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草台班子当首席裱糊匠 > 第18章 第 18 章

穿到草台班子当首席裱糊匠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天关星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6 16:33:14 来源:文学城

盛凌云小时候经常梦到捡钱,走一路捡一路。

外婆说这是她前世的后人在给她烧纸钱。

这次她伤重昏迷中,竟然又梦到了捡钱。

不,是捡金元宝,一路走一路捡,笑得嘴都合不拢,简直要抱不动了。

尽管仍在梦里,她也不由起了警觉:难道书下的世界里,家人在给自己烧纸?

有意思的是,哪怕是在梦中,她也晓得不能纵容这个念头恣意滋生。

否则庄生梦蝶,何为虚,何为实?简直没完没了。

而且根据她一贯的经验,捡来的钱花不得。

她以前捡到200块,没几天就摔了一跤,缝针刚好花掉200。

以至于后来看到什么宝贝落地上,她都不会去碰。

一个人的运气大约是守恒的,不会让你一直顺,也不会一直倒霉。

前些日子她就是太顺当,于是飘飘然间变得冒失莽撞起来,献药方之前丝毫没想过退路。

等她从支离破碎的大梦里醒来,看见裴二郎也正盯着自己,两个人瞬间都愣住了。

她的第一句话是:“连累你回不去了。”

没想到她还在为打断他在女真人那里的潜伏而致歉,裴二忙道:“不碍事。”

听见说话声,边上忙碌的莲生、乔妹纷纷围过来。

裴二知道她们接下来必然有很多知心话要讲,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莲生安慰她道:“箭没伤到筋骨,药已经敷上了。”

见她环视周遭,面露好奇,乔妹俯身轻声说:“这是裴先生帮大家找来的猎户房子,金人不会追到这里。”

小命一条,全靠同伴的不离不弃。盛凌云想陈情,却又无从说起。

青玄看出她的感慨,端来茶盏说:“别想太多,好好养伤。”

经过这次教训,盛凌云的心境沉静很多,可谓峰回路转后又是一番境界。

况且由于时间多得很,正好可以拿来反思。

她想裴二说得对,女真人势头正盛,何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即便杀掉阿骨打,后面还会有阿凡达、阿肉打,林林总总。

靠杀一人而改变天下大势,多半扯淡。

而过往之事,除了警告她不得莽撞,也重新提醒她:

对乱世的人而言,学会过一种并不安全的人生,或许才是自由的本义。

这次的穿书,会有惊喜,也会有惊吓,但不管如何,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令她诧异的是青玄趁着换药的时候,对她打趣的那些话:裴先生没事总在你身边守着,真是不离不弃。

盛凌云才没有那么自作多情,更不会天真到以为自己闭月羞花,会令相识不久的男人倾心不已。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她迅速得出结论:裴二并非对自己特别,只是比较而言,他更不想搭理别人。

乔楷对裴二颇为热忱,曾隐隐透出些意思,只要对方送他兄妹平安到京,功名利禄都不在话下,甚至可以许他在京得一官半职。

这种热忱除了想鼓励对方卖力,多半出于罗致才俊、作为羽翼的心思。

然裴二从没有领情的意思,乔楷以为他故作姿态,又露骨地表示了一次。

这一回,裴二不得不开口了:

“南朝的官场风气不好,特别是京城,仕子们乐于党争,搏击间不留余地,结怨既多且深。我为人粗疏,不适合走这条路。”

乔楷心想:难道你在大金国当官,是觉得他们的官场风气更好?

他心中除有危疑震撼之感,又觉得好生没趣,便不再有所表示。

朱公也很重视裴二,凡事喜欢找他商榷,然裴君待他就像学生对老师,恭敬有加、亲近不足。

至于曹氏兄弟、梁丹,他们更喜武枪弄棒,又忙于打猎,和裴君除了几句客套话,也没什么可聊的。

其实曹氏兄弟也不大喜欢他,主要是有一次闲聊,小曹说起仁宗年间的汴梁城中的传闻掌故,绘声绘色,比如包龙图如何铁面无私之类。

这些事情,市井巷间百姓多有耳闻,大家纯粹听个热闹,应景说几句附和的话即可。

谁知到了裴二这里,他却不肯和光同尘,而是说:“包龙图只敢斩皇亲国戚,最多是自家子侄,官场里那些敛财贪墨的文苑仕绅,乡梓中强买农民田地的文人清流,他老人家并不敢去碰,也不愿去碰,也算欺软怕硬吧。”

众人听了都为之侧目!物伤其类,朱公脸上更是起了阴霾。

大宋朝,赵家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历来的官家都不敢得罪进士出身的读书人。

再苦再难,都不能苦读书人,于是只好逼一逼百姓,让他们安贫守道,再挫一挫外戚和武将,好警示他们不要生了分庭抗礼的心。

盛凌云猜测,裴君疏狂豪放,是那种独断独行又散漫的人,否则也不至于离家千里,跑到辽东这鬼地方。

裴二好像知道眼前的这些男人明天统统将成为朝中大佬,为不趟浑水,故此都需要保持距离。

而女眷们,他又只和盛凌云熟,因此才多花时间陪她。

这天盛凌云觉得伤口已经无碍,很想出来走动。

被莲生扶着推门而出,顿时很有些意外。

空气里氤氲着一股清新的草木花香,外面的世界已颇有几分春意盎然。

她们略说了几句话,便听见木屋后面传来几个男人的声音。

大曹道:“他说要去探路,看看金国大军走哪条路,接下来好避开他们,我问他怎么去探听消息,他说有自己的办法,让大家不要问,也不要管,只要相信即可。”

小曹说:“万一他去了不回呢?”梁丹道:“就怕他万一引来女真人。”

朱公忙道:“那也不至于。他真不回来的话,咱们对前方道路不熟,无非多费些时日。”

乔楷说:“这人总是神神秘秘,肯定还有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瞒着人。”

小曹道:“要不我和他一起去探路,谅他也不敢玩花招。”

大曹摇头:“你这也太司马昭之心了,人家毕竟帮过咱。”

哎,原来这帮男人还是不放心裴二。

盛凌云原本想说“同舟共济,必须彼此信任”,转念一想,脱口变成:“接下来去燕云十六州,方向只有一个,要不我留下来养伤,你们朝前走一段,别忘留下来路标,等他回来后我再去寻你们,如何?”

乔楷连忙摆手:“那样很容易失散,算了,咱们就在这里等他罢?”大家都没有异议。

哪知裴二这一去又是好几天,有些人心中本就怀有芥蒂,见状更是不安,几次三番说对方恐怕不会来了。

朱公和盛凌云则坚持说再等等,第三天落日时分不见人影,第四天清早便走人。

眼看到了第三天下午,太阳暖暖的,乔妹过来找盛凌云闲聊,说起她听《红楼梦》的心得体会,原来乔妹最爱的人是林黛玉。

盛凌云以为她最欣赏林妹妹的诗才,哪知道人家摇头道:“我觉得黛玉很有治家才能。”

她问怎么瞧出来,乔妹道:“怡红院有人偷东西,丫头们内讧、争风吃醋,迎春和惜春也管不住身边的丫头和婆子,唯独黛玉能把潇湘馆治成一方净土。”

这倒是真的,黛玉的潇湘馆里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婆子丫头招惹是非。

“而且她有容人雅量,能善待身边人的真性真情,心胸很宽阔。”乔妹认真道。

盛凌云忙问:“何出此言?”

乔妹道:“你看,不管是孤介的妙玉,痴呆的香菱,还是闹过生分的湘云,黛玉都能相处融洽,我看她很有几分领袖胸怀。”

没想到乔妹很有慧根,仅仅听自己转述红楼故事,就比她这个读过原著的领悟得还要多,盛凌云很是欣慰,又觉得惊讶。

她问:“那你觉得宝玉怎么样?”

“嗨,”乔妹快人快语:“那个窝囊废,又有什么稀罕,黛玉无非是没出来,见得男人少了。”

盛凌云听了大笑,觉得眼前的少女越发可爱。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眼见屋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尽管没人提,可大家心里想的都是:那人不会再来。

盛凌云更是想,或许他才是大智若愚,早就看出来朝局的不堪,不想回到汴梁那个是非窝,免得大风大浪一来,惨遭灭顶。

只有自己,明明知道前方是吞人的漩涡,也非要硬着头皮过去博一把。

她正感慨,突然就听外面传来紧急的脚步声,其中还夹杂着青玄的笑语:“裴先生回来了,回来了,还帮盛姐带了不少草药呢!”

再说千里之外的汴梁城,眼看着上元节都到了,新春赏赐百官的锦缎都还没下来。

节前,大内文思院的管事黄门,就找到徽宗身边最得宠的沈公公诉苦道:“官家动不动就绸缎绢罗的赏下去,金口一开容易,

可难坏了俺们,前儿赏赐给番邦使者的绢200匹还是千方百计凑来的,另有近臣们的赏赐,我们好说歹说,算是欠着。”

沈公公知道这些地方也不宽裕,只好道:“独你艰难?连坛庙祭享的钱也不够。”

文思院苦脸道:“罢罢罢,先把这个穷年过了吧。”

.

不过这些苦经全是秘而不宣的内幕,皇室与朝廷在面子上总还是要做足文章的。

正月新年一到,徽宗就命翰林写了贺词,措辞堂堂皇皇,似乎天下富庶莫过于今朝,朝局安稳无过于今夕。

比较天真老实而又不大熟悉朝局的百姓,向来把这煌煌天语看得特别尊严,因此多数信以为真。

其实等这个年过完,朝里有一批大员肯定是要动的。

这一棋动则全盘皆变,除了功名利害之念,还有门户之见、意气之争。

于是这个上元节表面热闹安详,不少人都在四处钻营、打探消息。

尤其是户部的职缺,占个当之无愧的“富”字,不知羡煞多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