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14章 魏臣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14章 魏臣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7 19:47:51 来源:文学城

王恕看了看成之染,目光在殿中扫过,成肃又催促了一声,他这才缓缓将信中的字句读出。

殿中登时陷入一片死寂。

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丹阳尹何知己,冬月朔日病逝于东府。

成之染眼前一黑,心口被猛地攫住,压得她透不过气来。长路上茫茫白雪,将她整个人凝上了一层厚厚的寒霜。

“你……你……”成肃的面容褪去血色,手指着王恕说不出话。他上前一把将信函夺过,信是中书令萧璞和右将军孟元策等一干守将写给他的,从字迹来看,执笔之人是他的司马顾岳。

寥寥数语,落笔千钧。成肃难以负担这重荷,双手止不住颤抖起来。

成之染见他面色极差,赶忙上前相扶,瞥见信笺上文字,一时间悲从中来。

成肃卸掉了大半力气,痛心道:“仆射奈何弃我!”

何知己比他年长三岁,还不到花甲之年,竟一朝长逝。

千山万水,一别永诀。

悲号之声从上首传来,众人抬头时,赫然见成肃委顿伏案,嚎哭不止。

成之染长跪一旁,哭声中犹如实质般的哀伤,像一记重锤敲在她心上。太过遥远的岁月已看不分明,紫袍金带的身影倏忽消弭于无形,寒风呜咽却好似春城花深,东府的阁门打开一条缝,耳畔响起那人的声音。

“女郎可知行军之苦?”

满面泪痕被春风吹散,暗淡的身影望着她,又叹息远去。

抽噎声不知从何处传来,成之染回神,竟是她自己垂眸低泣。

她的手臂被成肃紧紧抓着,因太过用力而抓得生疼。她稳了稳心神,招呼送信的使者上前,向他们询问何知己的病情。

何知己府中故吏陈诉,何知己自从去年冬天,身子一直都不怎么好,拖拖拉拉一年多,本以为差不多该有些好转,不曾想猝然离世。

成肃越听越难以释怀,何知己坐镇东府,内总朝政,外供军旅,朝廷大事决断如流,让大军毫无后顾之忧。如此重担压在他肩上,终究是把他压垮了。

纵然处于无尽悲痛中,身居此位,他仍旧无法将哀伤诉诸言语,只得一声声号泣:“奈何弃我去!奈何弃我去!”

王恕诸将佐垂眸敛首,不敢贸然打扰成肃的悲伤。

尚书左丞等一干金陵来使更不敢言语,心中惶急不安。他们到长安,不仅仅是将何知己死讯告知成肃,更重要的是请示成肃找人来接替何知己。

这也是众人心底不可避免的疑问。

然而他们的太尉是如此悲伤,以至于闭门不出,终日在殿中痛哭,诸般军民要务都置之不理。

诸将佐无计可施,眼见得成肃整日里水米不进,不由得忧心忡忡。毕竟成肃早已经年过半百,也不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连他自己的身子都要垮掉。

劝他进食的王恕又一次被拒之门外,守门的曹方遂和常宁听见殿内传来的喝斥,只得为难地请对方先回。

成之染从王恕手中接过食盒,对他二人道:“二位督护,不会连我也要拦下罢?”

曹方遂摆手:“并非是我等要阻拦,只是太尉有令,任何人都不见。”

“太尉的命令,我几时听从过?”成之染淡淡一笑,料定对方不敢对她动手,于是径自推开了殿门。

曹方遂欲言又止,被常宁拉了一把,两人都不作声了。

身后的殿门又迅速闭合,成肃一句叫骂已到了嘴边,抬头看到是成之染进来,生生化作了一声悲叹。

他仿佛一瞬间衰老了十岁,竟生出几分形销骨立的萧瑟之态,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泪水已干涸,凝结在他眉间的,是融融炭火也化不开的哀愁。

他与何知己相交十余年,起于草莽,终于台阁,这一路血雨腥风中同舟共济,情分自然不是旁人能比的。

天不假年,哲人早逝。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有一些难分难解的悲伤,他说不清究竟是为了何知己,还是为了他自己。

“阿父。”成之染将食盒放到他案上,轻轻地唤了一声。

成肃以手扶额,眸中又涌起热意,道:“我吃不下。”

劝他珍重的话,诸将佐都已经说了太多。然而劝慰终究是劝慰,再多的温言,都无法将已死之人唤回,更无法将东府业已倾颓的栋梁扶起。

成之染问道:“桃符在东府监事,可否撑起大局?”

成肃道:“他才十七岁,能做得什么!”

“中书令萧公,可否委以大任?”

成肃犹豫了片刻,摇头道:“过犹不及。”

“孟将军,又如何?”

成肃默然良久,道:“是将才,却并非相才。”

成之染叹息:“左仆射去世,朝廷派使者前来,正是要问询阿父的意思。阿父若因伤怀而不思后继,只怕是麻烦。”

成肃摆了摆手,愈加悲伤:“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

成之染将食盒打开,将碗碟一一取出,都是些精致清淡的菜品。她劝道:“阿父多少垫垫肚子,也好有力气再为朝廷思量思量。”

成肃勉强喝了碗清粥,再不肯动筷。

父女二人对坐良久,他沉吟一番,道:“让王恕回去主持大局,可好?”

王恕出身名门,尚主袭爵,称得上金尊玉贵,如今虽只是太尉长史,纵然超拔为尚书省长官,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成之染半晌不语,成肃不由得侧首看了她几眼,她这才说道:“父为尚书令,子为尚书郎。阿父当真要如此?”

成肃皱起了眉头,眸光闪动,道:“那依你之见……”

“不如孟将军。”

成肃良久不答。

成之染将食案收拾了,躬身一拜,悄无声息地退出殿外。

肆虐数日的风雪已经停了,淡薄的天空如同一块琉璃。日光将她的影子投缀在地上,她低头看了许久,目光又移向封闭的殿门。

徐崇朝上前,面带隐忧。

成之染缓缓摇头,对曹方遂和常宁道:“一应饮食,照例送去。若太尉瘦损,我拿你二人是问。”

曹方遂和常宁一口答应。

王恕道:“军中有些事……”

“也不急在这一时,”成之染看了他一眼,道,“太尉会想清楚的。”

她沿着笔直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道上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到两旁,堆积起来的雪粒闪烁着微光。这些年来的许多往事再一次涌上心头,那人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她同她父亲一样,心中有万千不舍,也无法将人留住。

成之染驻足,四顾茫然。

徐崇朝默默跟在她身后,见状上前,问道:“怎么了?”

成之染的目光掠过随行而来的将佐,又远远地望着仍在殿门等候的众人,自心底传来难以名状的巨响,仿佛江风吹水雪崩腾,霎时间将眼前的一切压垮。

她不禁抓住他的手臂,盯着那道依旧紧闭的殿门,动了动嘴唇,到底没有把心中的猜测宣之于口。

她的父亲,只怕是不会在长安久留了。

————

白雪皑皑,北风催折。远道而来的尚书左丞,终于在数日后再次得到成肃的召唤。

与长安初见时相比,这位不怒自威的太尉愈加沉默了许多,鹰隼般的目光中锐意不减,周身气度却有些萧然。

他问道:“朝廷属意谁来接替何仆射?”

尚书左丞谨慎道:“尚书令、仆如今空缺,兹事体大,不敢自专,请太尉指点明路。”

上首沉默了许久,久到他忍不住偷眼打量。

成肃目光沉沉的,看不清神色,缓缓道:“右将军,孟元策。”

尚书左丞还能说什么,只是颔首道:“不知孟将军……要担负何等重任?”

成肃道:“吏部尚书兼丹阳尹,留任之事,由他代管。如有大事不决,遣使问我。”

尚书左丞唯唯领命,匆匆告退,回金陵复命去了。

未央宫的沉闷气息,一日更甚于一日。成肃终日在偏殿徘徊,与诸将佐集议,也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成襄远看不下去,忍不住劝道:“父亲是朝廷中流砥柱,倘若忧思伤身,只恐于国不利。”

成肃望着他,忽而伸手覆上他肩头,眉眼深邃不见底,道:“麒麟,你可愿为父分忧?”

成襄远道:“若能为父亲排忧解难,我自当万死不辞。”

成肃似乎笑了笑,那笑意却如同云翳,浅淡无痕。

成襄远不解其意,思前想后,还是跑到便殿去问成之染:“我如何能为父亲分忧?”

成之染沉吟不语,面前的少年才只有十五岁,稚嫩的肩膀还不足以撑起太尉眼中的天地。

她疑窦丛生,想去向成肃问个究竟,可伫立殿中,话到了嘴边,又被心底浮起的惶遽生生压下。

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成肃望着她,只是摇摇头,复又陷入了沉默。

坐镇未央宫的太尉过于安静了,安静得军中流言四起,困惑和不安迅速在将士之中弥散。

成之染再次找上成肃。

烛影幢幢,泄入殿中的夜风让火苗明灭不定,如同一只只璀璨的眼睛。

她的父亲依旧端坐在上首,高大的身形稍显得有些虚晃。

他开口,话语中疲惫而坚定。

“我要回金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