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77章 桐叶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77章 桐叶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仲夏急雨,滂沱恣意。

这一年的雨水格外丰沛,江淮之间传来消息,洪流沿泗水汴水南下彭城,冲毁了多处城墙。北徐刺史杜延寿忙得如同热锅蚂蚁,东府上下也忧心忡忡,生怕这雨水绵延不绝,打乱了王师北进的步伐。

成之染虽然不舍,到底还是小洛宛交给府中一干乳母傅姆看护。母女之间的温情固然令人留恋,可长夏终有尽头,举国倾动的北伐,一刻也等不得。

李驷容前来投靠之时,她早已向天子禀报,为他求了个闲职,人却被她留下。

成肃自然知道这是她私心。没有谁比李驷容更了解关中情形,有这人在手,征讨宇文氏会减少许多阻力。

然而成之染没有将这人举荐给东府,成肃也说不得什么。

雍州地处西陲前哨,连月来信使不绝,将从关中打探的消息送到御前。

李驷容说的没错,宇文氏如今确实是内忧外患腹背受敌。徒何乌维在北境声势浩大,招引伪周四方小国闻风而动,纷纷举兵反叛。军旅频出,损兵折将,想来即位不久的新君,早已经焦头烂额。

饶是如此,南军也不敢掉以轻心。

北伐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成之染时常到东府商议军情,有时更深夜重,便在此留宿。

说来也奇怪,她离开东府自立门户,才不过一年有余,未出阁之时的宅院,也被悉心维持着旧日的模样。可她在屋中或坐或立,却心绪难平,再也找不回从前的那份宁静。

望月怀远,心中怅然。

白日里,她与成肃之间也争吵不断。她父亲身为太尉,受天子之命都督中外诸军事,统筹北伐大局,她本无异议。

然而成肃毕竟已年近六旬,饶是身子骨比旁人硬朗,到这个年纪,踏上万里迢迢的征途,仍难以让人放心。

成之染自然希望他留在金陵督统后方,冲锋陷阵那些事,留给她和诸位将军便是了。成肃却不肯答应,坚持务要做北伐统帅。

成之染有几分怨愤:“倘若我挥师入关,直取长安,太尉也定要奔波这一场吗?”

成肃对此寸步不让。无论北伐究竟是谁在临阵对敌,作为主帅的胜利,他势在必得。

成之染无可奈何。现如今东府之中,除了太尉府将佐,还聚集了成肃从各地调集的人马。益州刺史董荣被召回金陵,担负守卫殿省之责。接替他镇守锦官城之人,是原本的蜀郡太守,也是沈星桥的族叔。益州是谋略关中的屏障,成肃将镇守重任交付,足见其对吴兴沈氏的信重。

成之染看沈星桥神色,对此也似乎很是感念。

北徐刺史杜延寿修好了彭城城墙,连夜快马加鞭赶回金陵。他虽与成肃一般年纪,自忖这把老骨头经不住远征风霜,听闻东府让他守卫京师,不由得满心欢喜。成之染的咨议参军杜黍见到老父,彼此唏嘘不已,父子不能同行,终究难舍牵挂。

召回这两位封疆大吏,成肃心里安稳些,暗中松了一口气。他安排长子成昭远留府监事,让军府司马顾岳尽心辅佐,龙骧将军彭鸦儿率军侍卫。

在众人议事之时,成昭远安静地坐在成肃身后,听着成肃的嘱托,恭敬领命。成之染望着他褪去稚嫩的面容,一时竟有些恍惚。

成昭远已过了成童之年,恍然之间也将要独当一面了。

尚书右仆射何知己端坐于成肃下首,对太尉府的安排并无异议。成肃既已决定亲征,对金陵后方自然要万般小心,军政要务,内外事宜,他一并交给何知己,如同当年北伐独孤氏之时,将东府托付给孟元礼。

何知己身上担子最重,却不知为何,成之染心中不安。

她私下里问成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仆射身担大任,倘若不慎有三长两短,谁来代替他?”

成肃对此也颇为头疼。如此心腹要害,务要让至亲至信之人把守。倘若他妻弟柳诣在世,那样政事通达的能臣,定然能挑起大梁。

可惜他病逝蜀中,如今柳元宝还在家披麻戴孝,为父守丧。

成肃叹息道:“你心中可有人选?”

成之染登时想到了宗棠齐。宗棠齐自李劝星败后,辗转又做了右卫将军,此番朝廷筹谋北伐,不免从寿阳出兵谋取洛阳。宗棠齐被派到寿阳修治陂塘,整顿屯田。

因着成誉的缘故,成肃对与宗氏的婚事颇有些丧气,对于宗棠齐,心中已有了隔膜。听成之染提起他的名字,成肃只摇头不语。

成之染沉吟一番,道:“那便只有桓二郎了。”

青州刺史桓不惑镇守广陵,与金陵相去不远,往来之间也算得便利。

然而成肃依旧不满意,道:“桓二郎性情粗莽,乐得在外面放纵无拘,往日我唤他,他都不肯回金陵。”

成之染无奈,负手在堂中踱步,忽而侧首蹙眉,道:“如果,让孟江州回来呢?”

孟元策素来有才干,在江州多年,保境安民,为人所称道。

成肃并不缺能征惯战的将军,可历览朝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何知己这样的治世之臣。

他很是迟疑,在这三人之间犹豫许久,似乎唯有孟元策略胜一筹,只得摇头道:“如今,也只能靠他了。”

他话虽如此,却面有忧色。

成之染问道:“阿父对于孟将军,有何事不能放心?”

成肃叹息道:“他长兄幼弟,皆因我而死。到底是我亏欠他许多。”

“孟二郎性情中人,以国事为重,从前的事情,也怪不到阿父头上。”

成肃沉默了许久,道:“他次子也有十几岁,我把三娘许给他,结个亲家便是了。”

成之染吃了一惊:“阿父,三娘才十岁……”

“这又有何妨?”成肃道,“他若是有这份心,自会答应我。”

成之染明白他的用心,也知晓其中利处,只是想起被蒙在鼓里的三娘颂宜,又不免心有戚戚。

离开太尉府时,她在前院见到了成襄远。他似乎等候多时了。

天时酷热,成襄远额头浮起一层汗水,更衬得面如白玉,粉嫩可爱。他问成之染:“阿姊如今身子可还好?”

成之染生女之后,身上爽利了许多。寻常女子或许要多多休整些时日,可她等不得,出了月子便马不停蹄地往来奔忙。苦累在所难免,可想起即将铺展开的北伐宏图,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

见她谈笑风生的模样,成襄远放下心来,也生出些许艳羡,她心中有自己孜孜以求的东西,所向前走的每一步,都能离心愿更近。

成之染察觉对方似有心事,忍不住问道:“麒麟找我,是有什么事?”

成襄远低下了头,背着手沉默了半晌,从身后取出了一枚枯黄的桐叶。

成之染难掩意外,这盛夏时节,也不知对方是从哪里找来的。

“阿姊,你可还记得?”成襄远捧着那桐叶,道,“当年西征李氏之前,你说过,若是我想学骑射,就拿这桐叶到军中找你。”

成之染仔细回忆了一番,她似乎确实这么说过。

“当时去荆州,后来去益州,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成襄远望着她,眸中亮晶晶的,“如今去关中,阿姊能不能让我一起?”

“你想去关中?”成之染吃了一惊。此去关中险峻,与西征李氏乔氏之时,又大为不同。平心而论,她自然不希望养尊处优的襄远平白受苦,可对上他充满希冀的目光,拒绝的话又难以出口。

成襄远轻轻道:“我想像阿姊一样。”

“此去关中,迢递万里,前路未测,慕容氏隔河南望,宇文氏困守长安,徒何氏虎视眈眈。纵然是我,也没有万全打算。生死之间,人命微茫,即使如此,你也要去吗?”

“去,我要去,”成襄远点头,脸上是不容拒绝的坚毅,“为大魏收复故土,为遗民谋取生路,襄远虽年幼,生于行伍之家,义不容辞。”

成之染欣慰地望着他。她的襄远尚未到成童之年,个头长势竟比她还要迅猛,早已不能以孩童视之。

东府将佐对这位三郎君赞不绝口,自然不会是因为他傲人的容颜,在她不曾留意的角落里,成襄远业已生根发芽,在东府的庇护下破土而出。

成之染收下了这枚桐叶,盘算着寻个合适时机,好好跟成肃说一说。不过这个漫长而闷热的雨季,也是个多事之秋。

时隔十多年,宫中再次有皇子诞生,而且是皇后嫡出。天子厚赉群臣,颁诏天下,普天同庆。然而这恩典总有人无福消受,风起云涌的朝堂,冷不丁发出了不合时宜的爆裂之声。

尚书左仆射,河内山行简病逝。

山行简年不及半百,众人闻说也只能叹息天不假年。成之染到山府吊唁,听众人茶余饭后闲谈,这位山仆射素来嗜好寒食散。服散之后务要发散将息,山行简当饮热酒而饮冷酒,一时差池,竟撒手人寰。

她心中叹息,这一丝惋惜不过是过眼烟云。山行简性情疏阔,不喜庶务,不理政事,于经国大业袖手旁观。

失去山行简的朝堂,只不过是空出了尚书左仆射的尊位。一场唏嘘后,位居其次的何知己,自然而然地从右仆射升任左仆射,名副其实地执掌尚书台。

对志在北伐的将士而言,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成之染借此机会,前去拜访何知己。

昔日聚义军中的小小主簿,经历了这许多年来波澜曲折,与成肃风雨同舟,终究一步步走到了如此高位。

这何尝不是东府诸将佐的热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7章 桐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