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78章 乱起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78章 乱起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众人自江陵出发,乘一只轻舟顺流而下。青山如旧,潇潇雨歇,潮平风正,江阔云低。这一路顺风顺水,不到十日便行至寻阳城下。

去岁海寇自金陵退兵,天子以车骑司马阮序为江州刺史,官军收复寻阳后,他径自赴任去了。

阮序毕竟曾是成肃军府中要员,虽出身名门,平日里与将士相处也算和善,成之染路过寻阳,便顺道去拜访他。

谁知一行人到了刺史府前,却被守兵拦下了。

柳元宝上前争辩,声言要面见阮江州,守兵变了变脸色,道:“如今府中是钱将军,你莫要纠缠,快走罢!”

成之染心里纳闷,再仔细一问,才知道这钱将军竟是李劝星手下亲将。众人都惊疑不定,守兵却不肯再多说一句,忙不迭将他们打发走。

李劝星手下人马,何时又来到江州?

成之染心中惴惴不安,再没有在此逗留的心思,一行人星夜兼程往回赶。

返京正路过西府,李劝星和宗棠齐都在此处。宗寄罗只得上岸。

成之染无意停留,便在此与宗寄罗道别,仍往金陵去。

海寇撤兵已一年有余,金陵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初冬时节寒风凛冽,万物萧条,东府城前长街落满了摧零的桐叶,风一吹,便呼啦啦打着旋席卷而去。

众人直奔公府向成肃复命,宛如一道惊雷,瞬间将府中炸开了锅。

成之染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眸中却一片雪亮,挺胸阔步地跨入公府。前院衙署中官吏纷纷瞩目,吃惊地紧盯着一行人往沧海堂去。

还不到沧海堂门前,迎面来了位武将打扮的人,淡漠的面容浮起若有若无的笑意。

竟是沈星桥。

成之染暗忖,原来大军比他们早回来了。

沈星桥将众人打量一番,道:“太尉在堂中等候。”

成之染一愣:“太尉?”

沈星桥难得耐心,解释道:“郡公征讨海寇有功,回京之后,已封授太尉。”

太尉为三公之首,位极人臣。成之染默然良久,向对方一礼,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进堂中,一眼便望见成肃端坐堂首,正捻须与旁人谈笑。

斑驳而浓烈的光影倾洒在案前,成肃脸上闪烁着金黄的光点。成之染伫立堂中,难言的酸涩之感霎时间涌上心头。

她的父亲,当真见老了。

成肃比分别前衰惫了许多,眉间深痕比往日更加幽邃,两颊也似乎清减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飞白的鬓发,被斜晖映照得愈加刺眼。

那一刻,他的身影仿佛与成誉重合了,绵密而纤长的郁悒将二人紧紧联结,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根线牵引着,骤然将人拉向无尽的衰损。

成肃对此却浑然不觉。他见成之染发愣,不由得气道:“这才几个月,不认得你阿父了?”

成之染向前走了两步,僵直的身子才渐渐回暖,话一出口便变了调子:“阿父……”

堂中还有外人在,成肃并未跟他们多言。柳元宝径自回家,徐崇朝也正要走,成肃叫住他,道:“阿蛮回来得正是时候,你阿弟在这里呢。”

徐崇朝不由得猜测是哪一个阿弟,到后宅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他三个阿弟都正扎堆挤在射堂,与成家小辈们比赛射箭,吵吵闹闹地乱作一团。

除了他们仨,还有他长姊之子、外甥赵玄真。

赵玄真年已十五,比徐崇朝几个阿弟还年长几岁,持着弓箭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微笑着看他们争辩。

这群少年郎看到徐崇朝,一个个目瞪口呆。

成襄远突然意识到什么,喜笑颜开道:“大郎君,我阿姊可回来了?”

徐崇朝点了点头:“还在老夫人屋里。”

————

成之染被祖母温老夫人拉住了。一别经年,温老夫人的身子骨依然硬朗,鹤发童颜,健步如飞,拽着成之染的手格外有力。她年岁渐长,儿孙渐多,落在小辈身上的目光越发亲切而怜惜。

成之染幼年猫嫌狗厌的模样逐渐模糊了,祖母眼中的长孙女出落得亭亭玉立,长途跋涉的满脸倦容也遮掩不住秀丽的容貌,看得她满心欢喜。

温老夫人不停地问这问那,成之染直说得喉咙里发干,忽听外间一阵喧闹声,帘栊间俊美少年探首,望见成之染,黑曜石般的眼眸顿时绽放出笑意。

他脆生生喊了声“阿姊”。

成之染回眸看他,一时间又惊又喜:“麒麟,你又长高了。”

她弟妹成行,爱意难免有偏颇,三郎襄远正是最受偏爱的那个。

无他,成襄远年方十岁,生得最好看,纯澈的眼眸犹如清泉,仿佛能直直看到人心里去。

大郎昭远和二郎修远相继入内,温老夫人屋子里热热闹闹,围聚了大半个后宅的人。成之染许久不曾身处于如此嬉闹的家宅之内,一时间竟有些拘谨,又神思浮游,轻飘飘如在云端。

在她不在的日子里,成肃成雍两兄弟各添了女娃。桓夫人命仆妇将孩子抱给她看,成之染逗弄了一番,问道:“二叔如今可还好?”

“你还不知道,”桓夫人叹了声,“你二叔去彭城了。”

数月前,成雍调任为北徐刺史,驻守彭城。与之前挂名的刺史不同,彭城是淮北重镇,成雍是实打实地升迁了。

桓夫人脸上却看不出喜色,夫妻间聚少离多,她也不好说什么。

成之染连忙岔开了话题:“我在江陵见到了桓三郎,他还托我向叔母问好。”

桓夫人笑了笑,问了她几句,温老夫人忽然插话道:“我说,你三叔怎么样了?可有一儿半女了?”

成之染报喜不报忧,只称说成誉打了胜仗,政通人和云云。

温老夫人幽幽叹气,恨恨道:“天高皇帝远,真当我管不了他了……”

————

成之染在温老夫人屋里待了许久,被上上下下盘问个遍,才得空回去收拾收拾。

花灯初上,她转过回廊,廊下似有人在等她。

“阿蛮?”成之染轻呼。

徐崇朝蓦然回首,会心一笑,目光中满是沉甸甸的情意。

成之染刚要开口,却见他身后还有个身材单薄的少年,个头与她差不多,暮色中眉眼青涩。

她在徐家见过这少年,他是赵兹方长子,唤作赵玄真。

“家中不知我返京,二郎他们回去送信了,”徐崇朝望着她道,“今日仓促,明日我再来拜会郡公。”

成之染一顿,问道:“你要回去了?”

徐崇朝听出她话中的不舍,慢慢地点了点头:“嗯。”

所以他等在这里,只是为了向她道个别?

心头似羽毛轻拂,成之染低头笑了笑,道:“待我向伯母问好……还有三娘子和蘅芜。”

赵玄真悄悄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徐崇朝,眸中闪了闪,到底没说话。他随徐崇朝离了公府,仍止不住回望。

徐崇朝碰了碰他:“看什么?”

赵玄真垂眸不语,过了好一阵,闷闷道:“没什么……阿舅,我姨母回来了,你可知道?”

————

公府家宴上,成之染坐在成肃下首,目光迤逦扫过去,心中不由得恍惚。一家老小二十余口,一个个衣着光鲜,养尊处优的模样,端的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稍稍年长的几个小辈,昭远和修远都少年老成,从不乱插话。独独成襄远是个活泼的性子,缠着成之染要听南征故事,晶亮的眸子充满向往的光彩。

南征那些事,李临风、沈星桥诸人已向成肃禀报过。饶是如此,成肃还是颇有兴味地望着成之染,仿佛像成襄远一般凝神细听。

堂中炉火烧得旺,一派暖融融的气息,窗棂间隐约传来北风呼啸声,昭示着外间寒冬凛冽。

成之染回望岭南日月,蒸笼般的溽暑铺天盖地而来,诸人诸事都浮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在似火骄阳映照下,闪烁着梦境一般琐碎的光芒。

成襄远张了张嘴,半晌低低道:“我也想像阿姊一样。”

他说罢偷偷看了成肃一眼。

成肃似乎并未注意到,笑着对成之染道:“如今回了家,尽可安心了。”

成之染点了点头,心头隐约浮动的惶惑不安渐渐消停,此时此地,竟前所未有地令她生出脚踏实地之感。

然而她心中仍有一事悬而未决,家宴也并非相宜的开口场合,直到众人都散去,她还紧跟在成肃身边。

成肃负手而立,意态闲适,慢悠悠地等着她开口。

于是成之染问道:“我回来路上途径寻阳,官守已换了旁人。阮序他……”

她甫一开口,成肃便眸光微动,隐约笑意如流沙散尽,转瞬间又回复到素有的威严。他微微蹙眉,道:“阮序已去世。”

成之染吃了一惊,阮序年不到四十,去岁相见时也毫无病态,怎么会……

阵阵寒风灌入回廊,吹得成之染打了个寒颤。提灯小厮敛眉垂首,身后亲随也冷了脸色。成肃并无隐瞒她的意思,平静道:“朝廷裁撤了江州军府,将郡治移到豫章。阮序气不过,大病一场便没了。”

他轻描淡写三两句,落在成之染耳中无异于惊涛骇浪。偌大的江州军府,文武三千人,岂能说裁撤就裁撤?

想到守在寻阳的李劝星部将,她心里一沉,问道:“如今刺史是何人?”

“李劝星。”

成肃三个字一字一顿,似乎有几分咬牙切齿的不忿。

若她没猜错,江州这一番风云,定然是李劝星的手笔。

成之染抿了抿唇,道:“这种事,阿父为何不阻止?”

成肃竟仿佛嗤笑一声,看了她一眼,道:“这是朝廷的旨意。”

成之染心中不安,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以她父亲的脾气,定然咽不下这口气。

她只得开解:“我听闻李公与阮序颇有些恩怨,难不成是公报私仇?”

“固然是公报私仇,至于报的是哪门子私仇,谁知道?”

说罢,成肃拢了拢大氅,侧首道:“狸奴,这笔帐,为父该不该与他算?”

【第四卷完】

【解锁成就:决胜千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8章 乱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