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 第2章 珍卿路遇尴尬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第2章 珍卿路遇尴尬事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2 00:21:45 来源:文学城

匡先生走了以后,珍卿想方设法地跟她祖父说,她要去新式学堂念书。她说现在很多达官贵人家的女孩儿,都会去新式学堂镀一层金,结亲时夫家那里也觉得好看些。

杜太爷虽然是个旧式的人,但匡先生多年给他灌输,说珍卿怎么怎么天材,怎么怎么好学,只要好生培养她,就会像《孝经》说的那样,将来能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直白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他支持珍卿读书,她就有望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才女啥的,让教育抚养她的人,获得很大的名望荣誉。

自从珍卿生母过世,他爹也走了这么多年。一直是杜太爷在管教孙女,可以说肩负了父母的职责。那如果她真能出人头地,在人前混出什么名声,最该显赫荣耀的,应该就是他这个祖父了。

因为这个别人觉得可笑的念想,杜太爷有时候还挺开明,这些年一直支持珍卿念书……况且他虽然是个失败的生意人,但早年走南闯北,还是让他比别人见识多些。那些个达官贵人们,都送儿女去念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必定有些益处的。

县里也办了新式学校,但杜太爷觉得,都需要由他考察一番,看看师资怎么样,风气怎么样,能不能学到正经东西,才能决定让不让孙女上去。杜太爷这一考察,可不就考察了三四个月。他越考察越觉得不像话、不满意,不能叫孙女去。

新式学校一时没有满意的,珍卿又不能在家虚度光阴。

于是杜太爷仗着在族里辈分高,跟族长说了一下子,又给九先生交了“束脩”,就把珍卿送到族学里跟着九先生学。

珍卿三个月前才进的族学,在这之前,匡先生已经开始教她学《春秋》。可是进了族学以后,这九先生给她讲《春秋》总是糊弄地讲。弄得她总学不明白,老是自己看注释去理解。

珍卿一开始还以为,九先生是浪得虚名,肚里没货,所以讲不出来。

等九先生寻了一本《女儿经》,特意给她细细致致地讲起来,她才意识到这个九先生满脑袋的封建流毒,糟老头子坏滴很。他不想让珍卿在族学跟一帮男孩子一块读书,却又不好明说,就懒得教她学《春秋》,拿一本《女儿经》来糊弄她。

珍卿正在装背书,不觉间走了神,忽然自己椅子上被踢一下,给她吓了一大跳。就见身后的崔胖虎书也不好好背,拿着几张写了字的纸在手里摇来摇去。崔胖虎身后瘦小的陈学礼,一边留意九先生别发现这里,一边惶急地去夺崔胖虎手里的纸。

崔胖虎经常欺负穷学生陈学礼,抢他写的大字是天天会有的节目。可幸的是,今天陈学礼一下子把大字从崔胖虎那夺回来了。

没有戏弄到陈学礼,崔胖虎又来揪珍卿的辫子,珍卿可不跟他客气,装作被他揪疼了,身体重心直接向后面桌子压上去,直接把崔胖虎桌子靠倒了。

崔胖虎的桌子翻在他自己身上,桌上的砚台纸笔落了他一身子,把他的好锦缎衣服也弄脏了。

珍卿赶紧站起身,嘴里连声说着“抱歉”,伸出一双细溜溜的胳膊,要给压在胖虎身上的桌子抬起来。可是她“力气太小”了,桌子每拽回一半她胳膊就脱力,拽到半路的桌子跌回去又砸在胖虎身上。这胖虎子想爬也爬不起来,给他折腾得吱哩哇啦地叫。

珍卿反复弄了好几回,眼见上面坐的九先生脸色不太好看了,她也见好就收,在同窗的帮助下给崔胖虎的桌子抬了起来。

崔胖虎造的跟个花斑猪一样,同窗们都偷偷捂着嘴笑。他肥胖的身躯好不容易挣腾起来,猛出手就要打珍卿,珍卿瘦瘦的身板儿很灵活,很容易就躲开了。崔胖虎一拳打空,一个趔趄差点又栽倒了。

眼见九先生站起身,要过来这里了。珍卿才赶紧给崔胖虎鞠躬倒歉,说他揪自己辫子,给她吓得一个哆嗦,没留神把他桌子靠倒了。珍卿的小伙伴杜玉琮,也来劝崔胖虎,说他大人大量,别跟个小丫头片子计较。崔胖虎气哼哼骂咧咧的。

下学时,崔胖虎家下人来接时,珍卿又赶忙上前陪礼,把跟崔胖虎倒歉的说辞,“诚惶诚恐”地又说了两遍,姿态放得特别低。崔胖虎家里下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来这里的几年,珍卿悟到一个大道理:

生存环境不利的时候,私下里该咋办就咋办,但是面子功夫一定要做好,一定要装得非常温良恭俭让,让别人挑不出明错来。

九先生出来得晚点儿,看见珍卿高傲地睨了她一眼,冷哼了一声说:“你把《女儿经》学好,就省事了。”

珍卿恭恭敬敬地说了声“先生慢走”,没有答他的话。

————————————————————————————

从杜氏祠堂出来,珍卿和最好的小伙伴杜玉琮,及一般好的小伙伴李宝荪、杜玉理一起走了一段路。

杜玉理家在南村东边,最先转方向离开大部队。李宝荪自己家在北村,但他的姑姑就嫁在南村,半道上抬手喊他去吃糕。李宝荪也脱离队伍了。他们两个人一走,玉琮就非常高兴地拉了珍卿的手,说:“珍卿,我爹今天回来,指定带了好吃的,明天给你带学堂去。”

珍卿也喜眉笑眼地说:

“《西游记》我又画了一本,已经快得了,明天拿给你。我祖父说明天回来,说给我带大麻花,我给你留两根儿,只给李宝荪和玉理一根儿。”

杜玉琮一听,更是高兴不已,握紧珍卿的手对她说:“珍卿,你对我太好了。”

珍卿也被他感染:“你对我才好呢。我一辈子记你的好。”

两个小孩儿就拉着手面对面地傻笑,说着“你对我最好”“我对你最好”的话,一起蹦蹦跳跳地往西面走。

到了玉琮家,两人道了别,珍卿一个人往北村走,过了玉带河上的一座木桥,寻方便的路往自己家方向走。

一路上遇到人,珍卿都会问个“好”,人家也回问一声“大小姐下学啦”,大家都客客气气的。

走到柳树堰塘的时候,见前面小路上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吃力地挑着两桶水,脚上不太稳当,差点摔了一跟头。

珍卿连忙上前扶了这女人一把,这女人虚弱地对珍卿挤出个笑容,说:“大小姐下学了?”

珍卿点了点头,这李家嫂子个头不低,却瘦得一把骨头,满面风霜,眼窝陷得很深,珍卿真不忍多看她,说:“李家嫂子,怎么不让长工挑啊。”

这李家嫂子只是抿嘴,憔悴地笑笑,没有多话,又挑起水继续往她家走。这个李嫂子,就是珍卿学堂里小伙伴李宝荪的亲娘。李家也有三四顷地,大小是个地主了,李宝荪的娘按理说也是地主家的奶奶,该呼奴使婢地享福的。可是这一家人,却把这个最合《女儿经》标准的女人,当做佣人甚至奴隶一样使唤,甚至怀了身孕也没有放过她。连她的亲儿子李宝荪,也在奶奶和亲爹的影响下,也觉得他亲妈给家里当牛做马是应该的。

当然,珍卿对这李家嫂子,也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由这李家嫂子想到这时代,有更多这样的女性自觉过这种生活;而一帮遗老遗少们,还热衷于培养出更多这样的女性。而且,珍卿她自己,也处在这帮遗老遗少的半包围中——她心里很复杂的感觉。

她帮不了李家嫂子,所以有时候,甚至希望不要看见她的可怜样子,免得弄得心里难受。

珍卿闷着头往回走,忽听见一阵怪异的水声,刚刚走过一个拐角,就看见一个乡下汉子,用一种怪异的姿势怼着墙角,一手提裤子,一手扶在……

咦,真他么地辣眼睛,珍卿连忙捂着眼睛,别过头溜着墙根走过去。她却在心里恨恨地想,真是狗一样的人,又不是没有茅房,实在憋不住,怎么不尿在□□里?知道爱惜自己的裤子,不知道爱惜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哼,狗都不如!

珍卿踩着小碎步快步走着,就听那个狗一样的人,还在恶意地笑:“大小姐,你看见啥了,你就捂眼睛?”

珍卿暗骂“狗逼”,心里也是恨不过来,随地大小便在乡下真是司空见惯,她看见这个场景也不是一两回了。小跑着回到家,珍卿默默吁了一口气。

她从东侧门进了前院,听见厨房里有动静,知道家里老妈子罗妈开始忙活午饭了。

罗妈是管家黎大田的老婆,本是家里干杂活的,原本没有管厨房的事儿。上一个厨娘,是匡先生带来的老妈子,她做的饭菜还不错,珍卿吃了七八年早已经吃惯了。匡先生一走,连带那老妈子也带走了。罗妈就成了代班厨娘,但是她做的饭真是死难吃死难吃的。

珍卿想请杜太爷找个好点的厨娘回来,但杜太爷挑三拣四,就是挑不到好的厨娘来替代。匡先生带走老妈子也三个多月,珍卿和杜太爷祖孙俩,天天凑合着吃罗妈做的黑暗料理。

杜太爷是个异常古怪的人,他整天吃得跑肚拉稀,他自己从不说罗妈什么,也从不许珍卿抱怨罗妈。珍卿忍不住说两句,祖父就嫌她嘴上恶毒,就要拿竹尺打她的手。

珍卿为了身体健康,常用自己写写画画的东西,跟小伙计交换些果子糕饼吃。

唉,想想也是一把泪啊,在杜家庄,人人称她一声“大小姐”,她却混成这个鬼样子。还好,有玉琮这么好的小伙子,整天想着投喂她。

杜玉琮一家跟她家是很近的亲戚:杜玉琮爷爷的爷爷,是珍卿爷爷的亲大哥,同父同母的。

总之,就是珍卿的老祖奶奶,都快要抱重孙子了,五十多岁又老蚌生珠儿,生下珍卿的这位祖父。老来得子生下的孩子,要么极端伶俐,很容易出神童的;要么就非常平庸,平庸得让人尴尬的那种平庸。很不幸,珍卿的祖父就是后者。她祖父干啥啥不行,还憨犟憨犟,连跟亲戚间的关系也处不好。

杜家庄的杜姓人基本都住在南村,就杜太爷这一家儿孤零零地住在北村,落在一群外姓人中间。

杜玉琮的爷爷,既是杜家庄的村长,也是睢县杜氏这一辈的族长,还是颇有能量的。珍卿祖孙两个虽然单独落在北村,倒也无人敢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珍卿路遇尴尬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