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72章 栽梨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72章 栽梨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金陵,东海徐宅。

沙沙春雨落在屋檐上,细若游丝,浮起淡淡烟气。水榭内依稀数人,正围坐烹茶。铜炉冒出缱绻轻雾,混杂着池塘边清凉水汽扑面而来。零星笑语落入涟漪,游鱼花枝轻轻摆动,迤逦起伏。

成之染怀胎数月,身子已有些重了,久坐便觉出困乏。今日是徐娴娘邀她赏花,春雨霏霏,园中景致都仿佛蒙上了一层细纱。从帘栊之间望去,缤纷花叶随细雨飘落,白墙青瓦,画桥楼阁,别有一番趣味。

徐家主母钟氏笑吟吟地与她闲聊,却迟迟不见徐望朝身影,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二郎怎么还不来……”

随行的江萦扇听到了,起身道:“我去看看。”

徐娴娘拉住她,道:“他在院子里种树呢,说好了一会儿就过来。”

“种树?”成之染甚是好奇,这雨虽不大,却难免沾湿衣衫。也不知徐望朝是怎么想的。

“去年他院子里那棵树枯死了,想到阿兄爱吃梨,二郎特地从右仆射府上讨要了树苗,这不才送到,他就耐不住要栽上了。”

“他倒是记挂着他阿兄,”钟氏看了徐崇朝一眼,目光又落在成之染身上,“不过也让我想起,这些个蔬果性寒,狸奴没几个月就要生了,阿蛮可要小心些。如今这时节虽不似冬日寒凉,平日里也马虎不得。”

她细细叮嘱徐崇朝,成之染在旁听着,不由得一笑,却见徐娴娘定定望着她,竟有些出神。

“三娘,在想什么呢?”成之染笑道。

徐娴娘腼腆起来,看了看钟氏,垂眸摇了摇头,道:“你与阿兄在一起,我竟不知该羡慕谁了。”

成之染失笑,道:“你自有金玉良缘,旁人还羡慕不来。”

不久前领军将军谢祯病逝,陈郡谢氏失了顶梁柱,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阴云。谢鸾与徐娴娘的婚事又推迟了数月,等待的日子最是漫长,徐娴娘也难免多愁善感。

成之染宽慰一番,又道:“莫说你等不及,我还想去喝杯喜酒呢。”

徐娴娘羞红了脸,不肯说话了。

对于这一桩婚事,钟氏自然是求之不得。徐家这许多儿女姻缘波折,好在如今大都有了可靠的归宿。身为主母,她知道自己是该满足的。

不过世间万事难得十全十美,她远在湘州的长女已许久不归,来信中提起夫婿赵兹方,笔下也时常有几分微词。

被一纸调令迁往长沙的湘州刺史,近来似乎并不太如意。

柳林外忽而传来几声呼喊,打断了钟氏的思绪。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一袭月白衫子闪出树丛。撑伞的老仆在后面急急跟着,少年郎从雨雾中踏步而来,细雨湿衣却仿佛浑然不觉,人还未到,便远远喊道:“阿兄!阿嫂!”

徐望朝十六七岁,正是长个子的年纪,跑进水榭中,在众人之间更显得高大。伐蜀时苦热的痕迹尚未退散,黝黑的皮肤衬得他眉眼分明,又多了三分憨直。

钟氏瞥见他鞋底泥沙,唉哟了一声,忍不住絮叨起来。

徐望朝摸了摸脑袋,对成之染道:“何仆射府上的梨子香甜,我记挂了好几年,终于移来了一棵。待结了果子,先给阿嫂尝尝!”

成之染笑道:“桃三杏四梨五年,可有的等呢。”

“五年就五年,”徐望朝满脸憧憬,道,“说不定这五年我做了大将军,还能把果子赏赐给手下将士尝尝,到时候人人都要夸赞。”

徐崇朝被他逗笑了,道:“你如今便可到镇国将军门下,封你做甘棠大将军。”

徐望朝磕绊片刻,问道:“为何是甘棠大将军?”

徐崇朝笑而不语,看着他抓耳挠腮,似乎确实不明白。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江萦扇耐心解释,“这是《召南》里的诗句。”

钟氏读书虽不多,也知道江萦扇读过的书,徐望朝不该没读过。她瞪了徐望朝一眼:“在东府家学读了几年书,你是一点没认真。”

徐望朝不敢说话了,半晌小心翼翼道:“读书是另一回事……我骑马很好,太尉还夸过我呢。”

“骑马?”钟氏道,“骑马有什么用?莫学你阿兄,马背上哪容易取功名?”

她久经风霜,自然知晓沙场征战之苦。长子已走上这条路,也算撑起了门户,往下的弟妹,大可不必那么辛苦的。

徐望朝不以为然,嘀咕道:“马背下也不容易……”

不待钟氏回答,他兴冲冲地对成之染道:“我新种的梨树苗,阿嫂快去看看罢!”

钟氏瞪了他一眼:“雨天湿滑,瞎折腾什么?”

“倒也无妨,”成之染笑着起身,道,“坐的乏了,也好走动走动。”

雨不知何时停了,天色还阴沉沉的。徐望朝从前带路,拂过鲜妍湿润的花枝新叶,雨后清甜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院落间一片空灵澄澈。

徐望朝屋前苗圃边上,偌大的树坑里栽了棵小苗,沾着新鲜的雨露,倒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吃上这树的果子,果然要好些年头。

成之染暗笑,徐望朝在旁比比划划,眸子里亮晶晶的。

“这棵小树难得有收成,”成之染打趣道,“若只有一个果子,二郎愿不愿分我一半?”

徐望朝纠结了一番,摇头道:“不好,不好,既是一家,不可分梨。”

成之染闻言一愣,半晌轻轻一笑:“那可怎么办?”

“我送给阿嫂家大郎君好了。”徐望朝思忖良久,方才道。

听他突然提起了成昭远,成之染颇感意外,问道:“我家桃符便可分离么?”

徐望朝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竟有些黯然,小声道:“总有那么一天的。”

这话里带了几分不明不白的意味。

钟氏等女眷并未跟来,徐崇朝见近旁无人,低声喝道:“二郎!”

徐望朝颇有些手足无措。

成之染沉默了一瞬,朝他招招手,道:“二郎何出此言?”

徐望朝盯着那浅浅的树坑,道:“大郎君他……是不是要去京门?”

成之染反问:“谁说的?”

“我只是道听途说。朝中有传言,庐陵郡公长子将出镇兖州。”

“你也说了,只是传言罢了,”成之染神情淡然,“兖州温刺史虽老迈,倒也不至于不如稚子。”

徐望朝侧首看她:“阿嫂此话当真?”

成之染颔首:“他既是长子,便负有守成大任。太尉年岁渐长,大郎君岂能轻出?”

徐望朝点了点头,半晌迟疑道:“那……麒麟呢?”

“麒麟如今还小……”成之染抬眸,望见乌青屋檐外层叠青云,一时竟有些恍然。众人皆知庐陵郡公宠爱次子,如今世子之位未定,成襄远的处境便有些微妙。纵然他并不在意,可旁人未必不会生出想法。

可是她的麒麟,本不该沦落到被束缚于一个郡公世子之位。

她轻轻一叹,指着那小小树苗道:“这树苗既已栽下,只管培土施肥便是,至于将来如何长成,并非你我所能预料之事。”

徐望朝不语。

曲径忽而传来匆匆脚步声,成之染本以为是钟氏派人过来,定睛一看,竟是赵小五。

他气喘吁吁跑过来,看看徐崇朝兄弟,张了张嘴,并没有把话说出口。

成之染示意:“但说无妨。”

赵小五取出一枚信函,道:“雍州来信。”

成之染眸光微动,拆信一看,带笑的神情渐渐归于凝重。

赵小五一颗心提到嗓子眼,紧张地咽了口吐沫。雍州重地,该不是出了乱子……

徐崇朝正要上前,一旁徐望朝的脑袋早已凑过去。见成之染神色有异,徐望朝紧张地盯着她。

成之染看了看这二人,眸中盛满了复杂的情绪。

“宇文盛,死了。”

轻雷隐动,清风乍起,细柳新苗在风中摇曳。迢递春水,尽皆吹皱。

————

成之染回到镇国将军府,一路上眉头微蹙若有所思,让旁人看得心急。

她负手从庭树下走过,唇边渐渐浮起浅淡的笑意。

江萦扇也已知晓宇文盛的死讯,紧随她身旁问道:“女郎心里有主意?”

成之染不置可否,到前堂坐定,道:“萧长史何在?”

不多时,萧群玉闻讯而来,刚进门便听成之染笑道:“长史,是时候上书北伐了。”

雍州刺史岑获嘉的信置于案上,萧群玉细细读了几遍,不由得轻叹一声。她望向成之染,道:“宇文盛身为开国之主,向来是关中一大劲敌,如今他死了,于大魏而言自然是好事一桩。只是……死的稍稍早了些。”

成之染明白她的意思。近年来朝廷征战不休,乾宁八年讨伐李劝星,旋即自荆州伐蜀,远征疲敝,大军还师才一年有余,人马钱粮都多有欠缺。宇文氏远在关中腹地,有以逸待劳之利,倘若草草兴兵北伐,胜负难料。

成之染道:“纵然他不死,我也不怕他,不过死了更好。只要能给我半年时间筹备,便可与宇文氏较量一番。”

“半年?”徐崇朝在侧,目光从她突起的腹间掠过,眸中难掩忧虑。

成之染看了他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萧群玉沉吟良久,问道:“想必如何北伐,女郎已有计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