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34章 星沉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34章 星沉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9:17:51 来源:文学城

薛会宁连夜征发蒲坂一带的民船,送彭鸦儿和董和均兵马渡河。众人马不停蹄地赶往潼关,抵达渭北时,却又被渭水隔断。

胡骑在南岸游荡,与大军隔水相望,戒备森严。

董和均虽曾在河上突袭慕容胡骑,见状也止不住心里打鼓,与彭鸦儿商议一番,两人决计先去冯翊郡与守军会合。

冯翊郡兵马先前大都随太守卢昆鹊前往长安,留在此地守城的不多。

彭鸦儿算了算守军离开的时日,不由得心惊,长安已被围数十日,关外竟从未收到任何音讯。

他问起董和均,见对方面无血色,顿时来了气:“董将军!你是痴了还是聋了,关中这许多变故,你怎会不知?”

董和均无言以对,悔恨难当。

待在冯翊郡也不是办法,彭鸦儿止不住顿足叹气,如今这局势,唯有解了长安之围,才是根除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率领大军星夜兼程,疾行赶往长安。越接近长安,路上遇到的胡骑越多。他们都结伴而行,一股股分散到乡野抢夺粮食和草料,彭鸦儿几番与对方交手,敌骑丝毫不恋战,见势不妙就纵马逃走,如此磕磕绊绊到了稷原城。

北地太守宗凛驻守此地,见彭鸦儿和董和均到来,一时间喜忧参半。他率军从北地郡驰援长安,因众寡不敌,被屈脱末大军逼退,只得暂且屯驻在稷原城。

屈脱末数次派兵前来攻城,宗凛婴城固守,勉强保住了这一方城邑。如今这几路人马会合,也有数千人之众,诸将稍稍有了些底气。

然而宗凛仍愁眉不展,稷原城几度被围,城中粮草已所剩无几。隆冬时节,四境荒芜,他到哪里去找寻粮草,养活这数千人马?

彭鸦儿知道他难处,急着去长安解围,也无心在此久留。

城中派出斥候去长安探看,敌军在渭桥也重兵把守。

众人合议如何攻打渭桥,一筹莫展之际,却闻长安方向又有敌兵来袭。

彭鸦儿懊恼不已,想来是途中击溃的敌骑泄露了大军行踪。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也只能如此了。

此番前来攻打稷原城的敌骑,比前几次壮大了许多。宗凛不敢掉以轻心,决计仍婴城固守。

彭鸦儿隐隐不安,道:“太守不出战,平白消磨了锐气。”

宗凛苦笑不已,他早就消磨得没了脾气,也不差这一回。

彭鸦儿话虽如此,自忖也没有迎敌取胜的把握,困守孤城之中,心中不尽萧索。

军粮已经见了底,军中上下的饭食逐日缩减,董和均每每登城,见城外铁甲如同寒霜,胡骑在城下叫骂挑衅,聒噪得如同老鸦。

守军都已经麻木,忍饥挨饿,顶着寒风,只盼望敌骑像前几次一样,讨个没趣也就撤兵了。

宗凛也是这样想的,然而这一次,他失算了。

直到多年以后,他仍旧记得乾宁十三年的冬天,一个灰蒙蒙的日子,初升的日头隐没在重云之中,苍茫天地间风声惨淡,敌兵如潮水一般翻滚跌宕,猛烈地拍击着小小的稷原城。

全副武装的甲骑下马步战,用钩梯钩着城壁,援引而上,发疯般涌向城头,一张张狰狞可怖的面孔,明暗交叠,参差互见,仿佛无穷无尽般。

平野上疾风呼啸,城头烧起了熊熊大火。彭鸦儿身着明光甲,站在城墙上射尽了最后一枝箭,与爬上城头的敌兵短兵相接。染血的旗帜在风中飘舞,如同一个残破不堪的梦境。

他从城头被逼退到城中,每一步都沾满了鲜血,眼见得身边兵士一个个倒下,愤怒的独眼早已一片猩红。

他是成肃手下勇冠三军的猛将,然而饿虎还怕群狼,自旦至暮,终日鏖战,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董和均从城头退下,与彭鸦儿一道退守将军府,敌兵仍源源不断地涌入城中。

彭鸦儿身负重伤,持刀的手臂血流不止。他自知不免,对董和均道:“今日之事,难以周全。董郎若身死关中,让令尊何以为心!我在此吸引敌兵,你速速出城去罢!”

董和均闻言大恸,他与彭鸦儿一般年纪,生长在父亲羽翼之下,平生何曾有如此狼狈落魄的时候?

“自古皆有死,我如何能置将军于不顾!”他眼眶一红,泪水登时滚落下来。

“董郎,哭什么!”彭鸦儿喝道,“你务要活着出去,来日告诉梁公和镇国,彭鸦儿死得其所。”

董和均闻言,强忍住眼泪,咬牙道:“将军不必多言,我有何颜面再见梁公!”

他擦净手掌上粘腻的血水,望着从院中破门而入的敌兵,用力举起了长刀。

————

自从数日前敌兵异动,从长安城外调走了大批人马,成襄远一直惴惴不安。

他想到一种可能,不由得抓紧了徐望朝的手臂,眼神中说不清究竟是期盼还是忧虑。

“会不会……是关外援军到了?”成襄远声音止不住颤抖,老鸦从殿外呼啦啦飞过,留下一串串哀鸣。

徐望朝对上他的目光,瞬间明白了他心中所想。有援军到来固然是好事,可屈脱末调走了少说有上万人马,远道而来的援军,可否与对方匹敌?

成襄远以同样复杂的目光望向沈星桥,沈星桥缓缓侧首,避开了他的眼睛。

这是压上全部身家性命的赌注,他仿佛攥紧了手中的铜砣,可展开掌心,目光所及又空无一物。

他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纷纷扬扬的大雪呼啸而至,落满城头的旗帜和道旁的树枝,巍峨宫城也如同一片缟素,隐隐有绵延异响从天际传来,渺远无极又仿佛近在耳边。

成襄远步出偏殿,厚重的雪花从颊边吹过,凉凉的,如同一颗泪滴。

他不由得伸手,摸了摸生疼的脸颊,突然有些想家了。

江南的风雪,从不似关中苦寒。

一道人影从雪地里急匆匆跑来,成襄远定睛一看,是他殿外的通传。

那人顾不得许多礼仪,气喘吁吁道:“郎君,敌兵又在城外叫阵呢!”

成襄远皱起了眉头,这样的大雪,屈脱末在耍什么花样?

叱卢密斥道:“三天两头来这出,只当他狗叫便是!”

通传瑟瑟道:“将军出去看看罢!那胡虏在横门下搭了座骷髅台……”

成襄远倏忽张大了眼睛,顾不得叱卢密呼喊劝阻,赶忙向横门奔去。骏马在雪地中放不开步伐,他急得连声催赶,一颗心简直要跳出胸膛。

可当他登上城头,周身的血液顿时凝固,四肢百骸都冰冷刺骨。

横门外,敌兵往来不绝。数不尽的死尸曝露于野,掺杂着泥土和碎雪,仿佛砌墙一般被筑成京观。

饶是已血污难辨,城头众人仍一眼认出,那是南军将士的装束。

成襄远紧紧捂着嘴,勉强让自己没有哭出声来,朦胧视野中,有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上前,隔着一箭之地,似乎向左右吩咐了什么,敌军中传来一阵叫喊。

“城中的南蛮听好了!你们若是指望着援军过来,趁早死了这条心!如今长安四塞都已被我军占领,这支从潼关来的救兵,已经死得干干净净了!速速开城投降,要不然,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约莫数百名俘虏被推搡到阵前,敌兵齐齐挥刀,如砍瓜一般斩落了数百颗人头。尚且流血的尸首被运上高台,在城中众人惊怒的目光中被深深掩埋。

凛冽的风雪渐渐止息,猩红而血腥的赤色,越发浓烈而清晰。成襄远眼前一黑,心如刀割。

叱卢密大怒,朝那人喊道:“天杀的胡狗!使这些腌臜手段,真以为我大魏将士会怕你不成?有本事你到城下,我与你拼杀一场!”

屈脱末听了个七七八八,仰天大笑道:“你算个什么东西,让你家主子出来说话!堂堂镇国大将军,却如此遮遮掩掩,做什么小儿女情态!难不成见了我,便不敢出来了?”

成之染不在城中,这事又不能对敌军言明。叱卢密喝道:“你这般丑恶面皮,怎配见镇国大将军!”

屈脱末不怒反笑,道:“我可是有一份厚礼要送给她呢。”

他说罢招了招手,身后的兵士拖拽着几具尸体上前,用马槊撑起来,遥遥地对着城头。

“请镇国大将军来看看,她可认得?”

叱卢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众人如何能不认得,为首那两人面容,分明是龙骧将军彭鸦儿和振武将军董和均。

成襄远死死咬着牙关,泪水仍旧从眼眶中大颗大颗地跌落。彭城给他送来了救兵,还是由大将彭鸦儿亲自统领的救兵,可是……

他终究害得对方命丧于此。

沈星桥望见董和均,心知屈脱末所言不虚,潼关已然陷落了。他怔然良久,勉强手扶着墙垛,才稳住身形。耳边忽而有人悲愤道:“那胡虏如此猖狂,何不杀出城去,将我军将士遗骨夺回!”

说话的正是徐望朝。

沈星桥几乎与叱卢密异口同声道:“不可!”

徐望朝气红了眼,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侮辱已死的将士吗!”

裴善渊难得开口,规劝道:“长安能守到今日,全靠这险固城池。胡虏见难以攻城,因此使这些下三滥手段,就是要激怒我军。我军出了城,岂不是中了对方的圈套!”

这道理,徐望朝不是不明白,可隔着苍茫的皑皑白雪,他仿佛望见阵亡将领死不瞑目的面庞。

又让他如何割舍。

成襄远魂不守舍地走下城头,脚步缓慢而虚浮。灰白的天幕低低地迫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长安大街,夹树杨槐,如今只剩下枯枝。寒风吹过,枝头的积雪随飘雪簌簌落下,几乎要让他迷了眼睛。

这条路如此漫长,仿佛亘古连绵的山脉,永远也望不到尽头。他一步又一步,自膝盖以下沾满了泥泞雪水,浑身上下都冷到彻骨。

在他短短十六年的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直白痛切地体悟,原来心灰意冷,是这般滋味。

他驻足仰首,聒噪的寒鸦正往城外飞去,那里有它们最爱的腐血味道。

成襄远心口一痛。他的阿姊,如今人在何处,为何还不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