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林晚晚拍拍手,侍女们鱼贯而入,人人手中都带着托盘,每个托班上放着七八只茶杯,杯中已经倒好了茶水,显然是早有准备。
“既然薛公子是第一次来,不如就最后一个吧?也好有多些时间准备。”林晚晚满脸真诚,就像是真的在替薛子翛着想一般,引得众人一片呼声。
林小姐真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不光文采出众,为人也是极为良善。
薛子翛脸上显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立马又切换成了自信的表情,她朝林晚晚笑着点头道:“多谢林小姐如此替我着想。”
虽然她的语气听起来十分轻松,可是结合方才她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众人心中自有定论:想来,这薛三公子不过是外强中干故作镇定罢了。
林晚晚垂下眼眸福了福身道:“薛公子愿意前来赴宴晚晚已经十分开心,自然是要让每位宾客都能感到宾至如归才是。”
“既然林小姐最后与魁首一较高下,不如让毕小姐来做评判吧。”忽然有人提议道。
“好主意,毕小姐的文采我等也是甘拜下风。”
“没错,若是由毕小姐来评断,我等也绝无二话。”
众人纷纷出声赞同。
毕芸若心中有些触动,她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好几年待在自己院中不怎么外出,在这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时候,没想到京城中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记得她。
“既然各位抬爱,芸若自然不敢推辞。”毕芸若走上前,朝众人行了一个万福礼,声音轻柔道。
她本身样貌就生得极好,再加上浑身上下因为身体原来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柔弱之感,正所谓“病如西子胜三分”,用来形容毕芸若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很快,想要参与曲水流觞的少年少女都坐在了一张中空木桌的两旁。木桌中心凹陷,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绕着桌中的假山绿植,在这水面上放置准备好茶水的托盘,便是一个小型的曲水流觞了。
“既然大家都已经落座,那我们便开始吧。”林晚晚见众人都做好了准备,便开口宣布游戏开始,“第一轮,各位便请以这三月天,我林府后花园的景色为题作一首诗,请。”
随着林晚晚的话音落下,一旁的侍女将手中的托盘放置在桌头。很快,整个托盘顺着水流开始慢悠悠往下移动。
坐在第一位的是一个十三四的少年,他站起身从托盘上取下一杯茶,抬头饮尽,随即张口吟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正巧,一缕金色的阳光透过树丛洒了下来,映照在这水面上,“溪流”虽小,却也波光粼粼,万物生辉。
“好!竟这般应景!”毕芸若不由自主地夸赞道。
少年被这声称赞夸得红了耳朵,郑重其事向毕芸若的方向行了一礼。
毕芸若含笑点头回礼示意。
很快,第二个、第三个……一个接一个喝了茶,吟了诗,只不过再未出现如第一人一般使人惊艳之作。
托盘一眨眼已经来到了薛子翛面前,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了她。薛子翛迎着众人的目光,却又好似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她缓缓起身,掸了掸衣摆上的褶皱,淡然地取过茶杯,仰头饮尽,一连串的动作赏心悦目。
“哼,装模作样。”一旁的人见此情形,酸溜溜地开口,十分嫌弃地说道。
薛子翛不紧不慢地环顾四周,看着院子中的山石、天空中的暖阳,闭着眼感受了一番拂面的暖风,微微仰着头道:“春山暖日和风。”她的目光从天空转移到一旁的九曲长廊,“栏杆楼阁帘栊。”顺着九曲长廊望去,看向那头立在杨柳树下的秋千,不假思索继续道,“杨柳秋千院中。”
她闭上眼睛,微微侧耳,倾听着黄鹂夜莺的啼鸣声:“啼莺舞燕。”当薛子翛再睁开眼时,目光中曲水流觞桌上精致的小木桥和盛着小托盘的流水让她眼睛一亮,唇边绽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小桥流水飞红。”
一旁坐着的毕芸若听完,不由自主重复了一遍:“春山暖日和风,栏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她似乎又默念了两遍,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肉眼可见的兴奋道,“好,好,好!薛三公子好文采,寥寥数语竟将这院中尽数包含,即便并非亲眼所见,也能依托于诗句将这三月天的美景展现于眼前。”
不同于毕芸若的欣赏,林晚晚的脸色就没有那么好看了,她维持着自己表面的笑容,指甲却早已深深嵌入了掌心。不是说薛三不学无术,肚里只有一包烂稻草吗?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
薛子翛的忽然发力打乱了林晚晚原先的计划,她一下子有些焦急起来。
薛子翛就这样大大方方站在那里,任由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各有不同的打量的眼神,在她身旁围绕,她只是面带微笑,不慌不忙,笑着对那个向她表示好意的毕芸若点了点头。
“没想到薛公子文采出众,我等心服口服。”许久,议论声才渐渐平息,有人出来打了圆场,“林小姐,既已有几人淘汰,不如我们开始第二轮吧?”
“啊……好,好。第、第二轮,便写一写月亮吧。”林晚晚一时有些语塞,被薛子翛的惊艳之作打乱了思绪,竟然连第二轮的题目都想不起来,只得临时胡诌了一个。
侍女又将另一个托盘放上水面,托盘顺着水流开始漂动,很快就来到了方才第一轮第一位,那个除了薛子翛以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少年。
他起身取了一只茶杯,饮尽杯中茶水,似在回味:“好茶,好茶!”他一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无意识把玩着手中的茶盏,思索了片刻,开口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好!”
“好诗!”
众人纷纷鼓起掌来,表达自己的喜爱。
那少年明显比第一轮时镇定了不少,可微微泛红的耳廓还是显露出了他的羞涩。
一人接一人,中间好几人大约是因为作不出更好的诗词,索性便放弃了。这样一来,不过眨眼的时间这托盘又到了薛子翛的面前。
有了方才的珠玉在前,这次大家都对薛子翛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薛子翛就这样迎着众人或期待或恶意的目光,起身取杯,一饮而尽。在她放下手的同时,缓缓开口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众人一片寂静,顿时鸦雀无声。
最终依旧还是毕芸若率先回过神来,她站起身连连鼓掌,看向薛子翛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和欣赏。毕家乃是传承百年的书香门第,族中众人也都仅一妻而白首,所以她自小生长的环境十分简单,没有普通人家后院中的那些弯弯绕绕。
因此,毕芸若的心也十分纯粹。她喜爱读书,便会对有学识之人表达自己的欣赏与喜爱,毫不遮掩,也决不会通过世人口中的传言去了解一个人。
这整个赏花宴,便也只有她,在素不相识之时便对薛子翛仗义执言,在她文采出众时大方表达自己对她作品的喜欢。
林晚晚绞着手中的帕子,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觉得一切怎么就忽然全都偏离了她的预期呢?
“薛三公子好文采啊,只是为何原先从未听说过呢?”这时有人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这同时也时大多数人心中同样的疑问。
“是啊,传言中薛三公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没想到竟有如此才华。”自始至终没有参加曲水流觞的陆远道忽然出声感慨道。
只是他的言语,乍一听像是表达了对薛子翛才华的认可以及出人意料,可仔细听听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怎么听起来像是在强调薛子翛那人尽皆知的不学无术,以此来对比今日薛子翛的一鸣惊人。这莫不是在怀疑她所作诗词有造假的可能?
薛子翛却仿佛并未听出陆远道的言下之意一般,任由众人怀疑,她自巍然不动:“陆兄,所以说,这传言不可尽信,你说对吗?”她的表情似笑非笑,竟也有些压迫感。
陆远道也并无真凭实据,只能点点头,感叹道:“是呀,看来传言不可尽信,我们应该依托于自己的眼睛来认识一个人才是。”
人群中的白姿姿见状松了一口气,看着人群中正在发光的“表哥”心中十分激动。是了,表哥就应该站在众人中心发光才对。
林晚晚见她的安排已经完全失控,不知所措看了陆远道一眼,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担忧。陆远道隔着人群,眼神安抚了她一番。
她慢慢稳下心神,招来侍女耳语了一番。待侍女退下后,笑吟吟地道:“各位,近日我刚得到了一饼新茶,不如大家一同品鉴品鉴?”
“好啊。”
“却之不恭。”
不一会,十几名侍女端着茶盘稳稳走来,为宾客一一奉上一盏茶。
薛子翛的注意力并不在那些侍女身上,忽然被热水泼了个正着,顿时被烫得一激灵。她转过头来时,那侍女已经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
“公子,奴婢有错,求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奴婢吧。”侍女带着哭腔和害怕的声音响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来自汉乐府,《长歌行》。
“春山暖日和风,栏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来自白朴,《天净沙·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自张九龄,《望月怀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自苏轼,《水调歌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