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66章 悲欢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66章 悲欢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6 19:28:14 来源:文学城

何止是这些。

狸奴心突突直跳,强忍着战栗仔细读完了军报,直惊得目瞪口呆。

将近一年前,宣武军收复江陵的消息尚未传到锦官城,益州刺史宗达派五弟宗真与六弟宗虔率军东下,志在勤王。不料刚刚到五城水口,二人便死于军中哗变。宗达亦亲率大军随后出发,闻变欲奔还锦官城,却被锦官城叛将拒于城外,兵败被杀,满门屠灭。

叛将乔赤围自称锦城王,派手下把守各路要道,将蜀中音讯封锁得如同铁桶一般,以至于时隔半年,荆州才得知蜀中大乱,一切早已为时过晚。

军报是成誉送来的,落款不过三日前。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狸奴自然不认为他有意瞒报,可消息来得未免也太迟。

“庾氏余党作乱不休,荆州自顾尚且不暇,一时疏漏了也情有可原。”成肃似是在解答她的疑惑,又似是自言自语。他紧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道:“你们去孟府,我须得入宫一趟。”

“阿父!”狸奴一把拉住他,简直要哭出来,“蜀中叛乱是何等大事,三叔到任三个月竟丝毫未察觉,失职之罪皇帝岂会放过他!还有宗棠齐……宗棠齐还在宫中,他若知满门被杀,怕不会善罢甘休!”

成肃叹气道:“话是这么说。天子至圣至明,必能明察秋毫。可家破人亡这种事,又有哪个能不迁怒于人?我倒要快点入宫,免得局势难以收拾。”

他将军报塞回袋中,纵身跳出了车厢。

狸奴眼见他骑着信使的马绝尘而去,心中一片空落落。

颍川庾氏都没能拿下蜀中,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变了天?

————

蜀中之乱犹如一颗巨雷,震得满朝哗然。一时间人心浮动,上元夜残余的喜乐风流云散。

右卫将军府即日发丧,上下缟素,哀声震天。宗棠齐肝肠寸断,一身重孝闯到金殿上,痛心疾首地请求出征。天子担心他冲动行事,自然不允许,只让他节哀顺变,居家修养。

朝堂上下为蜀中用兵之事争论不休。乔赤围大逆不道,罪不容诛。可到底派谁去清剿贼寇,众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成肃被此事牵绊了心神,一时间顾不得柳氏和狸奴。狸奴便待在丹阳尹的宅邸,一连几天看往来的官员吵得面红耳赤。

蜀中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南阳宗氏在此间经营数十年,竟然于一夕覆灭,满门被杀,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贼首乔赤围名不见经传,谁也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又何以一举击破宗氏,封锁蜀中长达半年时间。

出兵伐蜀,兹事体大,实在不能不慎重。

朝中不是没有人拿成誉来说事。虽然乔赤围叛乱时荆州刺史还是荀康祖,可他既已病故,再追究也毫无意义,反倒是履新的成誉,竟丝毫未察觉蜀中异变,不可不谓为失职。

这样的议论成肃早有所预料,只是没想到,宗棠齐竟从未这样说。相反,宗棠齐稍稍冷静下来后,又上书举荐成誉带兵伐蜀。

狸奴听成肃说起这件事,颇有些心动:“若三叔出马,破锦官城如探囊取物。”

“你倒是看好你三叔,”成肃难得笑了笑,“朝中并不了解蜀中的情况。胡虏趁乱占领了汉中,如今唯有三峡可入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此险地,反被你说得轻巧。”

这也是朝中无人敢请缨的原因。

狸奴不解道:“那便选宗棠齐罢了,他岂会不了解入蜀的形势?”

“南阳宗氏久居蜀中,早就为朝廷所忌惮。平定蜀中的功劳,必不能拱手让与宗棠齐。”

狸奴没好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倒是推个人出来,要不然便让我去!”

成肃无奈摇头道:“征伐岂止军中事。我们过几日便回京门。”

狸奴不作声,半晌道:“不知道宗十三娘如何了。”

如今南阳宗氏一族,只剩下为宗彦送丧的二十余人逃过一劫,宗寄罗一夜之间由益州刺史的掌上明珠沦落为满门屠灭的孤女,换作谁,都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右卫将军府为宗氏发丧,刚过了头七,朝廷便任命宗室濮阳王为益州刺史,率军西征。

宗棠齐神色肃然,听了这旨意也没什么反应。他为四伯宗彦送丧时,只带了嫡妻幼子一同前行,其父西夷校尉宗真和一家老小都留在了蜀中。如今他身边最亲近的,也唯有这二人了。

幼子年方四岁,尚不知连日哭声意味着什么,只看着阿父面色不豫,便站在堂下不敢向前。

身后脚步声响起,幼子欣喜道:“阿姑!”

宗寄罗比往日憔悴了许多,只看了小侄儿一眼,硬声道:“廊下这么冷,还不快把小郎君送回屋?”

下人知道她脾气大,连忙上前张罗着。

宗寄罗一阵心烦意乱,忽然听通传的仆役道:“女郎,成家的小娘子在府外,可请她进来?”

“不必,就说我病了。”宗寄罗话已出口,连自己也觉得诧异。

宗棠齐看在眼底,道:“为何不见?”

“阿叔……”宗寄罗仿佛一下子萎靡起来,有气无力道,“我如今想到成三郎,便心中有气。他们一家人,不见也罢。”

“你何苦迁怒于人,”宗棠齐顿了顿,道,“数月前因九娘的婚事,我写信给三伯,一直都没有回音。那时我并未多想,若当初再留心些,也不至于到今日才……”

宗寄罗眼泪一下涌上来,先前她也曾往益州写过几封家书,迟迟收不到回信,只当是上游战乱频仍,耽搁了消息,渐渐便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她嚎啕大哭起来,宗棠齐也只能一声叹息。

狸奴等在右卫将军府门外,许久才见通传的小厮一脸歉意地过来,说他家女郎闭门谢客。她难免失落,回到孟府也闷闷不乐。

成肃已命人备好了车马,正等着狸奴回来便往京门去。柳氏看她的神色,便知道吃了闭门羹,安慰道:“十三娘心里难过,让她一个人静静也好。有些事,旁人是无法分担的。”

狸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默不作声地跟他们上了车。马车没走了多久,便停在一处宅邸前。狸奴犹自念叨着宗寄罗,成肃已出去与什么人交谈起来。

“阿蛮?”狸奴掀帘看到徐崇朝,转念便明白成肃来接他一同回去。她随柳氏下了车,徐娴娘便迎上来。二人许久不见面,仿佛有说不尽的话。

钟氏笑着道:“小娘子不如在这里多待些时日,三娘可天天盼着你过来呢!”

成肃似乎也有这打算,两下里一拍即合。

徐娴娘笑道:“那阿兄也再住几天罢,到时候恰好送狸奴回去。”

成肃并没有阻拦。柳氏似有些不舍,叮嘱狸奴道:“在你伯母家中可不许添乱,多向三娘子学着点!”

狸奴心中一动,握住了母亲的手:“阿母放心罢。”

柳氏上了车,朝狸奴挥了挥手。寒风吹起她额间碎发,一双清亮的眼睛含笑望着狸奴,只是在侧帘落下那一刻,似有无言的不舍一闪而过。

可惜狸奴没有注意到。她目送马车走远,回眸望了望徐宅低调的牌匾,心头浮起难言的落寞。

徐氏虽也是逢难之家,如今也算得上热闹。偌大的宅邸,住着徐宝应留下的妻妾儿女,连同徐端娘之子和赵蘅芜,足足有十几人之多,再加上洒扫侍应的丫鬟婆子,宅中增添了不少人气。

徐娴娘在金陵住了一年半,说起城中的风物,比狸奴熟悉得多。可若论结识的人物,那就屈指可数了。徐娴娘对此也无奈,她虽是镇北将军徐宝应之女,然而就世家门第而言,与金陵贵女不可同日而语,徐氏煊赫时高门尚且心存芥蒂,更何况如今一落千丈,家中无人撑得起门户。

她身处烟柳繁华地,可说得上话的也只有赵蘅芜。这次将狸奴留下,实在是大喜过望。

“狸奴,明日恰好是立春,我们一同去踏青可好?”徐娴娘笑着将狸奴拉进屋,神色中满是憧憬,“京中仕女喜欢到兰溪泛舟游乐,我费了好大劲从孟家小娘子那里讨得这次集会的请帖。你陪我们一起去?”

她口中的孟家小娘子,自然是孟元礼之女。狸奴不由得好奇:“是什么请帖,竟要从丹阳尹府中讨得?”

徐娴娘笑道:“这一次集会,可是由淮南长公主主持的,王谢袁萧家名门贵女都会前去,委实是一帖难求。好在兰陵萧玘去年在孟尹军府中担任司马,辗转了几番,这请帖才到了我手中。”

狸奴记挂着宗寄罗的事,并不是很有兴致,但见徐娴娘盛情难却,便也应下了。为了这一场集会,徐娴娘很是用心,第二天临行前在屋里磨蹭了许久,才容光焕发地出现在狸奴面前。

她略施粉黛,清秀的面容便平添了几分柔美,浑然是温婉贤淑的小家碧玉。赵蘅芜亦着意妆扮了,眼角眉梢都带着喜色。二人一见到狸奴,不约而同地愣住。

狸奴朝她们一笑。

她改换了郎君的衣着,将发髻高高挽起,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徐娴娘看她的衣服眼熟,迟疑道:“这是……”

“是阿蛮借给我的!”狸奴转了个圈,道,“刚刚好。”

徐崇朝无奈,催促道:“快走罢,要迟了。”

徐娴娘赵蘅芜二人这才上了车。狸奴随着徐崇朝并辔走在牛车前,听着哒哒的马蹄声,思绪飘远了,心头便突突直跳。

益州沦陷于敌手,南阳宗氏已几近覆灭……千里之外的金陵依旧歌舞升平,世家贵女仍忙着游乐宴集。

她心中一阵苦涩,正想要打道回府,又听见徐娴娘与赵蘅芜在车中谈笑,言语间满是欣喜。

何必在此时扫她们的兴。

狸奴暗自叹口气,牵着缰绳默然往前走。

徐崇朝察觉她兴致缺缺,便一并默不作声,走了没多久,冷不丁听她问道:“濮阳王多久能平定蜀中?”

她语气淡然,仿佛在询问还有多久到兰溪一样。

徐崇朝不假思索:“根本不可能。”

“哦?”狸奴稍有些诧异,“为何?”

“濮阳王素来资质平平,从不曾带兵打仗,这次却要攻蜀中,无异于蚍蜉撼树,徒劳无功。”

“那阿蛮以为谁合适?”

“宗棠齐。”

可没人想让他去。

狸奴不作声,心里越发不痛快,又要打退堂鼓时,一行人已过了朱雀航。

乌衣巷便在大航之南,汉白玉砌成的坊门高大宏伟,昭示着此间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过往的行人负手站在路边,一个个踮脚张望着。

“他们在等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