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77章 怅惘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77章 怅惘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听说成誉要见她,成之染难掩雀跃。午后日光正散漫,空气中氤氲着微凉的秋意。

成之染沿着青石小径蜿蜒向前,走到曲水之间,脚步便有些沉重。

府中水榭坐落于竹林之间,周环如佩玉,独一条小径通幽。庾载明占据江陵时,时常与霜娘游乐其间,耳畔萧萧竹叶声,与今时并无二致。

在水榭中对弈,是极风雅的事,庾载明素来喜欢。成之染并不精于此道,当她步入水榭,见到成誉端坐棋局之前,简直要惊讶失声。

除了文绉绉的二叔,她家中再也挑不出能下棋的。

三叔何时转了性?

成之染正疑惑,成誉对她招了招手:“来,坐。”

成之染惴惴不安地落座,试图将棋局视为摆设。

没想到成誉竟动真格的,微笑着催促她落子。这古怪得很,成之染纵然千般不愿,也不好拂了叔父的兴致,只得硬着头皮干巴巴动手。

才走了十余步,成之染便有些发怵,忍不住问道:“阿叔何时喜欢下棋了?”

“附庸风雅罢了,”成誉坦然道,“不过是入乡随俗。”

成之染一想便明白了。荆州多豪族世家,横刀跃马者有之,诗礼传家者亦有之。而州府之内尽是名门清贵,更看重这些士族闲趣。跟他们打交道,刺史也不得不投其所好。

成之染叹道:“这些东西,我是学不来的。”

成誉道:“荆州尚且如此,更何况金陵。在朝在野,若不同流俗,便难以为继。”

成之染默然。不知怎地,她蓦然想起乾宁二年那一场上元春宴,当时父亲苦心准备在席上吟诗,却险些当众出丑。纵然她为父亲解了围,可彼时困窘时时萦绕心头,她每每想起,便气不打一处来。

“兵威武功,未必能服众,”成誉看了她一眼,道,“若要得人心,须得将心比心。”

她摇了摇头,道:“何苦做这些表面文章?”

成誉道:“西征庾氏,北伐胡虏,南平海寇,功业已成。朝中自有我等立足之地,可若想走得更远,必要与世家同行。”

成之染思索一番,道:“阿叔这些话,我记住便是。”

“狸奴啊……”成誉轻叹,摆弄着手中棋子,一时无语。

成之染笑了笑,问道:“阿叔找我来,竟是为这个?”

“哪能呢?”成誉微微一笑,将棋子抛回棋篓,从怀中取出一方木匣,推到她面前。

成之染打开一看,铜扳指熠熠生辉,一只古拙的猫儿跃然其上。她爱不释手地摆弄着,惊喜道:“阿叔从何处寻来的?”

成誉卖关子:“你猜。”

成之染想了想,道:“难不成是西域的行货?”

成誉未曾想到这一点,听她一说,神情便有些恍然。贺楼霜从关中来,说不定这扳指当真产自西域。

见对方期待地望着他,成誉道:“是旁人给的。”

成之染顿时面色古怪。这扳指虽然新奇可爱,可材质并不金贵,谁会拿来送给堂堂荆州刺史?

她追问:“是何人?”

成誉缓缓道:“霜娘。”

成之染似乎愣住了,睁大了眼睛,半晌都说不出话。她紧紧握着手中的扳指,直到手掌都勒出红痕,才仿佛感觉到痛,慢慢松了手。

她摩挲着这扳指,道:“霜娘怎么会……怎么会……”

“去年秋天,她来过江陵。”

成誉语调平淡,不急不徐地将贺楼霜通风报信之事道出。成之染脸上神色变换,初时的惊讶和欣喜,渐渐凝固成化不开的担忧。

“她又回去了?”成之染蹙眉,“她岂能再回关中?宇文氏若察觉此事,霜娘便危在旦夕!”

然而她如今再纠结再恐慌,显然都于事无补,霜娘离开都已经一年多了,生死安危,早已经尘埃落定。

一种惶然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见她神情凝重,成誉开解道:“霜娘这般有勇有谋的女子,若无万全打算,怎会到关中自投罗网?你且放心,来日自见分晓。”

话虽如此,成之染还是止不住为她揪心。

成誉干咳了一声,道:“起初她来到江陵,我本不信她。后来才发现,竟是我气量小了。若换作是你……”

成之染勾唇一笑:“我与霜娘相知日久,自不会相疑。”

成誉闻言,默然良久,道:“惟其不相疑,方能长相知。”

秋风吹动檐下风铃,叮叮当当一阵清响,如山泉般明亮激越。

成之染颔首:“阿叔说的是。”

成誉笑了笑,侧首望着沙沙作响的竹林,似乎犹豫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般,问她:“你如今年岁见长,这次回京后,可有何打算?”

一想到金陵,成之染心中空空。她及笄时犹在母亲丧期,困居家宅的日子如同江岸白沙,浪过无痕,等到丧期已满,便随军出征。一别经年,她似乎忘记了金陵的模样。

成之染将铜扳指戴上,轻轻拨弄着,道:“没什么打算。”

成誉道:“你阿父肯定要说亲了。”

她年已十九,寻常人家的女子,这时候孩子都会跑了。

若往日提及此事,成之染只觉烦躁,可如今……

她垂眸一笑:“我还没想好。”

“你阿父心中多有权衡,想来你也能明白。”

成之染不由得抬头看他。父亲偏爱与高门结交,她自然清楚,可是……

成誉温声道:“然而两姓联姻若希求长久,还须得两人心意相通才行。”

半晌,成之染微微颔首:“阿叔说的是。”

“这可是天底下一桩难事。”成誉笑了笑,垂眸盯着那棋盘,替对方走了一步,手指便沉沉顿住。他迟疑了许久,终于开口道:“这喜酒,明年可能喝上?”

成之染抿了抿唇,道:“似有些仓促。”

成誉闻言,不知想起了什么,竟浮起一丝苦笑。

看他的模样,成之染倏忽想到,他与宗纫秋的婚事,便极为仓促。她张了张口,可他二人之事并非她所能置喙的,于是垂下眼,幽幽地不再说什么。

勉强一盘棋已近尾声,成之染告退。成誉独坐于水榭,听着沙沙竹叶声,忽而吩咐小厮道:“唤徐郎过来。”

————

正是日影西斜时,苍翠竹林也镀上一层淡淡金晖,徐崇朝不多时便来到水榭,望见成誉茕茕孑立的身影,心中竟有些忐忑。

案上残局未了,成誉只淡淡扫了一眼,便凭栏侧首,与他拉起了家常。

两人初见还是在寻阳,彼时徐家人南归,赵兹方做了江州刺史,正逢义军败退到寻阳,厉兵秣马,共度了许多时日。

听闻成肃收徐崇朝为义子,当时成誉并不惊讶,照拂故主遗孤,也是安抚人心的手段。然而初见徐崇朝时,瞥见那少年眉眼间哀思和意气,他还是忍不住心生恻隐,真真将他当作子侄来对待。

更何况,徐崇朝还是江岚的表亲。于情于理,自始至终,成誉对他都厚待有加。

一晃这些年过去,曾经的少年已长成,个头比他还要高半头,不得不微微仰视着,少年的眉眼也变得成熟而稳重,如璞玉浑金,宽和中又带些棱角。

也难怪他的宝贝侄女会看上。

成誉原本还带着兴师问罪的挑剔目光,可打量着对方谦和有礼的举止,他那点莫名的不忿便渐渐消散了。

两人对着一池清幽,不急不徐地漫谈。成誉意态颇从容,徐崇朝表面上虽应对自如,背上早紧张得出了层薄汗。

时辰本就不早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成誉脸上,连他眸中都浮起璀璨的波痕。

成誉望着池塘中粼粼波光,顿了顿,问道:“你表兄一家可还好?”

“母妻无恙,儿女聪慧。”

成誉垂下了目光,颔首道:“甚好,甚好……”

江岚早逝,宛如一道血淋淋的伤口,二人愁思牵系,都不愿多提。

沉默了许久,成誉又缓缓道:“你若负她,我定不饶你。”

这话说出来没头没尾,徐崇朝却一下子听明白了,登时微微红了脸。他在府中素来是谨言慎行,若说是哪里被成誉看出了端倪……

想到他昨日孟浪,一时便有些羞惭,目光便不敢与对方直视。他稳住心神,说话却止不住磕绊:“第下放心。回去我便向、向郡公请婚。”

听他这一声“郡公”,成誉不由得轻笑,却没说什么,只拍了拍他肩膀。

徐崇朝只见眼前衣袂翻飞,那脚步声远去,等他缓过神来抬头时,四下里风声萧萧,落日琳琅,早已不见了人影。

————

成之染在刺史府住了将近半个月,秋意渐浓,隐约透露出冬日凛冽。她有意赶在亡母忌日前抵京,算了算时日,也是时候启程了。

宗寄罗在荆州待了九个月,宗棠齐时不时写信催她回去,于是收拾了行囊,打算与成之染一道。

她向宗纫秋辞别,对方握着她的手,默然良久。

宗寄罗笑道:“阿姑,我还会回来的。”

宗纫秋一笑,离别之际,话也多起来。她打量着宗寄罗,道:“你跟郡公家小娘子,这些年都还相熟得很。”

她既已嫁给成誉,成之染便是她侄女,这话难免有些生分了。宗寄罗依旧笑笑:“这都是缘分。从荆州到扬州,我独独只有她一个朋友。几年前她家在京门,我还去小住过的。”

宗纫秋点了点头:“县公也极疼爱她。”

宗寄罗对此深为赞同:“他叔侄二人情分深厚,前几日县公还送了枚扳指给她,狸奴整天戴在手上呢。”

“扳指?”宗纫秋微怔,细细回忆着什么。

宗寄罗解释道:“是一枚铜质的扳指,猫儿的形状,看上去很是新奇。”

宗纫秋眸色暗了暗,她记得这扳指是贺楼霜留给成誉的,虽不知底细,心中仍不免烦闷。

宗寄罗察觉她神色不悦,疑惑道:“阿姑,怎么了?”

她与成誉之间的事情,被小辈看去了难免尴尬。宗纫秋迟疑半晌,轻叹道:“没什么,县公也是有心了。”

宗寄罗点了点头,忽而浮起促狭的笑意,低声道:“阿姑,你发现没有,狸奴与徐郎……”

她故意拉长了声音,引得宗纫秋一笑:“你也看出来了。”

宗寄罗眼睛闪着光,问道:“阿姑怎么看?”

宗纫秋略一思索,摇头道:“怕是不容易。”

宗寄罗皱了皱眉:“此话怎讲?”

“徐郎家道中落,孤苦无依,如今倚靠的表兄去世,姊夫又难成大器,他还能有什么指望?大娘子身为郡公嫡女,多少人眼巴巴盼着攀高枝。齐大非偶,难以为继。”

宗寄罗忍不住辩驳:“狸奴可不在乎这些事。”

“她自有骄气的本事,”宗纫秋笑道,“可是徐郎呢?他可敢违逆郡公?若郡公为他娶世家女,你猜他会怎么选?”

宗寄罗被她问住了,再回去见到成之染,心中竟有些七上八下。

成之染浑然不觉,她归家心切,预备启程时,元破寒却来道别。

他要回襄阳。

成之染怔然:“元郎已拿定主意了?”

“不错,”元破寒感慨道,“我十五岁辞亲远游,到如今已有六年。此番恰巧行到江陵,也该回襄阳看看了。”

成之染竟有些不舍,但对方去意已决,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叮嘱他路上多加小心。

元破寒笑道:“襄阳好风日,女郎何不随我一道去看看?”

成之染知道他在开玩笑,但心中委实向往,真情实感地惋惜了一番。

元破寒见她心动,满意地笑笑,温声道:“我与岑郎一同北上,女郎自不必担心。”

他笑容明媚,犹如秋风之中一束暖阳,成之染看了也不由得会心一笑,离情别绪也冲淡了三分。

她心里盘算,襄阳重镇,终有一日她是要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