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宠娇娇 > 第6章 第六回

宠娇娇 第6章 第六回

作者:尤鉴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19:42:31 来源:文学城

然而,拥有“好福气”的人好像没这么想。

但见沈敬行冷静自若,看似全无动容,静待靳连珠拂去他睫毛挂着的雪花,开口便是一句毫无感情的责怪:“风雪太大,山路陡峭险峻,你不该来。”

旁边被郎情妾意场面羡煞的几位大人闻言,俱是面色一变,忙不迭替沈敬行这个没情-趣的木头疙瘩找补:“哈哈...小沈大人莫不是见到夫人心中过分雀跃,连话都不会说了。”

沈敬行蹙眉:“我没...”

康汾强硬地截断话茬:“小沈大人成婚后,倒也学会关心体贴了。只不过,这语气或言辞还需斟酌一番,亏得沈夫人明事理、性温和,换个人恐怕就得当场闹起来了。”

声一落,其余的人皆哄笑不止。

或促狭,或调侃,或艳羡。

并无恶意。

靳连珠倒没介意沈敬行所言,他惯来如此坦率,又不独独冲她一人。

只是她方才太着急沈敬行,反而忽略了几位大人们,这会儿急匆匆想补上礼,可身子冻僵了,膝盖根本弯不下去,整个人一晃,眼瞅就要栽入雪中。

“当心。”沈敬行眼疾手快地拉住她。

惊慌失措之际,靳连珠顺势握住他的小臂,整个人儿轻飘飘落入他怀中,一双被冻红的柔夷攥紧他官服衣袖,生生掐出几道褶皱。

二人的距离猛地拉近,沈敬行听见一声微不可查的娇吟,遂低头,这才发现靳连珠的装扮一改往常简朴,捻金雪柳,尤其乌发间那枚胡蝶钗子,随她往前扑倒的动作也在抖擞翅膀。

“花样妖娆柳样柔,眼波流不断、满眶秋”。很没道理的,沈敬行脑中突然蹦出这么一句,随即反应过来,大庭广众之下,他委实不该这般肖想女子。纵使,怀中的娇娇儿是他娘子。

简直浪荡、荒谬至极。沈敬行狠狠的自我唾弃一番,扶着靳连珠的手指蜷缩起来,不小心勾住了她腰间的玉环绶。这下好了,方才的努力付之东流,复又勾起涟漪阵阵,无限旖旎心思挥之不散。

靳连珠打小就畏寒,这遭出门之前,特地将出嫁时候带来的大红貂皮皮氅穿上了,可谓打扮得极其厚实。

未料到沈敬行劲儿会使得如此大,隔着衣裳仍掐得她生疼,靳连珠担心人前失态,方漏出一个音便死死咬住嘴唇憋回去了。

从沈敬行的角度,只能瞧见靳连珠逐渐涨红的耳根,姿色相较雪地里的红梅更加娇妍。

他愈发心猿意马,喉结生涩滚动,怀疑是来时路上灌入冷风导致的,幸而呼啸的寒风遮掩了他沙哑的声调,没叫靳连珠发觉他的失措。

可,总这么抱着也不是个事儿。

沈敬行俯身,凑近问:“崴到了?”

热气喷洒到靳连珠耳畔,激得她神思荡漾,脸颊的颜色更浓了。

靳连珠心道:这趟果真来对了。成婚一载,还是第一回见官人肯在人前跟她这么亲昵,想必是被她冒雪前来送温暖的行为感动坏了。

靳连珠强压住女儿家的羞怯心事,不自觉掐着一把嗓子,跟撒娇似地拽着音调诉苦:“裙摆太长,我不小心踩着了。”

沈敬行一言不发,一味将脊背弯的更低,帮忙整理繁琐罗裙。

跟在后头的那几人还念叨着“雪天路滑、小心行走”“早知如此,便晚些时候再来巡视了,赶上这么大的风雪,迷了眼,实在危险”“稍候得让小厨房熬制姜汤,祛一祛寒”云云。

忽而,康汾就近拐了一下那位喋喋不休的礼部大人,他一停,其余的也跟着停了,又见康汾努努嘴,众人齐刷刷向前望去。

大地尽白,漫天大雪点点扬花,片片鹅毛,徐徐落至沈敬行官帽、肩头,他全然不觉,垂首睨着自家娇小娘子,眉头轻蹙,似是怕极了她会受伤。接着,他凑近同她交谈几句之后,伏低身子去摆弄衣裳。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沈敬行满身的才华与能力,唯有放在官场之上才发挥的出来,至于风月事,他全然不懂,如同一张白纸。

说难听些,对沈敬行而言,这婚结了也是无用,他照样一对上跟女儿家相关的事儿就变得束手无措,再加之积雪阻碍视线,他只得茫然的到处摸索,半晌天也没理明白一层又一层的裙摆。

靳连珠没催,提起一侧的大氅为沈敬行遮挡风雪。

康汾及其余的大人们却误认为沈敬行要将娘子抱起来,个个儿眼睛瞪得堪比铜铃。

雪大风大,不良于行,再者说,抱得乃自家娘子,有何不可?被瞧去,只会让人觉得这对年轻夫妇恩爱非常,艳羡还来不及呢。

偏偏,那位是沈敬行。

他素来是个温吞克己的人,纵然成婚了也不见改一改心性,整日冷着一张俊脸,让人望而却步,寡淡的仿佛是个不闻世间俗事的谪仙。

于公事上,他便更加冷静理智了,屡屡碰见几回火烧眉毛的情况,仍能稳如泰山思忖对策,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却将工部管得井井有条,下属们待他无有不佩服的。

手段和心机不可谓不厉害。

难得见一次沈敬行外溢情绪,还是为了他那位美若天仙的娘子,谁能忍得住不凑热闹。

可惜,紧接着并未发生众人喜闻乐见的画面。

待裙子整理好了,沈敬行毫不留恋地抽身,接过引路小厮递来的伞,为她挡去大雪。

靳连珠本欲用帕子帮他擦净沾满手的雪霜,见他有意回避,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胡搅蛮缠,免得被他们看去笑话,只是心底刚泛起来的那点柔情蜜意顷刻间消失殆尽。

回茅屋的路途不远,无奈太难走了。引路小厮担忧贵人们的安危,非得上前去把路踩实了再折返带他们。这样一来一回的,硬生生拖长了双倍的时辰。

靳连珠跟沈敬行挤在同一把伞下,空间狭窄逼仄,然而,她盼了又盼,他再也没有表露过搀扶她的意思。

每回靳连珠被风吹得踉踉跄跄,想靠住一旁的沈敬行,皆被他不动声色的避开了,放任半边身子露到伞外,落雪化水打湿肩头也浑不在意。

暗地里避让到这份上,就算靳连珠再心怀爱慕,也绝非蠢笨之人,怎会不了解他的想法。她揪着他衣袖边沿的手指一节一节松开,滚烫的泪珠子从眼眶里打转,心跟身体一样冷得厉害。

原本走在后头的康汾与礼部另一位大人赶上来,跟沈敬行商量待会议事的内容。有外人在,靳连珠只得敛了万千愁绪,咬牙将一堆委屈咽回肚子里,硬着头皮向前赶路。

提供给官员们休憩的屋子不止一间,分布比较零散罢了。

沈敬行住在最北边,即离祭坛最近的那间,很快便到了。

屋中提前烧了炭火,窗牖关得严实,仅留了一条缝隙透风,推门进去就觉暖烘烘的。

白芷赶紧将手炉塞给靳连珠,卸下厚重的大氅,挂去架子上用掸子扫掉还未消融的雪花,纳闷:“娘子此番前去,没寻到家主吗?”

良久,没回音。

白芷奇怪,扭头看去。

烛火葳蕤,靳连珠背对她坐在矮几上,伸出两双被冻得红通通的手置于火炉上烤着取暖,乍看之下没什么可疑,但白芷到底跟了她这些年,对她有十万分了解,当即便觉得不对劲,急匆匆上前查看情况。

万万没料到靳连珠已经红了眼眶,泪珠充盈在眼眶里要掉不掉的,下唇清晰印着一排齿痕,是她自个儿狠心咬出来的,泫然欲泣的模样好不可怜。

白芷鲜少见靳连珠哭,骇了一跳,忙问:“大娘子可是跟家主起争执了?”

靳连珠一味摇头,铜盆里的火焰烤得她双眼发烫,泪水逐渐蒸发,可繁杂心绪难以平复。

无法讨得官人欢心这等事儿要如何与外人道,况且,白芷还是个姑娘家,就算听了也未必能解她的困惑。

靳连珠郁闷难消,想法一时偏激了些,只当自己因为官人主动向婆母开头讨要管家权一事,过于开怀就昏了头了,今日上赶着来献殷勤,不知官人会不会恼她耽误他的正经事。

话又说回来,就算被留在皇宫大内当差,家眷也可递了帖子前去探望。她这般行事并未坏了规矩,官人究竟为何看上去不情不愿的呢?

难不成,是他不想看见她?

那日曲莲的言语犹在耳畔,靳连珠心烦意乱的,很难不往那方面去想。

她从袖中抽出帕子胡乱擦拭掉脸上并不存在的泪痕,强撑起精神,摒弃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询问:“从家里带的那些吃食呢?”

见她不欲多言别的,白芷没再追问,答曰:“已经交给小厨房了,厨娘热过了就送来。”

这地方还有专门搭建的小厨房?

靳连珠以为大人们都到附近的佛寺中吃斋饭,遂问:“在哪儿?”

“绕过前头的大石桩子,小径岔口右拐便是了。”白芷站在窗边给她指明方向,所幸距离不算远,门口挂着火红灯笼,极易辨认。

靳连珠穿上大氅,撑起伞外出。

白芷不放心,刚打算跟上却被拦住:“你留在屋中守着罢,我去去就回,不必担忧。”

“可...”

白芷阻拦不及,眼瞅着她迎着漫天风雪,一步步消失于视野之中。

——

厨房内烟雾缭绕,门开了半扇,隔了老远就闻见从里头传出的香味。

靳连珠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雪地,鞋袜及裙摆全湿了,她没法子,只得强忍着,想着待会儿在炉前烤烤火能好一些。于是收起伞立在墙边,赶紧叩门入内。

灶前仅厨娘一人,是从山下一家百姓家里寻到的婆子,姓黄,名不详。黄婆子年轻时曾在魏济府内做工,见过不少高门大户的夫人、姑娘,练就了几分眼力见儿。

听闻今日工部那位沈尚书的家眷上山探望来了,黄婆子先前见了他家的女婢,再一瞧眼前这位貌美的娇娘,一时琢磨不定到底是何身份。

若说是沈大娘子,衣着打扮未免过分朴素,虽生得有倾国倾城之色,可眼眸脉脉含情,平易近人,丝毫不见富贵人家高傲的气度,再加之,她独自冒雪到后厨温热食物,身旁无人跟随,更不似那些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女作派。

黄婆子飞速瞄她一眼,内心盘算着,前头来得人只说是“沈家的家眷”,却并未指明来者究竟是不是沈大娘子,美妾或贴身伺候的女婢也未可知——

她从前在魏济府讨生计的时候,见过不少妇人为了充门面,外出之时特地带上美貌的女婢,或让她们打扮得光鲜亮丽,却又不至于争去风头。

不过,这位长得如此娇妍,身段弱柳扶风,放眼整座永平城内也当属佼佼者,女婢怕是不可能了。

保险起见,黄婆子没敢私自定下结论。

她腆着笑脸凑近问:“娘子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没,这些小活我自个儿就能做。”

靳连珠察觉到黄婆子从旁窥探了有一阵子了,猜她应该是好奇自己的身份又没胆子直戳了当地问,于是报以和善地微笑,顺手从锅里舀了一碗姜汤递过去:“婆婆坐下歇会儿罢,午饭不急于这一时。前头大人们正在议事,没个把时辰结束不了,等我这边热好汤饭,你再忙活也不迟。”

“哎...哎。”黄婆子欲接过碗盏,突然想起自己沾了满手的油污,忙从围裙上仔细擦了擦,小心翼翼避开对方那双凝如玉脂般的柔夷,心下也有了定论。

靳连珠见黄婆子要躲去门边用汤,即时出声:“那儿太冷了,不如守着炉子烤烤火,否则姜汤喝了也是白喝。”

她皮囊极美,嗓音婉啭,火红大氅衬得她肌肤白似雪,炉内熊熊燃着的火光映着她更添一份风情。

黄婆子见了心生亲近之感,连连答应着,顺从坐到她身侧的竹藤椅上。

靳连珠从心底计算着时辰,以免把汤热干了,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一声脆响,随即看过去。

黄婆子满脸紧张地摘下腰侧的囊袋子,里头装着一堆碎了的玉块儿,却被她当作宝贝似的。

瞅见这些碎块的状况没变得更糟,黄婆子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转头对上靳连珠探究的目光,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满脸的褶皱挤在一起。不知想到了什么,使得她的表情瞧上去有几分甜情蜜意。

旁人的私事,靳连珠素来是不会越界打听的。

不料,黄婆子心眼实,竟主动的都交代清楚了:“这玉镯乃祖传的物件,虽成色不佳,但胜在意义非凡。年前收拾屋子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装玉镯的木盒摔到地上,就成了这样子。亏得我那儿媳是个见多识广的,知晓山上住着一户姓周的人家,独有修玉镯的手艺。待忙完差事,我过去碰碰运气。”

靳连珠了然,想起这山中的形势,不免担忧:“怎不叫家中爷们儿去办?”

“修缮祭坛需要人手,我官人和大郎都在这儿。这点小事还用不着使唤他们,万一耽误上工就坏了。”顿了一顿,黄婆子又说,也不止这一层原因。

他家虽是普通人户,过得清贫了一些,但却十分满足幸福。

黄婆子只有一个儿子,又是老来得子,不过从未娇生惯养,早早就让他外出做工历练,待他攒了些银子,去年年初便同隔壁家的姑娘成了婚。

两家乃旧交,情谊非凡,再加之这对新人有青梅竹马的情分,相互扶持着过日子,可谓恩爱非常。

没多久,儿媳便有了身孕。

郎中道她身子太弱,要想保住头胎,需得精心养着。

黄婆子不知从哪儿听说,玉最养妇人的精气,不论花捎多少银子、消耗多少力气,也得把祖传的宝贝修复好了。

不知怎的,靳连珠听罢,竟觉得有些羡慕。

她下意识摸向腰间,仅一枚亲手绣的香囊,手腕上空空如也,浑身上下,也就鬓间的发饰还值几钱。

放眼整座永平城,哪有一家官眷穿得像她这般寒酸,难怪黄婆子迟迟不敢确认她的身份。

纵使沈敬行曾有言,让她不必遵循他那一套规矩,可她焉有不顾他的道理?

反倒是他,从不明白“夫妇一体”的含义。

思及此,靳连珠舌尖又是一阵酸涩,仿佛吞了几斤重的黄连。所有繁杂思绪齐齐涌入心头,化作潮湿的泪意模糊眼眶。

察觉到情绪将要失控,靳连珠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来,把黄婆子吓了个激灵,赶紧放下碗盏也跟着起身帮忙,将温好的饭菜一样一样放入食盒,又点头哈腰的将她送至门口。

靳连珠惦记着方才跟黄婆子的谈话,不知道生的哪门子执拗,就想着能不能帮衬一把。可转念一想,她的境遇也没好到哪儿去,仅仅是外表瞧着光鲜亮丽罢了,容不得她打肿脸充胖子。

于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悠长叹息。

靳连珠拾起门边的伞,抖了抖上头的落雪,撑起之后转身去接黄婆子递来的食盒。

恰在此时,有只手横插过来截了胡。

这片刻功夫,靳连珠的鼻子已经被漫天风雪冻得失去嗅觉,尽管如此,她仍感觉到有一股似有若无的竹香萦绕身侧。靳连珠一愣,稍稍抬起伞沿,果不其然瞧见沈敬行。

他来了应有一会,不知为何没进屋,只在外头等着。

大雪落满了伞面,随着他的动作簌簌往下掉。

沈敬行从袖兜里掏出一枚玉镯,递到黄婆子面前,“祖传之物自然要修,可要想给妇人养身子,还得用成色上佳的玉石。这只玉镯是大娘子逛街时买下的,花纹朴素,质地通透细腻,念你、你家的男丁在修缮祭坛一事之上出力不少,便赏给你了。”

黄婆子受宠若惊,不停偷瞄靳连珠的脸色,在她发话之前不敢伸手去接。

靳连珠箱奁中有什么物件,自个儿清楚得很,这只玉镯不知道是谁的,事情必然也是沈敬行瞎编的,她一时惊讶,素来正直到近乎顽固的沈敬行竟也学会扯谎那套了,紧接着就瞥见他因口出妄言而羞愧逐渐涨红的耳廓。

靳连珠眼神虚了一瞬,便觉心口酸酸涨涨的疼。她强硬的将玉镯塞入黄婆子手中,拍了拍她干枯如树皮的手背,表情似安抚亦似怅然,轻道:“收下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