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12章 折冲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12章 折冲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金陵与京门之间江水辽阔,不利于行船,往来行人大多在西府采石渡渡江。成肃已命令彭鸦儿取道采石渡,于是大军抵达姑孰后,便在此等候。

看他这意思,恐怕是要让彭鸦儿打头阵。

成之染找上成肃时,他正与三五将佐商议军情。成之染绕到他案前,正色道:“不是我背后说人闲话,彭将军固然勇武,可李氏并非等闲之辈,单凭勇武尚不足制敌。阿父若信我,让我做前锋,只需百艘轻舰,下个月月圆之日,我定能夺回江陵。”

一旁的宁朔将军温印虎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女郎,话可不能随便说!”

从姑孰西上江陵,走水路至少要二十日,更何况江陵城池险固,李劝星坐拥大军,也不是一朝一夕轻易能攻破的。

成之染看了他一眼,道:“我绝无半句虚言。”

“好!”成肃冷不丁一拍几案,把温印虎吓了一跳。

他目光如炬,紧盯着成之染道:“你可敢立下军令状?”

“有何不敢?”成之染眼都不眨一下,“若我食言,自当横死于江陵城下。”

“你——”成肃瞳孔一缩,险些气不过,他冷冷笑了几声,道,“那我便命你为中郎将,率轻舰百艘,克期出征,为大军前驱。”

成之染微怔,中郎将名目繁多,次于将军,又高于校尉,在军中并不常置。她父亲如此慷慨,竟让她始料未及。

顾岳见她不作声,笑着道:“女郎还不领命?”

成之染回过神来,略一思忖道:“我这中郎将,是哪个中郎将?”

将军也好,校尉也罢,多少都是有名有号的。

成肃没想那么多,一时陷入了沉默,目光不由得望向顾岳。

顾岳又笑道:“折冲中郎将,取克敌制胜之意。”

成之染这才点点头,郑重向成肃一拜:“卑职遵命。”

顾岳手捋着胡须,问道:“中郎将何日出征?”

“我今日清点人马,明日便发兵,”成之染数算着日子,道,“到时候,我在江陵等大军前来。”

成肃呵呵笑了笑,道:“急不得,待彭鸦儿归来,你与他一道。”

彭鸦儿如今是奋武将军,论官职高她不少,成之染颇有些犹疑。成肃看了她一眼,又吩咐温印虎道:“你也跟着她,多多少少也是个照应。”

“阿父——”

“这事没得商量,”成肃抬手止住她,“我再许你挑两支人马。”

成之染深吸一口气,道:“徐郎和元郎。”

成肃微微一挑眉,没有说什么。

“元宝和那位岑郎君,还请阿父时刻记挂着。”

成肃挥手道:“你且去,去捉了元凶再说。”

————

成之染苦等数日,驻扎三齐的彭鸦儿终于率兵姗姗来迟。

这几天度日如年,一见到彭鸦儿,成之染两眼放光,让对方莫名所以,心里直犯嘀咕。

百艘轻舰整装待发,众人齐聚于中军大帐,成肃目光扫过去,这许多年轻面孔,正怀着紧张的心情等他发令。

“取我符节来。”

近卫曹方遂取来太尉符节,众目睽睽之下,成肃亲手将符节交给成之染,道:“我命你持节为前锋,西上荆州击贼。若江陵可破,便攻下城池。若不可,便烧毁逆贼船舰,在江上等候大军。你可记住了?”

成之染名号虽低,但符节在手,便如同成肃亲临。她难掩惊诧,毫不犹豫地接过符节,赤节黄旄,三尺见长,握在手中有几分分量。

“请太尉放心。”

成肃并不是很放心。他深吸了一口气,遥望着前锋轻舰驶离渡口,飞鸟一般渐次消失在天际,不由得一声叹息。

这一日顺风顺水,轻舰一眨眼驶出数里,成之染回望姑孰城,已隔着远山重林,杳无踪迹了。

她将手中符节递给随从,沉默地站在船头,耳畔只听闻风声水声,一时间天地苍茫,竟生出难言的愁闷。

船行半月,便能到荆州地界。这一场纷争,终究要有个结果。

迟则生变,夜长梦多。成之染当即传令,命诸军昼夜兼行,务要在二十日内赶到江陵城下,沿途无论哪州哪郡来打听,都一律声称是兖州刺史李临风西上。

温印虎和彭鸦儿素来知她足智多谋,都没说什么,徐崇朝和元破寒更不会多问。诸军都一力赶路,飞快地向上游行进。

然而天公不作美,暮秋刮起了大风,风紧浪急,惊涛拍岸,船只不得不停泊避风。成之染心急如焚,生怕延误了战机,等风一停就赶忙起锚。如此三番,耽搁了数日,才抵达荆州。

荆州西部首屈一指的重镇,便是洞庭湖畔的巴陵城。此处已是李劝星地界,诸军都愈加小心。途径巴陵时又逢大风,船只停靠在江上小洲。

成之染遥望巴陵城,往昔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有人高堂富贵,有人泉下埋骨,悲欢聚散,尽在其中。

然而在此时此际,这城池却可望不可即。

她正出神间,帐下军士噔噔跑上来,禀报道:“巴陵太守派使者前来,请节下到城中避风。”

成之染淡淡道:“替我谢过太守好意,只是江陵急召,待江上风平,我军即刻便离开,就不去城中叨扰了。”

军士领命而去。

巴陵太守派人来,虽名为邀请,实则也不免窥视的心思。幢副石阿牛同在帐中,见她似有些漫不经心,便问道:“节下不担心对方看出端倪?”

成之染沉默一瞬,笑了笑:“我可是堂堂兖州刺史,做什么要看他脸色?更何况兖州亦是玄甲军,外人看不出端倪。”

她说这话时,确有几分刺史的架势。石阿牛想明白个中道理,稍稍放下心来。

“再过几日便到江陵了……”成之染喃喃自语,武贤在近旁听到,问道:“节下可有破敌之策了?”

成之染眸光一闪,手指轻轻地扣在刀柄上,道:“这是场硬仗。”

————

明月清辉,日甚一日。缺月轮转,几近圆满。终于在一日晓月西沉时,船队抵达了豫章口。

此地距江陵城仅仅二十里。

成之染连夜赶路,一路上睡得并不安稳,此时却目光如炬,伫立于船头,坚定得如同丰碑。

“下船上岸!”

中军即刻传令下去。成之染踏上江岸,初冬草木已有些枯败,被寒霜压得沉沉坠下。诸军统领都赶来会合,成之染命令道:“每艘船留一两人,在岸边插上大旗,搬战鼓下来,估摸前军快到城下时,就擂鼓助阵,装作后头有大军前来。”

她前几日便将这一计策告诉众人,众人都已有准备,纷纷应下。

“彭将军领兵为前驱,徐郎元郎都随我在后,”成之染点了数人,又道,“温将军领兵殿后,将沿途敌兵船舰尽数烧毁。这一路无论遇到何人,都只说是李兖州前来。”

万事俱备,众将士沿江岸行进,匆匆朝江陵城赶去。数千人黑衣玄甲,刀枪耀日,令路人望而生畏,纷纷避让道旁。

半路果然有几个津戍兵卒前来问询,前军早被彭鸦儿叮嘱过,说起谎来面不红心不跳,这一行人马浩浩荡荡,竟无人阻拦。

彭鸦儿暗中松了一口气,估摸着离城还有五六里,再有几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前军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一名军士嗖嗖跑过来,道:“将军,前头遇到了李氏手下,好像叫陆隐的,问李兖州在何处,正往这边来!”

彭鸦儿听这名字耳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登时便有些犯难。他策马迎上前去,见来人绯袍在身,想来是荆州军府的重臣。

他谨慎道:“李兖州在后,阁下请随我来。”

陆隐也打量对方,见他一只独眼颇有些可怖,一时间迟疑。他不记得李临风手下有这么个独眼将军,但也拿不准,犹犹豫豫地跟着彭鸦儿往前走,心头怪异之感却越加强烈。

既是李临风前来,为何两侧军士都扛着盾牌,一副全副武装的模样?

陆隐的冷汗猛地下来了,他抬头一望,却见远处船坞中浓烟四起,隐约传来阵阵战鼓之声。

陆隐登时一激灵,兜转马头便往回狂奔。

“拦住他!”彭鸦儿厉声道。

前军诸将士顿时一震,迅速围拢过来。陆隐也不是吃素的,跃马冲出重围,径自向江陵城狂奔而去。

“追!”彭鸦儿下令道。

成之染望见前军骚乱,即刻命诸军全速前进。

陆隐打马如飞,箭一般窜入城中,大喊道:“有敌情,关城门!”

城门守兵听闻他大喊,一时间拿不准主意,问道:“可是刺史的命令?”

陆隐在马上喝道:“来不及了!”

他纵马赶到刺史府,气喘吁吁地向李劝星禀报。

李劝星一惊,下令道:“全城戒严!”

低沉的号角响起,回荡在清朗的天幕下。六座城门上守兵得令,匆忙将城门关闭。

彭鸦儿一马当先赶到城门下,眼见城门即将闭合,他翻身落马,双臂撑在门边上,咬牙一发力,硬生生挤开一道缝。

城门内守兵大惊,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回顶。彭鸦儿额头上青筋直冒,随之而来的军士连忙冲上去,呼啦啦将门顶开。

城门守兵被挤得一个踉跄,见对方人多势众,爬起来便往内城跑。

彭鸦儿将外城东门大开,率军士追了上去,半道冷不丁杀出一队敌兵,两下里厮杀起来。

成之染纵马从城门跃入,望见彭鸦儿从乱中抽身,忙喊道:“彭将军,攻打内城!”

彭鸦儿领命直奔内城,成之染招呼元破寒:“元郎!外城还有些守军,你去打城门守兵,让大军悉数入城!”

元破寒利落地应下,拍马让手下分兵。成之染带着中军人马绕内城而行,沿途让徐崇朝攻打南门,她则率兵士来到西门,四下里将城池团团围住。

初冬日光如寒风般冷彻,城池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金戈叫杀声铺天盖地,回荡在层层坚壁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