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 第9章 病中考试多风波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第9章 病中考试多风波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6 20:06:49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天珍卿来到启明学校,准备进去参加招生考试,便随着人流先到台阶下面排队。她见这启明学校的大门外,有五层的石砌台阶,大门漆成了大红色,还挺气派的。

校门外有些工作人员,就站在外面接待学生和维持秩序。有的人员在核对学生身份,其实就是拿着报名时填的信息,大致地问一下子,确定年龄、性别、籍贯等基本信息。身份核对好了以后,就有人领着考生进去,家长下人一律不许进,只能在外面等候。

珍卿排着队等了一会儿,很顺利地验明正身,被一个姓周的女先生领进去。

这个周姓女先生高高瘦瘦,穿着一身水红色的洋服,还穿着白色的玛丽珍皮鞋,看人的神情是一种睥睨式,很高傲的感觉。珍卿跟另外三个女孩儿,就跟在这周先生后面向校内走。这学校看起来挺大的,新式旧式的建筑都有。考试的地方倒没有走多远,进校门后走过了前面的一栋楼房,

这位周先生把她们带到一栋三层楼前,领她们上台阶进了一楼南边的一间屋子——这就是考场了。

这楼房的窗洞子很深,是那种圆顶式的样子,显然是很洋化的风格。一行人刚走进考场里面,领路的周先生随意指了考室一圈,跟珍卿她们三人说:“自己找个座位坐下。”

珍卿有气无力地应下,准备寻个靠后的座位。忽见粮店掌柜的闺女林小霜,也在这一间考室的中间坐着。

珍卿想这两天给她爹娘添了麻烦,而且她身上穿的还是林小霜的棉袄棉裤呢。她向后走的时候,顺势扯开嘴角跟林小霜招手:“小霜,没想到咱俩在一个考场。”

林小霜反应却很冷淡,打量了一下珍卿,蓦然扭过脸,好像不屑跟她说话似的。林小霜身旁一个穿着锦缎皮袄、还戴着金押发的小姑娘,凑过来问林小霜:“小霜,她咋穿你的旧棉袄,是你亲戚?”

林小霜顿了一下,瞪了珍卿一眼,不高兴地跟那女孩儿答:“反正我不要的东西,管她穿不穿。”那个女孩儿也打量珍卿一圈,撇撇嘴不在乎地说:“乡下来的穷亲戚,来打秋风的?那咋也来考学,交得起学费吗她?”

林小霜扭头,跟那个女孩儿说:“理她干啥。”然后就夸起那姑娘的金押发,完全不搭理珍卿了。

珍卿竟这样被晾在当地,屋里的其他考生要么瞧不上她这乡下人,要么对她没啥兴趣。她一则比常人瘦,二则穿着人家的旧衣,可不就被人看扁了。

虽不知道为啥这林小霜这么对她。但珍卿也犯不着受了一点冷落,就在考场里跟人大吵大闹的,窗户外面有两个老师正在走动着,不时看向考室好像防着考生闹事情。珍卿这会觉得肚子里面特别不肃静,身上也似一阵冷一阵热似的,她向考室里逡巡一圈,走到后面找了个座位坐下。

这林小霜肯定是不对劲的,不过现在不是跟她怄气探究竟的时候。她现在身上的难受劲难以形容,勉强想点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珍卿见考室里的考生一溜儿的全是女孩儿,年龄大小也不一。这些大小女孩儿不少人没把考场当一回事。有的女孩子在那热火朝天地讨论衣裳、首饰,有的年纪小活泼些的则跑进跑出地喝着玩。还有的胆小怕生的,还闹着说要回家呢。只有一些文静稳重的,老老实实地坐着。这种情形倒也可以理解。这个时候国民教育还没有普及,女孩子们都接受的家庭教育或是私塾教育。学校里的规矩她们未必习惯,可能还当这里是在私塾或者是在家里。

之前领珍卿她们进来的周先生又进来,面容严酷地猛拍桌子:“现在所在人在座位上坐好,再敢吵闹乱走就取消考试资格。”多数了都安生坐了下来,还有少数的刺头不听训教,不过珍卿也顾不上别的事。

她越来越觉得不得劲儿,忽然屁股后面一紧,一股强烈的热流涌来,她感到上厕所的必要。她连忙背起包往考室门外面走,看着正守在门口的周先生,珍卿连忙上去问:“周先生,请问茅房在哪里?”

珍卿因为事出急迫,下意识挨了一下人家的衣袖,那周先生嫌恶的神情一闪而逝,避开了珍卿的手说一声“你跟我来”。

走到考室外面,周先生随手招来一个老妈子,就让那老妈子领珍卿方便去。老妈子领着珍卿到了放马桶的屋子,珍卿也顾不得嫌脏,赶紧掀开马桶盖,解裤子坐到马桶上方便。一会儿,珍卿舒爽又难受地吁气,这病生的真不是时候。她想待会儿开始考试,来来回回地跑茅房恐怕让人印象不好。

她干脆在马桶上多坐一会儿,把肚子存不住的东西都倾泻出来算了。可坐久了她心里也有点嘀咕。民国十几年,这小县城里根本没有公共厕所。像这种需要公共厕所的地方,也不过辟出房间来放几个马桶罢了。这些马桶还不知道是啥人用过的,她坐在上面心里总是有点忧心的。

这个年代可是很多流行病,传染了那是能要人命的。感觉再也拉不出了,珍卿出了马桶房,特地在室外溜达一阵,散散身上的气味才往考室那里走回去。

谁知一走进考室里,路过林小霜身边,就见她特意掩住口鼻,别过脸去,眉头皱成一团。

她旁边戴金押发的女孩儿,也动了动鼻翼,嫌恶地大声问珍卿:“怎么这么臭,你是不是掉茅坑里了。”珍卿拉得有点虚软,一时间反应倒是钝了一下。

除了林小霜和那小女孩儿,从外面跑进来一个穿着桃红锦袄的女孩儿,也挡在珍卿面前嚷起来:“就是就是,熏得人都要吐,咋考试嘛,叫先生来给她拉出去。”

珍卿身体不适脾气也上了面,直接狠推开眼前桃红锦袄的女孩儿,冷冷地看着坐着的林小霜说道:“看来你爹是不想当东升粮店的掌柜了,你爹不做掌柜你也别想上学了?你父母再疼你,还是紧着你弟弟这个男娃儿!你给我小心做人,晓得啵?”林小霜闻言登时脸色大变,恶狠狠盯着珍卿却不敢做声,她身边那戴金押发的女孩子,闻言疑惑地看了林小霜一下。不过珍卿正在身体不适声音不大,说了这几句就气力不继了,考室里又嘤嘤嗡嗡地闹腾,恐怕其他人未必听清了珍卿的话,不过眼前的林小霜一准是听清了,希望她识相点别再闹什么幺蛾子。

而那个穿着桃红锦袄的女孩子,拦着珍卿就是不让她到后面座位,老说她身上熏人不许她待在这里,珍卿忽然扭身向考室门口看去,这女孩子也下意识也看去,珍卿轻巧地推她一把就越过这拦路虎。

珍卿刚刚在座位上坐定时,就见走廊一道人影掠过,这时候,一个面相温婉、态度和蔼的女先生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来,叫桃红锦袄女孩儿赶紧找座位坐下。这女孩儿像是见过世面的,一点儿不怯场地指一指珍卿说:“先生,她掉进茅坑里,身上臭烘烘的,熏得人没法考试,先生,你把她赶出去嘛。”

这个看起来很和气的女先生,看着趾高气扬大放厥词的女孩儿,再看着脸色惨白正在默默垂泪的珍卿,表情顿时严肃起来。就在桃红锦袄和其他小孩儿以为,这位先生会把臭轰轰的珍卿赶出去,就坐着安心看起热闹了。

谁知那女先生走到珍卿身前,很关切地问她:“小妮儿,你没事吧?”

珍卿看她神情关切,语气温和,对她印象挺好,连忙抹抹眼泪点头说:“先生,我就是闹肚子,没掉茅坑里。”孱弱的语声中有三分委屈、七分坚强,真仿佛是一躲经风沐雨的梨花骨朵。谁是谁非凭这强弱之势也能断出一二了。

确定珍卿没事,这女先生没有多说,就抱着试题卷走到讲桌上。示意桃红锦袄立刻找座位坐下,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桃红锦袄拧着眉头勉强地坐了。其他考生这时候也都安静下来,那女先生回到讲桌前,敲了敲讲桌子冲考生高声说道:

“各位考生,欢迎来参加本校的招生考试。我是你们的监考,名叫梅历雪,你们可以称呼我为梅先生。现在我来宣布考试纪律,随身包裹放过道的篮子里,身上不准有任何夹带,若有违反,按作弊论处……考试过程中,不许说话,不许走动,更不许偷看别人的试卷……一旦违反,视同扰乱考场秩序,立刻取消考试资格。”

那为难珍卿的桃红锦袄真是过分跳脱。那位梅先生强调了考场纪律,她竟然还跑下座位,捡她弄掉的一个彩色玻璃球儿。那玻璃球儿是滚动的,她就满场子地乱窜去追赶。考场的严肃气氛,一下子被破坏了。

梅先生肃然正色警告道:“这位考生,现在已经开始考试,请你回到座位,不要扰乱考试秩序。”那女孩儿却娇声说:“不行,我这跳棋是一整副的,少了一个就不完整了。——要不然,你把那个臭轰轰的乡巴佬赶出去,不然我好赖是考不成试了。”

梅先生再警告一遍,那女孩儿还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梅先生没有再说,而是大步走出去,跟外面的什么人说了两句话。不一会儿,来了一个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梅先生介绍说,这位是启明学校的卢教务长。

梅先生跟这位卢教务长沟通了一下,那位卢教务长走到讲桌之上严厉地说:“这位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扰乱考场秩序,屡教不改,本教务长决定,现在取消其考试资格,驱出考场,请其他考生引以为戒,勿要再违犯。”

这不,卢教务长刚宣布决定,两个老妈子进来把那穿桃红锦袄的女孩往拖外。那女孩儿这时感到极其不可置信,大力地挣扎着高声地叫嚷:“你们放开我,敢碰我一根指头,没你们的好果子吃,我娘饶不了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家嘛?我伯父是督军府的参事,我外公给大总统当差,你们敢这么对我,还办什么学,等着关张吧……”

但是不管她怎么嚷,卢教务长和梅先生都不理会她,这女孩子终究被拖出了教室。刚从表演情绪中出戏的珍卿,对着此情此景看得惊讶不已。看那女孩儿的穿戴结合她的言行,必定是家里有些底气的。不然也不会在考场这么没规矩。

这位卢教务长说赶出去就赶出去,连那位监考梅先生也是理所当然的态度,感觉这学校好牛好硬气啊。珍卿再看其他考生,大家神情态度都变了。果然杀了一只鸡,猴子们也晓得厉害了,考生们变得老实了,没人敢再扰乱考场了。

创办这所学校的梁士茵先生,要么真的刚正不阿不屑权贵,要么就是大有来头靠山很强。想到这里,珍卿更觉得这学校值得好好考了。

这个小插曲就这样过去了。梅先生重申考试纪律,讲明考试时间是两个半钟头,对考生的答题和卷面有哪些要求等。等听到当当当的敲铃声,梅先生开始发放试题卷,考试就算正式开始了。

没多一会儿,之前领珍卿进来的高瘦周先生,也加入了本考室的监考行列。

卷子一共发了四大张,珍卿先翻了一遍题目,发现基本上是偏重国学的,后面有少量的算术题。

国学的题目基本摘自三、百、千,还有耳熟能详的诗歌和“四书五经”上的内容。题目的形式大部分是提示性的填空题,类似于后世语文里提示性的诗文默写。大部分的题目要求考生把空缺的文句补充完整,少量的叫解释文句意思,后面还叫写一篇作文。

珍卿做这些填空题很小心,不敢写错字、漏字或添字。因为她听匡先生说过,旧时候科举考试,这种题错了一丁点儿,整个句子就算全错的。估计这种招生考试也差不多。

认认真真做完填空题,珍卿觉得头昏眼花,肚子里又闹腾起来了。她又撑了一会儿,把经典句子的意思解释完,实在是快憋不住了。她向正在巡场的梅先生举手,梅先生走过来问她怎么了,珍卿说:“先生,我要上茅房,我题还没写完,我怕别人拿走,您保管一下,行吗?”

梅先生看她脸色卡白,知道是真难受,连忙答应下来,叫珍卿快去茅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病中考试多风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