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在折她刃下之前 > 第7章 第7章

重生在折她刃下之前 第7章 第7章

作者:鱼陇曼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22:44:57 来源:文学城

“你这是怎么了?敞佚,你三岁能作诗,七岁能行文,十二岁保和殿夜宴众藩国来使前应对圣上礼议之问,对答如流,蔚为国光。你少时闯荡过的地方不知反几,比这京中勋贵的子侄在世情民愿上强上百倍。”裴禹迹鲜少这样径直夸耀裴休,“十四岁时你跟爹说,你要做清白臣,为民生振臂而告。如今这是怎么了?一场病症把你的脑子和前途都烧烬了吗?!若只是为了退亲,爹有别的法子,自不会让你勉强。”

裴禹迹话意未尽,觑着眼正在气头。

“……扪心自问,为父从不勉你多么进取,经史上的事情终究要看悟性,而你自小贯通,又兼具务实。你兄长若要上进,我倒罢了怕得个全凭门荫的指摘,可你的资质不为国奉事,何等可惜?你可要枉费从前诸多努力?”

裴禹迹一股脑说及此,裴俪恰好预备进院请安,此时听闻,瞬时退到院外站着不动了。

裴休搁下茶盏,只倚在椅子上懒散着看裴禹迹眉毛胡子都立起。

他父亲向来是个恬淡之人,情绪亦不多。

如此这般自然不常见。

“爹,兄长从前才多大的年纪。天子面前,禁中重地,他遇事畏惧些也是常情。圣上都没恼,你倒好,把人家进取的路一棒子堵死了。”

“我那是护着他!”

裴休也不敢再顶撞,只深看了父亲一眼。

很多事情都有怀柔之法,父亲却是个为他心中正确,坚持到底之人。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才得圣上事事撑腰,于改革之任当仁不让。

史册青简,这样的人名垂后世,却未必能在当时善终。

即便父亲心中再想让自己替他分担这朝中局面,做一对父子臣,也是不能了。

因为前世就在现下这光景不久,裴禹迹因为“科举舞弊包庇朋党”而犯禁做法。

导火索便是裴休取一甲第一名,直进翰林院,拔作阁臣,惹人眼红,才设局污蔑。

承平帝因大理寺审案后证据确凿而震怒,下令赐死首辅。

裴休自己也……一朝风雨飘摇,孤身庇护起家人,避忌追剿家族的局面。

事情尚还没弄清楚,裴休便被那水红色衣衫的女子平白刺了致命一刀。

因而现如今,他于这京中事避的远远的最好。

“爹,我还真未必适合,人情世故,权谋平衡上,你教我的太少。”裴休话有深意,实则劝勉。

裴禹迹烦闷起来,他虽是首辅,总也有想不通的事情,“罢了。”

“……你要怎样便怎样吧,出去冷静冷静也好。”

裴休立时站起身,“父亲怎知?”

“你在温侯面前让人拒了你这么个‘农夫’女婿,现在京中还有人不知道你想归野之事么?”裴禹迹被他这么一问,气急反笑,

倒也平和起来。

“爹,你替圣上分忧,也要记得自保。”裴休忽然郑重。

“一个连会试都未进过场的举子,倒也教起国朝首辅的为官之道了。”裴禹迹嗽两声,神色白他太过骄恃。

又想起什么。

“眼下圣上允了上回我递上去的折子,重核京畿户籍田产,理一理人头和地税,给来日地方上打个样子。京中阻力虽多,倒也肃清不少,已足足核算多出万两白银来,单单京畿便如此,财政上来日定然可观。虽说贵戚京官中有些怨言,圣上颇为重视此事,工部和户部执行起来倒也顺畅。”

裴禹迹长久以来便习惯把有些政务闲谈似的说给裴休听听,自小耳濡目染,有时裴休也能回执一二。今日也是一样。

这事儿上一世裴休几乎没有印象,似乎是几年后内阁径直便下达举国税法改易,不得不说引起轩然大波。

如今这般循序渐进,倒也是好事。

“此一事若单说充实了财政,却也折损了京中贵戚官员的诸多好处,就算圣上一贯爱重爹,爹也是吃力不讨好,财政所得直观反哺民间究竟一时看不出。”裴休冷静应道。

“……可这重新整理了人头田产,能直接让那些被侵占的庶民在年底这光景里少赋税,好充实家中,便能即刻以民情相胁贵戚高官间按法办事,可谓一箭双雕。”

“爹做得甚好。”裴休好整以暇,开始夸耀起这位夙兴夜寐的首辅父亲,还把长远说了个大概。

“我知父亲宏愿,只是京畿的效力再好,来日到了地方恐怕也有权不下县,鞭长莫及的痛处。税制改革,终究是动根本,想让人人都顺意,实在不可能。还得慢慢来。”

裴禹迹闻言盯着这么个聪明过了头的孩子,觉得这番话和他的年纪实在不匹配。

不去科考,现下想想,确是暴殄天物。

“……我明日便南下,神不知鬼不觉的,赶紧走了才是。”裴休也怕驳了面子后,忠勤侯动用起金嫔身后郑贵妃的势力来,自己不好全身而退。

“圣上那边若有微词,父亲替我多担待些。”

这小子还有心笑。

裴禹迹总觉得裴休变得太快,这半年,偶尔也觉得像是换了个人,诸多变化,或有隐情,他如今也无心深究了。

裴俪于仕宦之途资质不足,裴休现下又远走他乡,这家中来日能说话的人,竟一个也没了。

*

长宁街,大报恩寺。

“娘娘千秋。来前应让内臣来递个话,我等也好封寺迎客。”

住持低眉顺眼,此时沾了大内的事儿,也慈悲淡然不起来。

何况是太子之母。

大报恩寺乃国朝皇寺,于此处皈依皆是名僧,捐门槛的除了皇室贵戚,则都是些名流钜富。

“无妨。”

说话的女子端坐在那寺中藏经阁的阁楼之上,对面亦坐着一位华服女子。

年纪瞧着都在盛年,虽不如青春少女天然,却各有成熟女人的风流韵致,贵气抬人。

这一对正是内廷中的郑贵妃和金嫔。

“因岁首西南黄教格鲁派将要来人,格鲁派在西南又有定鼎之功。圣上意在上下一心,命后宫嫔妃皆对佛法教义精进增益些,本宫自当辅佐皇后,做后宫表率。”

郑贵妃说话时调门颇高,阁楼和长阶上下,僧人内侍皆听训似得噤声。

“大师莫慌了神”。

对面那贵妇人笑得客套却标致,“此事倒也没那么急迫,本宫和贵妃娘娘在这藏经阁拣几本经卷念诵一番,你们就各自忙去罢。年节前寺务繁多,别误了正事才好。”

金嫔给了个台阶下,住持了然,二人有自己的事情要谈。

这藏经阁上,络绎退出去,只剩些内廷贴身的侍宦。

二人所倚坐的这扇窗,遥遥俯瞰整座寺庙进院,对面向东望远些便是紫禁城端门,此处乃寺中制高点。

“要不是近来朝中轮番弹劾家中人,本宫又岂能如此没架子的便往这劳什子地来。”郑贵妃只待众多僧人退出去,脸色一变。

若是往常,车辇定要出了西华门走长宁东西大街,监寺得了信儿必会提前一日清场。

如今低调着来,实在是避风头的意思。

“娘娘怕什么,皇上心在你这。朝堂上诸多事务,去了你的钟粹宫,再到文华殿问过太子殿下的学业,也就不烦闷了。”

郑贵妃勾一侧嘴角,“话如此说,本宫那个逆子现如今是越发出格了,才入东宫几天,成日只跟那个家臣送进东宫的……”

她话说一半,实在觉得这跟这金嫔之间倒也没到那份上。

她是主,金嫔是臣,何必把自己的弱点曝露给下位者。

“娘娘也别怪臣妾多话,那女子你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着来日太子娶了正妃,给殿下赐了做侧妃或是侍妾有何不可。您越是不许,这孩子们就越是想逾矩。”

金嫔说的头头是道,可奈何自己膝下也没个一儿半女,只能是把家中长姐金褒容持家的门道,拣一两分来应景。

“可他是储君,岂能如此不顾大体!”

郑贵妃手中缅甸进的翡翠串珠,“啪嗒”一声打在那红木香花桌上,“本宫自是不会允一个文官家出身,娇嫩不经事的女子做这东宫太子妃。”

她想及自承平帝登基以来,内阁领衔对郑氏和太子入主东宫的诸多阻力,就绝不肯妥协。

更何况本朝以来储君正妃和皇后之位本就无意于位高权重的门第。历来有低品官员、平民甚至商贾家的女儿封后,无势力倚仗的贤淑内敛女子,才是内阁和礼部首选。

譬如现如今坤宁宫那位,就是内阁塞给承平帝的庶民皇后。

罢了她又轻“呿”一声,嫌恶得很。

“妹妹你当那文官清流就表里如一了?那狐媚坯子为了进东宫,连郑氏的家臣都委屈做得,还不是攀龙附凤的主。这样的女子,哪来的脸面做我荇儿的正妃?”

郑贵妃抚了抚方才发火时弄乱的绛红团花织锦雀纹衣袖,“也不知哥哥是怎么想的,还执意把这上不得台面的人换着法子送给荇儿,太过纵容了些。”

这事儿一出,她亲自给东宫中人下了禁,不准传出半句。

若让承平帝知道了,这太子之位哪里还坐得稳。

金嫔见这场景也觉得有趣儿,承平帝如此宠爱郑氏,恐怕也是为她这独一份的骄纵性子,奉承话听多了,自然是喜欢直言不讳解闷。

郑贵妃怕是一点不记得,她对面的自己,正是文官家的女儿。

“行了,贵妃娘娘还是领着臣妾颂这一卷《阿弥陀经》是正事。孩子们自有他们的缘法。”

郑贵妃想及金嫔刚晋了嫔位,是自己在承平帝身边吹过风得的力。她岂有不顺着自己的,不仅她,还有她背后的……忠勤侯府。

“本宫听闻你家姐忠勤侯夫人今日也在近处?”

“让娘娘见笑了。这出宫劳顿,虽有宫中内侍操持,终究不如臣妾自家人伴着便宜。她怕寺中斋饭不合咱们胃口,特意在西长宁街不远自家的别院做了席面,等您得空赏脸。”

“饭未必吃。”郑氏一口回绝,“人既来了,叙叙话也是好的。”

这倒是郑贵妃第一次这么赏面,从前宫宴上遇着,只说不便与勋爵命妇私交太过。

恐怕是自己今日这番话哄在点子上了。

姐姐金褒容一贯是个会说话的,事事争强筹谋,比她那个夫君做些无用功倒是强上不少。

一旁金嫔耳语内侍去院内厢房,唤金褒容进来回话。

郑贵妃一手捧着金玉做的汤婆子,翘起护甲撑着发紧的眉尾,望向窗外寺内长阶下,正鱼贯进来些人物。

男女主正式相遇预计在10章后了,且等二人斩断京城里的是是非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7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