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98章 慕容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98章 慕容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春三月,北晋云中城。

宫墙之侧的桃花开得正盛,明艳灼灼,远远望去好似绯红的轻云。

博士祭酒崔湛在道旁驻足,目光落在满树桃花上,难得流露出近日来少有的欢欣。

领路的内侍迟疑一瞬,并不敢上前打搅,待崔湛收回目光,才将头垂得更低,恭顺地在前引路。

暖阁中已有数人,晋主慕容颂倚在矮榻上,虚虚地搭着扶手。他手中捏着一枝桃花,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轻晃着。

阁中奏事的大臣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慕容颂掀起了眼皮:“怎么了,说啊。”

“去岁南蛮寇边,夺我璧田城,守军不利,臣已痛心疾首。如今他得陇望蜀,说什么借道西征,实乃包藏祸心,意图趁我军不备,渡河北上!狼子野心,望陛下明鉴!”

慕容颂不语,目光却越过侍坐在前的大臣,飘向了暖阁门口。

宫人喊了声“崔祭酒”,外间珠帘便一晃,崔湛一袭绯袍翩翩而至,一双桃花眼在阁中轻轻扫过,施施然向上首行礼。

慕容颂摆了摆手,笑意自唇角浮起,还尚未开口,一旁少年道:“祭酒来得正是时候!”

见到皇长子在侧,崔湛含笑一礼:“殿下。”

慕容癸朝他点了点头,对下首的大臣道:“中大夫方才说什么来着?”

中大夫丘穆陵折古瞥了崔湛一眼,清了清喉咙,道:“臣以为,南蛮来使声言西征关陇,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潼关天险,天下皆知,除非大军围攻久战,不能攻取。那成肃却率水军溯河而上,岂是要攻打潼关的阵仗?一旦陛下听信他花言巧语,令水军入河,他登岸北侵,河北之地,如何能守!”

话音刚落,崔湛微微垂眸,俊美的面容闪过一丝笑意。

丘穆陵折古心中一塞,道:“崔祭酒,你笑什么?”

崔湛并未当即回答,而是对慕容颂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慕容颂寻了个更为舒适的姿势,笑了笑:“但说无妨。”

崔湛朝丘穆陵折古略略拱手,道:“宇文氏吞没贺楼故土,占据两京之地,于南朝而言,早已是众矢之的。如今宇文盛已死,宇文绎平庸无能,诸子争立,徒何窥边,内忧外患之际,成肃要趁人之危,心中思量的,是一场灭国之战。其人有勇略,南征北战,未尝一败,倘若我军阻遏他前路,将人惹恼了,定是要上岸与我军一战。平白招惹这祸端,又是何苦?”

慕容颂颔首不语。

丘穆陵折古急道:“祭酒如何能揣度他心思?以情理论之,宇文氏与我朝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宇文绎已遣使向我朝求援,当年宇文盛嫁女于陛下,不就是为了两国盟好,有朝一日彼此相助!倘若陛下对邻国之难坐视不理,如何向宇文夫人交代?臣恳请陛下发兵,横断大河,切勿让成肃西上!”

慕容颂目光一顿。宇文夫人是他以纳后之礼从关中迎娶的公主,这些年中宫空置,宇文夫人虽未升尊位,其实与皇后也无差。

她膝下无子。慕容癸面无表情地看向崔湛。

崔湛不语,阁中登时陷入了沉默。

半晌,慕容颂开口:“朕身为帝王,自当以国事为重。纵有取舍,也无可奈何。况且平心而论,倘若南军当真进犯河北,宇文绎必不会出关相助。”

丘穆陵折古叹息:“陛下!”

“中大夫如今,怎么又为宇文氏考量了?”崔湛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蠕蠕贼寇在北疆寇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亦是困苦。若执意与南朝为敌,大军南下则北境空虚,回防北境则南境告急,终究首尾不能相顾。不如借道给他,以河为界,将来他大功告成,寻不到我朝错处。”

“祭酒如此谨慎,字字句句却是为南蛮作计!”丘穆陵折古气道。

崔湛敛容,道:“崔湛所言,无愧于心。”

丘穆陵折古还要分辩,对上慕容颂轻飘飘的目光,登时语塞。

“倒不必如此争吵,”慕容颂略一沉吟,对慕容癸道,“阿奴以为呢?”

慕容癸只有八#九岁,从小便聪明伶俐,饶是丘穆陵折古,也不敢等闲视之。

他眨了眨眼,道:“儿听闻成肃起于草莽,终成大业,想来也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物,倘若存心要寇边,璧田城那位征虏将军也不会久久没动静。更何况他前锋人马已进军洛阳,作甚要搅扰我朝,同时与两国为敌?”

慕容颂摸了摸他的脑袋:“言之有理。”

慕容癸笑道:“成肃遣使前来约好,恐怕在担心一旦入关,我军会断他后路,让他腹背受敌。因此如今发愁的不该是陛下。”

慕容颂一笑:“此言不虚。”

丘穆陵折古耷拉了眼皮,已无心议论。崔湛亦低垂眼眸,眸光沉沉,若有所思。

上首又传来慕容颂的声音。

“让司徒都督山东军事,与冀州刺史那罗延一道,统领十万步骑屯兵河北,严阵待敌。”

崔湛惊诧道:“陛下……”

慕容颂以目光安抚他,道:“我军不必与他相争。倘若成肃当真能袭破关中,自会感激我放他西行。倘若没能将宇文氏灭掉,宇文绎也难以诘责我不去救他。”

丘穆陵折古缓和了神色,拱手道:“陛下英明。”

崔湛凝思良久,缓缓点了点头。

众人都退下,慕容颂招呼崔湛,对方驻足回眸之际,一朵桃花轻轻掠过他颊边。

崔湛接了那落花,垂眸道:“二虎相争,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有何不可?”

“并无不可,”慕容颂悠悠起身,轻晃着手中花枝,道,“只是我想看看,那成肃到底有什么本事。”

————

潼关古道的桃花落尽,零落尘土,被马蹄碾作红泥。

洛阳来的信使疾驰到大军营垒,呈上宗棠齐亲笔书信。

成之染并不急着拆开。

先前宇文氏河北太守薛会宁在北岸响应大军,她派出三支人马渡河增援。徐崇朝一路最是顺遂,与屠各段师大军在岸上遭遇,将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屠各段师单骑出逃,据说从蒲津渡河,退回关中去了。

突袭蒲坂城的桓不识也有意外收获,拦截了敌军的运粮车队,他并不恋战,将粮食运到浮屠堡之后,大摇大摆地回师复命。

唯独沈星桥那一路出师不利,没有接应到薛会宁不说,还与增援蒲坂城的别军恶战一场,被迫退回南岸,不过对两军大局并无妨碍。

饶是如此,大军仍停留在潼关之外,南岸也好,北岸也罢,都难以再向前一步。

更让众人心中不安的,是诸军粮运。驻守洛阳的宗棠齐虽勉力接济,近日也频频告急。

成之染沉思良久,终于将案头信函拆开,细细读罢,不由得黯然。

如今这时节青黄不接,河南一带久经丧乱,州郡治下民户稀少,当下已无粮可征,更遑论辗转数百里山路运送到潼关。

虽然缴获的敌军粮草还能从浮屠堡运来,可不出数日,诸军终将面临粮荒。

诸将佐闻言,止不住发愁,吵吵嚷嚷商议了许久,个个都面有难色。

沈星桥与桓不识对视一眼,劝成之染道:“潼关险塞,久攻不下,难以为继。不如退守洛阳,与太尉大军会合。”

成之染抬眸,凛凛凤目紧盯着他,道:“诸军北伐,为的是荡平关陇,如今既已克复洛阳,兵临潼关,成败与否,只在于前锋之力。”

桓不识叹道:“话虽如此,我军与敌军缠斗日久,全然寻不到破绽。”

“我已有破敌之法,只是要假以时日。”

桓不识半信半疑,沈星桥却道:“可如今耽搁不得。”

“耽搁不得才要想办法!”成之染不由得高声,旋即收敛了怒气,缓缓起身道,“太尉大军遥不可及,潼关守兵却近在咫尺,一旦我军露怯,敌兵岂肯放过?将军要走,如何能走得!”

桓不识见势头不对,赶忙劝道:“节下息怒,沈将军也是为将士考量。”

他心中哀叹,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违令离开洛阳,否则也不至于如此境地。

这话他虽未明言,成之染一眼看破,这怏怏神情也并非只出现在桓不识脸上。

“既已到了潼关脚下,奈何功败垂成!”成之染扫视一周,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底,道,“是我违逆了太尉叮嘱,如今也合该为诸位解困。诸位若肯信我,自当合力筹谋。”

沈星桥垂眸:“并非我不信节下——”

“我宁死不退,”成之染打断了他的话,目光也并未看他,“倘若此行不能入关,诸位有何面目再见太尉?”

沈星桥默然不语。

良久,徐崇朝问道:“那如今,又该当如何?”

成之染眸光微动:“就地取粮。”

“弘农郡虽不富庶,百姓家当有余粮,”元破寒应声而起,道,“我愿到郡中劝百姓纳粮。”

成之染颔首:“山民隐匿,坞壁结聚,倘若能供给军用,搜山荡谷,都要找出来。”

诸将佐纷纷领命。

桓不识和沈星桥退到帐外,从对方脸上看到了如出一辙的困顿神色。

两人默然并行,踟蹰良久,桓不识道:“镇国心高气盛,不肯向太尉低头,往后只怕艰难。”

沈星桥眉头紧锁,道:“我不怕向太尉低头。”

桓不识略一迟疑,试探道:“不如……向太尉求援罢。”

沈星桥颔首:“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