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65章 望乡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65章 望乡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天地间弥漫着淡淡雾气,将乐声映衬得越加悠远。张灵佑披衣起坐,久久一动不动。

他在细听这曲调。

乍听到乐声,军中也一阵骚乱。他当即便想到是官军来援,正借着夜幕埋伏在白云山上。

山高林密,更深夜重,若要将他们找出,简直比登天还难。想通这一点,张灵佑便卸了气力,命诸军警戒,不可轻举妄动。

熟悉的乐声萦绕在耳际,竟让他心头浮起一丝怅然。他做梦都想回到三吴,可这许多年来三吴只在梦中。旧时荷风消夏的岁月,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张灵佑步出营帐,遥望着雾蒙蒙的白云山,那呜咽芦管之声仿佛从天上飘来,落在营帐间,落在征袍上,也落在征人心底。

三军肃静,齐齐望着白云山,任凭火把噼里啪啦跳动,仿佛凝固成久远的石像。

“官军里,竟有这许多三吴人么?”张灵佑喟然一叹。若是郑显在旁边,必然会与他争辩几句,可如今,连郑显也不知下落如何。

张灵佑的问话落空,倏忽消散得无影无踪。他顿觉寂寥,又一声长叹。

山上芦管声飘荡了一宿,城外甲兵也辗转听了一宿,那乐声渐渐散去,军中的哀婉归思依旧萦绕不绝。

天亮了,雾气却直到午前才散尽,没来由令人郁结。山野再一次清晰地显露出真容,远远望去,风吹草动,树影扶疏,平林漠漠全不见人影。可风移影动,山上的一草一木又影影绰绰,似乎有人在走动。

张灵佑张望半晌,一时间惊疑不定,转头问亲从:“你看那山上,是树影还是人影?”

那亲从无精打采,眼袋青黑,昨夜又是个不眠之夜。他只知官军在山上,不知他们在何处,又有多少人,心烦意乱又惊恐万分,只得低垂着眼眸,支支吾吾不吭声。

张灵佑接连问了几人,众人看出他神色有异,更不敢搭言。张灵佑本就困乏愁闷,饶是往日没什么脾气,这时候也被惹恼了,当即便暴怒,指着众人喝斥了一通。

一旁将士看到了,亦不肯上前开解,免得触了他的霉头。

张灵佑终是不安心,派出一队人马上山搜寻,然而白云山绵延广阔,数十座山峰林立,松涛葱茏,溪涧蜿蜒,磨蹭到日暮,依旧是无功而返。他疲惫极了,躺在营帐中睡了没多久,又听到凄凉的芦管响起。他气得暴起,在营帐里胡乱砸了一通,可那乐声如同小虫一般,硬要往他耳朵里钻。

他折腾累了,颓然倒下时,依稀发觉自己竟有些变得像郑显。

饶是乡思难掩抑,听闻这曲调,叛军将士还是止不住侧耳倾听。数千里之外的故乡过于遥远,唯有这飘渺宛转的乡音,勉强算作征途中稀薄的慰藉。

然而听着听着,年幼些的小兵便止不住啜泣。少小离家,飘零数载,生死一线,故乡却不可得。想到不知何年何月便葬身蛮荒,许是连坟头都没有,小兵便哭得愈加伤心了。

一旁老兵道:“哭什么!过了这些劫,后生便可成仙了!”

“我不想成仙,”小兵仍哭道,“我想回家……”

张灵佑愈加恼怒,可一到白天,山上便平静得很,甚至流露出一丝诡异。他不敢再贸然派兵探查,匆忙命人在山前打桩篱栅,以备不虞。

等到了夜里,初更时分,雾气渐起,那恼人的乐声又如期响起。众人有些厌烦的,便蒙头睡去,仍有人神思不属,悲悲切切地随着哼唱。

张灵佑三更梦醒,脑袋里还混混沌沌的,听到那乐声仍绵延不绝,登时忧思郁结,一口气闷在心口。

他这厢心砰砰直跳,隐约听到帐外有几声杂响,只干咳一声,喝道:“吵什么?”

哐当一声,似是撞倒了灯架,帐外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人,惶恐道:“主上,官军、官军袭营了!”

张灵佑一惊,匆忙起身披挂,问道:“哪里的官军?城里的?山上的?”

那人道:“不知是哪里,不像是城里,也不像山上!”

张灵佑一听,恨不能抽他个嘴巴子,然而他也顾不上,急匆匆出门,却见营中已乱成一锅粥。

“乱跑什么!将军呢?你们将军在哪里?”张灵佑试图喊住惊慌失措的兵士,然而没人听他的,众人眼中满是惊恐,只顾着奔逃,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

是军中夜惊。

张灵佑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惶恐和不安在人群中弥漫,伴随着马匹嘶鸣、兵戈作响,凄厉的喊声层层交叠在一起。

他甚至不知官军袭营到底是真是假,然而本就紧张焦虑的大军再受不得半点惊吓,如洪水溃堤,四散奔逃,狭路上兵士挤作一团,为了抢先逃出竟挥刀相向。张灵佑不慎被推到人群中,眼见得兵士杀红了眼,正要一刀向他砍下。

张灵佑拼命将众人推开,只见不远处亲从牵马过来,道:“主上快走!此地不宜久留!”

张灵佑爬上马背,却不肯离开,大喊道:“让他们住手,让他们住手!都给我停下!”

然而下一刻,他的话却生生被掐断。营中燃起了大火,狰狞火光中,恍惚浮现出一片黑衣玄甲,一骑枣红马冲锋在前,银枪翻飞杀出一条血路,径直冲着他飞奔而来。

原来真的有官军袭营。

张灵佑来不及多想,当即便打马回身,头也不回地往外逃。眼前迷雾未散,耳畔风声凄恻,战场血狱般浓烈的哀嚎中,依旧邈远而虚妄地漂浮着《西洲曲》的调子。

他依稀觉得眼眶发凉,两行清泪无言洒下,消散在夜色里了无痕迹。

白云山下,番禺城前,战场如同车轮一般旋转着,凄风苦雨,惨淡无光,刀刃枪尖刀尖进出于血肉之躯,弓弦在风中铮铮鸣响,一时间天地含悲,血流成河。

季山松在城中惊闻异动,不由得喜上眉梢,亲自率手下精兵杀出城门。内外夹击,里应外合,叛军本已经溃不成军,如今也只有逃命的份。

————

平明时分,薄雾散尽,番禺城外尸横遍野,满目萧条。嗥叫的老鸦成群结队,在战场上空盘旋往复,声声凄厉。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夹杂着营帐烧焦的糊味,任凭晨风吹拂,也久久不绝。

成之染甲胄染血,瘫坐在城墙脚下,瘦弱的枣红马打了个响鼻,在她身旁走来走去。

她浑身被汗水浸透,如今冷得直发抖。然而望着手上喷溅的血点,她一阵呆愣,抬起袖子欲将血迹抹去,不料袖口也满是鲜血,越擦越脏污。

徐崇朝打马来到她面前,担忧道:“你还好吗?”

成之染站起身来,望着城外的一片狼藉,木木地答道:“打赢了。”

有不少军士正在清理战场,远处几位骑马的将军似乎在交谈。成之染只觉得脑壳阵痛,心中全无胜利的喜悦。

这令她自己很是意外。

她心思沉沉,随诸将领一同进城。季山松见到她,难掩惊讶。元破寒更是欣喜万分,围着她问来问去。成之染见他们一切安好,心头重担落了地,可是在没什么心思交谈。

元破寒见她神色恹恹,只好悄声询问徐崇朝。

徐崇朝摇了摇头,道:“元郎,莫扰她。”

诸将领回到州府,季山松叹道:“重兵围城,我已决意尽忠死守。没想到竟有如此造化,真真有如神兵天降。”

温印虎笑笑:“将军奔袭数千里收复番禺城,那才是神兵天降。”

他们俱在成肃手下共事多年,言语间很是感喟。听闻李临风止步浈阳城,季山松心中不快,忿忿道:“须得我捉到张灵佑,好让他看看!”

听到张灵佑的名字,成之染不由得心头一跳,脑壳又止不住抽痛。她脑海中倏忽闪过一道光影,隐隐约约不分明,然而心里却有一种笃定的预感,这一次,怕是又被张灵佑逃脱了。

因杀贼甚多,军中操劳了数日,才勉强将城外收拾利落。这一战杀敌过万,而官军战损不过百余人,着实令诸将惊叹。

然而,众人将战场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张灵佑的踪迹。成之染心中不安愈加沉重,她想起那夜纵马上阵时,人群中匆匆逃脱的一人一马。她虽从未见过张灵佑,但那人模模糊糊的身影闪过,她直觉必是张灵佑无疑。

居然又让他跑掉了。

季山松不甘心,派人四下打探一番,听闻数日前有一支人马沿着郁水西上,约莫有数千人之多。

溃败至此,竟还有如此人众,除了张灵佑还能有谁?

诸将都有些泄气,温印虎气急反笑:“张灵佑这厮,也太能跑了!照这样下去,要追到猴年马月?”

话虽如此,他们总不能放任自流。季山松道:“番禺之围虽解,州郡却多事端。我已派人送信给李侯,他必然会进驻番禺城。温将军,不如你留在城中接应,我与沈将军带兵继续追讨残贼。”

温印虎亦有意追讨,可先前李临风未能驰援番禺,季山松似乎颇为介意,二人相见难免生出龃龉。他不由得望向沈星桥。

沈星桥侧首看他,道:“季将军所言甚是。”

温印虎无奈,只得答应下。想来元破寒和柳元宝也是与他们一道,温印虎心中一动,尚不及开口,成之染已抢先道:“说好了追讨,抓不到张灵佑我绝不肯回。”

温印虎左右为难,想起彭蠡临别时成肃的嘱托,又想想这一路波折,不由得心虚。他自知拗不过成之染,索性不吭声。

徐崇朝安慰他道:“张灵佑已是穷途末路,掀不起什么风浪。我军如今人马盛壮,将军尽管放心便是了。”

温印虎默然良久,只得认命道:“速去速回,我在此地等你们音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