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妻乃是长公主 > 第57章 第五十五章 地狱

臣妻乃是长公主 第57章 第五十五章 地狱

作者:四只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5 15:14:28 来源:文学城

中午,李轸莫名其妙地罹患了风寒。

随行的医官诊完脉后开了几副药,可李轸喝了药汤后病情仍不见好转。是夜子时,李安衾守在患病幼子的榻前,长公主殿下疲惫地扶着额头,余光睨见身侧战战兢兢解释的医官,她感到额角的太阳穴砰砰跳动着。

“药效未到?”

她的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冰冷。

医官连忙点点头,颤抖着回答道:“小人…以为许是如此。”

李安衾温柔地为孩子掩好被角。

“本宫不要‘你以为’,本宫要的是结果。”

那医官听罢当时跪了下来,哆哆嗦嗦地求饶:

“殿下,小殿下的脉象……的确是罹患了风寒,绝无……差错,某也只是照……照着病情开……药啊!”

李安衾不语,只是用指节在案上轻敲了三下。两名暗卫不知从何处闪出,将那哭着求饶的医官粗暴地曳出客房。

她望着榻上高烧不退的孩子,眉眼间流露出几分忧思。

侍立在一旁的采薇适时建议道:

“殿下,奴婢方才傍晚时分听过路的行客说,蒲医圣有后人在扬州开了间回春药堂,奴婢私以为不如明日早点入城,寻里面的大夫给小殿下瞧一瞧。”

纤纤玉指抚上热得滚烫的肌肤,李安衾体贴地理好熟睡稚子鬓间的那一缕凌乱发丝,而后叹了一口气,颔首接受了事实:

“善,也只能如此了。”

.

长公主入扬,那可是件大事。

扬州刺史为了讨好这位曾经的摄政公主,精心设计了盛大热烈的迎接仪式,又提前搜刮了好些奇珍异宝与各式各样的美人藏在新建的公主府里。

入扬当日,万人空巷,百姓们都好奇地上街凑热闹,扬州府与驻扎在当地的军队也派出相应人员清道和维护秩序。

陆询舟午间从书院教完学回到药堂,发现里头空无一人,连跑腿的小伙计都溜出去看热闹了,更别提她那不靠谱的师父与师姐师弟了。

陆询舟很无奈,因为平日负责伙食的师姐如今忙着出去看热闹,所以她今天的午膳就只剩下一个冷馒头和一张字条。

爱徒蒲山,为师晨闻苏州有西域商客至,货有奇珍草药数种,价值千金。子鸿晓御车,与荷通讲价,为师善辨物,故三人成行,赴苏州一日,汝且暂掌药堂一日,为师翌日临午必归,勿念。

虽然这三人不是出去凑热闹,但是被抛弃的滋味还真是不好受。

好歹也是回春堂的金牌医师,师父外出采药时她甚至还能在药堂里顶上半边天,再往早些年说,她也曾是名冠长安的风流人物,如今却要被迫帮不靠谱的师父看守药堂,也是颇为无奈。

陆询舟吃完冷馒头,叹了一口气。

中年人靠坐在胡椅上,望着空荡荡的药堂,终是摇了摇头,目光投向堂外熙攘的人流,思绪飘出去了几分。

归根结底,若不是那个女人,她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等地步。

几个月前得知她要入扬的消息后,陆询舟表面上并未有什么反应,然而内心却还是生出了淡淡的故旧之思。

十年了,她已经恨不起她来了。不爱了,但依旧刻骨铭心,曾经年少时哪怕暗暗默念那个名字也要雀跃不已,如今再入耳也还是会在一潭死水里掀起些许波澜。

对于见她一事,陆询舟随缘。她丝毫不畏惧见到她,也并不想打扰到自己“逝者”的身份。

走出药堂,站在阶前。

长街上人烟浩闹,孟夏四月,草木葳蕤。天色蔚蓝,艳阳高照,白云缥缈。街边桑柳成荫,蝉鸣阵阵。秦淮河上,船舸来往,渔歌互答。

夏日的大好光景中,她莫名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

李安衾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可她还是会拜佛。

日日吃斋诵经,每个月里拨出三日在相国寺祈福,那岁岁源源不断的大量香火钱更是不曾亏待了佛祖。

尽管希望很渺茫,但她还是会想:若世上真有神佛的话,能否看在我如此虔诚的份上,让她来世安宁长乐。

还有就是轸儿,阿娘虽然对他向来严格,但并不奢求他未来有所成就,阿娘只愿他身体康健,一生平安喜乐,如此甚好。

思绪回到当下。

辚辚向前的马车外,那扬州刺史一边骑马随行,一边傍着车窗絮絮叨叨。

“殿下大可放心,回春药堂的大夫可都是承了蒲医圣的衣钵,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保证能治好小殿下的病。”

身侧,采薇怀中的孩子呢喃着:“不要走……阿娘不要走……”

李安衾倾身温柔地摸摸李轸的脑袋,温声哄道:“阿娘不走,轸儿乖。”

一行人马停在了回春药堂面前。

“张明府!?”

马车外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随后便是扬州刺史用颐指气使的口气喝道:“区区贱民,见了长公主的车驾还不下跪!”

李安衾很头痛,她想她迟早有一天要找个机会,同自己那皇侄参一本这位狐假虎威的扬州刺史。

马车车帘被撩开,李安衾接过采薇怀中的幼子走下车。

小伙计冲进药堂里喊大夫:”蒲山大夫!有病人!”

陆询舟方从药室拣了几味草药出来,欲配置新药方,闻声喝住小伙计:“冒冒失失成何体统!”

“师姐师姐,那淮苏王殿下生病了,公主殿下和张刺史都登临药堂,门外的阵仗老大了!您先赶紧去替小殿下看看病吧。”

.

李安衾看见蒲山大夫的第一眼便愣住了。

那时,公主殿下的呼吸一滞。

一瞬间,死守着多年情绪洪水的心理大坝猛然裂开一条缝。

随后,大坝轰然倒塌。

一切的一切都山呼海啸地向她袭来。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思卿,念卿,不见卿,原来正因卿尚息人世。

侍奉在一旁抱着小殿下的采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眉如墨画,唇若点朱,五官清润周正。女子风姿秀美,长身清癯,岁月未曾磋磨去她的风流气概,反添几分成熟女人的韵味,她依旧是世人记忆里的少年君子。

这这这这这——不正是故去了十年的阝击四娘子吗?

陆询舟不自然地咳了几声。

“咳,草民蒲山参见长公主殿下。”

她照例要跪拜,却被那个女人猝不及防地扶住,手腕被狠狠攥紧,女子眸色微暗,笑道:

“蒲、山,是吗?蒲大夫不用跪了,还是速速为本宫的爱子就诊吧。”

长公主殿下故意咬紧“爱子”两字,希图在这个人脸上找到一丝不自然。

可惜什么也没有,陆询舟只是暗暗地抽回手,表面淡然地坐回诊桌前,开始为李轸就诊。

望闻问切,一气呵成。陆询舟面无表情、内心波澜万丈地提笔写下药方,而后转身递给旁边的小伙计去抓药。

“蒲大夫。”女人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继续问,“犬子罹患何病?”

陆询舟在心里唾弃自己,明明几个月前听见她的名字时心里也没多大反应,结果现在见到真人却差点矜持不住。

她打量着采薇怀中的李轸,虽然他面带病色,但不难看出粉雕玉琢的五官底子。她的五官颇像李安衾,唯独眼睛有些特殊,眼型不是李晋皇室惯有的桃花眼,而是陆询舟的那种微微上挑的丹凤眼。

她心里莫名生出一种血浓于水的爱怜来。

“虚龄幼学?”

“是。”

“殿下不必忧思过度。”陆询舟内心拼了命镇定地迎上李安衾暗藏炙热的目光,“小殿下的确是罹患风寒,殿下府上的医官开的药方也没什么问题,之所以不能痊愈,可能是由于药材。正值酷暑,药材中有几味是阴性的,连日长途大概失了效用。”

“蒲大夫不愧为学识渊博之辈。”

“殿下谬赞了。”

对面的女人莞尔一笑,忽的话锋一转:

“本宫很好奇,蒲大夫这等博识彦才可有家室。”

与其撒谎让这个女人背后派暗卫去查她,不如直接坦白,免得李安衾到时候有抓着她撒谎这一点对自己有所图谋。

“没有,蒲某三十有三,在这世上连亲人都没有。”

陆询舟皮笑肉不笑,试图用这句话提醒公主殿下忆起当年的往事。

她害得她家破人亡,身败名裂,还想把她囚禁起来成为权贵豢养的金丝雀。虽然多年过去,她逐渐将当年政变之夜的全貌勉强拼凑出来,知道那队在悬崖之上逼问她生死抉择的金吾卫实为燕王的手下,但鉴于公主殿下在她“死”后就立即与驸马上床,还生了个儿子的行为,陆询舟觉得自己释怀这段感情是万分必须的,如果还能爱上就是脑子坏掉了。

始料未及,公主殿下居然不走寻常路。

“那蒲大夫许是不能体会到本宫的爱子心切了。”

李安衾美眸微垂,苦笑道:

“其实本宫很怕轸儿生病,因为本宫的许多至亲都是因病过世,像是——先帝。”

陆询舟听到“先帝”二字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愣了一下。

“应该是景升十年的深冬。”

李安衾望向窗外,灿烂阳光洒在婆娑绿树上的,叶子被照得闪闪发光。她回过头来,目光温柔缱绻,似是一眼就将陆询舟眼底那些自以为掩饰得巧妙的情绪看穿。

“蒲大夫——那时应该十六了吧?”

.

景升十年,深冬腊月。

圣人[一]终是在年关前病倒了。

李促虚弱地躺在床上,尚医局的御医为他切过脉,那微僵了一瞬的面色未曾逃过李促病中依旧犀利的眼神。

“陛下常年不辞辛苦,操劳国事,勤恳有余,休息不足,故心中郁结,积劳成疾,如今罹病也属情理之内,微臣开几副药方就无事了。”

李促紧盯着医官恭敬的神色,心中突然涌上了一股解脱的感觉。

母皇,您果然要带儿臣走了吗?

肺部又痒又痛,喉咙像是有粗粝的沙子在摩擦一般,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李促咳出几口血痰来。

望着帕子上的血痰,他又有些遗憾。

他的凌云壮志、霸王功业难道就要就此终止了吗?

东宫第一时间得了圣人病倒的消息,李玱方安顿完入睡的妻儿便立即披上大氅,冒雪至紫宸殿门口求见。

刘公公隔着屏风与李促传了太子求见的消息,李促嘴角扯出一丝无奈的微笑。

“别让他进来,咳咳咳,你和御医……留下,其余的人——”

“都退下吧。”

紫宸殿内炉火烧得正旺,只听得木炭燃烧发出的噼啪碎响。

李促费力地被从御床上坐起,听着殿外聒噪的风雪,他抿了抿苍白的唇,道:“王太医,你实话实说吧。”

那太医“扑通”一声立刻跪下了,战战兢兢道:

“回陛下……陛下罹患痨瘵[二],可能……”

“时日无多。”

床帐内的男子用沙哑的声音替他接上话。

“陛下……还是有希望活……活完三载的。”

太医连忙补充道。

殿内陷入一片死寂。

“刘公公。”

“传——丞相,咳咳咳,与中书……舍人[三],咳咳,入宫!”

.

景升十年,腊月初九,圣人下诏:

天子偶感风寒,体乏无力,遂旨太子监国,长清长公主李安衾、丞相卿许晏、京兆大都护李琼枝辅政,至病愈止。

这份诏书的内容简短且十分正常,往年李促患病,诏书也是如此写的,只不过那时辅政的固定三人是燕王、陆须衡、江伯通罢了。

至于那晚为圣人切脉的御医,将在一个月后的上元节,死于失控马匹的践踏下。

当日下朝后,李安衾与一众皇亲前去望父皇。

病榻前的李促面色涨红、咳嗽不止,皇后带着面巾坐于他的身侧亲自为其侍奉汤药。

李促喝完药,屏退众人,只留下了李安衾。

“就隔着屏风吧,离父皇太近,会被传染的。”

李促沙哑着声音道。

“儿臣遵旨。”

李安衾恭恭敬敬地立在屏风前,她默默凝视着眼前那道屏风,上面画的不是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也非花鸟虫鱼、奇山异水,而是一副临摹唐朝画圣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四]。

彩绘漆屏风共四扇两面,每一面均绘着《地狱变相图》的一部分。

李促也在默默注视着那道屏风,那张与晋高祖神似的脸上露出的却是与他的母皇截然不同的神情。

晋高祖在位时总是露出运筹帷幄或是杀伐果断的神色,晋太宗李促在朝堂之上当然也有阴郁狠戾的一面,但私下更多的是温柔和蔼与怜悯苍生。

“朕得的……不是风寒,咳,是痨瘵。”

李促仰望着头顶的床帐,苦笑出声。

一道屏风如同可悲的厚障,隔开了父女之间的距离。

这边是人间,《地狱变相图》屏风后,便是伪装成极乐世界的地狱。

“父皇。”

她犹豫了片刻,终是唤出了声,千言万语都藏在了一声“父皇”中。

李促了然一笑:“桑桑,你有多久没有叫过我……‘阿耶’了,我们今天不……要用世俗的称谓,咳咳咳,就像寻常人家,咳咳,那般称呼可好?”

帝王家永远无法做到像寻常人家那般温馨和睦,但至少李促会努力地演得像一些。

“父皇想必是有重要的话要嘱托吧。”

公主殿下这一次没有遵旨,还是用了敬称。

李促默了默,失笑着摇摇头,他知道,她爱着他这个父亲,却还没有原谅他年轻时犯下的过错。

打开床边的暗格,取出一个小玉瓶,里面装着几粒药丸,依御医所言,每次一粒,两粒药丸服用的时间必须至少相隔一个月。服用后有一炷香的时间能镇住痨瘵咳嗽的症状。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说的事情至关重要,关乎大晋的国祚是否能长长久久,李家的江山基业能否守得住第一个百年。

李促仰天长叹。

“毋庸置疑,李安衾,你是最像朕的孩子,也是最值得朕托付江山的亲人。李玱啊,他固然聪慧,却在心计上逊色于你,就像七月的那场万寿宴,他到底还是年轻气盛,表面温润,骨子里却还是急躁的,生怕自己的储君之位会有任何动摇。”

“燕王李邺表面忠厚,内里奸诈;容妤与吟霁贪图享乐,都不是成大事的料子;李琼枝,她是把双刃剑,可为良臣,亦可为奸佞;李玱聪慧,却又绝不是仁孝纯深之辈,你看他平日表现得越谦恭有礼,万寿宴上的表现就越讽刺。”

“所以你知道,朕为何迟迟不赐下那封立皇长孙的诏书吗?”

李安衾淡定地回答:

“是因为,父皇想看一看皇兄会为了储君之位做到哪一种地步?”

“善。”李促夸赞道,话锋一转,“不过他没有学隋炀帝、唐太宗逼宫政变,还是令朕十分欣慰的。”

“桑桑,你天资聪慧,又工于心计,论贤,储君之位理应是你的。可你知道吗?用人如器的道理恰在其中。”

最优秀的人,不一定配得上最显贵的位子。

“李家的江山历经两代励精图治,如今需要时间去让那些政策与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效,朝中不宜再有什么大风大浪。这时候,龙椅上若是个中庸之君,则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李安衾,父皇让你为臣。因为你有明君的贤能,又有名士的淡泊,若是成为朝中的权臣,朕很放心,你一定能替李玱兜住那些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

屏风后的天子的声音里充满了信任,李安衾眸色微动,试问道:“父皇未免信任儿臣了,以皇兄的性子,上位以后恐怕是要想方设法地阻止儿臣进入朝廷参政了。”

李促听罢不紧不慢地为她解惑:“非也。可还记得你幼时朕是如何教你下棋的?”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若势、子皆谋,可成大局也。”李安衾流利地道出那段话。

大晋天子微微颔首。

“你是善弈者,谋势对于你来说轻而易举,至于子,朕也为你谋好了,这三封诏书你不一定全都要用上。”

“一封是伪造的天子遗诏,在朕这;一封立皇长孙的诏书,在卿许晏手上;最后一封——”

“也是真的天子遗诏,写的是:废储君李玱而立长清公主李安衾。”

李安衾不可思议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似乎要在一刹那洞穿那扇屏风。

她看不见她的天子父皇,只能看见阴森可怖的地狱屏风展示在她眼前。

屏风的一角,画着小型的十殿阎王和他们的下属,以后满画面都跟大红莲小红莲一般,一片连刀山剑树都会烧得融化的熊熊火海。除冥界官员的服饰上有黄蓝之色,除此以外整幅画皆是烈焰的颜色上,“卍”字形的黑烟盘旋其上,迸溅着好像要烧毁一切的金色火星。[五]

这笔法已够惊人,再加上中间在烈火中烧身,正在痛苦挣扎的罪魂,那种可怕的形象,在通常的地狱图里是看不到的。《地狱变相图》所画的罪魂中,有上至公卿大夫,下至乞丐贱人,包括各种身份的人物。既有峨冠博带的宫殿人,也有浓装艳抹的仕女,挂佛珠的和尚,曳高齿展的文官、武将,穿细长宫袍的女童,端供品的巫者——简直数不胜数。正是这些人物,被卷在火烟里,受牛头马面鬼卒们的酷虐,像秋风扫落叶,正在四散奔逃,走投无路。一个女人,头发挂在钢叉上,手脚像蜘蛛似的缩做一团,大概是女巫。一个男子,被长矛刺穿胸膛,像蝙蝠似的倒挂着身体。此外,有遭钢鞭痛打的,有压在千斤石下的,有的吊在怪鸟的尖喙上,有的叼在毒龙的大嘴里——按照罪行不同,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六]

“父皇,您是要拉儿臣下地狱吗?”

她冷笑出声。

李促心中并无愧疚,他也凝视着那扇屏风,露出了父亲对待女儿应有的慈爱怜惜的笑容:

“这是下下策。朕恐太子登基后日益狂悖骄躁,长清殿下,你也应审时度势,若他晚年昏聩,你可以这封诏书为借口发动政变,让江山易主。”

“所以现在,朕将它交给你。”

[一]唐朝人管皇帝叫“圣人”,不叫“圣上”。

[二]就是肺结核,它在古代属于不治之症。

[三]中书舍人,唐朝专门起草诏书的官员。

[四]《唐朝名画录》中记载:“尝闻景云寺老僧传云,吴生画此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由此可见吴道子画技之深厚,李促能把绘有此画的屏风放到自己床边,也说明他心理素质极强。

[五]摘自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六]摘自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略有改动。

五一这几天更得够多了吧?(试探)更了好几周的量了!

6月19日中考,今天5月5日,距离中考还有40多天,亲爱的读者们,我要全身心投入备战中考了。今天我正式宣布我要停更到6月21日福建中考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第五十五章 地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