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11章 发兵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211章 发兵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成之染回望,眸光中了无笑意:“阿父,逼死朝廷命官,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时辰不早了,赐死谢让,须得有今上旨意。”

成肃自然也明白,这是提醒他入宫给天子一个说法。他虽然恨不得将谢让千刀万剐,但还是强压怒火,默许了成之染对谢鸾的庇护。只是,名正言顺,岂是易事?

“你说得轻巧。”

成之染勾了勾唇:“倘若今上还顾及情面,不如让淮南长公主与谢氏离绝。”

抛开谢让帝婿的身份,处置起来便没那么棘手。

成肃没有说什么,突然话锋一转,吩咐小厮道:“让钟将军速来。”

他此时会见钟长统,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成之染一个激灵,脱口而出道:“钟将军人虽勇猛,可毕竟已非壮年,西征颠簸,最是熬人,阿父若要选前锋,不如让我去!”

这话让成肃一怔:“我几时说要让他出征?”

成之染竟有些欣喜:“那此次西征——”

“倘若崔甘泉入京,单凭何知己难以周全,我唤钟长统,是让他率军镇守京都。”

这倒是个好主意。成之染问道:“既如此,阿父要派谁做前锋?”

“我已命彭鸦儿速回。”

成之染心凉了半截,登时便有些丧气。见成肃正要回屋,她犹自坚持道:“我只需百艘轻舰,便可以攻取江陵。”

成肃脚下一顿,回身道:“我初见彭鸦儿时,他只是县里征发的杂兵,做些割草喂马的活计,如今已位居奋武将军。狸奴,他们舍命随我,正是为功名二字,可是你,又是为了些什么?”

成之染高声答道:“我亦是为了功名,望太尉成全。”

成肃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再没有说些什么。

————

成之染回到住处,徐娴娘已收拾利落,坐在外间等她。侍女在前头引路,将二人送到后门,临别之际,成之染握住对方的手,道:“三娘,死生有命,不可强求。劳烦你回去转告阿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切莫因噎废食。”

徐娴娘不解其意,但仍应下了。等将人送走,成之染神采逐渐淡退,露出无尽的疲惫和颓唐。

阿喜吓了一大跳:“女郎……”

成之染摆了摆手,坐到道旁的石凳上歇脚。时值深秋,草木零落,昨夜风雨过后,花枝残败,满园萧瑟。

不过才短短两日,李临风与谢让相继去世,秋日清晨一如既往地宁静,然而金陵的局势却已经天翻地覆。

风移影动,梧桐叶落,正落到成之染脚边。她俯身拾起落叶,青葱的叶子依旧油亮丰满,垂眸端详时,耳边忽闻清脆童声:“阿姊,你在看什么?”

成襄远站在不远处树下,正张大眼睛望着她。一旁的小厮怀里抱着书册,成之染恍然意识到,这正是家中小辈早课的时候。

成之染唤他过来,温声闲聊了几句。成襄远说着说着,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间忸怩起来,抿唇支吾了许久,问道:“阿姊,近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成之染一惊,此乃军机,成肃素来不允许后宅知晓。

见她神色审慎,成襄远连忙解释:“昨日我送先生出门,在前院碰到了杜家阿兄,他问我会不会骑马,还说要教我骑射。我要跟他学,他又说这几个月没时间……”

杜黍这个人,嘴上没个把门的,许是初出茅庐将会稽王唬住了,便有些得意忘形。成之染暗中无语,也惊异于襄远的敏锐。她勾唇一笑,将手中桐叶交给襄远,道:“莫听他胡说,这桐叶你拿好了,你若是想学骑射,便拿来军中找我。”

成襄远欣然收下,见日头不早,便带着随从直奔家学去了。

————

成肃午前入宫去,直到日影西斜才回来。天子以会稽王为荆州刺史,以北徐刺史成雍为兖州刺史,以辅国将军杜延寿为北徐刺史,以征虏将军桓不惑为青州刺史。青州刺史崔甘泉转任豫州刺史,入卫京师,留守东府监事,由丹阳尹何知己率佐吏辅弼。

而太尉成肃,则率领东府水陆精兵,西讨李劝星。

一切皆在成之染意料之中,听顾岳说罢,便陷入沉默之中。

顾岳道:“女郎,可有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成之染答道,只是她冷着一张脸,这话说出来难让人信服。

成肃跟杜延寿交代完事情,抬眼看见成之染这副模样,突然笑了笑:“怎么,你还想天子降诏,封个一官半职么?”

成之染何尝不想,但三品以下的军职,天子素来不过问,她也只能望洋兴叹。好在她执意带兵出征,成肃并没有阻拦。

待京中诸事安排妥当,成肃便统领数万大军,自劳歌渡扬帆西征。

天子并未亲自践行,而是让会稽王率文武相送,满朝朱紫会聚渡口,望上去蔚为壮观。

舟师离岸,成之染在送别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周士显。周士显也注意到了她,他带着谦和平静的笑容,站在水岸边遥遥拱手。

成之染长出了一口气。虽然成肃没有说,但宫内周旋,恐怕少不了这位中书侍郎暗中出力。

她垂下目光,一抹锦衣却映入眼帘。

是她年方十一的三弟成襄远。

此次西讨,徐崇朝二弟望朝也随军出征,他未满十五,听闻兄长出征便执意跟随,嫡母钟氏亦颇为赞成,成肃便也答应了。成襄远在家学中与望朝最要好,也请求成肃将他捎带上。

成之染原本以为成肃不会同意,没想到他只是思索了一瞬,就痛快地答应了。想起当年她从军之时的艰难,成之染一口闷气憋在胸前,浑身都是不自在。

更何况她三弟精致娇贵,若磕了碰了,她心疼都来不及。

成襄远还是第一次踏上楼船,兴奋又克制地看看这看看那,看护他的侍卫寸步不离,生怕他冷不丁摔了。

成之染抱臂斜倚舷边,望着成襄远满脸新奇的模样,一时间失笑。她恍然想起,当年她随军西征庾氏,也差不多正是这般年纪。

然而成襄远俨然是容止有节的贵家郎君,与她过往的终日惶惶不可同日而语。

“女郎,在想什么呢?”一道明亮的声音传来,成之染不必看,便知道是元破寒来了。

她已许久未见元破寒,只因对方与岑汝生整日在军中磨砺,而她为三叔居丧,在出征之前,颇有些时日不曾到军中。

元破寒一身银边玄甲,面容比往日黝黑了许多,然而眼睛依旧亮如星子,笑起来一如少年般爽朗。他身后跟着徐望朝,让成之染不由得一愣。

元破寒见状,往高处一指,道:“徐郎在与岑郎聊天,我便将他阿弟拐来了。”

徐望朝抬头看了看爵室前的兄长,轻轻地笑笑,眉宇间隐约透露出几分紧张。他朝舷外望了望,抿唇收回了目光。

成之染猜测他有些畏水,便拉他坐在甲板上,开解道:“往后一个月都在船上,习惯了就好。”

徐望朝一听更担心了。

元破寒也坐下来,拍拍他肩膀,道:“二郎君连打仗都不怕,还怕水不成?”

“我也怕打仗,”徐望朝小声说道,“我还没有杀过人。”

“没杀过人就对了,”成之染勾了勾唇,“又不是什么好事。”

徐望朝道:“阿姊身经百战,想必不怕这些。”

成之染默然,突然道:“怎会不怕呢?”

元破寒始终望着她,闻言有一瞬出神。

徐望朝问道:“阿姊难道不是杀敌无数?”

确实没有数,她不曾细数。成之染抬手,掌中的细茧暴露无遗。这双手沾满了鲜血,起初她还会心惊胆战,到后来,竟对这些麻木了。

她杀的第一个人,是胡人,在那之前,独孤灼还嘲笑过她。如果可以,她宁肯背负嘲笑,也不愿再造杀孽。

然而这世上,有许多她不得不做的事情。若她不愿意执刀,在这场厮杀中流血之人会更多。

“二郎,你记住——”成之染看着徐望朝,对方尚存稚气的面容神情专注,认真地听她将要说的话。

“拿起这把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取人性命,而是明白如何放过。”

徐望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元破寒眸光微动:“女郎……”

成之染看了他一眼,仅仅那一眼,他瞬间明白了其中意味。在这条浩荡江水上游的江陵,数万守军俱是大魏子民,其中不乏东土乡里,随李劝星镇戍一方。

她自然希望攻破城池,但也希望在城破之日,莫要让无辜将士受到牵连,成为两位辅臣权势相争的余烬。

三人都缄默无言。半晌,成之染叹道:“但愿太尉让我做前锋。”

徐望朝问道:“那我呢?”

“你只管看好麒麟,等我取下江陵城,带你们去刺史府看看,当年那里可是庾氏的行宫……”

江水滔滔,风帆鼓荡,一席碎语飘散于天地。不知何处吹响了号角,东府水师浩浩荡荡,如同蜿蜒巨龙向上游行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