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95章 仆射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95章 仆射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6 19:28:14 来源:文学城

成之染没好气道:“既然是我阿父做媒,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说完这话,突然意识到,她阿父并非多管闲事的性子,为徐娴娘的亲事费心,或许是徐家主母的意思。

毕竟成肃交结的权贵,总比她一个深宅妇人广泛些。

徐崇朝见她了无兴致,索性不再卖关子:“尚书左仆射郗长卿,你可记得他?”

她阿父虽不是尚书令,却统领尚书省诸事,平日里书奏之事总要过目一番,因而常常与尚书省大小官员打交道。

尚书左仆射之职仅次于尚书令,于朝堂之中俨然是副相。高平郗长卿身份贵重,仅是在成肃刚搬进东府时造访了一次。成之染特意留了心,那人年纪不小了,花白的头发愈显得稀疏,长髯总在说话时翘来翘去。他亦是高门甲第出身,若以平常眼光看,徐娴娘足足是高攀了。

徐崇朝叹道:“这样的人家,连我阿母都无话可说。”

成之染总有些隐忧,若郗长卿答应这门婚事,是看在成肃的面子上,徐娴娘嫁入郗氏又该如何自处?

徐崇朝没想那么多,徐娴娘婚事波折,若能就此安稳住,也算是因祸得福。

日薄西山,晚风已渐渐冷却。成之染径自回屋,徐崇朝跟在后头,忽而轻唤了一声:“狸奴。”

那声音低沉,成之染几乎以为自己错听了,止步见徐崇朝欲言又止,纳罕道:“怎么了?”

徐崇朝问道:“若嫁到高平郗氏这样的人家,你可还满意?”

成之染哂笑一声:“是什么样的人家,哪有是什么样的人重要?”

她眼神清明,看得徐崇朝避开了目光。

成之染笑道:“阿兄,你明年就该冠礼了。若娶得郗氏这样的人家,你可还满意?”

徐崇朝瞥了她一眼,道:“我岂会在意这些?”

成之染意味深长地啧了一声:“是了,你只在意军中之事。”

徐崇朝没有反驳,与她沿着清幽小径同行。成之染所住的小院收拾得规整,院子里挂着靶子放着兵阑,俨然一个小小练武场。窗前一丛丛墨绿的兰草,日暖风和次第开,枝叶亭亭香有余,纤长的花瓣在晚风中轻晃着,透出几分静谧和幽深。

以她的性子,本没有兴致莳花弄草,但见这兰草生长得茂盛,便没有让人除去。也不知从前谁住在这里,居然有这些清雅的兴致。

她停下脚步,侧首道:“阿兄,那我便等三娘的好消息。”

徐崇朝垂眸:“我阿母心急,应该很快了。”

————

然而成之染到底没等来徐娴娘的好消息。

她目睹着窗前香兰盛开又枯败,到最后只剩下一丛丛浓墨的绿叶。

这日她端坐沧海堂,小窗前春风骀荡,吹得人心神困倦。

今日成肃并不在府中。尚书左仆射郗长卿为孙子举行冠礼,邀请的尽是金陵有头有脸的人物。成肃身为扬州刺史,自然也受邀前去。

更何况,郗长卿这小孙子正是成肃打算为徐娴娘选定的夫君。

成之染虽然好奇,也知道这场合实在是不便,于是坐等在府中,正等着成肃回来描述一番。

她看看日头,估摸着成肃也该回来了,心里正盘算,忽听到堂外一阵嘈杂的足音。

她耐着性子等着,果然有数人步入堂中,却没往耳房这边来,似乎坐在了堂中。

外间一阵诡异的静默,几个人一句话也不说。

成之染掀开垂帘,探头一张望,只见成肃枯坐在堂首,紧皱着眉头。

下首的成雍也愁眉苦脸,兄弟俩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还有位郎君背朝着她,成之染看这背影似曾相识,正前后思量,便听这郎君长叹道:“乾宁二年十月才上任,到如今只有一年半,时也命也不由人!”

这声音听着耳熟。

成之染好奇心大盛,正要出去看一看,成肃突然发话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是他天年已尽,再没了福分。”

成之染吃了一惊,连忙收回了脚步。成雍叹息道:“只是这死法不光彩,也真是,吃个青团怎么就噎住了!”

“还是在孙子的冠礼上,”那郎君摇头,“不知那小郎此后,又该如何面对这一节。”

成之染不由得愕然。

这说的是……郗长卿?

她按捺不住,冲出来问道:“到底是哪个死了?”

说话那郎君一惊,不由得张大了眼睛:“哎呀!成娘子?”

竟是固始县公、丹阳尹孟元礼。

成肃似有些生气:“你怎么在这里?”

“我一直在耳房等阿父回来!”成之染理直气壮,“为什么不能在这里?”

成肃想起这回事,不与她分辩,道:“风风火火的,成何体统!”

见成之染不服气,孟元礼笑道:“女郎从小便这样,是个爽利人。”

成之染与他客套一番,追问道:“方才你们说,是什么人噎死了?”

她话一出口,众人又陷入了沉默。半晌,成雍道:“郗长卿。”

成之染一颗心如坠冰窖,良久艰难道:“徐家的婚事……”

“你竟想这些,”成肃颇有些意外,耐心解释道,“过了这阵子再说。”

孟元礼目光迟疑,似乎有话说,但碍于成之染在场,又咽回了肚子里。

成之染识趣,也没兴致待下去,默默告退了,思虑重重地出了门。

她驻足回望沧海堂,终于明白心中那一点疑虑由来。

郗长卿死了,孟元礼来东府作甚?

她凝神细思,忽而想起孟元礼不只是丹阳尹,还兼任吏部尚书。

吏部为尚书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仅次于尚书令仆。

尚书左仆射郗长卿去世,按理说应该是右仆射接替他的位置。不过,恐怕孟元礼不是这么想的。

成之染决口不提此事,而成肃次日便入宫去了,直到晚间才回来。

晚间服侍温老夫人就寝后,成肃径自回竹苑,成之染跟屁虫一样随他走,缠得成肃不耐烦:“你有什么事?”

成之染见四下无人,低声道:“左仆射之位,可有人选了?”

成肃瞪了她一眼:“此等朝廷大事,你瞎掺和什么?”

“这怎么是瞎掺和?”成之染不以为然,“仆射乃朝廷副相,事关国计民生,问一问又怎么了?”

成肃不理她。

成之染问道:“是不是孟公?”

成肃转身正要走,闻言不由得一顿,看向她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审视。

“为何这样想?”

“右仆射山行简,上任才一月有余,在台省资历尚浅。吏部尚书虽位居其次,可孟郎君还是丹阳尹,身为京畿父母官,又久在朝中,岂不是比山行简更合适?”

成肃竟笑了:“若不是知道底细,我都要以为你在为孟郎请托了。”

“我确是在为孟郎君请托,”成之染眨眨眼道,“他是我大舅母的姑表兄弟,他家小娘子又与我交好。我为何不能为他请托?”

成肃打量着她,眸中晦暗不明。

“阿父顾忌他是宣武军将吗?”成之染不依不挠,“可那又如何?山行简出身高门,难道比孟郎君更可信?”

成肃语气淡淡的:“你休要胡思乱想。这些事,朝廷自然有决断。”

成之染问不出什么,只得泄了气,抿唇道:“不管朝中这些事。徐家的婚事,又当如何?”

成肃愣了愣,道:“这种事更求不得,且看郗氏如何回应罢。”

————

成之染这次没有等几天,高平郗氏很快便给出答案。

两家原本商量着等郗氏小郎君加冠便成婚,没想到祖父死在了冠礼上,郗氏以为此事不祥,便以八字不合为由推掉了婚事。

成之染不由得担心徐娴娘的反应。她虽不在乎这些,却知道女子的婚姻大事马虎不得,被退婚本就令人难堪,更何况徐娴娘被退了两次。

徐娴娘的生辰在四月下旬,正是光华烂漫的春夏之交。成之染借着这由头,动身去了趟徐府。

徐娴娘神色如常,瞧不出半点忧伤感怀,平淡言语间甚至多了几分释然。

见成之染一脸担心,她笑道:“阿妹怎么反比我更忧虑?万般皆造化,我与郗郎君并无缘分,又何必留恋?”

“三娘啊……”成之染心不在焉地学着她插花,闷闷道,“不知伯母有什么打算?”

徐娴娘淡淡地道:“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罢。”

她望向成之染的插花,不由得笑道:“阿妹,这花枝可不能直挺挺地插。”

成之染看看自己面前这一堆横七竖八,又看看徐娴娘她们精心点缀的花瓶,连年纪尚小的徐雅娘都比她上道。

成之染自嘲:“这一双握刀的手,到底不能侍弄花。”

徐娴娘不知想起了什么,一时竟有些怔忪,成之染叫了她许多声,她才恍然回过神,垂眸摆弄那花枝。

“阿姊,你在想什么?”赵蘅芜问道。

徐娴娘摇摇头道:“没什么。”

赵蘅芜笑道:“阿姊都不会说谎!在成家阿姊面前,还有什么说不得的吗?”

徐娴娘本想反驳,又觉得矫情,索性道:“当真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两年前重五的事情。”

成之染纳闷:“那时候重五,我们一起在江边看竞渡。这怎么了吗?”

徐娴娘目光悠远:“我记得当时阿妹也说过,这双手是拿刀的。”

成之染倏忽睁大了眼睛。

她想起来了,这句话是对苏弘度说的。

“我羡慕阿妹,”徐娴娘叹道,“阿妹虽不通闺中雅艺,便自有郎君倾慕。”

成之染哭笑不得:“三娘……”

徐娴娘自顾自道:“会稽王世子在北顾楼上所作所为,京中士女私底下议论,只是没人敢在阿妹面前提。若不是时机不对,世子都要请媒人去京门议亲了。”

这种事苏弘度又不是没做过。成之染莫名心虚,放下了手中的花枝:“三娘,都只是儿戏罢了。”

徐娴娘瞥了她一眼:“你且看着罢。”

成之染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赵蘅芜笑道:“若能嫁给会稽王世子,阿姊还不乐意吗?”

成之染从没有设想过这种可能,也不甚在意。

赵蘅芜不信邪,道:“这可是天家!”

听她提起了天家,成之染脑海中闪过初见天子时,那伫立石阶之上的身影。即使身处于险境,天子也自有雍容气度。

而苏弘度那时不过才十三四岁,还带着少年人的彷徨和脆弱,并没有旁人构想中的高华。即使后来对方恢复了地位,她的印象却依旧停留在江陵相遇时。

“我志不在此。”成之染想起了成誉这句话,手上插着花,不由自主便说了出来。见半晌无人吱声,她抬眸一看,徐娴娘几个都面色复杂,目光中似是不解,又似是不以为然。

然而,她确实志不在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