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 第3章 自睡自学自玩耍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第3章 自睡自学自玩耍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2 00:21:45 来源:文学城

回到自己家的珍卿,在第二进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前面厨房里总有动静传出,给这个太安静的家里烘托出一点人气。

珍卿嘱咐家里管家大田叔,把前玉琮家给的五香兔肉热一热,叫他嘱咐罗大妈千万不要炒着热,放在篦子上蒸热。这罗大妈简直是黑暗料理界的扛把子,炒十盘菜九盘都会炒糊的,还死爱放酱油,说人家大厨都爱放酱油。但是她又极端地霸道,家里长工想荐老婆来当厨娘,这罗妈竟然摔锅拍铲有许多难听的话。

珍卿也是隐约听大田叔说过,说是罗妈的叔叔救过杜太爷——当年杜太爷走南闯北做生意,遇险不是一两回,幸而身边有两个忠仆屡次救他。其中一个就是罗妈的亲叔叔,因而杜太爷对罗妈忍耐力很强,逼着珍卿也培养这种忍耐力。而另一个忠仆是祖奶奶派给他的长工,有一次为了救杜太爷被狼咬死了。所以杜太爷人虽然古板专横,他对家里长工、佣人却很不错,不像别家地主对下边人百般克扣折辱的。

这时,珍卿推开她的外书房的门——没错,她有一个外书房,有一个内书房。

外书房是她祖父特意设的,就是为了有时候,他在这院子里招待客人,能让客人看见他孙女写字背书,好显摆他孙女的聪明伶俐,更表现他做祖父的教导有方。

珍卿写字背诵,多在这外书房的。今天要写至少四十篇大字,她最近在自学五经里的《春秋》,自己给自己规定了写字背书的任务。而族学里的九先生,给她布置了抄十遍《女儿经》,她在学里写了有两遍,还差着八遍。

将笔墨纸砚都摆弄好了,珍卿站在窗后的桌前,闭眼深呼吸了几次,心里默默地念:

“我爱背书,我爱写字;我爱背书,我爱写字……”

八个字翻来覆去念了二十遍,心理暗示**开始起作用。她把《女儿经》摊开,朗声读了五遍,而后拿起一支狼毫笔,蘸了墨汁心平气和地写起来。

她自然不喜欢背写《女儿经》,可是最初来这里的时候,她也未必喜欢背书写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人没有强悍到改变环境、逃离环境,至少要保证不被环境视作异端,在此基础上,再从生活里的缝子里找到逃离的契机。这些年做了许多心不甘情不愿的事,至少她没有早早订亲裹脚,她这一辈子还是未成年人,学到的国学知识已经比上辈子作为大学生多得多了。

她的老师匡先生对她很好,也不是一开始就对她好。现在的老学究教女学生多数不上心,匡先生一开始也不例外。她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努力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才终于让匡先生另眼相看,甚至惊叹她有灵性,以后许多年才事事袒护起来。

所以啊,《神童诗》里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真是有道理的。

珍卿从五岁学写字,写了七八年,很能沉心专注的。她精神一沉进去,就好像整个世界就剩下她自己,什么心思也不想,什么声音也听不见。这其实是特别美妙的境界。

她这些年被杜太爷关在家里,常日决不许出院子去玩,一年也走不了几趟亲戚。之所以没被关出神经病,也跟她从学业中获得的乐趣有关。

看见珍卿收笔,伸了个懒腰,在外面守了一会儿的管家大田叔,走进来笑眯眯道:“大小姐,该吃饭了。”

珍卿摊靠在椅子上,问他是什么钟点了,大田叔说:“下一点了。”

珍卿摸了摸饿瘪的肚子,兴致缺缺地说:“就在这儿吃吧,除了五香兔肉,别的菜,都不要。”

大田叔应了一声,又说:“大小姐,还给你煨了白萝卜肉汤呢。肉是今天新买的。”

珍卿眼睛一亮:“那行,把汤也端来吧,你也留些喝,别给你老婆喝。”

现在都没有冰箱,稍微有条件的人家,习惯把肉腌制成腊肉,一连吃上一年甚至几年的。

前年,黑暗料理界的罗扛把子,也不知道怎么瞎捣鼓的,反正她腌的腊肉后来就长蛆儿了。珍卿当时吃完长蛆但洗过的肉,总觉得味道古怪,肚子里不大舒服,后来大田叔把腌肉的罐子拿出来,她亲眼看见腊肉长蛆冲鼻子。她当时就吐了个昏天黑地。从此以后,她宁愿饿死也绝不吃腊肉,但凡吃肉只吃新鲜的,还有外面熟肉铺子里做好的鸡鸭牛的腌肉、酱肉。

罗大妈是大田叔的老婆,两口子为人行事真是两个极端。大田叔是家里家外一把抓,是珍卿祖父的好帮手,对珍卿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而那位罗大妈,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甩手货,真是好汉配癞妻,一言难尽。

大田叔憨厚地笑了下,“唉”了一声,就让珍卿自己洗洗手,饭菜他马上端过来。

一会儿饭菜端来了,珍卿坐在桌前,先喝了白萝卜肉汤,浑身热乎气都上来了,又美美地就着五香兔肉吃了不少白米饭。

一吃完饭她困劲就上来了,大田叔收拾餐盘,珍卿就自己到后面摸上床睡。大田叔在外面嘱咐她别睡时间长了,免得晚上睡不着。

所以珍卿只睡了一个钟头,大田叔就把她叫起床。她下午不必去族学,就在家里自学《春秋》,兼写字。

族学里的九先生是个疏懒的老头儿。他一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他的节目是很多的。九先生学问极好,四里八乡都有些人望。所以有时乡里乡亲有点矛盾啊,或者有什么难事办不好啊,会请他去调解调解,斡旋斡旋。——他是四里八乡有名的金牌调解员。

除了当个业余调解员之外,九先生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因为九先生总当调解员,他在杜家庄左近的村庄,结识了不少热爱国粹的牌搭子,他的牌局总是多得喜人。不给人调解斡旋事情时,九先生就坐上他的马车,很快乐地去外村赴牌局的。

珍卿午睡后开始自学《春秋》,她学的是比较通行的《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实际上是一部史书。她记得上辈子上初中,学过一篇《曹刿论战》,就是出自左氏春秋。史书如果能读明白,那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为了熟记内容,通晓文义,珍卿一下午的时间除了理解文章内容,剩余的时间就在朗读、背记和默写。为了学得巩固,她明日还要复习的。

有人也许要问,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明知道已经民国了,为啥要这么苦学四书五经?一则是因为杜太爷很固执,总觉得儒家经典永不过时,任何时候都能安身立命的,还能让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珍卿听同县的杨家三表叔说过,现在的新式学堂也很重视国学,尤其中国人办的学堂更加偏重国学。所以国学是非学不可的。

可是只学国学也是让人心里没底。听说新式学堂有入学考试的,也不知道入学考试考得啥。

眼看着天色不早,珍卿自己点了煤油灯,把灯火拨得亮亮的。这时自学的内容就先结束,贪多嚼不烂,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她答应给玉琮带《西游记》的画册子——今天还是赶工做完,明天给他带过去。

匡先生不太会画画,自然教不了珍卿。珍卿画画属于自学成材,其实也只是画一些墨水白描的图案,她现在是不会用颜料的。

罗大妈正在外面扫院子,扫到没有几扫帚,她烟瘾有点犯了,就坐到珍卿书房对面的廊下,吧嗒吧嗒地抽水烟。她看见珍卿把灯燃得那么亮,就跑到对过儿来,在窗子外面说珍卿费油,在旁边絮絮叨叨好一会儿。

罗妈见珍卿专注地画着啥,完全没搭理她的意思,她自己没意思走了。

笑话,好容易恢复能当飞行员的视力,她犯的着为省点灯油钱祸祸自己的眼睛吗?这可是她家的灯油,不是别人家的。

罗妈从院子里出去,珍卿甩甩右手腕子,把毛笔换到左手上,继续画她的画儿。她左手也能写画,不过比右手稍弱一些。

她小时候身体弱,又想讨父母和祖父欢心,表现自己学习很勤奋。她最开始学描红的时候,就容易手腕子疼,只得左右手并用,写字的数量才赶上去。以后就养成了习惯,匡先生知道后也没有把她怎么样。只是杜太爷很容不下,他说用左手写字,将来会变成个很不安份的人——珍卿觉得他完全是在胡扯八道。杜太爷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他一看见珍卿用左手,就拿戒尺打她。珍卿用左手时只好背着杜太爷。

把画册画完后,珍卿做了两遍眼保健操,收拾好东西出去溜达溜达。一到外面觉得温度真低,又加了一件大襟坎肩儿。又到院子里溜达着活动筋骨,过一会儿她又爬梯子,站到晾晒东西的平房顶上,向远处看看笼着迷雾的原野,保养保养眼睛。但没看多久,天就全黑下来了。

现在是农历的二月初,春耕还没有开始,但预备工作已经开始。大田叔不时带着长工到田间地头去转悠,看看地里的墒情怎么样。而其他在家的长工,有的修整家里的院墙地砖,有的准备春耕的种子,每日忙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当天彻底黑下来了,晚饭还没好,珍卿干脆溜达到前院看长工们干活。工人们大概以为,大小姐许是来监工的,明明到了要吃饭的钟点,他们还干得格外卖力。

珍卿呆呆地看了一阵,发现从许多人粗大的手上,有不少炸裂的口子,心里有点怪怪的。讲真,她祖父个性古怪严苛,但对家里的佣人、工人却极好。给他们的工钱在四里八乡都算高的。

而且给长工的伙食也不错。在农活重的时候,一天会有一顿荤菜——这在这个时代,杜太爷算是地主里的活菩萨了。

看了一会儿工人干活,大田叔见晚饭还没好,把烤好的红薯用纸包着,拿过来让珍卿吃了先垫垫饥。

珍卿没好意思当工人们面吃,溜达到猪圈那吃。一看到猪圈里的猪,她有点高兴起来了。他们家养了六只猪。去年秋天的时候,一只白毛老母猪生了三只黑白花的小猪崽。猪崽们小的时候挺可爱的,珍卿蛮喜欢看它们。后来这三只猪越长越肥,一个个浑身肥膘挨宰的相,珍卿就不大爱看它们了。

珍卿一边啃着烤红薯,把皮丢到猪圈里,一边跟小猪崽子们絮叨:

“你们少吃些吧,天天吃这么多,到今年冬天就该下锅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想想都替你们疼得慌。”

三只小花猪你拱我我拱你,生猛地在槽子里抢食,只当珍卿是在放屁,全不理会。

珍卿想了想,对三个花猪说:“我们杜家是书香门第,你们是书香门第的猪。给你们念点诗文听吧。”珍卿想不起哪朝哪代的诗人歌颂过猪的。无奈只得念了一首写苏东坡的《猪肉颂》。

她大声念完之后,见三只花猪哼哼唧唧的,像不高兴似的,珍卿哈哈乐了几声。俗话说,当着矮子别说短话,当着猪最好也别说红烧肉好吃。

笑了两声,珍卿哄它们道:“好好好,不说吃猪肉的事儿。给你们念首儿歌,赞美猪的儿歌,呃,真想不起来。听个兔子歌儿吧。听着啊:小了兔了子了,白了又了白,两了只了耳了朵竖了起了来,爱了吃了萝了卜了爱了吃了菜,蹦了蹦了跳了跳了真了可了爱,嘿嘿。”

一念完,看那三只花猪哼唧得更厉害,拿屁股对着珍卿,珍卿笑:“你们还真扭上了,莫非真听得懂,当着猪的面夸兔子,你们也不高兴?”

没多久罗妈扯着嗓子喊吃饭,珍卿就回去吃晚饭去了。

长工们的饭还没好,还干活干得热火朝天。有个女工叹着说道:

“我看大小姐真是可怜,天天被圈在家里,玩也不许出去玩,老老实实念完书,也没个人跟她说话,小妮儿一个人晃来晃去,只能跟猪崽儿说说话。”

另一个女工说:“财主家的小姐,不都是大门大出、二门不迈。叫你说的好受罪似的。俺要是财主家的小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不操心,俺也愿意圈在家里。”

一个老长工说:“别人家的小姐,还能串个门子走个亲戚,你看俺们家这太爷,哪有啥亲戚走动?大小姐一年走亲戚,也走不了两三趟……”

工人们又议论起,为啥杜太爷没啥亲戚走动……

珍卿把晚饭对付过去,在后面睡房前的窄院子里晃了一会儿消食。然后就刷牙、洗脸、洗屁股、洗脚,洗漱干净了立马就上床入睡了。

这个时候不过八点多,还没到九点钟,但这时的农村人都睡得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农村里又没普及电灯,人们过的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生活。

杜家有豆油灯、煤油灯,还有红色白色的蜡烛,但没有太重要的事儿,也不会那么随便浪费着用。而且,珍卿怕把眼睛搞坏了,在这种照明条件下,她根本没兴趣过啥夜生活的。

晚上七八点睡,早上五六点起的日子,她过了这**年,也着实是习惯了。上辈子的神经衰弱和失眠症,这辈子也没有了,连脾气都变好了呢。但是这样的生活有时候难免单调沉闷,就像原始初民面对庞大的天地自然,难免感到时间的空旷浩大,会有茫然恐惧之感。所以她无论如何要争取上学的机会,她不能真在时空的洪流中迷失自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孤小姐自得其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