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 第8章 寒风日进县赶考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第8章 寒风日进县赶考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6 20:06:49 来源:文学城

若云表姐出嫁这天,珍卿吃了一会席,赶紧找个由头从席上脱身。回到后院先去看望姑奶奶,正巧在这里遇到三表叔。三表叔跟她说学校已经有眉目,叫她别太操心,在家里安心等着,一旦那学校开始招生,他立马写信通知她祖父。

若云表姐的婚礼杜太爷并没有来。虽然不晓得他为啥没来,但都知道他这人不讲礼数,也没人挑他的理。

三表叔还跟珍卿说,他在市里看到一本画册,买了放在永陵市的家里,这次参加婚礼回来得急,下次再给她带回来。三表叔没在杨家湾家里多待,下午又匆忙赶回永陵市去了。

珍卿这天午后跟三表叔分别后,到后罩房烤了一会火,觉得有点不大舒服,好像有点冻着了。她就脱了衣裳上床睡觉。

珍卿午睡到很晚才醒来,人就感觉有点怏怏的,晚上饭也吃得少。吃完饭没多久早早就睡下了。姑奶奶看着不对劲,叫余奶奶晚上经心照看。果不其然,珍卿睡到后半夜就开始上吐下泻,别提多难受了。姑奶奶着实不放心,叫用人去敲村里大夫的门,把大夫给请来了。大夫来说是凉了胃,她脾胃弱吃药反而不好,就给表小姐喝点大烟果子酒,明天再看怎么样。

珍卿就喝了两口大烟果子酒,那带着药味儿的酒液一路灼烧到胃里,余奶奶一直给她揉肚子,好歹把她揉睡着了。到第二天珍卿感觉好多了,但是实在没什么胃口,只好喝一些粥水。

外面天气愈发冷了,余奶奶说今年的倒春寒怪厉害的,像是要下雪了。

珍卿这一年没怎么生病,这回猛一生病就额外地难受。直到第三天她胃口才回来一些。姑奶奶这时免不了骂大表娘,说不该给小花安排在风口里吃饭,好好地叫孩子凉了胃,来做客白白地受一场罪。

珍卿赶忙劝说姑奶奶,说主要是她吃了凉菜的缘故,要说吹风没有哪一席不吹风的。她自然不能叫姑奶奶把大表娘骂得太狠。那天可是大表娘嫁女儿啊,她忙得自己都顾不上,有什么好责怪的。

其实珍卿自己觉得,除了吹寒风、吃凉菜还有不卫生的缘故,更还有不小的心理作用——她心里老觉得不干净。

第三天中午珍卿正在吃饭,忽然外面有人说舅太爷来了——这说的就是珍卿祖父杜太爷了。

杜太爷突然过来,珍卿倒也不觉得惊讶,她到杨家湾也有七八天了,她祖父也该坐不住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祖父不是单为接她回去,而是她的学堂有眉目了。

原来杜族长家的二儿子,帮忙打听到一所很好的学校,是大教育家梁士茵发起的。这个学校表姑奶奶家的三表叔也觉得非常好,同时给杜太爷送了信,叫她准时带珍卿去考试。

杜太爷一看,一个很有学问的重孙,一个很有本事的外甥,都称赞这个学堂好,说这个叫梁士茵的很厉害。那这个学堂和和这学堂管事儿的,那必定是很好的了。

杜太爷说考试就在明天,今天必须带珍卿到县城。姑奶奶很不放心,说小花正病着呢,这样一路马车颠簸,再加上吹冷风,别把孩子折腾坏了。

杜太爷却很固执很坚持。族学里九先生的伤一直没好,他不想珍卿在家闲着,铁了心要带她去县里考试。

姑奶奶这个人是很彪悍的,她当着小辈们揪着杜太爷打,骂他是个“死砍头的老东西”,一点儿没有人味儿,非把小花折腾坏了才高兴。眼见这么大岁数的两人掐起来,珍卿连忙去救火,说她自己愿意去考,盼着能上学盼了几年,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这才结束了这场揪斗。

姑奶奶说要收拾点衣裳,杜太爷着急忙慌地说,还要赶着去报名嘞,再不能瞎耽搁了。马车在路上走得很快,杜太爷嘱咐珍卿:“那个叫梁士茵的,说是美什么国回来的博士,是个很有名声的人。他请的先生,都是很能干的先生,你一定要好好考,给我争气。”

这老头儿,也不问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就着“好好考”“争气露脸”的话。

路上北风刮得厉害,马车又颠簸又露风,珍卿在半道上又吐了两回,把衣裳也给吐脏,别提多难受了。

珍卿琢磨了一会儿,还是问杜太爷:“学校是初等小学校,还是高等小学校?是所有人用一套考试题?还是分成几个等级的考试题?祖父,考几个科目,你打听明白了吗?”

杜太爷哪懂这个,听的是一头雾水,他从怀里掏出两大张纸,展开了递给珍卿:

“这是玉琮二叔,还有你三表叔从学堂弄来的,什么个招生的章程,你自家看看。”

珍卿看两张招生简章是一样的,是一个叫启明学校的招生简章,内容是这样写的:

睢县启明学校(附设男女初等小学校,男女高等小学校,男女初级中学)办学宗旨,以留意少年儿童身心发育,施以男女学生工作生活适用之知识技能,并授以真正之道德基础,育成他日国家梁栋及贤妻良母。

学科分设按教育部章程,本校加开外文、绘画、工业专科,另有简章详述。

入学资格:身家清白,人品端方,身体健全,有志求学,招生考试合格者。

学龄分类:初等小学校七至十二岁,高等小学校十二岁至十五岁,初级中学十五至十八岁。

缴纳费用:初等小学生,学费每期一元;高等小学生,学费每期一元五角;初级中学生,学费每期两元;外文、绘画、工业专科,另外收费。膳费:均每月三元。

可供外地学生住堂:初等小学生每期住堂费:五元。高等小学生和初级中学生住堂费:六元。

校址:睢县北门内汉阳桥南愚仁巷内。睢县与灵州、夏阳、南郑学子皆可报考,自四月三日至四月十三日皆可报名,考试日期为四月十四日。

过时不候,敬望悉知。

睢县启明学校启

珍卿看完之后算了一下,公历的四月十四,正好就在阴历的三月十一,正好就是明天了。

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赶倒是勉强赶得及,问题是杜太爷怎么到今天才匆匆地过来接她?

她就问杜太爷:“祖父,玉琮二叔和三表叔,啥时候给的招生简章,你咋才来接我?”

杜太爷尴尬地咳了两声,想想这事儿咋解释,可终究只恼怒地喝一声:“你瞎问啥子,别人帮你打听学校,难不成还欠你的,你有啥好问的!”

珍卿就不吭声了,玉琮二叔和三表叔自然尽了亲戚的义务,要好生感谢一番。可这杜太爷,怎么一副心虚气盛的样子?算了,身体正不舒服就不想它了,还是想一想考试的事情吧。

杜太爷看她不追问,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他可不会告诉她,他把上面的阳历时间,错当成是阴历时间,他想四月份才考试,时间还远着呢。又因今年倒春寒太厉害,他操心刚种上的那茬儿庄稼,就没多在意那学校的啥简章。

直到今天一早,杜太爷从地里回来,他那个当族长的侄孙儿问他明天就要考试,怎么还不把珍卿接回来。两下里一沟通,杜太爷才晓得差点坏了大事。他们乡下人种庄稼都要看节气,一惯过的阴历日子,哪会想到那什么简章上用的是阳历?

这一会儿的杜太爷生怕还漏掉啥关键信息,让珍卿再把招生简章念几遍,间或问珍卿这句话啥意思那句话啥意思。

杜太爷从前也念过书,可是他脑子笨,小时候学的那些字,稍微生僻一点的,在世上混了五十多年,都混得不大认得了。如今他眼睛也不大好,又不爱戴那累赘的老花镜子,连看信都时常叫大田叔给他念。

珍卿给杜太爷念完之后,她自己心里也有章程了。总的来说,这个启明学校跟后世对比来看的话,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看起来,是把后世的义务教育年段都包含了进来。据珍卿有限的学制知识,初等小学大概相等于后世的小学一至四年级,高等小学相等于后世的五至六年级。

只是不知道,它这个年级划分是否也跟后世一样,小学一共学六年?这学校好像也不是义务教育,因为它是收学费的。但学费比膳费、住堂费低得多,好像就是象征性地收了一下。住堂就是寄宿的意思,寄宿生收得费用就很高了,非有钱人恐怕寄宿不起。

至于招生简章中所谓的外文、绘画、工业专科,想必就是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大概学完就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也许类似于后世的中专吧。当然,她也不太了解,只是瞎猜罢了。

到了县城里面,大田叔早在那里等着了。珍卿问是不是先去报名,大田叔说他去过启明学校,已经给她报名了。

他们家在县城有三个铺子,都是珍卿奶奶的嫁妆,铺子里的房产说来也算是珍卿家的。杜太爷就带着珍卿,在离考试地最近的粮店里歇下。

珍卿颠簸了一路,又受了一路的寒风,本来好转的病情又开始转坏起来,到粮店里又开始拉肚子。他们乡下人拉肚子,其实不怎么正经吃药,倒是常爱用一些偏方。大田叔也照例,给她弄了大烟果子酒喝,这回可没人给她揉肚子。

可是到晚饭时间,珍卿整个人却更难受,饭菜也觉得吃不进。杜太爷急得不行,大田叔也急得不行,把炕烧得热热的,还让粮店掌柜的老婆找了两白瓷的汤婆子,都给珍卿放在肚子和腿上焐。

珍卿勉勉强强地喝点粥,躺下了。之后吐倒是不怎么吐了,但肚子里总是不安逸,过一会儿就要起来上厕所。

杜太爷不得不请个医婆来,给珍卿灸一灸肚子。医婆给珍卿灸完了肚子,大田叔又按照医婆说的偏方,煮了茶叶蒜瓣水给她喝。后来,吐泻勉强是止住了,大家都松一口气。珍卿也想,终于能安生睡个囫囵觉了。

没想到这屋子夜里又吵得很。要知道这里是粮店,自然粮食很多的。而粮食多的地方,耗子也是一窝一窝的。珍卿每每快要睡着,就感觉房梁上、地面上、炕沿儿上,老鼠叽叽吱吱地来往不绝,这个来往穿梭的热闹劲,简直跟要开家族大会一样。

给珍卿吓得睡不踏实,杜太爷只好叫掌柜的老婆,守在珍卿屋里陪着她睡。总这样劳动人家,叫珍卿多少过意不去。

这么折腾了一晚上,珍卿早上起来,蔫儿得跟咸菜一样。也是早起才发现,夜里连番上厕所的时候,把仅剩下的替换衣服也给弄脏了。他们这粮店里面,就只雇了一个老妈子兼做厨娘和干杂活儿,这掌柜夫人竟然亲自帮珍卿洗了衣裳。

现在是寒春天气,就算只洗了衣服上脏的一小片,也不是那么容易干的,只能靠火烤了。珍卿弄脏的这件厚衣裳,是姑奶奶给她置备的鼠皮衣,比棉袄穿着体面好看。没有想到,掌柜老婆没留神把鼠皮衣下摆烤坏了一块。

之前从杨家湾走得急,珍卿现在面临着没有干净衣服替换的窘境。没办法,只得还是麻烦林掌柜的老婆,找到她闺女的旧棉袄棉裤穿,先对付着穿一下子。这借来的一套棉袄,虽说半新不旧的,但是胜在厚实,倒也还挺暖和的。珍卿不用臭烘烘地去参加考试了。

杜太爷知道珍卿吃不进别的,一大早上起来特意叫粮店的厨娘,给她熬了三份清淡的粥,是大田叔亲自盯着厨娘熬的。

早饭的桌子上,杜太爷自己不忙吃饭,他坐在旁边不错眼地盯着珍卿吃,他说考试要下气力的,好歹要多吃一些。珍卿胃口不好,吃得很勉强。

看她吃得那么艰难,杜太爷那个急啊,简直像热锅上蚂蚁,说叫珍卿别细嚼,闭上眼硬往下咽。好说歹说的,杜太爷见她还是慢吞吞,十分厌饭的样子,恨不得拿起饭碗,往她嘴里灌饭。这老头子絮絮叨叨,那个熬粥的厨娘也在一旁凑话,可快把珍卿烦死了。

吃完饭,大田叔亲自赶马车,平平稳稳地走着,往汉阳桥愚仁巷去。还没走到巷子里面,就在外面的街道上,就看见到处挤满了马车轿子,下面车夫轿夫站了一地。

杜太爷拉开马车帘子,指着外头跟珍卿说:“咱们那粮店林掌柜的闺女,也要考这个学校。妮儿,你要给你祖父好好考,别连掌柜的丫头也考不过。”

珍卿看着前面不远处,粮店林掌柜拉着个穿绣花棉旗袍的丫头。她隐约记得,林掌柜只有一个闺女,叫林小霜。珍卿有气无力地应下了祖父的话。她早上勉强吃了两碗粥,坐了这一会儿马车,感觉那吃进去的粥在肚子里造反似的,转来转去的不肃静。

她看这里车如流水,这么多中上等的人家都送孩子来应考,再联想三表叔和玉琮二叔都极力推荐这启明学校,想必是非常好的学校。那当然要好好考。

巷子口里早已经堵住,马车根本赶不进去。杜太爷就带珍卿下车,往巷子里一拐硬朝里面挤,这一条街都堵得水泻不通,考生和家长们都站满了,简直比过年的庙会还热闹。

而杜太爷一看这场面,比珍卿这考生还紧张,脸皮抖抖索索地傻看了一会儿,嘴巴嗫嚅半天最后交代珍卿:“妮儿,好好考,要考好。”珍卿点了一点头,没什么精神说话。

然后,杜太爷没有往里挤,由大田叔护着珍卿一路过关斩将,一直挨挤到了大门边上。

到了那学校的大门前,有校工主持着叫考生们排起队,依着先后次序进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寒风日进县赶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