳尖。

“这次是老鸭汤。”红叶端着汤盆放到八仙桌上,一股老鸭汤的味道随即传到刘自止鼻子里。

说是秋日进补,卫琅一点也不含糊,他们家这些天着实喝了不少汤汤水水,期间也吃了一回鹅肉。

结果就是刘自止每日发了疯地锻炼,就怕帅脸圆了一圈,遭到他家琅哥儿厌弃。

想到接下来几个月的秋冬进补时间,刘自止不由胆寒,看来自己每天的远动量还要增加。

“鸭肉性寒,里面放了山药和枸杞。一斤山药竟比这只老鸭贵了20文,蔬菜正是应季时候,价钱也没低上几文,幸亏咱家里还有几个钱……”

刘自止听得认真,他就喜欢听卫琅说说日常。

一个欣赏一个自然愿意多说,一来二去卫琅在他面前不知不觉地打开话匣子。

“家里的沙棘果干也放了大半年,还剩下大半筒,以后煲汤的时候放上一些,还能增加风味。”

古人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知道并不代表有能力治理。

都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但是由于烧火和取暖需要砍树的缘故,前朝聚居地附近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环境自然称不上好。

大齐太祖陛下先是重视煤矿的开采,蜂窝煤也是在那时出现。

接着组织百姓每年植树造林,本着砍一棵树栽两棵,制定了多条树木砍伐律法,这才有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陛下身为穿越之人,自然知道沙棘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在西北荒漠和戈壁的沙地上大力推广。

别看沙棘果不能饱腹,但营养价值高,也不占用本就稀缺的种粮土地。

果干保存时间久,不怕长途运输,有官府打通销路,老百姓多了项收入,自然愿意种植。

沙棘果干曾经也是风靡一时,如今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经过八十多年的治理,如今晟京的沙尘暴天气少有发生。

“眼看天要凉了,还得买些毛线。等中秋过了,给你和蹲蹲打两身毛衣。”

刘自止闻言笑着说道:“我不用,你自己和蹲蹲多打几身。”

“你那几身棉毛衣,洗了几次,都发硬了。还是新的穿起来舒服,左右不过几天的功夫。”

刘自止当即也不再推脱,卫琅的心意他知道,家里买毛线的钱还是有的。

这个晚上一如往常一样在卫琅絮絮叨叨的声音中温暖过去。

“蹲蹲想不想奶奶啊?”刘母从卫琅怀中接过蹲蹲,嘴上还不忘催促道,“蹲蹲放娘这里,你们小两口快走吧!”

八月十三这天是刘自止的生辰,卫琅一早起来亲自做了一碗长寿面。

汤面看着简单,里面窝着一个鸡蛋,代表着长寿和团圆,刘自止津津有味地吃得一点不剩。

二人出去游玩,蹲蹲便成了碍眼的那一个,他们干脆送去老宅,让刘母帮忙照看。

“先坐画舫过去,下了安惠渠,再搭个车去庄子。”卫琅随口说着自己的安排,“我让陈六申时到庄子上来接咱们。”

“好,”刘自止自无不可,想着自家的骡车无用武之地,一时感慨道,“也不知大家哪里来得闲情雅致,总喜欢这样费事!”

“还能卖了你不成!”卫琅其实才是懒得折腾,不过某人口嫌体正直,还偏偏好倒打一耙,不折腾一回,便是对他不上心。

“是是是,我的不是,今儿全听琅儿安排!”刘自止反应迅速地给卫琅打扇,陪着笑脸道歉。

惹得跟在后面的红叶和田大二人偷笑。

有闲情雅致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数都是读书人,普通人为生计奔波来去匆匆,自是不愿意费时费钱。

记得有人写过:“浮画舫,跃青骢,小桥门外绿荫笼。”

画舫一般装饰华丽,在水面上飘荡,离岸边不远,方便观赏水中及两岸的景观。

有钱的富贵子弟,都是包下整条画舫,邀几个同窗好友一同吟诗作乐、把酒言欢,可谓美哉!

今日刘自止生辰,卫琅大手笔包了一个画舫,画舫看着大约有十米长,船头也是雕梁画栋。

几人很快便上了画舫,二人刚刚坐下,便有人上了一壶好酒和几样点心、果盘,红叶和田大二人识趣地到了船尾一头。

接着便有清脆动人的歌声传过来,原来是歌女在唱着时下流行的小曲。

画舫徐徐前行,刘自止能感到清风拂面,偶尔与卫琅惬意地对饮,偶尔跟着曲子附和几句,好不自在。

歌女唱到:“愿君饮罢风生腋,飞到蓬莱日月长。”

这也是卫琅对他生辰的祝福,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

“生辰快乐!”卫琅轻声说了一句,对着他举起了酒杯。

刘自止眼神微动,内心不由激荡,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些什么,只好将一腔情谊装进杯中之物一饮而尽。

过了好一会儿,他平复了心情,有些意犹未尽地问道:“这就没了?”

“还想要啥?”卫琅给了他一个白眼,开始翻着旧账,“日日念叨,今早睁眼见了某人要说一遍,吃个长寿面要说三遍,走个路还要说一遍……”

“真没了?”刘自止像是一条丧家之犬,望向卫琅的目光充满了控诉,“我在琅儿心中当真失了宠!”

“好了,”卫琅被这样盯着,心中竟升起几分负罪感,只得掏出准备好的礼物塞给他,“拿去吧!”

“琅儿,果真疼我!”刘自止双眼在一息之间化作感动,打开匣子后便看见里面的一个桃木簪子。

见琅儿偏着头,俨然一副默默看风景的样子,其实余光一直在悄悄关注,他敢肯定匣子中另有玄机。

掀开匣底垫子的一角,果然发现一张叠起来的纸条。

只见上面写着:“结发为夫夫”,纸条下面正好留着半句诗的空白,他立刻会意。

调皮鬼!他不知此时自己的眼眸盛满了星河,装作不动声色地将纸条叠好,重新放了回去。

“正好缺一个桃木簪子,谢谢琅儿!”

“哦,我就是随便买买。”卫琅转回头,壮似不在意地说道。

“琅儿随便买买就正合我的心意,那说明咱们心有灵犀!”

刘自止心中虽有一些其他的小主意,但还是将自己的感受如实的传递给对面那人。

“哦。”卫琅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嘴角瞬间勾起与刘自止相似的弧度。

没有返程,下了画舫,河畔两岸都是沿途叫卖的人家,刘自止他们正好找到一辆顺路的牛车。

“琅儿,可坐过牛车?”

“没有。”卫琅回道,他是晟京城内土生土长的孩子,平日出行多为马车,嫁给刘自止后也是坐着有车厢的骡车。

这种只有车板的牛车也只是在他家庄子上见过。

刘自止在老家求学的时候,倒是经常坐,来到晟京后再也没有坐过。

见牛车收拾地很干净,于是对他说道:“那今儿跟着我,可要好生体验一回。”

等其他人的功夫,红叶从附近买了四个草垫子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