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61章 负剑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61章 负剑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荆州刺史府草木葳蕤,深深庭院掩映着依稀人声,不时有府吏走动。会稽王今日偶感不适,在后宅歇着,听闻军府司马顾岱求见,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本不想接见对方,正要将通传挥退,又转念一想,顾岱素来不是个没眼力见的,明知他今日抱恙还贸然打搅,恐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话到嘴边,他想了想,道:“让他来。”

顾岱被小厮领到主屋,进门之时颇有些局促。会稽王正倚在榻上闭目养神,隔着宽宽的屏风,顾岱看不清里间情形,垂首将成之染到来之事告知。

他自然不敢细说,然而单单提到成之染名字,屏风那头便传来阵阵咳嗽声,会稽王的声音难掩惊诧:“她来做什么?”

顾岱道:“下官不知。”

会稽王不吭声了,隔了好一会儿,才吩咐道:“带人去后堂。”

一旁有小厮领命而去。顾岱暗中松了一口气,心中又有些不安,忍不住劝道:“殿下如若不便,改日再接见也不迟。”

会稽王不答,顾岱也不再说话,悄悄退出了门外。会稽王整顿出门时,见他躬身立在道旁,目光停了停,便缓步去往后堂。

成之染一行负手等候在堂前。雕梁画栋仍如旧,高悬的“槐荫堂”匾额,与往日并无二致。

她眼前走马灯一样闪过许多人影,空明澄澈的秋日骄阳,也无法驱散心头阴翳。

脚步声响起,成之染侧首,一眼望见了会稽王。他与她父亲年岁相仿,俱已是半百之年,饶是雍容富贵,周身气象也大不如前。

若细细数算,她第一次见到会稽王正是在江陵,距今已将近十年。

当时欢欣鼓舞地盼着他来,如今却是要赶他走。

成之染心头黯然,垂眸敛首,朝对方恭敬一拜。

会稽王摆了摆手,让人进了屋,宾主寒暄一番,他径自问道:“不知太平侯远道而来,有何贵干?”

成之染不与他卖关子,道:“为的是令郎之事。”

提起苏弘度,会稽王亦有几分恨铁不成钢,叹息道:“我也没想到这逆子如此行事,也无颜继续待在江陵做百姓的父母官。可是承蒙朝廷恩遇,天子不准我辞官。数月以来,每每思及此事,我心里也难过。”

成之染问道:“令郎如今可好?”

“太尉将他送到江陵来,自然是一番苦心。那逆子被我禁足在府中思过,至今不曾迈出大门半步。他轻浮气盛,又饮酒误事,犯下大错,如今也悔恨不已。烦请太平侯转告太尉,我已将逆子严加训斥,他吃一堑长一智,往后总会改好的。”

“年少妄为,便害了一人性命。”成之染似是喟然,目光幽幽地落在虚空。

会稽王辩驳不得,又听她问道:“殿下以为我父亲如何?”

这话让会稽王神情一凛,他略一沉吟,道:“太尉威武明断,乃社稷之臣。当年我被庾慎终逼迫北奔,是太尉首倡大义,攘除奸凶,光复魏室。更何况北伐三齐,南征海寇,功业无匹,四海称颂,放眼朝野内外,自是无人能及。”

成之染抬眸打量会稽王,对方神情并不似作伪。她突然有些遗憾,若是她父亲在此,听到会稽王如此称赞,不知心中是否会有所触动。

然而她父亲怕是听不到了。

成之染将成肃所写的书信呈给会稽王,会稽王细细读了,抬头看了她一眼。

“殿下对太尉青眼相待,可知他为何送令郎到江陵?”

会稽王反问:“太平侯是何高见?”

“他要你杀了他。”成之染薄唇轻启,吐出的字句却冰冷无比。

会稽王目光一顿,哈哈一笑道:“怎么会……”

“令郎擅杀兵卫之事,于大司马门下闹得众人皆知。太尉心知天子难处,又认定殿下公心至诚,所以才将人解送金陵,交给殿下来处置。”成之染脸上毫无笑意,沉声道,“可殿下仅仅将令郎禁足在家,如何对得起枉死的军士,如何对得起他一家老小?如此行事,当真令太尉寒心!”

会稽王勃然变色:“他让我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我如何能狠得下心来!堂堂太尉,儿女绕膝,竟怀着这等狠毒心思,他怎么敢的!”

“殿下不肯管教,难道要朝廷明正典刑吗?”

“朝廷,朝廷,难道他还想左右朝廷!”会稽王赫然起身,道,“草莽匹夫,一朝得势,便目无尊卑,恃宠骄溢,权倾人主!我堂堂太宗皇帝之子,他竟敢如此威逼,是不是要断我苏氏血脉,好倒行逆施、妄行篡逆!”

“殿下!”成之染端坐下首,仰首望着他,道,“太尉一片忠心,岂能如此揣度!”

“忠心?”会稽王冷笑一声,道,“天子性子软了些,有些事或许不忍细思。太平侯久经世事,难道你也不明白?前有谢让、卫承,名门世家,累代盛勋,后有李劝星、崔甘泉,共襄大义,令望在身,哪一个不是忠心为国?又有何等罪过,竟被他成肃一朝屠灭!他如此残暴多疑,我倒是不信,究竟有几分忠心?”

他音声振振,言语间愤慨至极。

宗寄罗捏了一把汗,犹疑地看向岑汝生,却见对方抿唇蹙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成之染缓缓起身,轻叹道:“没想到殿下竟是这般思量。我家寒门敝户,仰赖皇家所重,才有今日,自当竭忠尽智以报君恩,更无半分私怨可言。殿下久居上位,不思民间疾苦,令郎酿成大祸,也一味包庇纵容。今日杀兵卫,明日杀国士,祸害深大,罪衅日滋,天子岂能安坐?这些道理虽简单,殿下被偏私蒙蔽,竟看不分明。”

“你休要花言巧语!”会稽王怒目而视,喝道,“不错,他是没有私怨,因为他所图谋的,也并非我苏献一人。我乃王室之干,位居籓岳,放眼四境,独独只有我仍存于世,若能将我家翦灭,天子便再无宗室凭依,岂不是称了成肃的心意!倘若我死了,雍州岑获嘉,冀州赵兹方,青州桓不惑,定然也难逃毒手!”

“殿下竟对我父亲猜疑至此,”成之染静静听他说完,语气依旧平静,“朝廷不能有内乱。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消弭你二人之间裂隙。殿下在荆州,我父亲很不放心,若殿下回京,我能保殿下平安。”

会稽王强自按压了怒火,面色古怪地望着她,道:“若我不肯呢?”

“那便是兵戎相见,大魏又一场劫难。”

会稽王默然不语。

成之染缓步上前,昂然与对方对视:“当年李劝星做荆州刺史时,也是如此胡乱猜忌。我后悔只在城破之后见过他最后一面,若是能早日劝服,他也不至于家破人亡的下场。”

“小小孺子,竟敢威胁我,”会稽王冷笑,“你身在江陵,难道不怕我杀你?”

成之染笑了:“若是怕,我就不会来。杀一人何其容易,五步之内,我亦能让殿下血溅厅堂。但是这有何意义,我是为了救殿下。”

会稽王盯着她道:“我不信。”

成之染勾了勾唇:“殿下不信我,还能信谁呢?刺史府已被围困,殿下可还要出去看看?”

“你——”会稽王直直瞪着她,似乎在思量她话中真假。身旁随从正准备出门察看,宗寄罗赫然拔剑,寒光一闪,搭上了会稽王颈侧。

会稽王目光一顿,落在剑身“太平”二字上。

“这是天子钦赐的宝剑。”宗寄罗说道。

周遭侍从生怕伤了会稽王,犹犹豫豫地近身不得。

“殿下,无意冒犯,还请恕罪。”成之染微微一笑,示意宗寄罗将剑撤下。

会稽王落回座上,一时竟有些怔愣。

成之染从宗寄罗手中接过佩剑,高举过头顶,跪呈到会稽王面前。

“殿下如若要杀我,自然是轻而易举。只是金陵尚在等候上游音讯,殿下擅杀国士,难道是要向金陵宣战,意图谋反不成?”

会稽王目光沉沉,眸中怒意未散。

成之染勾唇,脸上却并无笑意:“东府并非有意与殿下为难,太尉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心。殿下为己身考量,为子孙考量,随我回京,才是正道。”

听闻她提及子孙,会稽王眉头皱起。他唯有苏弘度一子,如今正在府中禁足,而尚不及周岁的幼孙,还远在金陵。

他怒气冲冲的面容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也就这一刹那犹疑,成之染起身问道:“刺史印玺何在?”

会稽王抬眸盯着她,许久,抬手吩咐侍从道:“将印玺取来。”

他既然发话,侍从只得听命,不多时呈上一方木匣。

岑汝生接过,打开验看无误后,朝成之染颔首。

成之染整顿衣裳,施施然向会稽王拜谢,手执印玺,道:“会稽王染病,不能理事,荆州一应军民诸事,由镇国将军代管。——还不为会稽王取来纸笔?”

徐崇朝闻言上前,将纸笔一一摆在会稽王案前。

会稽王望着他,眸中晦暗不明。

徐崇朝道:“殿下,请。”

会稽王似是苦笑一声:“徐郎啊徐郎,当年你我患难之时,何曾想到会有今日?”

徐崇朝垂眸,道:“今日之事,情非得已。惟愿殿下珍重。”

会稽王没有说什么,只是闭上了眼睛,许久,才执笔在手,匆匆写了张手谕。

成之染手执印玺,在堂中缓缓踱步,目光掠过堂中陈设,隐隐泛起光亮。

“槐荫堂,”她似是喟然,对会稽王道,“那便请殿下暂居于此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