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35章 旧乡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35章 旧乡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这一场祭奠盛大而庄严,结束时天色已暗沉。成之染离去之时,驻足回望了一眼,将那孤寂黯淡的坟茔深深刻画在脑海。

成雍早已等候多时,准备好车驾接众人回府。他与修远父子久别,特意命长子同载。

成之染与徐崇朝同车,凝神良久,满腹哀思复归于平静。她垂眸一叹,道:“椿萱并茂,棠棣同馨,不知世间有几人完满。”

徐崇朝念及亡父,心中亦黯然。他望着成之染,缓缓道:“世间之事,又岂能尽如人意?”

成之染眸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沉默了一瞬,浅淡一笑。

暖意融融,暗香浮动。外间天已经黑透了,车厢内一灯如豆,随车驾颠簸而微微抖动。

徐崇朝酝酿许久,终于开口道:“狸奴,先前从岭南回来,我便请家中与太尉议亲,只是朝廷乱起,一时耽误了。此番回京——”

成之染倏忽侧首看他,烛光倒映在幽深眸底,让徐崇朝一时卡了壳。

“你要向我阿父求亲?”她问道。

徐崇朝一顿,点头道:“如今虽不是好时节,三书六礼却还需不少时日,勉强算下来,也过了你舅父的丧期。”

成之染定定地望着他:“我几时说要成婚了?”

徐崇朝一懵,半晌没回过神来,艰难地张了张嘴:“可是我——你——”

他回想起蜀中一夜荒唐,脸上直发烫,对上成之染的目光,支吾道:“当日在蜀中……合该是成亲之后的事。”

锦官城外飘摇风雨,如同一场似真似幻的绮梦。成之染望进他的眸子里,轻声道:“那又如何?”

轻飘飘的四个字,仿佛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徐崇朝耳中嗡嗡直响,难以置信地盯着她,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半晌道:“我以为,你是情愿的。”

似乎见他太过于惊诧,成之染缓和了语气,认真道:“我并非不情愿。”

“那又是为何?”徐崇朝不解,他们明明已有了肌肤之亲,可对方谈及此事,却仿佛事不关己,这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让人心里透不过气。

成之染抿唇不语。

“且不论这些,”徐崇朝深吸一口气,郑重道,“你可愿嫁我为妻?”

成之染目光游移,垂眸避开他视线,如实道:“我还没想好。”

徐崇朝只觉头痛,倾身膝行到她面前,两人的距离陡然拉近,成之染微微张大了眼睛,手已被他紧握住。

“狸奴,”徐崇朝不知该作何感想,言语间怨愤难平,“你当我是什么人?”

他掌心干燥温暖,熟悉得令人留恋。成之染一动不动,两人目光交错又胶着,这一方天地顿时显得局促。

见她迟迟不语,徐崇朝难掩失落,心乱如麻之际,车驾已辚辚停下,小厮在外头提醒:“刺史府到了。”

徐崇朝只得松手。

成之染面不改色地下了车,二郎成修远一溜烟过来,格外殷勤地围着她打转。

回城这一路,成雍感慨于太平侯光耀门楣,好一番耳提面命,喋喋不休地叮嘱,成修远耳朵都要磨出泡了。

他禁不住向成之染大倒苦水,嘀咕道:“岂是人人都像阿姊一般,父亲如今也是县公了,还不许我做一个富贵闲人?”

这话被成雍听去,他恨铁不成钢,呵斥道:“才这点出息!就不能学学你阿姊?”

成修远满不在乎:“阿姊一战封侯,有的是自立门户的本事。我就不一样,我只要做醴陵县公之子便是了。”

成雍自知没什么本事,新近晋封为醴陵县公,足足是沾了成肃的光。然而见长子如此坦然地不争气,他气不打一处来,索性不再理睬他,招呼成之染和徐崇朝过来,细细询问起伐蜀之事。

成昭远默然听他父子二人拌嘴,眸中隐约有几分诧异,若换作他与成肃,他是万万不敢如此说话的。成襄远跟在后头,望着成雍的背影,不由得轻笑起来,摇头道:“阿兄说话可真是……”

成修远摸了摸脑袋,见成雍三人走远,压低声音道:“难道我说的不是么?人贵有自知之明,建功立业那些事,我哪里懂得?反正我父亲发达了,我安心做我的世子,吃穿用度,还能少得了什么?”

这下连成昭远都听不下去了,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成雍这才刚受封,成修远也才十三岁,尚未被立为世子。

成襄远一时无语,不过转念一想,这位二郎君毕竟是成雍嫡长子,册立为世子,也理所应当。

只是这轻松的语气落在其他人耳中,左右不是个滋味。

“快走罢,”成昭远突然出声,目光却并未停留,“莫让叔父久等了。”

成雍设了场家宴,与几个小辈谈天说地,超脱于案牍之间,心头有几分惬意。他想让成修远留在京门,跟在他身边历练。

成修远自然不愿,成雍身边束手束脚的,哪里比得上金陵天高皇帝远。于是扭扭捏捏道:“我岂能舍下阿母?”

桓夫人只是个借口,他那点心思,成雍一眼就能看穿。然而碍于成之染在座,正是为母亲伤怀之时,此情此景,成雍也不好再加驳斥。

让桓夫人一道来京门,更不切实际。且不说代他在温老夫人跟前尽孝,单单此地莺莺燕燕的自在日子,他也难以割舍下。

前一段日子,新纳的侍妾还为他诞下一女,正是招人爱怜的时候。

成修远打量他父亲脸色,一颗心落回肚子里。他在刺史府见到尚在襁褓之中的十妹,便料想成雍不敢让桓夫人前来。

说不定回头还要他在母亲面前美言。

成之染冷眼旁观,见他父子二人神态,心里如明镜一般。她叔父若不是如今飞黄腾达了,哪里敢背着她叔母偷偷摸摸?左将军桓不疑镇守姑孰,青州刺史桓不惑镇守广陵,桓不识新任成肃军府主簿,如此显赫的三兄弟,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家。但凡成雍没有一位大权在握的太尉兄长,他也不会如此有恃无恐。

她心中不是个滋味,然而毕竟是长辈的私事,她不好指指点点,于是沉吟道:“阿叔离家日久,祖母在金陵甚是思念。阿叔若得空,年节时不妨早日到金陵,一家人也好多团圆些时日。”

成雍心虚地笑了笑,满口答应下。

成之染无意在京门久留,次日便启程回京。临行前,她特地到南康郡公府拜会。

自从江岚战死,妻儿老小东归,复又回到了京门故里。朝廷悯其孤弱,幼子江涂年方六岁便袭爵,金尊玉贵地奉养着,虽衣食无忧,却也仅限于此了。

成之染原本以为,这一家孤儿寡母,经营偌大家业,重担落在江岚孀妻钟夫人身上,没想到并非如此。江萦扇豆蔻之年,出落得亭亭玉立,治理家宅也是一把好手。江府的田业仆役,一并打理得井井有条,府中上下都心服口服,钟夫人对此也赞不绝口。

江岚之母徐老夫人笑道:“阿奴这管家的本事,不知将来便宜了哪家子弟!”

江氏已今非昔比,为家世考量,她自是希望早日觅得佳婿。

成之染一笑,打理家业并非易事,容楚楚那般精敏缜密,也少不了焦头烂额的时候。江萦扇小小年纪,委实不容易。

换作她,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于是她问道:“阿扇想要什么样的夫君?”

昭远兄弟都在旁默不作声,闻言齐刷刷看向江萦扇。唯有徐崇朝望着成之染,眸中晦暗不明。

她对自己的婚事避而不谈,却关心小辈之事。她的心思,他如今确是不懂了。

饶是被众人打量着,江萦扇仍旧笑意恬淡,只是眸光微动,反问道:“阿姊这样问,心中岂不是已有答案?”

成之染端详她一番,对徐老夫人道:“古人说待价而沽,老夫人也不必急在这一时。阿扇如此聪慧,将来必有名扬京都之时,选婿又算得什么?”

徐老夫人闻言大喜,太平侯所说的话,到底与旁人分量不同。她赶忙让江萦扇给成之染奉茶,成之染连连推辞,故南康公之女亲手奉茶,她可受不起。

江萦扇端着茶盏道:“阿姊今日所言,我已记下了。惟愿阿姊莫忘。”

她神情如此认真,让成之染也有些动容,于是接过茶盏一饮而尽。

江萦扇一笑,风神气度,恍惚间竟有几分江岚的模样。

钟夫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看了徐崇朝一眼,笑道:“阿扇,哪里是阿姊?”

徐崇朝与江岚是姑表兄弟,成之染又是徐崇朝义妹,这一喊可就差了辈分。

成之染倒也不在意。江萦扇却不改口,只是在送众人出门时,悄悄对徐崇朝道:“母亲说我喊错了,那下次再见,我道声‘叔母’可好?”

徐崇朝一怔,不知她如何看出了端倪,正色道:“你这丫头,休得胡言。”然而念着这番话,他回京之时仍心思沉沉。

成修远却不怎么看眼色,凑上来找他问这问那,小心翼翼地打听江家的情形。

成之染在旁听得厌烦,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毫不留情道:“少年慕艾,固然是人之常情。可江氏好女,又岂是池中之物?”

成修远神情讪讪,再不提这一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