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妻乃是长公主 > 第98章 第九十六章 国难

臣妻乃是长公主 第98章 第九十六章 国难

作者:四只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1 09:17:40 来源:文学城

贞安六年的初冬,安西都护府的信使策马越过千山万水,带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报。

在大禹传位于子后,华夏文明彻底拉开了家天下的序幕,大晋的贞安六年距离那个遥远的上古时代近有两千七百年。然而大晋王朝就在这一年,迎来了目前为止中外文明碰撞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晋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世纪巅峰之战。

北梁文景帝年间,阿拉伯帝国建国,他们的领袖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一个以□□教为核心的□□国家。

景升十一年,晋太宗驾崩,彼时倭马亚家族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导者,基于对土地的追求和宗教传播的狂热,倭马亚家族一改上一任家族对外和平共处的外交策略,全面撕碎与包括大晋在内的各国友好协议。

从那以后,倭马亚家族开始积极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向西攫取北非、西班牙,向东征服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后,于公元664年占领阿富汗。然后兵分两路,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一路所向披靡,直抵帕米尔高原西部,南路军则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印度次大陆西北部。

在东进过程中阿拉伯帝国屠杀大量非□□,这些狂热宗教分子的目标是征服中国,将□□覆盖至整个东方。

当时的阿拉伯东方指挥官甚至叫嚣:谁首先踏上中国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内。

摄政公主殿下身着暗纹紫蟒袍,悠然立于幼帝李琰的身侧,神色一如既往的淡然。

国难当头,所有人都默认摄政公主需代替幼帝行使君权。

“太尉。”

“臣在。”许柏夫手持笏板出列。

李安衾淡然:“汇报安西都护府的军情。”

“喏。”

许太尉肃然道。

“安西四镇的总兵力为两万四千人,臣等收到安西方面的急报,大食(阿拉伯帝国的古称)今岁十月尚被我军阻拦于锡尔河一带,然而此时由于人数问题我军险胜之后已难再敌西蛮的进攻。微臣推断,大食极有可能会趁着今夏雨水充沛、草料丰美之际,率领骑兵再度卷土重来。”

听罢,李安衾思量了片刻。

大食方面主要由骑兵部队构成,最大的优势也是骑兵,彼时的大食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马种,以吃苦耐劳和富有持久力闻名于世。

而敌方的另外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骆驼众多,适应沙漠战争环境,其军队使用的刀具锋锐无比,而骑步兵均配有长矛盾牌,攻防兼备。

另外其军队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宗教保持极度狂热,在战争中奋不顾身地发起冲锋。

这种情况下,晋军如果要增大胜算就必须抢先夺得主动权。也就是说,大晋的军队需翻过高原[一],越过沙漠,经过三个月长途跋涉,最后越过大晋的边境,于怛罗斯与大食军队相遇。

所以,这一战后勤供给必须是重中之重。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内,李安衾却迅速且细致地考虑了许多。

今日的朝会格外的漫长,大晋君臣们在含元殿中一直待至傍晚时分,期间众人拟定了不少后勤长途供给和优化军队战力的方案,暗卫营也不时地被李安衾遣用,发派暗卫们迅速前往十六道各地纠集军队、问讯武器。

而燕王、太尉等一众武将皆出列申请参战,李安衾看着台下的燕王,当他说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语时,她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究。

最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不厌其烦的讨论,李安衾代圣人敲定了作战策略。

今日便派信使八百里加急传密报于安西都护府,要求安西大都护、上都护尽快休整军队,囤积战时军士们的供给所需,同时致信十六道节度使,调集军队马匹,筹集战时物资,贞安七年二月之前,凭举国之力调集三十万晋军。

另外作为大晋附属国之一的葛逻禄也将收到朝廷的遣使,作为国土大位于沙漠的国家,葛逻禄得到了大晋的不少补贴,因而他们的军队也拥有出色的沙漠骑兵。凭此,大晋需要葛逻禄作为后方战力支援和后勤运输的对象。

同时,圣人下诏工部,连夜加急精制步兵配备的双刃长柄陌刀和骑兵配备的马槊,另外,还需重点制造绞车弩。与此同时,制造铠甲的的任务将发派到全国各地,来年正月结束之前必须做好备用的十万件晋十三铠,统一送至安西四镇。

正如李促临终前所言:“安衾,君臣如此,但你更应明白江山是我们李氏皇族的,牢固的君臣情意远比不上一段互利的血缘关系。”

自燕王归京至今已是四年有余,在被试探和监查无数次后,李安衾似乎终于对他放下了戒心,为了扶持这位她名义上的皇叔再次势起与太尉一系抗衡,故而李安衾将此次的作战任务全权交由关陇亲皇派和燕王一系的军中势力。

此战军中由兼任京兆大都护、京兆府牧、镇军大将军的李琼枝为联军主将,燕亲王、骠骑大将军李邺为都监,兵部侍郎苏长策任军师,而大晋十六卫中取五卫将军出任副将,诸将各卫共领三十万晋军,来年三月统一前往安西四镇支援安西都护军。

一旦集合,全军随时听令于李琼枝和安西大都护、上都护,休整几日需即刻启程,迎战大食军队。

.

傍晚,李安衾回府后得知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陆询舟逃跑了。

冷冷地同韩驸马用过晚膳,李安衾来到了书房批改奏疏,而东禁执事楚宗郁已然在此等候多时。

李安衾在案前坐下,面色冷淡至极。

楚宗郁摘下青面獠牙的黑无常面具,露出那张美如冠玉的脸庞。

他恭恭敬敬地掀起衣摆,长跪于地。

“罪臣楚忘尘前来请罪,陆娘子是罪臣放走的。”

说罢,男人伏拜于地面,平静地称自己“罪该万死”。

精致的茶盏连带着滚烫的茶水被用力砸向楚执事的额头,白皙光洁的皮肤被滚烫的茶水烫伤,然而在下一刻,烫伤的地方自愈,额角恢复如初。

“楚叔,本宫向来信任你的为人。”

楚宗郁低声道:“罪臣辜负殿下的厚望了。”

“抬头。”

话音刚落,伏拜于地的那人利落地抬起头。

书案后的女人神色冷若冰霜,旁边的侍女采薇已经换好了新的茶盏,并重新斟满了热茶。

楚宗郁知道他接下来必须解释些什么,他不同于谢无祟,西禁执事的直属上级是天子,她触犯了公主殿下的利益尚且有回旋的余地,而自己作为摄政公主的亲信,一旦背叛主子,下场肯定很难堪。

“罪臣只是觉得,陆娘子和罪臣的境遇很像。”楚宗郁平静道,“某种意义上来讲,陆娘子是罪臣在此间的至亲血缘。”

他无妻无后,父族、母族为高祖所害,最终因为当年许太尉的一句“吾观此子武脉,将来可成大才也”,尚在襁褓中的他侥幸活了下来,被灭族仇人收为养子养在身边。

楚宗郁最初被高祖改名为“李愈”,少时的他不知自己的身世与横亘的血海深仇,只把高祖当做最敬爱的养母看待。稍长,他的容貌也长开了。貌若好女的翩翩少年郎喜欢上了一个娇憨的宫女,他每日最快乐的事就是习完武后坐在掖庭的墙头和洗衣服的少女搭话,他也曾多次故意将养的小猫放进掖庭,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去见他的心上人。

那时,李愈将还是太子的李促当成兄长看待。有一天,他天真地对李促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宫女,一个很可爱、笑起来更可爱的少女。

他央求着李促去和母皇说,让他与自己的心上人成婚。

那日傍晚,李促笑着告诉他,母皇让他去紫宸殿见她。

李愈以为母皇同意了他与小宫女的婚事——

他大概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夜晚。

是那个窒息的夜晚,皮肉之下灵魂的震颤麻痹了少年的灵魂,剥夺了他学会爱的权利。在那张床上,十六岁的少年清醒地堕落,他的泪水仿佛燃烧着,要将这具已经不再清白的身子焚毁。

很久以后,他才知道,自己真正能活下的原因不过是因为长得与已故的叔母、也是他的姨母贺梅臣意外得有六分相似。

翌日,他麻木擦干了身后的秽物和血渍,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紫宸殿。当少年再去掖庭寻找他的心上人时,小宫女却早已失踪,他们曾经一起养的小猫尸首分离,被残忍地挂在掖庭里的树上。

打一个巴掌,再给好几颗糖。

这的确是高祖惯用的手段。

李愈的灵魂死在了那个夏天,李愈身份死在了秋猎的刺杀中,取而代之的是“楚忘尘”和接手暗卫营的机会。

他如今已过不惑之年,人前是和蔼可亲的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楚忘尘,人后便是李晋皇室的走狗东禁执事。

在暗卫营学会的易容术可以让他是任何人,唯独不会是梁哀帝之孙、梁殇帝之子楚宗郁。

从接手看管陆询舟的任务后,他便在那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年少的自己的影子。或许是因为隔代亲,陆询舟分明是他皇二伯父的孙女,可他总对这个年轻人有着不一样的亲切。

此后的夜里,他无数次梦见十六岁时那个令他已经麻木不仁的夜,于是天光大亮,他远远看见摄政公主从那间屋子里衣冠楚楚地走出,不知为何,他想起了高祖。

那时,他便萌生了一个救赎那个年轻人、亦救赎自己的想法。他忠上忠了一辈子,像个傀儡一样被那个他们操控了一生,如今他只想为自己活一次。

这是第一次,亦是最后一次。

思绪回到当下。

楚宗郁最后低下头,什么也没说。

他已是武功十品的宗师级人物,李安衾其实再怎么生气也不会真的置他于死地。这样完全不值,出身李晋皇族的人最讲究的便是利益的权衡,李安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安衾疲惫地揉了揉鼻梁,最后沉声道:

“自觉去领禁闭,没有本宫的允许,不得出来。”

.

贞安七年三月,大晋和葛逻禄三十五万联军在安西四镇纠集完毕,众军士休整三日,于第四日的黎明时分踏上征途。

根据《晋书》记载,后世的使学家们推断出了晋军的行军路线。

那一年,李琼枝带领着三十五万大军连夜翻过帕米尔高原,越过沙漠,经过三个月长途跋涉,深入中亚腹地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相遇。

未曾料想,大食在大晋安插了密探,使食军提前得到了晋军进攻的消息。大食先前早就垂涎安西四镇已久,故而密报一传,哈里发立刻纠集各路四十万兵马驰援怛罗斯。

自夏朝初建至晋朝贞安七年两千七百年间,中外文明碰撞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晋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世纪巅峰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

七月初,李安衾开始陆续收到六月初怛罗斯之战的战报。

七月四日:六月三日报,我军于怛罗斯意外遇上食军,目测烟尘,食军兵力在四十万左右。我军惨遭突袭,幸在将士骁勇,业已将食人赶至怛罗斯城内,按兵不动。夜间,众将商讨后一致排除了军中有叛徒的可能性,疑心京中潜伏了西蛮的密探。

七月五日:六月四日报,副将秦威领骑兵一万、步兵二万诱敌出城,歼敌约三万,自损约三千步兵,二千骑兵。

七月六日:六月五日报,食军在城内按兵不动,主将李琼枝下令夜袭,于五百米外架设绞车弩二十架,大破城门,副将桓兰序、傅妍君领骑兵十万、步兵五万攻城,食人全军出战,战况惨烈。

七月七日:六月六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今夜统计目前步兵损失约九千四百,骑兵约损失三千六百。

七月八日:六月七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今夜统计目前步兵损失约八千,骑兵约损失五千三百。

七月九日:六月八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敌方疑似换了主将,今日开始不断调整战术,反复冲击我军阵脚。

七月十日:六月九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葛逻禄部将领被收买,夜间突然叛变,从后方偷袭我军。副将韩世清领三千骑兵破阵缚将而去,杀叛将三名、立威于联军,葛逻禄部业已重新归顺。

七月十一日:六月十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燕王献策,勘察都尉张兴望领骑兵二千成功切断食军的粮食供给,主将李琼枝领十万骑兵迎战敌方十五万大军,歼之一半,生擒食军副将三人。

七月十二日:六月十一日报,我军与食军尚在交战。食军与我军皆以全军之力相持,战事焦灼不已。

七月十三日:六月十二日报,我军大捷。

贞安七年六月十二日,怛罗斯之战晋军大捷,大晋成功获得中亚地区的霸权,然而此战双方皆是元气大伤,大晋的西拓之路至此也暂告一段落。

.

贞安七年七月十四日,在得知晋军大捷后,李安衾下令暗卫营立马逮捕京中的叛国之徒和大食密探。

而告密大晋行军路线的叛徒正是两位已故的丞相的次子、鸿胪寺少卿陆玉瞻。

其实暗卫营早在发兵之初就已知他与藏在京的大食密探有所勾结,并截获了不少密探的密信。为了混淆视听,李安衾故意等不知情陆玉瞻给大食密探送了几条真实的消息,以保大食的将领在晋军交战之后信任陆玉瞻送来的情报。

此后暗卫营便开始在密探们发送的密信中动手脚,他们通过破译大食密信上的密文,而后运用密文重新仿照字迹写信送往食军。通过先真后假的手段,李安衾联手李琼枝蒙骗了大食军队的主将,等这位主将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因为作战不力而被哈里发替换。

而新的食军主将,刚上任面临的便是猛将如云的燕系晋军,在封狼居胥的大晋名将李琼枝面前,大食军队反被她“指挥”得团团转。

毕竟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指挥敌人。

公主府的地牢内,陆玉瞻被暗卫拖进一间巨大的牢笼内,而后另一名暗卫提着一桶猪血进来,将这桶猪血全数泼到陆玉瞻身上。

李安衾面色淡然地看着他求饶。

为何明明是兄妹,小山你拼了命地逃离本宫,你的兄长却上赶着要被本宫盯上。

小山,留在我身边不好吗?

他们说你活不过二十有五。我虽然无法挽回天命,但至少我可以陪你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你为什么要这么残忍?甚至剥夺我爱你的权利。

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和细碎的声响,一头成年老虎在一名的暗卫的牵引下走进密室,在闻到猪血的那一刻,老虎明显躁动了几分,暗卫温柔地摸摸它的脑袋,那老虎便跟着温顺下来。

笼中的陆玉瞻已经明白李安衾想做什么了,他腿软地倒下,倚靠在笼中的铁栏上。男人浑身颤抖,直冒冷汗。

“求您了,看在询舟和……信阳殿下的份上。”

李安衾听罢被逗笑了:“本宫当然知道陆少卿是小山的兄长、皇妹的秘密情人——”

倏忽间女人饶有兴致的语气变得冷淡至极。

“可那又如何?”

话音刚落,暗卫取下老虎的止咬器,将它引进牢笼中并迅速关上笼门。

老虎在浓重的血腥气中彻底释放了天性,它兴奋地扑向陆玉瞻,在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后,笼中的男人被老虎咬断了脖颈,当场尸首分离、血流一地。

.

大晋的朝中群臣本以为在大食战败后,大晋的时局能安稳一阵子,让他们安生过着太平盛世里的优游日子。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七月一过,八百里急报又来一道——

燕王造反了。

十一月,从西域战场归来的晋军驻扎在安西四镇休整了几日。为了方便行军,李琼枝在安西四镇时便将战后的二十四万晋军分成两队,一队由自己带领,一队则归父王李邺统领。

众人最初皆以为燕王为人沉稳有度,军中纪律严明,故而他不喜拖沓,比李琼枝带领的军队早了两日出发。

不料,李邺率领军队刚到关陇地区便起兵造反,联合陇右、河西节度使,切断了后方李琼枝率领军队回京路上的粮草供给,并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州县的所有马匹,设立三军,自立为帝,任命亲信为官。

朝廷收到急报时,叛军正与朔方节度使率军激战,几天后由于敌不寡众,朔方节度使为保命投降,带领残部两万余兵力加入燕王的队伍。

至此,叛军的人马加在一起约有二十五万,浩浩荡荡的人马继续往长安的方向进攻。

长安方面得到消息后,李安衾第一时间组织疏散京中人员,统一撤往东都洛阳避难,并当即派暗卫抓捕了燕王妃和临淄王。

皇族之中除摄政公主李安衾以外,一律在暗卫们的护送下迅速离京。

另外,李安衾致信其他十三道的节度使,要求他们赶紧调兵来京支援。

翌日召开朝会,朝堂上群臣肃然,李安衾立于空荡荡的龙椅旁边,对着台下的文武百官正色道:

“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二]今上年幼,由本宫代行君权,故而本宫亦愿为圣人‘死社稷’。本宫素不喜强求他人,诸位若欲携眷撤往洛阳,现在便能走。”

“而留下者,若是能挺过这一战,一律加官进爵,子孙世世代代可享爵位。”

话音刚落,好几名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众离开了含元殿,少焉,群臣中又陆陆续续地走了好些人。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剩下的人不多,但这些人未曾稍动,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李安衾笑了,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既然如此,诸卿便选对了。”

[一]即帕米尔高原,唐朝时期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

[二]出自《礼记·曲礼》。

殿下:老公(攻)还没找回来,又要加班了。

这一章小山的戏份比较少,下一章就有啦。

殿下对陆玉瞻动私刑主要是因为“叛国罪”会株连九族,她也想保护爱人的家人,所以没有公布陆玉瞻的罪行而是私自处以极刑。

至于为什么陆家后面会满门抄斩,呃,只能说小山的兄长都太能作了。

顺带一提哈,我文案中提过“汹涌的爱意被隐藏,真实的史书被篡改,那永远无法宣之以口的遗憾,是李安衾的今生意难平”,所以像是公主抄陆家、小山跳崖自戕的确是真实发生的,但是被史官有心改动了故事。

就是你懂吧,就是里面的这个隐情,比如:公主抄陆家的原因、公主有没有把整个陆家的人都杀害了、小山跳崖的真正原因……文案中的那句话就是说这些事情的细节和原因被史官篡改了,如果有朋友还记得第二卷的内容的话就会知道晋睿宗李琰的宿敌和白月光都是李安衾。

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姑姑离开后有意篡改史书,想让后世之人认为公主是个“冷酷无情”的人,简称“抹黑”。

PS:作者wb在文案第一行,是谁还没有看到少年陆宰相的代餐?虽然是AI合成,但真的很符合我的想象啊!话说回来,有没有人想看公主的代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8章 第九十六章 国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