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13章 藩辅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313章 藩辅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7 19:47:51 来源:文学城

八百里秦川,渭水汤汤。零零落落的郡县城邑之外,更有数不尽坞壁林立。

因近世关陇动荡,不时有豪强大族举家迁徙避乱,隐匿于山原险阻之间,营造垒寨,聚众自保。又有移居关中的胡人邑聚而居,修筑城垣和壕沟,随关陇霸主更迭而摇摆起伏。

成之染派元氏诸郎君和降臣降将前去招抚,从豪强部落之中征募骁勇之士,版授大小将军号,施以朝廷号令。关中诸郡县,凡是因遭逢战乱而沦为奴仆的清白百姓,都一并放还,以备征役。

她为这些事忙里忙外,有一日军中集议,向成肃回禀时,成肃似有些心不在焉,面色也阴晴不定。

成之染一时迟疑,问道:“太尉以为有何不妥?”

成肃回神,道:“没什么,你安排便是。”

成之染越发奇怪,正准备告退,却听到对方喟然一叹,沉沉地看不清神色。

成之染以目光询问王恕,王恕亦摇头不语。她问道:“太尉可有何心事?”

炉烟袅袅,成肃的眸光更显得幽微。他默然良久,缓缓道:“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众人闻言都颇为好奇。

“梦到了什么?”成之染颇为配合地追问。

“我梦见一个少年人满身血污,拉着我的手哀告垂泣,说他终有一日见到王师光复汉家社稷,一雪前耻,日夜盼祖宗庙庭重返长安。”

成之染沉思不语。

成肃顿了顿,道:“我醒来一想,从不曾见过那人,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民,却好似就在眼前,总也忘不掉。”

王恕闻言,略一思忖道:“此人既能入明公之梦,绝非常人。听明公所言,说不定是我朝孝愍皇帝。”

孝愍皇帝于乱世之中冲龄即位,被胡人围困长安,不得已肉袒牵羊出降,到最后只落得受辱被杀的下场。

桓不识咦了一声,道:“明公可记得昨日出宫,路过柏梁台一丛斑竹,长安遗老说,当年孝愍皇帝出降之时,御史中丞不堪受辱,一头撞死在台下,因而长出斑竹来。许是忠臣精诚所至,让明公感怀至深,才有此梦。”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众人唏嘘不已,成之染忽而说道:“孝愍皇帝遭逢大难,含恨而终,不得解脱,托梦给太尉,何尝不是希望太尉为他偿愿?”

让祖宗庙庭重返长安?

王恕看了她一眼,道:“其情可悯,其言可哀。只是孝愍皇帝当年幼弱,阅世未深,乍见明公,未免激愤。明公若挂怀,不如来日回到金陵时,向天子面禀。”

成肃似乎笑了笑,见成之染意图反驳,唤住她,道:“只是一个梦,长史说的有道理。”

成之染不语,不由得多看了王恕两眼。

王恕只当没看见。

殿外有通传来报:“太尉,金陵使者已到城外。”

自从钟长统将宇文氏一干俘虏押解回京,众人都翘首以盼,日夜等候着金陵的音信。

成肃问:“来的是哪个?”

通传道:“侍中,王玄契。”

“哦?”成肃略一沉吟,道,“快请人进来。”

他起身整顿衣裳,亲自到宫门相迎。

王玄契比成肃还要年长数岁,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这一路远来颠簸,相貌更显出几分清癯。随他而来的队伍声势浩大,一个个垂眸敛首,连脚步都仿佛放轻了。

众人没想到来使竟如此显要,欢喜之余又止不住紧张。成肃与对方好一阵寒暄,客客气气地将人请到偏殿。

王玄契颇为谨慎,并不敢托大。成之染细细打量他神色,往日见他时,这位出身琅邪王氏的老臣,待人接物都清高恬淡,饶是她父亲声名煊赫,也从未流露出如今的神情。

也不知是何等诏令,竟让他如此拘谨。

王玄契向东南一拜,小心将圣旨取来。成肃长跪听旨,众人呼啦啦跪倒了一片。

成之染听旨听得多了,华丽繁复的溢美之词,迅速从耳边略去。有那么一瞬她神游之际,隐约猜测这文辞兴许出自周士显之手。

也就那么一愣神的工夫,“进梁公爵为王”几个字骤然入耳,犹如惊雷在殿中炸开。

国朝素有规矩,异姓不得封王。众人一动不敢动,偷眼朝成肃一瞥,对方亦俯首听诏,面不改色,稳如泰山。

成之染心中翻江倒海,待王玄契终于将圣旨读完,她缓缓直起了身子。

王玄契看了她一眼,默默移开了目光,对成肃道:“请梁王接旨。”

“臣不敢,”成肃仍跪地不起,顿首道,“臣何德何能,承蒙陛下恩眷,才有今日。去岁在洛阳,有国公之封,臣尚且惭愧不受,更何况如今累加殊典,竟又要进爵?望陛下收回成命!”

“协辅皇家,永隆藩屏,何愧之有?”王玄契叹道,“请殿下接旨。”

副使进呈玺绂,跪请成肃接旨,成肃坚辞不受。

众人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劝不该劝。

王恕在近旁,抬眸与王玄契对视一眼,面露难色,微微摇头。

王玄契还要再劝,成肃道:“成某年岁已长,富贵已极,统军北伐,只是为解倒悬之急、救庶民之命。若因此使天子变易祖宗之法,则成某万死难逃其罪。”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玄契也不好开口,无奈道:“太尉有大功于天下,何至于此啊!”

成肃道:“北伐之功,乃天子圣德,诸将效力,成某何功之有?”

王玄契小心翼翼地将圣旨收好,上前将对方扶起,道:“诸将功劳,自会铨叙,太尉却让我完璧归赵。”

成肃笑了笑:“为诸军将士请功,我亦心满意足了。”

王玄契看了成之染一眼,道:“天子有意超拔镇国大将军,太尉不肯受王爵,岂不是让天子为难?”

成之染道:“天下未定,也不必急在一时。”

王玄契颔首。

成之染心中纳闷,有魏一朝鲜少封国公,除了庾慎终这等乱臣贼子,更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何知己在金陵执掌朝政,这些事岂会不知?如此引人猜嫌的旨意,他如何能准许中朝发出?

她暗中问起王恕,王恕神情微动,只是道:“太尉昨夜那场梦,果然是吉兆。”

成之染见他讳莫如深,很是不痛快,道:“长史于我,尚有不能言之事?”

王恕敛眉道:“将军与太尉父女情深,何必与我为难?”

成之染沉默了一瞬,道:“我要写信去问何仆射。”

王恕似乎笑了笑,道:“女郎,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是一种仁慈。”

王玄契并未在长安久留,离开那一日,这年冬天的初雪悄然而至。

雪絮从午前飘洒起来,将宫阙城池镀上了一层浅浅的白边。北风裹挟着雪絮刮过,打在脸颊上又冷又疼。

成之染到底没有给何知己去信,她随成肃送别王玄契之后,也打马出城,到灞上大营检视她新近训练的甲骑。

骑兵的军主军副正带着手下军士操练。从宇文氏手中缴获的马匹具装固然精良,可要训练出一支骑术精湛的骑兵,也并非易事。

石阿牛跟一群军士在旁观望许久,战盔上落满了雪,脸也被冷风吹得通红。

他悄悄问成之染:“我听旁人说,大军要在长安休整半年,准备明年攻打慕容氏。这可是真的?”

关中的战事已经结束,成之染却紧锣密鼓地组建了新的甲骑,个中动向,他不问清楚,心中便七上八下。

成之染颔首:“不错。”

石阿牛向来闻战则喜,然而听了她这话,并未如以往一般冲动和兴奋。黑黑的脸上流露出些许迟疑,道:“那……大军几时能回去?”

成之染笑而不答,问他道:“石将军,想家了?”

石阿牛咧着嘴笑,有几分不好意思。攻破长安后,成之染封赏三军,版授他宣威将军。他原本以为,只有那些出身高贵的世家大族才能做官,如今凭借着战场立功,他竟也有机会光宗耀祖。

“也不怕节下笑话。我还是头一次当将军,又得了这许多赏赐,只盼着早些回去给家里看看,”他笑道,“出来也有一年多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心里总是惦记着。”

跟随他的军士连连附和,有些紧张地望着成之染。贵人的抉择,决定了他们何去何从。

成之染思及家中幼女,也不禁黯然,目光落在校场中疾驰挥槊的甲骑身上,有几分喟然:“天下战乱不休,将来受这离别之苦的,便是你们的子孙。你们再担待这一年半载,待我平定慕容氏,终结了乱世,自可与家人长长久久地团聚。”

石阿牛叹息一声:“节下说的是。”

雪下得越来越大,翻飞的雪絮让人睁不开眼睛,地上的积雪也没过了马蹄。成之染命众将士收兵暂避,带着来时的一行人马回城。道旁荒野上杂树灌木丛生,白茫茫一片不见人影,在风雪中渐次模糊。

刚到了霸城门外,远远地也有一行数骑顶风冒雪而来。成之染侧首看了一眼,纵马赶往未央宫,不曾想那几人跟在他们后头,也是去往未央宫。

成之染在玄武阙下止步,招呼那几人,问道:“你们从哪里过来的?”

那几人面面相觑,迟疑不定,其中有一人惊呼出声,道:“阁下可是镇国大将军?”

成之染看那人眼熟,道:“可是何仆射府上?”

“将军啊!”那人忍不住大呼一声,为首之人赶忙将印信呈上,竟是从金陵派来的尚书左丞。

成之染不暇细问,将数人请到宫中。

成肃正在偏殿与数名将佐议事,听闻金陵来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众人也颇为疑惑。王玄契前脚刚走,怎么又来人?

信使匆匆进殿,向成肃呈上奏报。

王恕照例接过来拆开,只扫了一眼,脸上登时一僵。

“长史,何事?”成肃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