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23章 庆亭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23章 庆亭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夏秋之交,溽暑难消。骄阳似火,诸将士头顶烈日,沉重的甲胄被日光晒得滚烫,在甲板上稍稍停留便挥汗如雨。

这一日午后,大军抵达犍为郡治庆亭城外。

微风吹起成之染鬓边碎发,裹挟着一丝炎热缓缓而过。她舔了舔略显干燥的嘴唇,目光紧紧落在远处城池上。

江水浩荡,波光粼粼,云霞似锦。山脚下一条河流注入外水,二水合流处,庆亭城背倚山岩,临江而建,拔地而起,城墙高耸,似乎有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险峻。城头密密麻麻竖起了旌旗,守军正严阵以待。

外水另一岸,一座营垒与城池遥遥相望,如同一只静默的巨兽,横亘在苍茫江畔。这营垒似乎修葺未久,岸边还散落着石块和木材。

成之染命诸军止步,她站在船头,仔仔细细打量着。轻舰悠悠从江面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

“庆亭城离锦官城只有二百里,乃是其南面门户,”成之染说道,“此城是伪蜀秦州犍为郡治,守将当是伪秦州刺史闻甫。”

她说罢一顿,宗寄罗正看着她。

闻甫,就是鼓动乔赤围作乱的元凶首恶。宗达诸弟,都是死在他手中。

“这营垒是新筑的?”柳元宝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这里守兵也不少啊……”

成之染瞥了他一眼。一旁军士上前道:“温将军传话,有要事相商。”

于是诸军在江畔停泊。温印虎大步流星地赶到中军,对成之染道:“庆亭那阵势,节下已经看到了。如今城池和营垒夹岸相对,南北呼应,叛贼据险固守,贸然进攻,胜负难料。”

成之染不语,只是抱臂而立,遥望着远处城池。

温印虎劝道:“更何况天时盛热,将士疲困,不如暂且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宗寄罗不肯:“我军星夜兼程,为的不就是抢占先机?倘若在此地拖延,不知乔赤围又耍出什么花样来!”

元破寒深以为然:“大军出其不意兵临城下,守将只怕早已吓破胆,正因为不敢出战,所以才忙着修筑工事。若我军迟疑不前,反倒被人看轻了。万一有援军到来,我军该如何是好?”

温印虎一时间默然,半晌道:“若我军轻敌冒进,不能克庆亭,那可就麻烦大了。”

徐崇朝看了看他,缓缓开口道:“一鼓作气,再衰三竭。我军千里奔袭,不过为此一战。若要克庆亭,断不能迁延。”

成之染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彭鸦儿:“彭将军意下如何?”

“攻下此城,锦官城必不能守,”彭鸦儿蹙眉思索,道,“若依末将看,不如一战。”

说罢,他看了温印虎一眼。

温印虎见众人欲战,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问道:“如若攻城,又该如何?”

成之染似是一笑:“急攻北城。”

彭鸦儿道:“庆亭城险固,未必能攻下,不如先攻南城,以免伤了士气。”

众人纷纷称是。成之染摇了摇头:“攻下南城又有什么用?叛贼重兵在北城,只要能攻下北城,南城便不攻自破。”

她既已定计,又用石子摆出山川形势,排兵布阵推演了一番,将众人一一嘱咐过,众人便分头准备。

不知不觉间天已黑下来,成襄远跟着她来到船头,静静地吹着晚风,眸中倒映着江上灯火。

他问道:“阿姊,你怎么一点也不怕?”

成之染侧首看他:“怕什么?”

“如果打不过,又该怎么办?”

成之染轻笑:“乔赤围重兵在内水,如今守城的兵力,绝不会胜过我军。兵法说‘敌则能战之’,更何况我军士气正盛,只管硬打就是了。”

成襄远望着她,眼神中难掩歆羡:“我什么时候,也能像阿姊一样决胜疆场……”

“像我一样啊……”成之染笑道,“你不必像我一样,等你长大的时候,这些仗我已经打完。阿姊希望你保境安民,做一个治世能臣。”

————

次日破晓时,江风夹杂着微凉的水汽,吹起了涟漪,岸上的苇丛光影摇曳,倏忽被阵阵水波激荡。

岸边停泊的战船如同聚拢的乌云,伴随着低沉号角声,向上游缓缓逼近。成之染端坐在船头,一眼望见城墙上人头攒动,守军正警觉地紧盯着江面。

石阿牛站在她身旁,手中紧握着长刀,铁甲在日光下闪着寒光。

成之染瞥了他一眼,道:“石幢主,你怕吗?”

石阿牛心中充满了警惕和忧虑,但他知道如今不是害怕的时候,他只想杀上城头,活捉了那什么刺史才好。

“我不怕!”他不由得拔高了声音。

成之染点了点头,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刀。当长刀举起那一刻,嘹亮的号角也随之而起,层层叠叠在云间激荡。

攻城开始了。

战船如离弦之箭,齐齐向岸边靠拢。船头和船尾高高翘起,仿佛巨兽的獠牙,军士躲在雉堞后,伴着鼓点声朝城头放箭。箭矢划破长空,狂风骤雨般倾泻而下。

城头上守兵纷纷反击,战船冒着箭雨和巨石,摇摇晃晃地靠上了岸边,军士潮水般涌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将城池团团围住。

多年以后,天下承平日久,蜀地更无战乱,白首老翁讲起前朝故事,老迈昏花的浑浊眸子登时神采灼灼,战火中不明世事的他贸然跑出家门,被满身血污的守兵一把抡起,直直地迎向利刃。惊惧的神志猝然破碎,望见的,是年轻将军跃马扬刀,陡然反手。

那一刀没有落在他身上,森然铁甲闪射着日影余光,盔顶红缨抖动,深深刻画在他的眼底和心里。直到后来听旁人说起,他才惊觉叹惋,那是他漫长余生中,唯一的珍贵的关于太平长公主的回忆。而余下那些蒙尘暗淡的刀光剑影,早已随着日夜不息的江流,渐次变得遥远而模糊,如同荡过云心的一片雁影,倏忽无踪迹可循。

鼓角无声,山河流影。成之染打马在街前止步,仰头望见雁群掠过天际,日光刺眼,她收回视线,垂眸打量着马前五花大绑的俘虏。

“这就是闻甫,”石阿牛指着那人,道,“方才他趁乱出城,差一点溜掉。”

成之染高踞马上,点了点头,问:“庆亭有多少守兵?”

闻甫跪在地上直发抖,被军士呵斥了两声,才结结巴巴答道:“城中八千人,南岸有两千。”

“乔赤围手下还有多少人?”

闻甫称说不知,成之染使了个眼色,两旁军士便要将他拖走。

闻甫叫屈道:“小人当真不知啊!乔鲁山有重兵把守铜鱼,其他的也不会告诉小人——”

成之染眉头微动。

乔鲁山身为乔赤围手下大将,素来有凶名在外。当初正是他率兵击退赵兹方,也是他在海寇作乱时,伙同庾慎德侵扰荆州。

闻甫说的也没错,乔赤围的事,他怎会清楚。

成之染调转马头,又接连问了几名俘虏,并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她朝彭鸦儿点点头,彭鸦儿便大手一挥,喝道:“押下去,斩首示众!”

“且慢!”宗寄罗突然说道,“让我来。”

闻甫愣住了,他并不认得宗寄罗。

成之染望着宗寄罗,微微点了点头。

闻甫痛哭流涕,宗寄罗冷笑一声,枪尖搭在他颈侧,道:“你记住,我叫宗寄罗。”

身后哭号求饶之声乱作一团,成之染头也不回地出了城,往对岸一望,江畔营垒已竖起官军大旗。

柳元宝乘船上岸,兴冲冲赶过来道:“节下果然没说错,大军攻下了北岸,南岸的守军早就跑光了。我去这一趟,真如探囊取物般。”

成之染反而没什么喜色,岸上众军士正忙着收拾战场,她下马在岸边走动,元破寒问道:“初战告捷,女郎怎么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成之染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道:“庆亭城守军尚且万余人,乔鲁山那边只多不少,乔赤围也该大致相当。如此算下来,倘若他二人合兵,我军处境就难了。”

然而庆亭初定,总不能一走了之。

元破寒略一思索,道:“从此地到锦官城,走陆路最近。若我军急行,四五日便可兵临城下。”

“我军已攻克庆亭,乔赤围很快就会知道,到时候婴城固守,节下有几分胜算?”柳元宝问道。

成之染望着江面,道:“不知乔鲁山几时能到,胜负实难预料。”

激战虽已告终,江上战船仍然在来回穿梭,押运着军械和战俘。城头兵士站在大旗下,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那该怎么办?”元破寒蹙眉,“乔鲁山怕是避不开。”

“大军远道奔袭,暂且休整一番,”成之染为坐骑捋了捋鬃毛,道,“事已至此,倒也急不得。”

柳元宝思忖半晌,道:“不如派使者到锦官城,就说我十万大军屯驻庆亭,让贼首速来出降。”

元破寒面露难色:“这能成?”

“乔赤围狡诈,如此一来,反倒显得我军没底气,”成之染摇了摇头,道,“两军交锋,争的不就是一口气?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好生歇息,养足了精神,直奔锦官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