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婆婆一通电话喊回姐夫吃饭。刚刚“见过”一面,此刻装作许久不见有些技术难度。路菲下意识调整了细微表情。
“几年不见,姐夫越来越帅了!”这是她真心话。生孩子的是路茜,坐月子的倒像姐夫。
这两年,他甚少出差回国,看上去圆润不少。黑瘪瘪的脸上有了红晕,洋溢不明缘由的春风得意。
“不行,老了!被这小东西折磨的,一个囫囵觉没睡过。要不是我妈在……”说到此处姐夫停顿了一下,“小茜也辛苦,我偶尔打下手都吃不消,她没白天没黑夜更不容易!”
姐夫说着,单手一挥,招呼大家围坐桌边。当地食材非常有限,整一桌地道的中餐着实不易。
“妈,这排骨,又炖咸了啊,吃咸不下奶……带鱼不能放花椒,跟您说好几次了吧……”路茜还是心直口快的性格,祸从口出的事情以前没少干。
不知道她平时,是不是也这样和婆婆讲话,可能今天看见妹妹在场,有撑腰的格外不收敛。
抢在众人发作之前,路菲忙圆场:“好吃!在外头一个星期,我就想吃家里饭……姐,你多吃青菜豆腐,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丰富。丝瓜尤其下奶……”
“你咋知道这些?”路茜笑她。
“我有不少同学刚结婚就生孩子呢!”
“说到关键点,你这结婚都三年了,什么时候添丁进口啊?”总算把尴尬的话题,缠在路菲自己身上。
饭后,姐夫扎进书房赶会议资料。小外甥吃完就睡着了,据说这一觉,至少夜里到三四点。
此时要说的话太多,聊哪句都嫌轻,问哪句都嫌重。这种时候,大概会刻意地选择避重就轻吧。
除了把老爸交代的药品和食物卸下来,再就是讨论怀孕生孩子的话题了。路茜也许真心想聊这个话题,无奈路菲听着格外不走心。
刚躺下准备睡,高兰的电话拨进来。第二天回程,她问路菲要不要一起?
路菲知道,随行翻译安德鲁,春节有回国探亲的打算。动身来北卡之前,听高兰说起,此次返程要三人行。
“我回去干嘛,当电灯泡啊?你跟那位帅哥,不是正好独处,顺便聊上一路?”路菲故意逗她。
“人家正经探亲,跟我没半毛钱关系。倒是你,听说这次年会集团有大动作,真不打算回总部列席?”
“哎呀,来之前,跟公司请了一星期的假,千里迢迢的,都已经到这儿了,不跟我老公见一面,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啊。哎,你说公司能理解吧?”
“这就不清楚了。回不回随你,话带到了!”高兰不爱开玩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路菲隐约觉得,这番话是夏平的意思。他若亲口告知,担心她回不回的纠结,原地变成无论如何必须回。她转道加州的目的,夏平比任何人都了解。
如此揣度着,一个电话也没有去确认。此行对她而言,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从身体到心理,均处于紧绷的状态。一个电话威力无穷,夏平完全有能力,粉碎她所有的意志。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路菲认真问过内心,答案很明确也很可怕:她一点儿也不思念来凯。
与恋爱时完全不同。过去,见面比不见面身体累。现在,见面比不见面心理累。见一面交作业似的。
干脆铆足劲儿,一口真气不散。
路菲学聪明了。临行前,她向路茜讨了一双运动鞋。见来凯嘛,最好有风尘仆仆的感觉。许久不见的人,长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穿戴什么,更无关紧要。最重要是姿态。
来凯没去接机,因为他不知道路菲来。这是一次瞒天过海的行动。意在惊喜!
说是学术交流,也有半读半游的成分。来凯单位想的周到,学校附近租了空置公寓,厨卫设施一应俱全。三个月住在里面,小家庭一样开火做饭。
交流时间短,极少夫妻伴读。路菲此次探班算是机缘巧合。她掐着表,这会儿该是上课时间。
事先设计好了。内务肯定要整理一下,顺便看冰箱里食材,做一顿简易的午餐。之前听说,学校离公寓不远,每天中午有回来吃饭的条件。
之前了解到,只要能够拿出有效的婚姻及身份证明,她就可以从住在隔壁的房东处,不经过来凯本人,直接拿到房门钥匙。
到了公寓附近,正想去跟房东报备,无意中瞥见,来凯居住的三号公寓楼下,曾经照片中见过,为方便出行临时租用的白色桑塔纳,停在车库内没开走。
直觉不好!但理智告诉她,直觉有时候不准。如果来凯对她蛮不在乎,何至于大半夜不惜地球戳个洞,也要把她的行踪翻出来。
理应加快的脚步,此刻不争气地哆嗦起来。千钧一发之际,路菲忽然很想上厕所。事后无聊,她查资料,据说这是预感远超承受范围时,脑垂体引发神经功能紊乱的结果。
微颤的步调全程追随视线。房门居然没锁!宽敞的客厅,目测比普通的大出两倍有余。五个独立房间环绕一圈,整体呈现全包围结构。
其中有两个房门半开着。显然,主人已经不在屋内,但又没有上锁的习惯。另外三间,关得严丝合缝,外观上看没有任何差别。
进来时,推箱子多少发出动静。还没站稳,其中一扇关着的门,呼啦一声打开了。只见,一个穿薄纱睡衣的女人,披头散发走出来,慵懒地嘟囔着:“这么快?买新鲜牛排了吗?”
难道有“同期探班”的家属?
路菲大方起身,友好地伸出右手,主动自我介绍。对方脸上明显尴尬了片刻,很快被路菲忽略不计了。她以为,这就是女人没化妆被陌生人撞见的那种尴尬,而不是什么其他。
“坐啊,别客气……”对方看样子,不知道把自己当主人,还是同样当客人。关键不问她是谁。
路菲自行消化这些模棱两可的东西。她笑着从行李箱里,拿出几包自己准备在路上消遣的饼干和巧克力,递给对方:“没吃饭吗?一起吧……”
“不了,谢谢。没有吃早饭的习惯。”
“这么早,你们开始准备午饭了吗?”
“是啊……先坐,我进去收拾一下……”
女人神色慌张,不愿多言。撇下路菲不管,独自转头进屋。顺手又将房门,关得严严实实。
算了!什么性格都有,何必计较?
路菲想着,你忙你的,我干我的。本来大家在这儿,也是搭伙过日子,干脆不要假惺惺地客套好了。
之前在电话里听来凯说起,他们几个大男人为了省钱,轮流掌勺做饭,都是去附近不远的一家小型市场采购,食材新鲜,价格实惠。
于是,快速使用了洗手间,顿时身轻如燕。继而麻利出门,一路询问,一路寻找,顺利到达目的地。
路菲不认识左安,可能是,太信任来凯的缘故。也可能是,两个人事业上井水不犯河水。
来凯比路菲早毕业两年。工程师做起,三年升任主管。加班时间、出差频率与职位提升呈正比。升的越高越不摸底,因为距离远了嘛。
路菲毕业头两年相对稳定,后来隔三岔五换一家单位,哪次都没见来凯过问,因为熟悉不过来。不知道的事情越多,越不知从何说起。
来凯相对顺一些。一家单位里,播种希望,发芽抽枝,长成参天大树,一路笔直向上。惹人嫉妒到眼红。
小红靠运,大红靠命。走运一两次不算什么。啥机会都落不下这人,运势当中的“贵人相助”恐怕少不了。那时候,路菲哪里懂这些啊。
来凯大男子主义严重。但说他靠女人发家,这个任谁也不信。人家自己就妥妥的学霸,硕士毕业,落户北京,成为常住人口。
路菲虽家境尚可,但也不是什么,这二代,那二代。依着来凯活络的心思,若想踩着女方的家底往上走,怎么也不该找她当结婚对象。
两个人婚恋观,绝对根正苗红。至于踏入社会后,在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现实矛盾中,如何处理与周围的关系,改变也是无可厚非。人都会变的嘛!
他们之间,不存在谁撵不上谁的脚步。问题是,两个人都在悄悄地改变。不敢说完全背道而驰,但是,不同程度地学会了借助“外力”。
前往菜市场的路上,路菲盘算好了,来凯比自己更久没吃到家乡味。这趟给路茜捎带的中国调料,品种和数量,多到不可理喻。路菲私底下留了一份,此处正是用武之地。
去市场,买新鲜的鱼,回来切片。各种蔬菜,大锅烩。自制一顿正宗的麻辣烫火锅,既热闹,又喜庆。
外面买的现成火锅底料总欠味儿,一定要用地道的辣椒上锅爆炒,再把火锅底料浇入。油香浓郁,辣上加辣。
搞不清楚中午几个人回来吃饭。火锅的好处在于,到时候根据情况,菜量增减也比较方便。
心有准谱,手脚麻利。搞定一切返回公寓不足40分钟。进门时她看见,省略自我介绍的那位“家属”,此刻穿戴齐整,端坐在客厅,迎候路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