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88章 经略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88章 经略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洛阳宫城正殿名为太极殿,巍峨殿阙是前朝所修,殿前铜钟是前朝所铸,阶下芸香是前朝所种。骄纵跋扈的河南王旧日里安然享用这一切,北伐诸军却不能造次。

成之染到便殿解甲,等候多时的军吏陆续呈报军情。

此番宇文纵献城投降,降将降卒连同被缉捕的胡人多达数千,统统关押在城中。洛阳城储粮本就不丰裕,虽然成之染传令四方郡县转输粮草,旬日之间也颇有些吃紧,养着这几千张吃饭的嘴,属实不是个长久的主意。

桓不识劝道:“这些个胡虏,往日在城中作威作福,祸害百姓,我军岂有好生供养的道理?不如通通杀干净,在城西建座骷髅台,好让人见识我军的威风!”

成之染微微蹙眉。

桓不识看出她心有不忍,扼腕道:“节下心肠也太软!似胡虏这般凶恶劣种,凌虐我士民百姓之时,何尝有慈悲心肠?当年我随彭城忠武公在江陵抗敌,关中来的土难氏,军中以枪挑婴儿为戏,不知残害了多少婴孩,造下了多少杀孽!如今倘若彭城忠武公尚在,绝不会姑息留情!”

他音声振振,言辞间甚是愤慨。见成之染无动于衷,他目光在诸将佐之间一扫,一眼望见岑汝生,高声道:“岑主簿!当年海寇勾结关中袭扰荆州,你也在,你倒是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岑汝生家在襄阳,毗邻边郡,更不堪胡人之扰。他思及英年早逝的成誉,当年江陵抗敌的情形更历历在目,心中亦不平,于是拱手对成之染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桓将军所言极是,望节下杀伐果断,以免夜长梦多。”

成之染打量着他们,轻轻一叹,道:“王师吊民伐罪,不可滥开杀戒,更何况宇文纵献城投降,两国交兵,岂有杀降的道理?城中关押的这许多人,不只有军中将士,还有他们的妻儿老小,虽是胡人,将心比心,如何能下此狠手?”

众人都不语,荀敬德觑着她神色,小心道:“节下宅心仁厚,可如今征伐乱世,不可以常理揣度。有节下镇守此地,城中胡虏自然没胆量造次,可节下志在西进,一旦离开洛阳,免不得人心浮动,生出祸端来。此事还望节下三思后行。”

成之染瞥了他一眼,冷不丁想起沈星桥的话,这位荀坞主所思所想,果然有几分意思。她看向沈星桥,对方此时却缄默不语,仿佛无心为这些胡虏争辩。

反倒是一旁元破寒,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元郎君。”成之染喊了他一声,元破寒起初失神,冷不丁回过神来,禁不住生出一丝赧然。

他微微低下眼眸,道:“一时失敬,节下莫怪罪。我只是想起了当年广固城的事。”

当初随同成肃北伐独孤氏之人,诸将佐之中屈指可数。沈星桥也是其中之一,他侧首看着元破寒,却依旧闭口不言。

广固城久攻不下,一夕城破,斩王公以下三千人,家口万余人抄没为奴,旧城夷灭,另筑新城。

诸将佐纵然未能亲眼看到,彼时战事之惨烈,也多所耳闻。元破寒此时提起此事,令众人纷纷瞩目。

然而他只是垂眸良久,忽而仰头望着成之染,道:“若他日攻破关中,也要如此吗?”

成之染微微张大了眼睛。

数年间风云如同朝夕流逝,广固城中的泥泞血水被铁蹄溅起,仿佛老鸦般惊叫着飞走,纷乱的落羽照亮了眼前之人的面容。她望着对方闪动的眸光,忽然觉得自己有时像极了成肃的模样。

但她与她父亲,终究是不同的。

好在桓不识诸人被元破寒这话问倒,正不知如何回答,也无暇窥见她眼底和心里的细微裂痕。

堂中陷入了难言的沉默。

半晌,徐崇朝开口:“元郎所言,不无道理。王师北伐,前路尚远,在洛阳做下杀降之举,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和仇恨。将来到关中这一路,胡人定然会誓死抵抗,我军的处境,会越发艰难。如今不该为图一时之快,将胡人赶尽杀绝。”

桓不识恨铁不成钢,问道:“不杀这些人,要如何养活?”

“放了他们,遣送出城,”成之染淡淡道,“渡河北上也好,返回关中也罢,随他们去罢。”

桓不识怔愣许久,确信对方不是在开玩笑,登时跳了脚:“这是何道理!放了他们?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哪怕是充作奴婢,也好过放了他们!”

成之染缓缓起身,道:“洛阳并非北伐的终点,将军又岂能只图眼前一时之利?我军对胡人宽贷,自可瓦解胡人的抵抗。攻城略地谈何容易,攻心之计,方为上策。”

桓不识心有不甘,仍要开口时,瞥见白直队主赵小五快步到成之染身旁,低声说了些什么。

他不耐烦道:“赵督护!”

赵小五吓了一跳,心知这将军正窝火,也不敢搭话。

成之染吩咐了几句,朝桓不识摆了摆手:“桓将军!”

桓将军只是瞪着她。

“方才有探马来报,关中派数千骑兵支援洛阳,如今已到百里之外的新安城。”成之染缓缓将军报道出,众人都一惊。

桓不识旋即反应过来,主动请缨道:“末将恳请率军驻扎城西破虏垒,以防敌兵突袭。”

说罢,他想了一阵,忍不住又道:“如今胡虏都已经挑衅到面门,这口气如何能咽下!万望节下听末将一言,杀了那些收押的胡虏,就架在破虏垒下,给敌军一个颜色瞧瞧!”

成之染听得他泄愤之言,摇头道:“若以时日算,胡骑出关时,尚不知我军已攻占洛阳,如今倘或知晓了,未必敢贸然进军。诸军不妨暂且以逸待劳,再观望一番,奈何自乱阵脚,反倒是显得外强中干。”

桓不识劝她不动,也无可奈何。

成之染殷殷规劝,好不容易将人安抚下来,沈星桥突然问道:“如今这局势,节下仍要将俘虏放还出城吗?”

成之染从他的目光中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然而她并未细思,颔首道:“越是如此,越不能将人逼得紧了。”

沈星桥不语,似乎叹了一口气,又似乎不为所动。

被囚的胡人原以为此命休矣,听闻这消息,一个个欢欣鼓舞,如蒙大赦,被军士遣送出城,却聚在城下迟迟不肯离去,男女老少,莫不久久仰望着城头,不知疲倦地高呼陈情,执意要见一见那位素未谋面的镇国大将军。

若不是她的一念之善,他们这些人或许已经死在了这片土地上。

成之染闻讯登上城头,飒爽的身影甫一出现,便吸引了城下众人的目光。

那目光颇为复杂,陌生面庞上犹如寒冰般冷硬的惊异和戒惧,在遥遥一望中渐次崩裂消融。

如此鲜活的面容。

她并不认得他们,可他们仰望她的眼神,却变得如此熟悉,就如同她在寻常百姓眸中所见。

北风凛冽,呼啸而过。瑟瑟发抖的人群纷纷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磕头道谢。他们的汉话参差不齐,断断续续地在风中飘散,无非是谢她的不杀之恩,祝愿她福寿安康云云。

成之染听得只言片语,扶着高耸的城垛,许久都一动不动。土石寒凉,她仿佛浑然不觉,目光被纷乱人群牵系着,一时竟有些模糊。

她自忖并非良善,手中也沾了不少不干不净的鲜血,有时更像是一个恶人。而她如此在洛阳,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感激和敬仰,而只是为了北伐的前途和大魏的将来。

可是如今这一刻,纵然她心如铁石,又岂会无动于衷。

人情凄怆,草木摇落,枝头寒鸦惊起,一声又一声,嘹亮却嘶哑,聒噪地叫个不停。

它从叩拜不已的人群上空徘徊良久,振翅兜转了身形,飞过无边无际的漫长昼夜,飞过大河千里的苍茫草泽,飞过花花绿绿的五色旌旗,冷不丁“噌”的一声,被利箭贯穿,凄凄惨惨地跌到军垒里。

射箭的小卒收了弓箭,上前拾起断气的老鸦,望见那血痕,忍不住骂了声晦气,甩手扔到垒墙外。数月以来,边境风声紧,他们驻守在大河北岸,日日夜夜紧盯着一河之隔的璧田城。

自从秋冬之际魏军夺取了璧田城,千里之外的云中城不时传来皇帝的谕旨。那个驻守璧田城却弃城而逃的将军,早已被前来督战的相州刺史斩首示众,尸体也被沉到了河底。

如今这时节,河底想必也冰冷刺骨。

小卒打了个寒战。先前刺史带兵打到了南岸城下,可惜魏军在璧田城设防严密,让他们无隙可乘。皇帝是什么心思,他不敢猜也猜不透,总之如今整日里盯着璧田城,他也没看出什么门道。

也不知南岸那位传说中奋起寒微的当朝太尉,究竟是何等人物,又究竟安了哪门子心思,搅扰得边境骚动,军中上下都人心惶惶。

但愿他不要渡河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