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9章 借王财谋求大业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9章 借王财谋求大业

作者:骥伏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5 00:27:33 来源:转码展示1

这一夜睡得很沉,或许是昨天太过劳累了,当李秀娥醒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去后宫看望那废柴国王的时辰。

用罢早膳,她向县衙走去,想直接接见文武官员,将自己昨天拟好的一些策划分发下去,这些是很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她走到半路有些犹豫了,决定还是先去看望裘开物,毕竟他是国王,是自己名义上的夫君,要想顺利实施自己拟定的纲领,还要把这个废柴夫君稳住,在百姓眼里认为他们一如既往,大不了早去早回少耽搁一些时间。

国王依旧在沉迷于他的木匠活。陈巧巧亲自端茶递水,时不时娇声夸赞。裘开物听到赞美声便干得更卖力气,天气如此凉爽,竟然大汗淋漓。

“哟!陛下可得悠着点儿,来日方长,别累坏了身子,让臣妾还怎么伺候您呀?”

陈巧巧边撒娇边给裘开物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哈哈哈!爱妃放心,寡人身体棒着呢,你是知道的。哈哈哈!”

两个人的打情骂俏被李秀娥看了个满眼,她依旧古井无波。

裘开物见她到来,立刻止住了与陈巧巧的说闹。

“爱妃,来来来,欣赏欣赏寡人的大作,看是不是又有了精进?”

他又主动邀请李秀娥来评价他的作品了。

李秀娥看到满院子的刨花,以及用过的废弃木料,这国王每天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再看他那所谓的精品设计,模样又有了改观。

每日里所用的木头要消耗不少呢,李秀娥忽然有了个想法。她本打算到这露个面儿就走的,这个时候她反倒不急了。

“陛下的作品确实精美,臣妾着实佩服。”

先给这国王上点眼药。果不其然,裘开物哈哈大笑,得到赞美是他持续研究的动力。

“爱妃点评点评哪里精美,也让寡人高兴高兴。”

“陛下所做亭台虽说是个模型,只是比实际小了些而已,做工精细,看着很精致。若是真当做模型摆放着实有些可惜了。”

裘开物频频点头。

“爱妃说的极是。寡人看着不顺眼的地方还是要改的,做的大了,改起来不仅麻烦,还废木料,便做得小些方便更改。”

“陛下用的这些木料质地比较坚硬,加工起来费时费力,陛下自然要劳累许多。臣妾知道石昌某处盛产质地比较松软的杨木,那杨木加工起来要轻松的多了。陛下龙体要紧。”

裘开物顿时龙颜大悦。

“爱妃所言当真?”

“当真!“

“着人速速给寡人运些杨木来,省得被这些硬木头累得寡人腰酸背疼。”

一边说,裘开物还一边捶了捶腰。

陈巧巧款步上前,盈盈一笑,“看来姐姐也是挺关心陛下的。”

李秀娥陪她笑笑,随即又道;“虽说陛下贵为国王,对这民间百姓手中的物资也不可妄自滥用。”

裘开物闻言有些诧异。

“寡人征用些木料,怎么能说是滥用呢?”

李秀娥依然面带浅笑,“天下百姓皆为陛下子民,征用些木料自不必说。可他们也是要吃饭的,陛下给开些工钱总是应该的吧?否则他们没得吃,哪有力气给陛下去伐木呢?”

“哦!”

裘开物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是,那是!工钱必须要开的,木料一定要运的。这些爱妃安排就是了,何必还让寡人去操心呢?”

“陛下操心倒不必,只需陛下将那几箱银两奉献出来就是了。”

李秀娥知道,在来石昌县的时候,其中一辆马车拉着几个箱子,里面便是黄金白银以及一些玉石珠宝。这是大裘王朝给他们的礼品。”

裘开物立刻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弄点木料还需动用寡人的私房钱吗?”

“呵呵呵!陛下此言差矣。整个大滕国都是陛下您的资产。陛下手里的那点金银珠宝算得了什么,不过沧海一粟罢了。只是当下大滕国新立,财力紧张,这些不过是暂时借用罢了。如果陛下喜欢,将来臣妾还陛下十倍如何?”

“哈哈哈哈!”

裘开物再次爽朗地笑了起来。

“爱妃说的哪里话来,拿去用便是。只要寡人有木头用,金银财宝随爱妃任意支配!”

这裘开物倒是大方,在他眼里木头比金银值钱。

“谢过陛下!稍候臣妾着人来取,杨木最迟明日便可运到。“

见裘开物应了,李秀娥暗自高兴,这次真没白来。马上辞别,来至县衙。

那几个纲领文件她都顾不得说了,先让周正邦安排人手去后宫,取那金银珠宝。

当然,她必须亲自跟去,是怕那国王出尔反尔。好在裘开物还是个说话算话的国王,痛痛快快地把银两拱手让了出来。

有钱了!

李秀娥便让户部即刻存入国库,建立专门账户。国王的钱可不能轻易乱花,但是答应他买木料的钱,一定要从这里开销的。

接下来,她又令周正邦派专人,准备了几辆马车,带上银两,去浏水河南岸某处,据此大概200余里。某个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到那采购杨木。

快的话今天就能够返回,最迟明天上午也能到了。取过地图,李秀娥指明位置,周正邦马上安排人手。

那个山脚下盛产杨木周正邦是知道的,可李秀娥未曾去过那里,仅仅来了这么几天同样知晓。这让周正邦对这位神秘的王后更加有些看不透了,崇拜之意更甚。

安排好此事之后,李秀娥才召集文武,把那几份纲领文件分发下去。

众官员阅罢,大为惊讶,叹为观止。对王后的这些想法闻所未闻,件件均是为民着想,真正实施下去,民富国强之日不远矣!

农部负责粮种的优选优种,将百姓手中的优质良种收购上来,哪里缺种再平价卖出去,或者用等价的其他粮食兑换。

这样,即保证富余粮种的农民手中有钱花,又能让没有优质粮种的农民种上优质种子。只有大面积的种植优质粮种,才能保证下一季少虫害,多丰收。

这样做还能防止某些不良商贩囤积优质粮种,高价出售,损害百姓的利益。

李秀娥还明确指出几个地点,着商部前去勘察落实铁矿煤矿,调查盛产优质木材的山林。成立矿务公司。

在民间征招铁匠,打造农具厨具,除了在本国销售之外,将来还要和其他王国交易。

成立兵器建造营,由兵部落实。

各乡镇村成立书塾,配备教员,由国家发放薪俸。让3~16岁的孩子都去读书。根据家庭情况,可实行半日制,大一点的孩子有半天的时间可以去帮助家里干农活。由礼部督办。

成立畜牧公司。征召有饲养经验的农民,选购优质马牛羊鸡鸭鹅,逐渐扩大饲养规模,确保将来大滕百姓都能吃上肉蛋奶。

对16岁至18岁的青年男子,只要身体健康,都要义务服兵役。分期轮训,每季500人,集训三个月,成绩优秀者留在兵营。

其他人复原回家。若有战事应招入伍,若无战事,在家务农。召必回,战必胜。

在将所有青年男子轮训一遍之后,再行延长服役期,根据王国需要逐步扩大军队数量。

对现役兵卒,40岁以下的进行考核。成绩优异,经验丰富者,继续留用。其他人可同40岁以上的复原回家,发放安家费用。

成立手工业协会。挖掘民间手工艺技术,聘请技术高超人士当教员,招聘学习者。学成之后成立相应的手工艺品制造公司。产品由商部统一销售。

成立医科研究院。各地医者定期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普遍提高医术水平。凡是对提高医术水平有贡献的,不论贡献大小均给予相应奖励。

成立武术学院,隶属于兵部。研究武术兵法阵法,成绩优秀者可担任武官将领。

成立妇幼会。对全国的妇女儿童进行帮扶救助。

设立保险基金。筹集民间资金,作为各项实体的启动资金。将来可为投保人提供疾病、住房、学业、养老等各方面的支持。

这一系列的新政差点儿没惊掉这帮新任官员的下巴。何曾闻听过这种政策?当然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是不是能够搞得好?担心白忙活半天没人愿意干。

李秀娥早已料想到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总会有的,她先给众人吃了个定心丸。

首先是资金方面是有保障的,即便是民间资金不能盈利,国王早已给准备好了预备金,这个无需担忧。

每一项都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慢慢来的,她会为大家提供一整套管理方法。只要启动起来,自然会良性发展,诸位官员只需按照要求做就是了。王后负总责。

得到这些承诺,众官员算是松了口气,都是新任官员,既没有丰富的经验,又没有渊博的知识,对这些新政闻所未闻,除了王后之外,其他人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彼此一知半解,担子肯定不轻。

王后担了责任,自然压力小了许多,都纷纷表示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散朝之后,唯有户部尚书单独奏报。

昨日派人查访了几个乡镇,方才得知近几年人口减少的原因。有不少人挨不过苦穷日子,携家带口离开了石昌县,到其他地域谋生去了。

李秀娥拿着奏折沉思片刻,便说晓得了,此事日后再议。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有了,效果到底如何,还得看今后的发展。

虽说李秀娥心里很自信,但毕竟与上一世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百姓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大相径庭,结果可能不会太理想,但也不会差到哪去,毕竟人类的智商古今相差并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